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引鳳」「借雞下蛋」……發展村集體經濟這麼有「錢景」?

2020-12-27 武漢三鄉工程網

背景:

我們知道,鄉村振興發展的方式有很多種。若要提升一個村落的整體素質、富村富民,單純從一個方面著手或許遠遠不夠。

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同樣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

如何發展?河南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全國12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整省試點之一。今天我們帶大家走進河南幾個村莊,看這些鄉村如何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來增收致富、獲得新生。

「築巢引鳳」,盤活閒置資產

在洛陽欒川縣的石廟鎮龍潭村,有著河南洛陽首家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揭牌運營了將近一年,參與合作社的村民們全部拿到了持股分紅。變成股民的村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進行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探索試點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經營不善和資產的流失,防止少數人說了算,欒川縣積極引入第三方公司,對重大決策,如折股量化方案等進行第三方評估,實現了公正公開。

在這個基礎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資源性資產摸得一清二楚,非經營性資產篩查得明明白白,這些資產就形成了一個吸引投資,實現創業的「巢」,「築巢引鳳」,使得村級集體經濟獲得了發展。

村民常大琴說,變成股民的她,收入比以往增多了。「我們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會小會都講過,就是把村剩餘的、閒置的資產整合起來,把能經營的都經營起來,統一划分成股權,分到村民手裡。」

村民常大琴所說的改革和「資產」,包含的內容不少,在林權方面,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民拿到了林權證,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在承包地方面,土地確權頒了證,農民吃了「定心丸」,更加放心地流轉土地。

此外,合點並校後閒置的村小學,被外地老闆看中,投資變身成了一處農家樂。村民常娜娜就在客棧裡打工。賓館由村集體建成,村民們在這裡打工,同時可以掙到零花錢,年終的時候,每個人可以分到一些分紅。

村民杜留緒原本是龍潭村的村民,地裡的農活、外出務工的事就夠他忙的,村裡的事情從來不關心。自從加入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之後,他發現,如今村裡的各種新鮮事物越來越多,自己參與村裡事務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自己的參與意識越來越強。每項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以及發展項目,群眾都有知情權,也有表決權,杜留緒很滿意。

欒川縣石廟鎮黨委書記王躍紅提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並不是簡單的分光吃淨,而是要把農村的財產底子弄清,家底弄明,讓每個群眾真正知道,我們村有多少資產,有多少家底,這些家底能用來幹什麼,能夠帶來多少利益,只要把這些弄清了,群眾才會積極參與下一步的具體工作。

「借雞下蛋」,集體資產抵押貸款

摸清村級集體資產,不僅能「築巢引鳳」,還能「借雞下蛋」。

在濮陽縣大閔城村,有很多荒廢的坑塘,村支部書記鄒建明說,前段時間縣水利局的工作人員對坑塘進行了測量、登記。「這廢舊坑塘能確權、能抵押貸款,想發展集體經濟,抵押之後就能貸款了。」

測量登記的過程並不複雜。欒川縣水利局防汛辦副主任趙俊花解釋,首先由村委會提出申請,對驗收合格的小型水利設施,像橋、閘、涵、硬化渠道進行填制申請表,鄉鎮政府確認,我們對已經驗收合格的水利設施現場繪製平面圖,拍照、籤字蓋章,然後辦證確權。

大閔城村是典型的黃河灘區村,長期面臨著村集體經濟空白的窘境,測量登記後,一些廢棄的資源,如荒廢的坑塘等變身為有用的集體資產,頒證後就獲得了具備抵押的能力,從而「借」來寶貴的發展資金。

在村集體資源頒證確權以後,村委依據評估價值到市場監管局註冊了村集體公司,公司作為貸款主體到縣兩權抵押貸款服務中心進行抵押貸款,村裡的粉條廠,就這麼「借」出來了。

在「借雞生蛋」的過程中,除了「借」資金,還有「借」人。

村級集體公司作為法人,引進先進企業抱團式發展,通過職業經理人推行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職業經理人田志義,利用自身的優勢,讓企業提前走上正軌化道路,讓產品質量標準化。

通過抵押貸款資金和各級扶貧資金,濮陽縣40多個貧困村獲得了960萬元的貸款。

圍繞盤活集體資源做文章,形成了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促產業的模式,讓全縣掀起了發展集體經濟的熱潮。

通過積極進行探索實踐,抱團發展、「築巢引鳳」、「借雞下蛋」等多種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經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為鄉村在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村村有產業,村村有集體收入,大大激發了農村的經濟活力。你get到了嗎?

