立春的習俗,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習俗

2020-12-09 野百合的教育觀

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因為民間有春官鞭春牛這一習俗,所以立春其實應該叫做打春更切合實際,立春的傳統習俗是吃春餅、炸春卷、吃春盤、吃白蘿蔔。春盤是蒜、姜、蔥、椒、芥,因為辛味有發散的作用,所以這春盤更具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立春也有一些新的習俗,比如吃魷魚圈、戴口罩等等。

中國傳統習俗將立春的15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說立春5日東風送暖,大地解凍,再過5日,蟄居在洞中的蟲類甦醒,再過5日,河裡的冰慢慢融化,魚到水面遊泳。接下來萬物復甦,百花盛開。今天小編不但吃春卷、春盤等傳統美食,還吃炸魷魚圈,這也代表著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為什麼立春15天分為三候?太陽在天球運動視軌跡,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以立春為開始點,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習俗把立春15天分為三候的原因。

立春習俗吃春餅、炸春卷,我們的習俗就是吃炸魷魚圈。每年立春時節都吃的美食,逐漸地也變成了習俗。什麼樣的魷魚炸魷魚圈好吃?當然是紅魷魚了。紅魷魚外套筒肉質厚,水分小,適合炸制魷魚圈。紅魷魚產自西北太平洋,浩瀚的太平洋絕對沒有汙染,所以,紅魷魚的肉質十分肥美,並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鈣、磷等,能夠補血強身、養胃排毒、滋陰養血、補虛潤膚,適合體質虛弱人群食用。

炸魷魚圈是一道適合立春時節食用的美食,那麼如何炸制魷魚圈?小編拿來一條紅魷魚,去除內臟洗淨,切成1釐米寬的魷魚圈,然後用料酒、鹽、薑絲、蔥花、花椒麵醃製15分鐘後,把魷魚圈塗上一層麵粉,再均勻地裹上雞蛋液,最後再裹上麵包糠待用。油鍋燒至七成熱,放入魷魚圈炸至金黃色撈出即可。紅魷魚營養價值很高,炸魷魚圈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食用。

時光穿梭到1910年的冬天,東三省人民在醫學博士伍連德的帶領下抗擊哈爾濱肺鼠疫,從那時起有了伍連德發明的防護口罩,雙層紗布囊口罩,內置一塊藥棉,可以有效地隔離病毒,後來在瀋陽召開的萬國國際鼠疫研究會上,各國醫生一直贊同這種口罩,並命名為「伍氏口罩」。2003年,全國人民抗擊非典肺炎,溫度計成了特殊習俗。2020年,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狀病毒肺炎,口罩成了立春時節的特殊習俗。出門戴口罩,既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戴上口罩從我做起。同時向戰鬥在第一線救死扶傷的醫護工作者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立春還要吃白蘿蔔,這個就不用解釋了,至於春卷為什麼要用綠豆芽做餡,因為這個春節全民「抗疫」,宅在家裡,大魚大肉吃膩了,綠豆芽清爽,對身體有益處,自然不用詳細講解。立春這一天要在戶外走一走,不過今年各個企業都延遲開工,共同「抗疫」,所以只能宅在家裡了。立春這一天一定要和和氣氣,心平氣和,不要大動肝火。打春這一天不要搬家,否則預示著一年動蕩。立春這一天出門的姑娘不能回娘家,這一習俗恐怕沒有延續的必要,因為現在都是一個孩子,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春讓我們眼前浮現出春意盎然、百花盛開的景色。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消息。這就是立春的習俗,隨著時光的流失,立春的習俗恐怕也會有更多的變化。

