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合一,年至閩侯」活動現場,舞獅表演引得市民熱情互動。記者 謝星星 攝
閩侯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入口處,群眾熱鬧迎新春。通訊員 陳建鋆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
古厝悠然、墨香四溢、燈籠高掛、熱鬧舞獅、歡樂腰鼓……昨日,閩侯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主入口一片喜慶氣氛,近百名群眾歡聚一堂體驗街區宣傳活動,共同感受八閩首邑深厚歷史文化。當日,閩侯同步啟動新春文化旅遊月活動,為市民獻上新春文化盛宴。
打造文化「新地標」
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甘蔗街道曇石山歷史文化遺址周邊區域,是老縣城所在地,亦為閩侯縣城的核心區,距福州市中心僅15公裡。
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恢弘大氣的街區門牌坊屹立入口,火紅的燈籠把街區古建築裝點得年味滿滿。從春風村遷建過來的首座老宅古色古香,引得群眾爭相拍照發微信朋友圈。「街區的建設效果真不錯,古民居很有味道,下次要帶孩子來感受歷史。」橫嶼村村民林翔飛在現場玩得不亦樂乎,他不僅拍了許多小視頻,還高興地領取了春聯。
記者了解到,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現狀有閩都民俗園、曇石山、蝙蝠山、洽浦河、安平浦、曇石山博物館、縣博物館等,具備豐富的公共文化資源,共有不可移動文物點1處,建議歷史建築61處,傳統風貌建築105處,街區肌理保存較好。「整個街區包括橫嶼歷史街區、曇石風貌區、洽浦歷史街區三大功能區,重點反映閩侯歷史文化、地域風貌、鄉土人情等特色。」閩侯縣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街區一期啟動區已完成竹岐鄉春風村大部分古建築遷建、街區門牌坊建設、縣博物館新館陳列展覽等系列工程項目。」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將通過保護修繕、拆除遷建、降層改造等方式,推進後續項目建設,進一步挖掘重塑歷史文化,融合前沿時尚業態,將街區打造成為八閩首邑的文化「新地標」。
安排五大類20項節目
昨日下午,閩侯南通鎮天澤奧萊時代仿佛一片歡樂的海洋。在這裡,「五福合一·年至閩侯——2019年閩侯『福』主題系列年味旅遊文化活動」啟動,這是閩侯2019新春文化旅遊月系列活動之一。
據介紹,即日起到2月20日,閩侯共安排了展示類、書畫類、演藝類、非遺體驗類、旅遊推介類等五大類20項節目。
「旅遊推介類上,我們根據閩侯旅遊、文化、民俗等特色,積極整合各部門及旅遊景區活動資源,以『集福、祈福、納福、享福、賜福』為主題,推出諸多惠民活動。」閩侯縣旅遊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通過策劃實施系列年味旅遊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年味氛圍,提升閩侯旅遊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
除昨日下午啟動儀式精彩紛呈的活動外,閩侯縣明天還將在荊溪鎮首邑溫泉度假村、大湖鄉雪峰寺舉辦「賞花撞鐘沐泉祈福」活動,4日在上街鎮鯉魚洲酒店舉辦「樂享自然闔家納福」活動,10日在閩都民俗園舉辦「集福過大年」活動,5日~19日在南通鎮天澤奧萊時代舉辦「享福就來天澤奧萊」活動,19日在竹岐鄉閩越水鎮舉辦「閩越賜福喜迎元宵」活動。
展示類活動方面,今晚起,閩都民俗園將舉辦「八閩首邑異彩華燈」新春大型燈展。
書畫類活動包括今天開始在閩侯縣博物館新館舉行的福建省首屆篆刻藝術巡迴展(閩侯)、春聯義寫活動等。
演藝類活動方面,最具看點的是14日至19日在閩都民俗園舉辦的民間民俗鬧元宵系列活動,包含曲藝、少兒舞蹈、文藝晚會、民俗隊伍巡遊、閩劇等。
非遺體驗類活動同樣亮點多多,如今天閩侯縣博物館新館舉辦非遺項目手工技藝展示,包含竹編、福船、木根雕、脫胎漆器、南少林詠春拳、剪紙等非遺體驗互動項目。
「誠邀全國各地旅客、當地民眾一同體驗、品味,歡度閩侯多福多彩的新春佳節。」閩侯縣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