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海底撈休市兩周 損失已超11億?恢復營業尚無時間表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疫情下海底撈休市兩周,損失已超11億?恢復營業尚無時間表

  春江水暖鴨先知,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餐飲行業無疑是一項沉重的打擊,作為全國大型火鍋連鎖企業海底撈(06862.HK)也受到衝擊,表示內地所有門店自1月26日起暫停營業,預計將於元宵節之後恢復營業。在疫情的信息突然打破了全國各行各業原有的秩序後,這是海底撈在1月26日對外公布的第一條有關暫停營業的信息。

  按照當時海底撈的規劃,預計約停業15天左右,約佔全年經營天數的4%,且停業期間仍產生一定成本。不過,隨著全國範圍內的疫情進展,2月2日,海底撈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將延遲門店恢復營業的時間,這次卻沒再提具體再營業的時間。

  何時恢復營業?

  關於這場疫情,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在官微上發布了一則休市通告,稱「即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海底撈做此休市決定的時間,早於絕大部分的餐飲企業。

  1月31日,海底撈再發通告,延長暫停營業時間,後續營業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

  截至2月9日,海底撈在中國境內的550家店(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報數據)已經「熄火」了15天。元宵節已過,海底撈恢復營業的時間卻依然遙遙無期。

  海底撈成立於1994年,創始人為張勇,2018年9月,海底撈在香港上市,上市一個月後,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作為大股東,張勇夫婦身家也達到1200億港元,躋身胡潤富豪榜前十。

  上市後曾上演造富神話的海底撈,市值一度高漲。但受此次疫情影響,截止2月7日收盤,海底撈股價為30.05港元/股,較1月20日的33.55港元/股下跌10.4%,市值縮水逾180億港元。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對海底撈進行採訪了解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和補救措施。海底撈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重心以應對疫情為主,我們有陸續在官方渠道發布工作簡報,參考我們在微博、官網、海底撈APP發布的工作簡報內容。」

  損失或將超過非典

  回顧「非典」時期,無數小型餐飲企業迅速倒閉,連聲名遠揚的中華老字號,都受到很大影響。不過這一次,似乎給餐飲企業打擊更大,因為在餐飲成本結構中,人工成本約佔30%,若沒有營收,成本不斷累加,壓力顯而易見。

  中金宏觀的報告顯示,2003 年「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運、旅遊、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短期內受到較大衝擊。當時北京等疫情高發區內的餐館自4月底出現股「關店風」,歇業率達到了 70%。營業額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進入6月份後,餐飲市場才開始有回升的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拉動增長的是出口,而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一位接近海底撈的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比非典,新疫情必定讓餐飲的損失比2003年更可怕。非典讓海底撈的損失佔到全年收入的4%,此次疫情的影響或將達到10%,遠遠超過非典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根據海底撈2019年中期報告,截至6月30日及截止該日止六個月內,海底撈從國內市場獲得的收入為104.2億元,簡單計算,平均每天(按6個月180天計算)海底撈的國內收入為5789.6萬元。套用這個單日收入數據,海底撈休市15天,損失收入約為8.68億元。

  同時,根據中期報告,海底撈海內外員工總數為88378,其半年總員工成本為36.52億元,相當於海底撈每天支付的員工成本約為2029萬元。就按這個數字計算,休市15天,海底撈若正常承擔員工成本,則要為此付出3億元的人工成本。

  考慮到此時正值春節,海底撈的實際損失還會更多。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2019年春節,餐飲業有不錯的成績,全年總收入約4.67萬億元,春節貢獻全年餐飲行業收入比例為15.5%。

  業內估算,僅從銷售額損失和員工成本支出來看,海底撈休市15天,已損失了超過11億元。

  同時,據中信建投賀燕青分析,由於疫情影響,海底撈全年經營業績將受到影響。據其估算,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由此估計疫情造成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月8日,另外一家餐飲巨頭西貝宣布收到浦發銀行1.2億元的貸款授信已經到帳。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海底撈是否也會有相關引資舉措的猜想。對此,海底撈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關信息以官方渠道的信息披露為準。

  海底撈的自救

  如今的海底撈目前已經是火鍋行業的龍頭老大,而其市場佔有率仍在不斷增加,憑著其獨特的管理和布局,成為很多餐飲企業學習培訓的範本,但疫情來臨,沒有完卵,海底撈也不例外。