相關焦點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更多三農趣事,記得點擊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如今,大寒節氣已經開始,距離「立春」也為時不遠了,那麼,今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在農村,立春有何習俗呢,立春是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立春了就步入到春天了嗎?對於這三個問題,今天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
  • 立春的文化習俗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立就是開始的意思。立春並不代表春天來了,只是說明有天氣回暖現象。立春是農民最喜歡的節氣,立春後,北方的農民積極做好春耕的準備工作,南方的早稻則開始陸續播種。自周朝開始就有立春的儀式。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
  • 鞍山:立春習俗吃春餅 韭菜豆芽很搶手
    4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按照北方的傳統習俗要在當日吃春餅來「咬春」。4日,記者走訪農貿市場了解到,豆芽、韭菜這些卷餅必備菜銷售很好,且受節日影響,供不應求,每公斤上漲2元左右。  當天上午,記者在一些農貿市場看到,賣菜的商販把豆芽、韭菜、土豆等這些吃春餅必備的蔬菜擺在了攤位最前面,並且備好足夠的貨源供顧客採購。
  •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迎春|打春...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時間:2018-02-04 08: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比如吃春餅、春卷、打春牛,不能理髮
  • 北方習俗立春要吃春餅 豆芽賣斷貨忙煞各大超市
    立春吃春餅豆芽賣斷貨  「把韭菜擺到別的地方,待會兒這裡都賣豆芽。」昨天(4日)下午,北京沃爾瑪超市萬達廣場店的售貨員一邊說一邊擴大豆芽銷售區。「今天立春了,這麼暖和,好年景一定要把春咬住。」一位買豆芽的大媽說。  按照北京等北方地區的習俗,立春要吃春餅,而春餅中裹著的餡料則主要由豆芽、豆乾以及其他蔬菜和肉絲組成。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北方的小城立春有著吃春餅的習俗,還有著吃春卷的習俗喲
    春餅北方的小城立春有著吃春餅的習俗,還有著吃春卷的習俗喲~你地區吃什麼呢?據說還有啃蘿蔔的呢,還有啃蘋果的喲!原料:中筋麵粉、溫純淨水、鹽、玉米油。第2步、將麵團揉成條,分割成若干小劑子第3步、分割好的劑子,表明均勻的撒上手粉第4步、團圓壓扁,放在一起第5步、取一隻劑子,將其轉圈擀壓至餃子皮一樣的麵皮第6步、擀壓好所有麵皮
  • 端午節習俗我們都了解多少
    端午節習俗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吃粽子、賽龍舟,那麼除了這些外,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及飲食。端午節風俗風俗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場亙古不變的「南北粽子大戰」又要上演。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今日端午 | 惠州這些傳統的端午習俗,了解一下
    今日端午 | 惠州這些傳統的端午習俗,了解一下 2020-06-27 04: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18立春什麼時候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古人立春習俗與詩詞欣賞
    ­  今日5時28分,立春!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春回大地,是時序的開端,讓我們互相問候一聲:春天,你好­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讓我們平整好土地,播種下所有的心願與夢想。­  加油!莫負大好春光!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的由來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節氣當天,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立冬補冬,這些立冬習俗你要了解
    一起來看看立冬時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與其他節氣略有不同,立冬是人們閒下來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於是就有了賀冬的傳統。立冬時節,人們一般要舉行祭祖、飲宴、卜歲等儀式來賀冬,並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祈求上天賜予來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 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 冬至節氣,了解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
    只要到了冬季時候,總有那麼一天是需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餃子的,這是北方人的習慣,而這一天則是冬至。說到它,想必多數人皆不會陌生,因為在節氣漸漸遠離我們生活的當下,它仍舊以自己獨特的風俗佔據著漫長冬天中的某個小位置。
  • 快過年了,一起了解中國古代詩詞裡面的過年習俗
    春節這一傳統習俗,是中國最隆重、最重視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節日,傳說在上古曆法裡面就有了「年」和「歲」的說法。歷史綿延數千年,一直到2020年的今天,過年對我們中華兒女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時刻。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空氣品質變差,環保意識加強,很多地方都不讓燃放煙花爆竹,屠蘇酒也不多見了,春聯不自己寫而是上街去買了,甚至還有人春聯都懶得貼。是年味變淡了嗎?
  • 端午節,這些習俗你都了解嗎?
    隨著時代的變遷,端午習俗也發生著變化,一些舊習俗現在已是少人知曉。吃粽子的傳統端午時節的習俗多種多樣,影響最深的要算是吃粽子了。晉朝人周處所作的《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換成今天的話說,粽子就是用茭白的葉子裹上黍米,再用濃灰汁煮得爛熟的一種時令食物。
  • 今日立春,各地咬春習俗不同,你家是烙春餅,蒸春餅,還是炸春卷
    今日立春,各地咬春習俗不同,你家是烙春餅,蒸春餅,還是炸春卷2020年02月04日,星期二,庚子年(鼠年)正月十一,今日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著冬去春歸來。單就一個「春」字,春天的氣息已撲面而來。
  • 贛南客家習俗中的婚慶習俗,你了解的有多少?
    贛南客家的婚慶習俗有很多,大部分的客家人都保留了古代時候的婚慶習俗。雖然歷經了歷史的洗禮,但是贛南客家的婚慶習俗依然還保留在很多客家人的心中。那贛南客家人的婚慶習俗有哪些特別的表現呢?下面將會一一的告訴大家,作為客家人的你還了解這些習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