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蔥花和香菜?」這句話韓偉每天都要站在熱氣騰騰的丸子湯鍋邊重複近五百次。36歲的韓偉是山西臨縣農村人,在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旁邊開了一個小飯館,主打丸子湯和烙餅,每天純收入達到3000多元。
這個小店不大,只擺了不到十張桌子,但顧客常坐得滿滿的。「為了喝完湯,經常還得排隊。」一位顧客告訴我們。
「是掙了些錢,但這點錢掙得不容易。」韓偉說他每天早上5點就床,到店裡開始熬湯,「豬骨加中藥材,熬到火候才能出味道。」
湯裡除了丸子還有燒豆腐,以及蔥花和香菜。「咱開的是小店,做的是回頭客生意。來吃飯的大都是周圍的居民。食材要新鮮、安全,否則顧客吃壞了肚子,我們的聲譽也就完了。」韓偉說。
韓偉之前在街邊賣烙餅,攢了點錢以後,才從露天轉到室內,開啟了這個小飯館。烙餅的手藝也傳給了小徒弟。
經過快速的揉、拉、擀,一張又圓又薄的大餅便攤在了滾熱的餅鐺上。
一萬丸子湯加一盤烙餅,配一小碟鹹菜,簡單、熱乎。
韓偉給我們算了一筆帳:1碗丸子湯6元,一天賣近500碗,毛收入3000元左右;烙餅6元1斤,一天賣1000元左右;中午晚上還賣面和炒菜,也能賣2000元。扣除人工、房租、材料等費用,大概能掙一半。「冬天喝湯的人多,夏天收入比現在要少一些。」韓偉說。他每天晚上11點才能收工,睡眠嚴重不足,眼圈明顯浮腫。
歡迎關注覓晉,了解更多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