文字編輯 | 跳跳

素材來源 | 央視網

相關焦點

  • 「借雞下蛋」名不虛傳
    【每日科技網】  為進一步深化「精準扶貧—科普大篷車村村行」活動的「定單式」科普扶貧品牌工作,充分增強銅川市科協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的工作力度。4月27日,銅川市科協在前期組織市畜牧業精準扶貧專家組調研、駐村企業宜君縣宇谷養殖專業合作社支持、走村入戶了解貧困戶散養蛋雞需求、村兩委會對有條件有意願的困難戶舉薦,專家入戶實地指導規劃和面對面培訓,貧困戶因地制宜按要求改造修建養殖場地和設施、準備草料,擬定合作養殖協議等之前充分有效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最終為劉家埝靳和平等四戶精準扶貧困難戶投放了200隻已正式開產可見效的散養蛋雞,真正實現了就近就地通過
  • 「築巢引鳳」才能「引鳳築巢」
    「築巢引鳳」一詞, 如今多喻指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人才和資金。而烏蘭察布市給高新技術企業員工提供免費住房的創舉,正是對「築巢引鳳」最為形象直觀的踐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房子問題是個很大的問題,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去留。有了自己的「窩」,而且免費,便沒有了購房之苦,求租之累,可以極大地促進人才紮根當地,安心事業。
  • 濰坊濰城區:從「築巢引鳳」到「引鳳築巢」
    濰城區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引進,從「築巢引鳳」到「引鳳築巢」,依託金科智慧科技城,建設站南片區智能製造研發基地,與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博彥科技等48家企業籤約。充分利用轄區7所高職院校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打造科教新城,建設共享實訓基地,12家企業與院校達成合作,將區內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優勢。
  • 築巢引鳳!築的是巢,引來的是鳳凰?
    築巢引鳳,顧名思義它是一個成語,我更覺得它是一種思維。不管小時候還是現在,不管是他人還是我們,腦中總有這麼一個思維方式,是一種定形的價值觀念。而我們小時候,它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我們念書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只要考上大學我們就衣食無憂了。
  • 石獅多家紡企「借雞下蛋」
    石獅多家紡企「借雞下蛋」 2009-09-03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借勢出徐州」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戰例,但是在今天的石獅,這一「借勢」謀略又被一些有頭腦的民營企業用上了
  • 臨澤板橋鎮: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
    通訊員 王生龍今年以來,臨澤縣板橋鎮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硬指標,通過「黨建+農旅融合推動、能人帶動、產業驅動」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鳳凰臺」上鳳凰遊 引鳳築巢「鳳凰樓」
    原標題:「鳳凰臺」上鳳凰遊 引鳳築巢「鳳凰樓」 11月16日中午,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體育館,2019年瀋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即將在這裡圓滿落幕。本次系列活動以「才領東北、築夢盛京」為主題,最後一站選在有「天下文樞」之稱的六朝古都南京,點位就設在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學位教育的南京大學。
  • 築巢 引鳳
    城市外擴、招商引資、築巢引鳳,成都正致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19年,成都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並大力支持首店經濟和夜間經濟發展。前三季度,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9.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汽車、服飾等品類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湘鄉市:村級集體經濟走向多元化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興安)盤活資產、招商引資、入股合作……在國家和省市扶持政策的激勵下,湘鄉市村級集體經濟邁出了多元化發展步伐。空白村清零、薄弱村壯大、項目村示範,村級組織的底氣更足、幹勁更大。育塅鄉石磴村,原是典型的空白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一窮二白到進帳13萬多元,僅用了一年時間。
  • 富順縣李橋鎮腰塘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產富民!
