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江河生態衰退導致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然而在長江君看來,長江裡各類珍奇野生魚的滅絕,是最令人遺憾的影響之一..畢竟各種神奇的野生魚,才是江河的「靈魂」,它們的消失,實在令人扼腕和心痛,恨不得其哪一天又「重見天日」...
近日,長江君收到重慶網友爆料,在一處廢棄水電站下釣魚時,碰到一種奇怪的「長嘴怪魚,極像是已經滅絕的「長江魚王「——白鱘!
河裡漲水,重慶巴南網友去大河釣魚,沒想到釣起幾條「長嘴怪魚」,竟從未見過。
——準確的說,只有一條是釣起來的,其他是被魚鉤「掛」起來的...
這些魚跟本土的鯉魚、草魚等完全不一樣,長長的「鼻子」非常的怪異,一看就不是「普通魚」。
因此,這位釣魚人將其帶回家之後,也是不敢立即食用,他在網上一查資料,不得了——這似乎是已經滅絕的長江大型魚種,白鱘!
已經滅絕的長江魚王再次現身?
相信關心生態的朋友,不久前都關注過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的消息——雖然科研團隊苦苦搜尋數年,然而在長江流域已經發現不了任何野生白鱘的活動蹤跡了,無奈之下,這種在長江裡已經生存了一億多年的古老魚種,被宣告滅絕。
白鱘,最大體長可達7米以上,體重可達600斤!是長江魚類中當之無愧的」魚王「,曾與許多遠古巨獸同時代,比如恐龍、巨鱷等等...
許多物種滅絕了,但白鱘穿越過那麼多的地質時期依然繁衍到如今,可見這種物種的神奇、其生命力之強大!
然而,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後,不到幾十年的時間,這種歷經億萬年而不朽的奇魚,竟徹底絕跡....這其中的生態警示令人驚懼,而白鱘種群命運的斷絕更是令許多網友唏噓和惋惜。
據說是長江裡最後一條被人類發現的白鱘
唏噓加上惋惜,使得不少人依然願意相信,在某些人跡罕至的長江支流,依然有白鱘的身影出沒...
這位重慶釣魚人碰到的這幾條「長嘴怪魚」,是曾經的長江魚王——白鱘嗎?
應該說這幾條被人釣起來的「長嘴怪魚」,乍一看確實很像是白鱘,頗令人有幾分驚喜。
然而,根據長江君對長江水族的了解,這些在重慶巴南地區,被人釣起來的「白鱘」,並非已絕跡的長江白鱘,而是引入養殖的外來物種——匙吻鱘。
匙吻鱘也是一種很古老的物種,不過,這些養殖的匙吻鱘大多是人工選育、多代雜交的後代,並沒有太大的生態價值。
而它們之所以出現在當地水電站下的大河中,因此是從上遊的養殖場中逃逸而出——類似的事件在各地區都時有發生...
早在零幾年,長江裡就有匙吻鱘的身影——應該為人為放生或者養殖逃逸
雖然不是白鱘,但如果這些匙吻鱘能在我國自然水系中繁衍生息,算不算得上是豐富了我國的自然水系生態?
理論上來說,匙吻鱘是能在我國自然水系生存的,適宜溫度在20°以下,像重慶、四川等西南地區,就很適合它們生存。
而且匙吻鱘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應該說「性情」很溫和,對本土野生魚的衝擊很小,如果能繁衍開來,也能算是一種對已經岌岌可危了的本土江河物種的補充...
白鱘還有可能再次出現在人類視野裡嗎?
這就很難斷言了,畢竟長江水域綿長廣袤、支流更是不計其數,或許真如一些網友所期盼,在某些人跡的水域,依然有白鱘種群存在...
如果在垂釣、捕魚時發現類似魚種,請及時與我們或者相關動物保護組織聯繫爆料
又或許白鱘的種群命運,正如科研數據顯示,已經沒有奇蹟了...
其實,一定程度上來說,白鱘的消失,已經超越了其本身,仿佛是一個長江生態瀕臨絕境的信號燈,也是一面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破壞程度的警示牌!
因此,它才會如此牽動許多人的心...當然,這位釣魚人釣起的幾條「怪魚」,雖然不是白鱘,但其生態意識還是值得肯定的,給他點讚!
網友們,你們覺得白鱘還有可能再次出現嗎?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