  業內觀點認為,雖然現在受到疫情影響下,海底撈的損失很大,但是疫情結束後,如果可以快速恢復,那麼火鍋龍頭將會繼續自己的擴張之路,但是未來的餐飲業如何找到轉折點,還要看餐飲企業能否真正地走出來。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海底撈的火鍋外賣業務也沒有開啟,但是,海底撈的預包裝食品在線上依然繼續。

  據京東平臺數據顯示,受疫情的影響,海底撈線上商城額從1月20日開始上漲,春節期間成交額比上月同期增長超過2倍。2月6日,京東邀請餐飲企業加入「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海底撈、西貝等加入。目前在京東生鮮可以買到「撈派」的滑牛肉、蝦滑等。

  「受此次疫情影響,國內部分中小餐企甚至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餐企可能存在被出清的情況,而海底撈憑藉深厚的護城河優勢和較強的資金實力,有望加速自身對餐飲多元化賽道的布局,迎來對部分中小餐企的併購機會。」中信建投研報中表示,「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也或帶來餐飲業的一波供給側改革,對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或有一定整合促進的作用。」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疫情下海底撈休市兩周,損失已超11億?恢復營業尚無時間表
    何時恢復營業?關於這場疫情,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在官微上發布了一則休市通告,稱「即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海底撈做此休市決定的時間,早於絕大部分的餐飲企業。1月31日,海底撈再發通告,延長暫停營業時間,後續營業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
  • 等待黎明:受疫情影響,海底撈損失已超11億?恢復營業尚無時間表
    餐飲股海底撈、九毛九繼續停業,無時間表關於這場疫情,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而餐飲、酒店、旅遊首當其衝受影響。截至2月9日,海底撈在中國境內的550家店(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報數據)已經「熄火」了15天。元宵節已過,海底撈恢復營業仍然無時間表。而同時,九毛九集團自1月26日起已暫時停止其所有門店(包括自營及特許經營門店)營業。
  • 海底撈開火暫無期,業內估計損失超10億!隔壁西貝已獲「支援」
    2月2日,海底撈第二次發布公告,表示將延遲門店恢復營業的時間。此前,海底撈曾在1月26日,官微發布第一條內地所有門店即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的消息,預計將於元宵節之後恢復營業。 原本「熱火朝天」的550家內地門店,已經「熄火」15天。如今元宵節已過,海底撈不僅沒有營業的跡象,反而沒再提具體營業時間,恢復營業尚無定期。
  • 7天損失5000億!海底撈休市、西貝貸款……疫情之下的餐飲寒冬
    疫情影響初顯的時候,西貝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西貝一個月在員工工資上的支出就有1.5個億,即使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三個月就是四五個億,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流?」現金流不足,在西貝這樣的大型餐飲企業表現出來的後果更加直觀且可怕。
  • 全年損失或超50億,海底撈能靠「外賣」翻盤?
    其他城市門店也將陸續恢復營業。公司方面承諾,疫情擴散期間,各大門店將全面升級「安心送」和「無接觸配送」兩項服務。而這次決定,距1月26日(大年初二)內地門店停業,已經過去整整20天。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參考海底撈2019年中期財務數據,預計休市9天僅門店營收損失+員工成本就要超過7億元。
  • 海底撈「自救」:恢復外賣業務,但能夠撐多久?
    彼時,海底撈在非典時期通過發明了外賣火鍋向死而生,但如今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選擇了用「外賣」自救的它,自救效果有那麼好嗎?一2月15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信對外公布,北京部分門店2月15日恢復營業;上海部分門店2月16日恢復營業;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店則在2月17日營業,而其他城市門店也將陸續恢復營業。
  • 海底撈內地部分門店恢復外送服務 暫停入戶服務及鍋具租賃使用
    據《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火鍋》微博2月16日發布的消息顯示,海底撈外送業務中國內地部分城市門店從2月15日起陸續恢復營業,提供食材加工、包裝、配送等服務,部分地區門店恢復營業時間如下:   北京部分外送門店2月15日起恢復營業;   上海部分外送門店2月16日起恢復營業;   西安
  • 海底撈火鍋損失超50億元,恢復營業時間待定!
    海底撈火鍋:2020開局一把停,損失或超50億!海底撈火鍋在國內門店超過550家,每家門店都是24小時營業,分白班和夜班,平均每家店人員100人,海底撈人員的薪資是餐飲行業最高的,不管是底層服務員還是年薪百萬的店長!
  • 停業15天,損失50億!中國最佛系「疫情叫板王」,一點都沒慫
    1月28日,海底撈向災區捐贈500萬資金和16噸蔬菜。1月31日,再發通告延長休市時間。好在,千呼萬喚始出來,2月15日到2月17日,海底撈部分門店重啟了外送業務。有人說,面對2020地獄開局,海底撈佛系得過分了。海底撈之所以佛系,是因為足夠強大。
