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機緣巧合下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對於成吉思汗當年的英勇簡直說的非常細緻,讓我不經思考起來當年成吉思汗對於花刺子模帝國的抗爭
在13世紀早期,花剌子模王朝由沙阿·阿拉·德·穆罕默德統治。成吉思汗看到了作為絲綢之路的商業貿易夥伴在花剌子模的潛在優勢,他最初派出了一個500人的商隊,與帝國建立正式貿易關係。然而,花剌子模市的省長亦納勒術攻擊了商隊,聲稱商隊中有間諜,因此是針對花剌子模帝國的陰謀。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可是因為總督後來拒絕償還搶劫商隊的款項並交出肇事者。隨後,成吉思汗派了第三批大使(兩名蒙古人和一名穆斯林)親自會見國王,而不是省長亦納勒術。國王把所有的人都剃光了,穆斯林人被砍頭,並把他的頭和剩下的兩名大使一起送回去。憤怒之下,成吉思汗組織了大約10萬名士兵(10名將領)、其中他最能幹的將軍和他的一些兒子策劃了他最大的一次入侵行動。他在中國留下了一名指揮官和數名士兵,指定他的繼任者是他的家人,並可能任命奧格代伊為他的直接繼任者,然後去了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驚奇地看著花剌子模·賈拉爾·阿德丁準備渡福特印度河。
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軍隊、將軍和他的兒子越過天山,進入了由花剌子模帝國控制的地區。成吉思汗從多方搜集情報後,精心準備了他的軍隊。他的兒子朮赤帶領第一個師進入花刺子模的東北部。傑布率領的第二師團秘密行軍到花剌子模的東南部,與第一師團一起,對撒馬爾罕發動了一場鉗子式的進攻。成吉思汗和託瑞領導的第三師向西北進軍,從該方向攻擊了花剌子模。
國王的軍隊被不同的自相殘殺的爭鬥所分裂,國王決定將軍隊分成小群,集中在各個城市。這種分裂在花剌子模的失敗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它使蒙古人雖然在長途跋涉中疲憊不堪,但可以立即著手擊敗花剌子模軍隊的一小部分,而不是面對統一的防禦。蒙古軍隊憑藉優越的戰略戰術迅速佔領了奧特拉爾鎮。成吉思汗下令對許多平民進行大規模屠殺,奴役了其餘的居民,並將熔化的銀子倒在亦納勒術的耳朵和眼睛裡處死,作為對他行為的報復。戰爭接近尾聲時,國王逃亡而非投降。成吉思汗命令速不臺和哲別追捕他,給了他們2萬人和2年的時間。可是國王神秘地死在帝國的一個小島上。
蒙古人的徵服,即使以他們自己的標準來看,也是殘酷的。首都撒馬爾罕淪陷後,剩下的人把首都遷到了布哈拉,成吉思汗命令他的兩名將軍和他們的軍隊徹底摧毀花拉斯米亞帝國的殘餘,不僅包括皇家建築,還包括整個城鎮、人口,甚至大片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