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徵傳奇:成吉思汗蒙古興起的宏偉戰功

2020-12-16 歷史小匯

最近在機緣巧合下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對於成吉思汗當年的英勇簡直說的非常細緻,讓我不經思考起來當年成吉思汗對於花刺子模帝國的抗爭

在13世紀早期,花剌子模王朝由沙阿·阿拉·德·穆罕默德統治。成吉思汗看到了作為絲綢之路的商業貿易夥伴在花剌子模的潛在優勢,他最初派出了一個500人的商隊,與帝國建立正式貿易關係。然而,花剌子模市的省長亦納勒術攻擊了商隊,聲稱商隊中有間諜,因此是針對花剌子模帝國的陰謀。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可是因為總督後來拒絕償還搶劫商隊的款項並交出肇事者。隨後,成吉思汗派了第三批大使(兩名蒙古人和一名穆斯林)親自會見國王,而不是省長亦納勒術。國王把所有的人都剃光了,穆斯林人被砍頭,並把他的頭和剩下的兩名大使一起送回去。憤怒之下,成吉思汗組織了大約10萬名士兵(10名將領)、其中他最能幹的將軍和他的一些兒子策劃了他最大的一次入侵行動。他在中國留下了一名指揮官和數名士兵,指定他的繼任者是他的家人,並可能任命奧格代伊為他的直接繼任者,然後去了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驚奇地看著花剌子模·賈拉爾·阿德丁準備渡福特印度河。

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軍隊、將軍和他的兒子越過天山,進入了由花剌子模帝國控制的地區。成吉思汗從多方搜集情報後,精心準備了他的軍隊。他的兒子朮赤帶領第一個師進入花刺子模的東北部。傑布率領的第二師團秘密行軍到花剌子模的東南部,與第一師團一起,對撒馬爾罕發動了一場鉗子式的進攻。成吉思汗和託瑞領導的第三師向西北進軍,從該方向攻擊了花剌子模。

國王的軍隊被不同的自相殘殺的爭鬥所分裂,國王決定將軍隊分成小群,集中在各個城市。這種分裂在花剌子模的失敗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它使蒙古人雖然在長途跋涉中疲憊不堪,但可以立即著手擊敗花剌子模軍隊的一小部分,而不是面對統一的防禦。蒙古軍隊憑藉優越的戰略戰術迅速佔領了奧特拉爾鎮。成吉思汗下令對許多平民進行大規模屠殺,奴役了其餘的居民,並將熔化的銀子倒在亦納勒術的耳朵和眼睛裡處死,作為對他行為的報復。戰爭接近尾聲時,國王逃亡而非投降。成吉思汗命令速不臺和哲別追捕他,給了他們2萬人和2年的時間。可是國王神秘地死在帝國的一個小島上。

蒙古人的徵服,即使以他們自己的標準來看,也是殘酷的。首都撒馬爾罕淪陷後,剩下的人把首都遷到了布哈拉,成吉思汗命令他的兩名將軍和他們的軍隊徹底摧毀花拉斯米亞帝國的殘餘,不僅包括皇家建築,還包括整個城鎮、人口,甚至大片農田。