    日前,富順縣李橋鎮腰塘村村民鄒興富從村裡領到了今年的村集體經濟分紅,一家三口共4350元。拿著厚厚的一摞錢,鄒興富臉上笑開了花。鄒興富是腰塘村的脫貧戶,和弟弟鄒興明一樣,鄒興富也在村裡的集體經濟產業園務工。
  • 民間交易:闊豬闊羊借雞下蛋,小交易啟發大買賣,我們現在還在用
    有人說現在的人比古代的人聰明,城市人比農村人有智慧。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如果沒有古人的四大發明也就沒有現在的槍炮和核武器,現在的火車飛機都是從古人發明的木輪車演變升級過來的。就連我們現在使用的貨幣和度量衡也都是根據民間使用方法演變而來的。
  • 爐霍交納村特色產業讓村民生活有了「錢景」
    讓村民生活有了「錢景」 雨後初晴的爐霍縣,空氣中氤氳著清新的氣息。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土豆、碗豆等,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戶38人,2014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2000元左右。落後的基礎設施,髒亂差的村容村貌,讓交納村成為爐霍縣一個名副其實的貧困村。 「那時候全村都窮,但她家是我們村最貧窮的家庭。」
  • 【招商引資】固安:招商引資蓄後勁 「築巢引鳳」拓空間
    【招商引資】固安:招商引資蓄後勁 「築巢引鳳」拓空間 2020-12-10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村集體經濟託起「寶盆鄉」
    □本報記者歸欣本報通訊員彭亞奇    5月28日一大早,舞陽縣馬村鄉張王莊村村民王瑞玲就在村口的蔬菜大棚基地裡忙碌起來:「一天60元,除去休息日,一個月下來有1500元收入,不出遠門就能掙到錢,還不耽誤照顧家裡,挺好的。」    家裡有個病號的王瑞玲生活一度艱難。
  • 「築巢引鳳」下的金融助力
    但事實上在過去,廣東省存在部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受自然條件惡劣、傳統農業產業風險高等因素影響而嚴重滯後。GDP總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能完整代表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最貧困的人也可能被富人平均。因此,省裡根據收入、貧困人口佔比、居住條件、地區職能定位等認定標準,確立了2277個相對貧困村名單,以保障脫貧攻堅工作精準到村、到戶。」在採訪中,一位相對貧困村的村書記向記者道出了廣東省脫貧攻堅工作的不同之處。
  • 貴港市港南區:種植芋頭發展村集體經濟
    「我是東津鎮鄭村五七隊的,來這裡做工一天能收入85塊錢,做半年都有1.2萬左右,生活越來越好了。」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鄭村貧困戶甘潔芬說道。近年來,鄭村積極探索村集體發展路子。2019年,該村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租賃土地25畝,引進專業種養合作社發展百香果種植與銷售,當年獲利4萬元。小試成功後,為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更進一步,今年申請到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將該村沙塘大嶺及周邊120畝旱地通過租賃的形式集中,進行統一規劃和布局,採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現代化經營模式,引進黃金百香果、荔浦芋種植,並安排村中貧困戶在基地日常務工,增加他們的收入。
  • 荔波拉片村:「3335」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荔波縣拉片村結合村情實際註冊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核定資源資產972.35萬元,通過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爭資金、做文章、找出路,創新「3335」工作模式(即用活「三人」,健全「三制」,盤活「三資」,做活「五變」),以旅遊產業為主導,探索「黨建 旅遊 文化扶貧」的發展模式,
  • 全員招商 築巢引鳳
    原標題:全員招商 築巢引鳳   引得來鳳凰,才能創造
  • 麥新鎮:因村施策,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
    2019年以來,麥新鎮大膽創新,在全縣率先創辦了鎮辦公司內蒙古麥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並帶動嘎查村黨支部創辦了7個子公司,公司年平均收益達5萬元以上,實現了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大突破,邁開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堅實步伐。
  • 白水縣「移動菜園」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白水縣「移動菜園」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8-07-10 09: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