  • 虧50億的海底撈恢復外賣,餐飲復工後該怎麼辦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率先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所有門店1月26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休市近一周後,海底撈再發通告延長暫停營業時間,後續營業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截至2月15日,海底撈門店已停業20天。海底撈只是縮影2月4日,中信建投發布研報就疫情對海底撈業績對影響進行分析。
  • 九毛九、海底撈等發布休市通告 疫情下餐廳停業真的是唯一選擇?
    1   果斷停業,   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九毛九(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太二、蛙來噠、黑白電視等知名餐企紛紛在春節過後發布休市通告,表示從年初二到初六全國門店統一休市,後續營業時間根據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
  • 海底撈道歉:菜價已恢復
    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不滿意的網友稱,許久未踏進飯店大門,本想滿懷熱情吃一頓滾燙火鍋,卻發現蔬菜調料紛紛貴了,心裡不痛快;也有網友表示,價格調整可以理解,畢竟疫情期間成本上漲,飯店沒有強買強賣,食客不必火冒三丈。此前,海底撈回應稱,漲價確因人力、採購及消毒等成本增加。
  • 海底撈:已在做恢復堂食的準備
    今日,海底撈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堂食已在準備中,具體開業時間還將視疫情態勢和各地政策而定。界面新聞查閱大眾點評海底撈門店營業狀況時發現,目前上海地區半數海底撈門店顯示「今日營業」,但僅限提供無接觸外送服務和自提。界面新聞致電前述顯示營業中的海底撈門店,電話無人接聽,僅通過智能回復提醒如需外送服務,可撥打海底撈外送服務專線。
  • 市值率先暴漲135億!全國550家門店,海底撈僅恢復85家
    3月11日,美團發布的《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顯示,復工兩周(2月17日-3月1日)以來,全國主要城市餐飲外賣交易額和訂單量兩個主要數據呈現大幅增長態勢,數據表明疫情期間明顯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在外賣平臺進一步釋放,外賣經濟率先復甦,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
  • 疫情之下,一個月「血虧」50億的海底撈為什麼這麼安靜?
    來源:品牌頭條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cylbnc)2 月3 日,當行業處於普遍性的焦慮中時,海底撈的回應是一期視頻,內容是「張大哥和你一起做碗面」,6 分鐘,沒談疫情,沒談公司,單純做了碗番茄雞蛋面,就像一次行為藝術。安靜,但沒有靜止:成品菜上線了,外送恢復了,21 億的授信也拿到了。
  • 2020年彩票市場休市安排時間表
    2020年彩票市場休市安排時間表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效減少人員聚集,根據《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及《國務院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的有關規定,決定延長2020年彩票市場春節休市時間。
  • 鄭州多家餐廳休市,海底撈火鍋中國內地所有門店暫停營業
    河南商報訊(記者 郝楠楠 何童謠/文)疫情面前,需要社會各界攜手配合抗擊。1月26日下午,海底撈火鍋發出休市通告:為更好配合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工作,確保海底撈顧客及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海底撈火鍋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即日起至1月31日(大年初七)暫停營業。後續營業時間將根據當地防控工作進度及國家相關規定,另行通知。
  • 海底撈的至暗時刻:恢復的外賣業務表現一般,大家沒心情吃火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第三產業帶來重大的打擊。餐飲、電影、KTV更是帶來了精準打擊,前幾天,北京「k歌之王」宣布全體裁員的新聞,引發了全網熱議。受疫情影響,K歌之王處於持續閉店狀態,它承受著巨大的財務壓力。這真是血淋淋的現實撕開,赤裸裸地擺在我們面前。
  •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摘要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停業前標準】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 海底撈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疫情下獲21億融資,菜品漲價6%被噴
    擬以33.2港元/每股的價格配售4700萬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0.89%)。公告顯示,按每股33.2港元的價格進行配售,共套現15.6億港元。消息一出,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5月7日港股通(包括滬市港股通及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躍股合計成交73.5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