相關焦點

  • 5年內徵服西方:成吉思汗與蒙古第一次西徵始末
    公元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領的大軍橫掃了整個中亞地區,不僅擊潰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花拉子模國,同時也開啟了蒙古三次西徵的序幕。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就是關於成吉思汗和蒙古軍隊第一次西徵的故事。起因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徵在某種意義上源於一次「特殊的意外」。
  • 西徵記:成吉思汗將鐵蹄伸向歐亞大陸版圖
    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幹(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和俄羅斯的聯軍。
  • 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為何很少遭到抵抗?
    #成吉思汗西徵時,花剌子模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可如此一個龐然大物,為何短短幾年時間就被成吉思汗攻下,而蒙古騎兵卻很少遭到抵抗呢?當然,很少遭到抵抗,並不說明沒有遭到抵抗,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攻打很多城池的時候,也遭到了頑強抵抗,只不過都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在強大的炮火面前,要麼投降,要麼被屠城。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的時候,所帶的蒙古騎兵為九萬五千人,而花剌子模的兵力至少在50萬以上。另外,花剌子模的城池多若繁星,很多城市的人口也很多。
  • 餃子起源於蒙古?日本綜藝語出驚人:它是成吉思汗西徵的產物
    眾所周知,餃子起源於中國,原名「嬌耳」,早在1800多年前東漢神醫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記載,到了今天,餃子已成為中國的標誌性食物之一;但是,似乎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最近小編在登錄B站時偶然看到一則日本綜藝視頻,裡面的日本專家竟然一本正經的強調:餃子並不是中國的發明,而是起源於蒙古
  • 成吉思汗的萬裡江山:當年差點佔領日本,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
    有詩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打下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現在世界哪些國家曾是蒙古帝國的領土?今天蛋總就來聊一聊。1206年,出生蒙古乞顏部落的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成為成吉思汗。當他統一蒙古各部落後,便率領草原騎士開始對外徵服之旅,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就開始興起。蒙古帝國總共經歷四次大規模擴張,前三次擴張都大獲成功,唯獨第四次擴張失敗,最終導致了大元王朝的衰落和滅亡。
  • 熱血蒙古:殺遍世界的三次蒙古西徵!
    十三世紀初,蒙古乞顏部首領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被推舉為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國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擴張之路,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三次西徵。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這著名的三次西徵吧!第一次西徵:蕩平西遼,復仇花拉子模第一次西徵還要從西遼政權說起,這個由大石林牙重建的中亞國家,進入十三世紀後國力趨於鼎盛。
  • 成吉思汗開國十大功臣
    伴隨著戰爭的不斷勝利鐵木真的力量逐步壯大起來,組建了一直隸屬於自己的強悍隊伍,並於1189年被推舉為乞顏部可汗,之後鐵木真相繼擊敗了泰赤烏部、札木合、王汗,佔據了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成為蒙古勢力最為強悍的部落,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
  • 成就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豐功偉業的10大將領排名
    四十年間追隨鐵木真,無役不從,輔佐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戰功卓著,與博爾朮、博爾忽、赤老溫並為「四傑」之一。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封為左翼萬戶長,為徵金大元帥、太師、國王,賜九斿白纛,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經過六年徵戰,先後徵服了金朝大部分國土。2、博爾朮阿兒剌·博爾朮(1162—1226年?),蒙古名將、成吉思汗「四俊」開國元勳之首。原名孛兒楚。
  • 蒙古三次西徵造就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勢力逐漸強盛。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 他是成吉思汗的「神箭」,率兵兩萬橫掃歐亞諸國,徵服了14個國家
    他還是成吉思汗帳下的四獒之一,南徵北戰為蒙古帝國立下了赫赫功勳。史書記載,哲別是蒙古別速惕部人,早年曾經和泰赤烏部一起進攻成吉思汗。在闊亦田之戰中他投靠了成吉思汗,被賜名哲別(意為箭簇)。1204年哲別被任命為先鋒和忽必來一起討伐乃蠻部,也就是在這一仗中他和忽必來、者勒蔑、速不臺一起被稱為成吉思汗的四獒。後來哲別在蒙古討伐金國的烏沙堡之戰中立下了大功,是成吉思汗伐金的功臣之一。
