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是一個由珊瑚礁組成的海島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捕魚業是僅次於旅遊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其產值佔到該國GDP的百分之11。
在這個35萬人口的國家裡,有著將近1萬漁民,在高度現代化設備捕漁業的今天,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依然是古老、神秘而又傳統的。不同於其他國家一網打盡的捕魚方式,馬爾地夫的漁民使用的捕魚方式非常具有環保和可持續性。
金槍魚屬於肉食性魚類,主要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暖水海域,40米至300米的大洋深處。想要捕捉這種大洋裡的頂級美味,漁民們還需要做一些特殊的準備。為了保護本國的海洋漁業資源,馬爾地夫早在70年代就禁止了大型拖網捕魚。被特許使用這種小型漁網,是用來捕撈一種不足10釐米長的銀色小魚,他們是馬爾地夫漁民用來捕獲金槍魚絕密武器!
每天凌晨,天還未亮,漁民就早早起床;將工具收拾好,駕駛者漁船往大海深處趕去。到達指定捕撈海域以後,漁民會先在船舷的一邊用大功率的電燈照射水面,吸引小魚過來。然後一邊休息,一邊靜靜地等待;
2個小時候過後,在燈光的吸引下,船邊的光亮區已經形成了密密麻麻的魚群;這個時候,養足精神的漁民就會立刻將網丟撒進去,為了方便魚餌進入網中,漁民們還需要跳入海中將網撐開,撈足以後在收網上船,如此反覆十數次;當真是非常辛苦啊,當魚餌足夠多的時候,一場好戲也即將開始了。
作為海洋裡速度最快的物種之一,金槍魚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80公裡,所以想捕獲他們,沒點特殊的方法那肯定是不行的。馬爾地夫漁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釣金槍魚,是的,你沒聽錯。有些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在大規模的商業捕撈中,怎麼可能用釣的方式呢?
當魚餌收集完畢以後,漁民們就會將魚餌掛在魚竿的長線上;而他們並沒有將魚餌掛在魚鉤上,而是將鉤子露出來隨意地丟進海裡。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那是因為,金槍魚在追逐魚餌的時候,往往會將魚鉤忽視,甚至把魚鉤當成食物,而他們的遊速又非常的快,只要吃鉤,必定是大魚。而這種捕釣也不會影響到小魚的繁殖,因為小魚是不會吃鉤的。
一個人,一條竿;快速甩入水中,抬手之間魚就上鉤,想想都覺得心滿意足,對於喜歡釣魚的人來講,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嗎?據說速度快的漁民,一分鐘能釣十幾條之多,如果運氣夠好的話,甚至能釣到幾百公斤重的藍鰭金槍魚,
要知道,那可是價值數百萬的頂級刺身食材;這也側面證明了馬爾地夫的漁業之豐富;記得前年日本一家漁業公司就拍賣過一條上千萬的藍鰭金槍魚;漁民們一旦把魚釣到船上,為了防止變質,就會立馬丟入帶有冰塊的船艙中,變質的魚可一分錢不值。
當船艙塞滿金槍魚以後,也就是漁船返航之時,到達海港以後,守候在岸邊的商人會快速圍攏過來挑選最合適的貨品,然後冷凍發往世界各地;或者直接拉到市場供人們買賣。
當太陽落山,忙碌了一天的漁民跪地祈禱,作為穆斯林,他們感謝大海的恩賜,讓他們有了不在餓肚子的機會。我想,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