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生眾疾,餓治百病」,吃太飽會有哪些危害?

2020-12-12 紐崔芮沃

澳大利亞有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能吃飯八分飽,保持兩分的飢餓,那人類的壽命將會延長20%-30%,降低患病的風險,吃飯太飽,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

1. 胃病

飽食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我們的胃,吃飯太多,會加重胃的負擔,引發消化不良,甚至會導致胃黏膜受損,因為頻繁的攝入食物,受損的胃黏膜也得不到修復,長期飽食,會引起胃發炎、胃潰瘍、胃糜爛等胃部疾病。

2. 增加腸梗阻風險

吃得太飽,而且飲食不注意,會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過多的脂肪沒辦法吸收,容易堆積在腸道裡,研究顯示,長期飽食,還可能會引起腸梗阻。

3. 增加老年痴呆風險

日本有一項研究顯示,有30%-40%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年人,年輕時都有飽食的習慣。長期吃得太飽,會使得大腦分泌大量的「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如果這種因子在大腦中大量累積,會導致腦動脈硬化,使得腦部功能減退,甚至會引發阻止萎縮,增加老年痴呆的風險。

4.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與暴飲暴食、吃得太飽有直接關係,因為胰腺會分泌一些消化酶,幫助人體的消化吸收,如果一次攝入過多的食物,就會刺激胰腺,分泌過量的消化酶,加重胰腺的負擔,導致胰腺炎的發生。胰腺炎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威脅。

5. 癌症

癌症與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病從口入。日本東京的一項研究表示,吃得太飽,會使得人體中抗癌因子的活性降低,增加患癌的風險。而且,日本的社會調查表明,「吃得太飽」的人比吃飯八分飽的人,得癌症的機率更高。

6. 腎病

吃得太飽,不僅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而且會加重泌尿系統的負擔,尤其是腎的負擔。腎作為人體內重要的代謝器官,當一次攝入的食物太多時,會加重腎的代謝,尤其是一些高蛋白、高鹽的食物,都能夠對腎臟造成損害,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功能。

