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掃地僧:低調撿垃圾為何令美國害怕?
自前蘇聯1957年10月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帕特尼克1號」拉開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以來,人類已經陸續向太空發射超5千枚人造衛星,而這一數值正以幾何倍增的模式瘋狂增長。
布局衛星通信最早的銥星計劃發射第三代網際網路通信衛星。第一代摩託羅拉公司發射66顆通信衛星,雖然之後因為經營問題易主,但還是沒能阻擋其發射第二代通信衛星的發射。
美國的GPS發射了24顆衛星組成全球定位系統。
我國也在今年對北鬥導航系統35顆衛星全面部署完成。
印度更是發射「一箭104星」,令大力出奇蹟的俄羅斯都不得不佩服阿三製造太空垃圾的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於10月3次發射共計180枚通信衛星,面前該計劃已發射近千枚衛星,而這只是4萬2千枚衛星計劃中的微不足道一部分。
LeoSat計劃在1400km部署84顆衛星。
OneWeb公司計劃在1100km部署900顆衛星。
SES公司在8000km的中軌道部署27顆衛星。
Telesat公司在1000~1248km計劃部署300顆衛星星座。
亞馬遜公司計劃將超過3,000顆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
我國的鴻雁星座計劃也將發射是3百多枚衛星組成衛星通信網際網路。
放眼全球,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太空都成了真實的戰場。搶佔軌道資源,搶佔通信頻譜資源,搶佔外星礦產資源,火星移民……
人類像美國西部開發時的土匪一樣先到先得,佔地為王。為了在太空開發利用中佔得先機,完全不計後果。
長年累月,天文愛好者發現「天啊!我們被太空垃圾包圍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美國的洲際飛彈防禦系統雷達網公開的檢測數據顯示,目前估計有1.7億個直徑小於1釐米的垃圾在繞地飛行,有67萬個為1-10釐米直徑大小,有2.9萬個要更大。
這些垃圾一部分來自航天發射過程中被拋棄的多餘負重,雖然整流罩、火箭的第一級、助推器、逃逸塔這些會在地球引力下落回地面,但是其餘部分(火箭第二級、箭體殘骸、多餘燃料等等)則進入軌道而變成太空垃圾。
衛星的壽命很短暫,例如SpaceX的星鏈衛星設計壽命不到5年,其他的通信衛星設計壽命也不到15年,因此,大量的衛星失效後仍在軌道運行成為太空垃圾。雖然現在的衛星設計會有銷毀方案,例如SpaceX的通信衛星設計離子推進器,在衛星完成任務後啟動離子推進器將衛星推離軌道,進入大氣層焚燒。
但是,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的星鏈衛星已經有3%失效,這些失控的衛星已經成為太空垃圾。如果SpaceX不能降低失效率,那麼龐大的4.2萬顆衛星將會有1260顆成為太空垃圾,而且每年替換幾千顆衛星也會持續產生垃圾。
失效的衛星在軌道上以7km/秒的速度飛行,相當於子彈速度的7倍,任何的相遇都是一場災難。國際空間站曾遭遇過毫米級別的油漆脫落物撞擊在Cupola對地觀景臺玻璃玻璃上產生7毫米的裂紋。而像2009年2月10日,銥星系統第33星和俄羅斯Cosmos 2251兩顆衛星發生這種規模的碰撞,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兩顆衛星碰撞產生的垃圾幾乎覆蓋了它們所在的軌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在航天事業上起步較晚,因此一直受制於人。無論是衛星定位系統還是衛星通信系統,都會讓軍事處於絕對的優勢。如果不能在造衛星上取得領先,反衛星必然成為一個選項。據聞:2007年我國西昌發射了一枚開拓者一號,火箭攜帶著動能彈頭,在865公裡的軌道上擊毀了1999年發射上空的退役氣象衛星風雲一號C。成為有史以來單次產生太空垃圾最多的單次事件。也因此在太空垃圾這個問題上備受指責。
2008年2月,美國海軍的「宙斯盾」巡洋艦「伊利湖」號,使用「標準-III「飛彈摧毀了一枚200公裡高的報廢美國軍用衛星,一顆疑似偵察衛星。(傳聞美國海軍利用產生的大量太空碎片意圖撞毀同軌運行的中國衛星。)
面對不斷積累並以倍速產生的太空垃圾,雖然SpaceX對星鏈衛星設計了離子推進器,日本中島田鐵工所與東北大學計劃也給衛星配備一個名為「DOM」的脫軌裝置幫助衛星脫離軌道進入大氣層燃燒,近地低軌垃圾在稀薄空氣阻力下經過幾年時間漸漸墜入大氣層焚燒掉,但是在更高軌道的太空垃圾人類還有辦法嗎?
2018年6月25日,海南發射升空的長徵七號搭載了一系列黑科技,其中就包括一枚針對太空垃圾的清理系統——遨龍一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遨龍一號針對太空垃圾而生,搭載一個機械手臂,能夠抓獲太空垃圾並帶回地球處理。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實質性的方案。
這在國際上引起不小的轟動,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奇葩地認為:遨龍一號既然可以抓取太空垃圾自然也可以抓取衛星,遨龍一號就是這場航天競賽中的太空武器。
「維持太空環境不受破壞是每個國家的義務。我們只是派出了一個掃地僧!」
「低調撿垃圾也有錯嗎?」國內網友表示很能理解西方人的思維。
「中國威脅論」一直是西方國家宣揚的主調,你要怎麼去和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