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愛蓮,飄然出塵的蓮花,是傳說中菩薩降臨世間的祥瑞,粉融香雪的蓮藕則因出泥不染之品性,更成為美好情操的寫照,所以經常出現在表達愛意的古詩詞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引自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蓮自古以來就有它高貴的品質。
現代人們除了愛蓮、賞蓮,更多的時候會用蓮子養生。
蓮子,在養心安神、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等方面的藥用價值,歷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故而蓮子在為國人的健康養生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蓮中珍品——建寧「貢蓮」
有這麼一個地方,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梁朝(公元921年)就開始栽培蓮子,它是福建閩江之水的源頭,建寧縣。
建寧縣素有「中國白蓮之鄉」的美稱,建寧蓮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建寧蓮子以歷代皇家貢品的身份遐邇聞名,紅樓夢第十回張太醫給病入膏肓的秦可卿所開的藥方中「引用建蓮七粒去芯」、第五十二回賈府宴席上「建蓮紅棗湯」這一佳餚,均引用的是出自建寧的蓮子,其蓮子粒大飽滿,圓潤如玉,色如凝脂,入口香糯,在古代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建寧縣位於閩西北山區,這裡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水充沛,其水田的PH值在5.0至7.0,是蓮子生長的最佳環境,這裡不可複製的諸多因素都是建寧蓮子上千年種植存在的保障。
「水中靈芝」藥食同源上品
建蓮用途廣泛,渾身是寶,蓮子不僅補脾,也補心、腎,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的功效。
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將蓮子列為「上品」:「蓮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一名水芝。」意思是蓮子可以補脾胃、養心神、益氣消乏,祛除各種疾病。長期服用,可使人體態輕盈、保持青春、不易飢餓、延年益壽。
蓮子的確是荷塘中的養生之寶,當得起「水芝」——「水中靈芝」的美名。
再說,心脾兩虛、心腎不交,這兩個也有一定的聯繫,那就是它們都有一個常見的症狀,一個很困擾的表現—失眠。蓮子對這兩種證型導致的失眠都非常有益,因此有頑固性失眠,又沒有大便乾澀的朋友,都可以試試蓮子的食療方。
因原產地種植環境的不可複製性,人工製作工藝的繁雜,建寧蓮子每年的產量相對固定,一直屬於供不應求的關係,很多人常常因為吃不到正宗的建寧蓮子而苦惱。
近幾年因為建寧蓮子市場向好,建寧蓮子的產量以1:13的比例擴大流通在市面上。
混亂的市場讓很多消費者根本分不清什麼才是正宗的建寧蓮子。
這裡小茲教你怎樣辨別正宗的建寧蓮子:
· 看:優質建蓮顆粒均勻飽滿,煮後刀痕處有收縮,表面有天然的皺皮,孔心較小,顏色為自然的乳白色或乳黃色。
· 聞:優質建蓮開袋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 煮:優質建蓮稍煮即熟、久煮不散,煮後個頭變大,軟糯,清甜。
純手工天然晾曬
精心呵護每一顆蓮子
蓮子採摘後,經過人工脫粒、去殼、去膜、通心、烘乾。每一道工序都要農戶全家總動員,甚至種植較多的農戶,需要請人幫忙做。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堅持純手工製作。堅持去膜乾淨、通心完全、不傷蓮肉、保持清潔。並且絕不使用硫磺等有害化學品燻蒸。
全程純手工,盡顯原汁原味蓮子外觀呈開口狀,燉煮後湯清而柔嫩,入口軟糯酥香,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源自建寧高海拔山區種植的蓮子,更粉,更糯,更香,更具營養價值!
蓮農們常說:做蓮子如繡花,手上功夫要大,每一顆蓮子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可完成,真可謂是粒粒皆辛苦!
市面上選擇的通心白蓮子,有芯的蓮子味道有苦,會影響湯羹的口感。
我們選擇的蓮子通心率高達96%以上,這種通心率是國內市場上很難遇到的呢!
與外面的蓮子不同,我們的建寧通心白蓮,沒有了蓮心的苦味,無論燉湯還是煮粥都很受小朋友們歡迎,蓮子香甜可口,無需提前浸泡,易煮熟,並且久燉不散。清水衝洗好後,即可烹飪了!
建寧蓮子碳水脂肪含量低,蛋白質高,且性溫益脾胃,老人小孩都特別適合,軟糯的口感,愛不釋口。吃蓮子還可以降血壓、清心火、滋養補虛,龍眼蓮子羹、銀耳蓮子湯都是不錯的做法哦~
夏季滋補新吃法,蟲草花燉雞湯裡面加點蓮子,健脾補腎虛、提高免疫力、去體內溼氣,讓生活多一些吃法、多一些享受
悶熱的夏季,特別需要湯湯水水,把各種添加劑的飲料換成冰鎮蓮子糖水吧,健康無添加,入口即化的口感、糖水加入老冰糖調味,清爽甘甜、好喝,解渴又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