7. 毒素累積

食物中都會含有一定量的毒素,長期飽食,會導致這些毒素來不及代謝出去,囤積在我們的身體中,如果毒素長期無法代謝掉,會導致細菌、寄生蟲等大量繁殖,損害臟器與人體。

相關焦點

  •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是真的嗎?長期不吃晚飯,身體會怎樣?
    有句話叫「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可是現在很多人一日三餐中最豐盛的就是午餐,早餐和晚餐很多人都是隨便應付了事,還有很多人為了減肥都會選擇不吃晚餐。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似乎晚餐吃不吃也無所謂,對身體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甚至還有了「晚飯不吃,餓治百病」的說法。
  •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是真是假?關於晚餐的3個重點,得牢記
    飲食和人體健康有密切的聯繫,如果沒有採取合理的飲食措施來促進身體健康,有可能會讓某些疾病悄悄出現。因此,懂得養生的人會先從飲食這方面入手調節身體,通過規律,正確的飲食措施來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壽命才得以延長。
  •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長期堅持,會給身體帶來什麼?
    況且肥胖,也會帶來健康問題。身材肥胖的人,就會去努力減肥,減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為了有效減肥,就會選擇節食,省掉晚上一頓飯。這樣的想法好像與古人的一個想法不謀而合了,就是「不吃晚飯,餓治百病」,老一輩的人會經常說。這樣的說法,你覺得可信嗎?是不是與現代健康理念,相互違背了。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到底是對是錯?
  • 有人說「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
    有人說「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晚餐不吃的話,從中餐後到第二天早餐,有十幾個小時時間,這期間胃部長時間處於空虛狀態,到了飯點胃部開始釋放胃酸並開始研磨,結果卻沒有食物供它消化,長期以往可能會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慢性胃炎、胃潰瘍,表現為反酸、腸胃不適,胃痙攣等症狀。
  • 老話說「餓治百病」,是否可信?挨餓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嗎?
    提到養生,飲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過在飲食養生方面,大家的焦點似乎一直聚焦在「吃什麼」上,一直都在關注吃什麼對身體好,吃什麼對身體不好。其實對現代人來說,「吃多少」更是應該關注的問題,現代人普遍都吃太多了,老話說「過飽傷人,餓治百病」,餓是一種養生方式,適當的挨挨餓,身體可以獲得不少好處。「餓治百病」?挨餓對身體還有好處?
  • 老人言「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適合什麼人群?
    有朋友問:老人言「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適合什麼人群?晚餐到底吃不吃呢?老人言「晚餐不吃,餓治百病」,這句話對老人來講,應該是蠻適合的。我爸每天晚上就吃得很少,給他盛飯都要讓他先看一下,覺得差不多才端桌上去;他覺得多了,我又撥回些到飯鍋裡去。按我爸的說法是,晚上吃少些,腸胃要舒服一些,寧願餓一點,也不能撐著。這點我也是贊成的,晚飯吃七分飽比吃撐了是要舒服得多,而且思路也會清晰些,吃得過飽只會懶得動彈。
  • 吃得太飽會有哪些危害?吃撐後有哪些食物來解救
    原標題:吃得太飽會有哪些危害?吃撐後有哪些食物來解救   現在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了,很多人會有暴飲暴食的現象,其實經常吃得太飽會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危害,不僅會損傷腸胃而誘發腸胃疾病,而且是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那麼吃的太飽到底會有哪些危害呢?
  • 老人言「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不吃晚餐對健康的影響
    晚餐到底要不要吃?這是毋庸置疑的,晚餐一定要吃。我們來分析一下。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有「晚餐不吃,餓治百病」的問題?大家也熟悉一句話: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因為提倡晚餐要吃少的,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但是晚餐要吃少不代表不吃。這一點一定要謹記。為什麼晚餐要吃少?
  • 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是真的嗎?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對現在的一部分人來說,我相信,因為現在很多人就是這樣做的,不過能不能真治百病,尚無科學驗證。而對過去的人來說,這句話倒是真的,我小時候常聽老人這麼說,但所說的事卻不是真的。清早起來不吃任何東西出工,稱之為出早工,上午十點左右收工,稱之為歇早飯班。上午十一點左右出上午工,下午三點半左右歇午飯班,四點左右出下午工,太陽落山後散工。我上小學時,上課時間是十點半,中午休息一個小時,下午一點到兩點。下午四點半放學。中午休息時沒飯吃,放學後吃點東西,主要是看鼎罐裡有沒有貨,有剩飯,吃兩口,什麼也沒有的時候,吞幾口清口水,或舀一勺子水灌到肚子裡,該幹嘛就幹嘛。
  • 有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這是真的嗎?看專家的理解
    農村的老人們生活經驗比較的豐富,在聊天的時候可能會說出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其實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老人們經常說的「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是什麼意思?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以前的人們缺吃少穿,物質生活比較的匱乏,但是以前農村百歲老人也不少,現在人大吃大喝,雞鴨魚、豬牛羊、海參鮑魚真的是無所不吃,但是現在人的身體其實並不好,各種由於肥胖從而引發的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當然,還有老人會說「不吃晚餐,餓治百病」。
  • 三餐吃太飽會有哪些危害?不瞞你說,至少要承擔2個危害
    有些男性由於工作量比較大,消耗能量也比較大,所以在進食三餐的時候都會攝入過多的食物,讓自己感覺吃的很飽,以為這樣才能補充身體的能量,也能在後面的工作上有能量被消耗。但是,很多男性不知道的是,三餐經常吃太飽對身體是有危害的。
  • 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和佛家「過午不食」是對的嗎?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其有益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咱們先說對人體有益的方面:01、減輕胃負擔,利於健康老人們不吃晚飯,實際上因為很多老人都經歷過六十年代的大饑荒,那時候連溫飽都是問題
  • 孩子吃太飽有哪些危害?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家長總是怕孩子餓著,但是卻沒意識到孩子吃太飽也是有危害的,爸爸媽媽知道孩子吃太飽有哪些危害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孩子吃太飽的危害1、吃太飽影響發育寶寶吃得過飽,會造成腦缺血,引起寶寶智力發育障礙,還會會導致營養過剩,營養過剩不僅導致「肥胖兒」,同樣還會導致「肥胖腦」,大腦皮層的腦回變淺,使寶寶智力水平降低。
  • 俗話說「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每天少吃一頓晚飯,身體會怎樣?
    同時也有一些人,習慣性的不吃晚飯。並且有句俗話說「晚飯不吃,餓治百病」,那麼對於這句話究竟是真是假?真的這麼神奇嗎?下面來跟大家談一談,如果每天少吃一頓晚飯,身體會怎麼樣?其實,對於「不吃晚飯,包治百病」這句話,是缺少一定科學依據的。
  • 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是真的嗎?晚飯到底能不能吃?
    關於吃飯,很久以前就有一種說法,說「早飯要吃飽,午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其實從這句話你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一日三餐中的每一餐的重要程度。之所以晚餐要吃少,其實是因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需要的能量會大大減少,這個時候晚餐就不能吃得太多,不然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具體是什麼意思
    還有很多人他們最常用也是最常見的就是節食,不吃晚飯了,那不吃晚飯這一點對於有些人來說是有用的。但是對於像我一樣的人來說呢,其實對於腸胃也是一種負擔。那麼到底這個不吃晚飯他真的好了。老祖宗有一句話說,晚餐不吃,餓治百病,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先從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來看,古人的作息呢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有人說「晚餐不吃,餓治百病」有道理嗎?這種說法很不科學
    晚餐不吃的話,從中餐後到第二天早餐,有十幾個小時時間,這期間胃部長時間處於空虛狀態,到了飯點胃部開始釋放胃酸並開始研磨,結果卻沒有食物供它消化,長期以往可能會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慢性胃炎、胃潰瘍,表現為反酸、腸胃不適,胃痙攣等症狀。
  • 長期吃太飽有哪些危害?醫生:吃得太飽不好你知道嗎,不只是肥胖
    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飲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人們的飲食習慣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很多人喜歡吃飯吃得飽飽的,其實這種飲食行為有很大的危害,應該進行改正。那麼長期吃太飽到底有哪些危害呢?3、影響心臟功能吃的太飽會造成胃部膨脹,胃部膨脹容易跨過膈肌,對心臟造成擠壓,影響心臟功能,另外胃部的消化需要更多的血氧,這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心臟的負荷,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疾病。
  • 吃得太飽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吃得太飽危害身體健康。每頓飯吃得太飽,會傷害胃,會加重胃的負擔。因為如果吃得太飽,會使得胃酸分泌增多,而過多的胃酸會損害胃黏膜,導致胃黏膜出現慢性炎症,久而久之,還有可能會導致胃潰瘍,慢性糜爛性胃炎的發生。每頓飯吃得太多,還有可能會患上肥胖症,因為進食太多的食物後,食物所產生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會轉變成脂肪類物質儲存在體內,導致肥胖症的發生。
  • 經常吃撐了,會帶來哪些問題?吃太飽,危害大,希望你避免
    正常情況下,科學合理飲食,能夠維持健康,這也符合大家一致認可的飲食方式,一旦飲食不合理、飲食不科學就麻煩了,如今,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會遇到這個情況,狼吞虎咽吃飯,拼命往嘴裡塞,直到吃撐了才罷手,事實上,總是吃太飽,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希望你能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