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金槍魚,應該不自覺的會在腦海中出現金槍魚生魚片的畫面吧。金槍魚向來是日本、臺灣人最愛的海鮮料理之一,但是近年來我國人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會吃、也越來越注重飲食保健,對高檔的海鮮如龍蝦、象拔蚌、三文魚等海鮮,已失去了新鮮感。因此現國內已開發金槍魚市場,以便可以隨時享用這個美味而營養的海中珍寶。今天我們就一切來了解金槍魚的秘密吧。
金槍魚的種類
當你去吃金槍魚壽司或刺身的時候,你會發現不同的金槍魚會有不同的價格差異,而且口感也會有不同。所以去吃金槍魚時,不要說:我要一盤金槍魚生魚片。這樣就會鬧笑話了。而金槍魚其實是八種魚的統稱。
1、 黃鰭金槍魚
又名黃鰭鮪、黃肌鮪、木肌鮪、kihada maguro
因其背鰭和臀鰭呈黃色而得名, 屬於金槍魚中產量最高的一種。
魚肉粉紅色,在美國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而受人們歡迎。是常見的製作金槍魚生魚片魚種。
2、 大眼金槍魚
又稱目缽鮪、目撥鮪、短鮪、mebachi maguro
其名來由無可厚非因眼較大。
3、 長鰭金槍魚
又名腰長鮪、koshinaga maguro
第一背鰭深黃色、第二背鰭淺黃色。兩側胸鰭極長、新月形的尾鰭深叉有助於高速遊動,背部泛著深藍色的金屬光澤,邊緣及腹部銀白色。
4、 鰹(jiān)魚
俗稱炸彈魚,屬鱸形總目、金槍魚亞目、金槍魚科、鰹屬。
5、 馬蘇金槍魚
又名南方藍鰭、南方黑鮪,Sorthern Bluefin Tuna
馬蘇金槍魚是一個非常大的物種, 體呈紡錘形,體最高處在第一背鰭基底中央附近。 有泳鰾。 下側與腹面銀白色,上面有無色點排列的無色橫切線。 第一背鰭是黃色或藍色的; 臀鰭與離鰭是暗黃色,邊緣黑色; 當成魚時,中央的尾部龍骨脊呈黃色。
6、 大西洋藍鰭金槍魚
它們來自大西洋、地中海、墨西哥灣等溫帶和熱帶海域。身長一般為2米左右,最長可達4.5 米,體重可達680公斤,是金槍魚中體型最大的品種。
金槍魚部位
雖然接觸很多金槍魚,也吃過很多金槍魚的做法,但是金槍魚到底哪塊肉更好吃?雖說都是吃到肚子裡的,但是從哪下手?哪個部位該如何吃呢?看來我們還需要一起探討探討……
一條金槍魚不僅腹肉和背肉有差異,左半身的肉和右半身的肉也會價格不同,而已身體前部、中部、後部的質地和油脂分布也會有很大差異。
大家都知道「金槍魚三兄弟」了:大肥、中肥、赤身。
1、 大肥(大腩、大腹、大トロ、Otoro)
霜降部分的大肥,脂肪有如霜降一般的紋理,肉質柔軟,脂肪融合在魚肉之中,沒有明顯的筋肉。
蛇腹位於金槍魚腹部的底端,這個部位脂肪豐腴,有明顯的筋肉。小一點的金槍魚筋肉間距較窄,大一些的筋肉間距較寬。100kg以下的日本近海金槍魚肉質比較柔軟,更大的金槍魚筋肉會很硬,需要進行處理再食用。
2、 中肥(中腩、中腹、中トロ、Chutoro)
中腹均分布在金槍魚腹部和背部,含有些許的脂肪。吃在口中你會感受到脂肪的甘甜柔美,也可以感受到魚肉自帶的些微酸味,是介乎於大肥和赤身之間的口感和味道。
3、 赤身(紅肉、Akami)
赤身部位是金槍魚所有部位中脂肪最少,顏色最深的。在金槍魚體內分布廣泛,但卻在脊骨的部分比較集中圍繞,但價格也相對便宜。
金槍魚還有許多神奇的地方,等著我們一起去了解和探討。
你喜歡品嘗金槍魚的美味嗎?
END
垂釣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活動,更是一種修行。深海釣更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項目。深海釣客俱樂部,帶你到深海之上,領略不一樣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