  • 成吉思汗與蒙古帝國,看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的殺神縱橫四方
    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開始對外擴張的時候,蒙古高原的氣候恰好變了,尤其是在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發動浩浩蕩蕩的西徵的那段時間裡,蒙古高原更是出現了罕見的多雨天氣和溫和氣候,這種氣候有利於青草的繁茂生長,能夠為蒙古騎兵的戰馬提供豐富的飼料(這樣的好運氣是千年難得一遇的)。
  • 不是蒙古人,他卻成為成吉思汗大將,並制定蒙古統一天下的方略
    說起成吉思汗帳下名將,大家都知道,有所謂的「四傑」和「四獒」,就是博爾朮木華黎他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他們都是蒙古人。那麼,成吉思汗有沒有重用漢族名將呢?有人要說了,耶律楚才。耶律楚才是謀臣,不是大將。
  • 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國前為什麼要在高山上向天祈禱三天三夜?
    成吉思汗本人在復仇時會向長生堂天祈禱,通過長時間的祭天儀式獲得精神力量。蒙古歷史中關於成吉思汗在肯特山上祈禱三天三夜的儀式,具體時間有兩次。一次是在蒙古發動對金朝的戰爭之前。關於這一段記載,出自拉施特所著<史集>,拉施特是伊爾汗國的宰相。另外一次祈禱就是在成吉思汗得知花剌子模斬殺了蒙古使節的時候,這是出自歷史學家志費尼的記載。這個問題可以拆分回答。
  • 十幾萬蒙古人是如何從蒙古一路打到義大利的?揭秘蒙古第二次西徵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或許在偉人的詩詞中,強大的成吉思汗也只是一個「彎弓射鵰」的武夫,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個武夫卻是徵服了大半個亞洲的「徵服之王」。統一了蒙古的成吉思汗,已經不止放眼於北方草原,向南向西乃至整個大陸都將是他策馬的牧場。
  • 成吉思汗最後打到哪裡才回來?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然後殺入中原,先後攻打西夏和金國。 但成吉思汗死時,兩國都是被打破,但沒有滅亡。 一說成吉思汗就是被西夏求和進貢的王妃,咬斷命根子才死的,地點是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 打敗西夏和金國以後,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首先滅掉中亞的西遼。
  • 世界上最忠誠的部落,至今已為成吉思汗守靈近800年
    說到蒙古人和成吉思汗,大家的第一感覺恐怕都是其驚人的武力。當年成吉思汗率蒙古軍隊先後徵服了700多個國家,極盛時期所徵服之土地,幾乎囊括除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地方,帝國面積達到了空前絕後的3200萬平方公裡。所以,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心中的神。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徵途中病逝六盤山下。由於蒙古族盛行「密葬」,下葬地點至今仍然是迷霧一團。
  •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曾經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國家?
    下面就以不同時期的蒙古帝國版圖,來看看徵服區都是今天的哪些國家。成吉思汗時期成吉思汗的辛酸經歷不必多說,1189年被推選為乞顏部可汗,隨後就是統一蒙古諸部。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忽裡勒臺大會,推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代表著大蒙古國的建立。
  • 老司機也翻車,一場必勝之戰讓成吉思汗損失3萬蒙古精銳
    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西徵花剌子模。剛開始,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花剌子模作為中亞第一強國,實力不容小覷,因此這次西徵必然有許多硬仗要打。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還沒等成吉思汗主力部隊抵達,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親率的精銳大軍就被蒙古名將速不臺的先頭部隊按在地上摩擦,連摩訶末本人都險些成了俘虜。
  • 日本人的「蒙古情結」,成吉思汗如何變成了源義經?
    成吉思汗蓋澆飯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北海道與蒙古「毫不相干」,但北海道人為何研發了一系列「成吉思汗料理」?我查了一些資料,跟大家簡單聊聊。義經死於公元1189 年,倘若從蝦夷進入(中國)大陸的話,應當在1190年左右到達蒙古高原,而成吉思汗「恰巧」在1190 年左右「突然」崛起於蒙古高原。成吉思汗使用的白色軍旗,蒙古和中國(中原王朝)都沒有的長弓,與日本貴族「相似」的蒙古宮廷習慣,也極有可能都是源義經帶入蒙古的。
  • 成吉思汗後人屋牆上雕的蒙古馬(圖)
    聽說記者要尋找成吉思汗的後人,一位正在打紙牌的老伯咧開嘴笑個不停,「小丫頭,你看我們都長著方臉,我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隨後,他又指著老年活動室說道:「這裡當初就是祭拜祖先用的,你看牆上面的浮雕上刻的是蒙古馬。」  話音剛落,另一位在打紙牌的老伯也放下了手中的紙牌,笑眯眯地告訴記者:「浮雕不算回事,傳說村中央還葬著蒙古的貴族,據說和成吉思汗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