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的開創者、隱逸詩人中的第一人――一代偉大的詩人 陶淵明

2020-12-23 妍拎愛家鄉

陶淵明是晉代的人,在他小時候她家裡面還是比較富足的,所以有足夠的書籍去供他閱讀。陶淵明小時候非常的喜歡學習,經常到深夜了,還在那裡讀書。但是在他八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家庭的經濟情況就逐漸的變得非常的困難。但是這並沒有改變陶淵明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志向,相反,他的志向更加的堅定了。雖然貧窮的家庭讓他沒有很多的書去讀,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求知若渴的心思。她經常利用空餘的時間去幫別人放牛,用勞動去換取一些食物來養活自己和他的妹妹。然後如果有多餘的錢的話,他就去借書來看。

陶淵明20歲的時候,他開始了他的求官的生涯。他經常會給一些達官貴人寫一些讚美他們的詩,用這些事來博得那些達官貴人的好感。讓他們上次給自己一個小官做,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他認為只要給他一點點表現的機會,他就一定會把這些機會無限的放大。他立志要做一個關心老百姓的好官,他要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滿、富足的生活。那些達官貴人看了他的詩之後,覺得寫得很好,在很高興的時候便上給了他一些小官讓他去做。陶淵明一開始非常的高興,他也非常關愛他的老百姓。因此,他非常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愛護,很多人都稱讚他是一個好官。

然而發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改變了他對官員的看法。有一天他的上級來他管轄的地方來考察,他盡心盡力地陪他的上司去考察一些民風民俗。當地的老百姓都對她的上司說她是一個非常好的官員,他的品格非常的優秀,將來一定能夠大有作為。但是他的上級人將它評定為不合格,他為此感到非常的焦慮。他去問上次為什麼只給他評定了一個不合格。他的上司並沒有回答他,而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個時候他的一個下屬告訴他說:你的上司並不是真的認為你不合格,而是因為你沒有給他送禮物。如果你給他送禮物的話,他一定會把你評定為良好的。

陶淵明非常傷感的說:我對待老百姓一向都是一視同仁的,從來沒有向他們要過一分錢,而我自己的工資又是少的可憐,我拿什麼給我的上級呢?於是他就脫下了自己的烏紗帽,把這個官辭掉了。當地很多老百姓都出來挽留他,求他繼續當這個官,不要離開這個地方。但是陶淵明非常傷心的對他們說:不是我想離開這個地方,而是這個朝廷逼得我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我不想因為那點少的可憐的工資而傷了自己的尊嚴。所以我不得不離開這裡。陶淵明離開了他當官的地方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開始自己種田養活自己。

在他隱居的期間,朝廷有很多次想要再次召集,他進入朝廷做官。他有幾次也答應了,但是做了不久之後又把官辭掉了,因為他實在不想和那些貪汙的人在一起。他認為和那些品德低下的人在一起會把自己也給帶壞了,他害怕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所以就寧願不做這個官也不願意和他們在一起了。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的時候是做的彭澤令,那一年的11月,他的妹妹死在了武昌。當時陶淵明就做了一首《歸去來兮辭》,在他完成這篇文章之後就正式的解印辭官了,開始了他隱居的生活。

此時的陶淵明,已經對政治完全的絕望了。他認為這個腐朽的朝廷已經無藥可救了,所以他乾脆就放棄了這個腐朽沒落的朝廷。而且他本人的思想也進入了成熟的時期,他現在已經不同於以前的種田的生活了。以前種田是被逼無奈,不得不種田養活自己。而現在種田只是為了接近一般農民的生活,他想體驗一下自己勞動自己收穫的感覺。以便於找到更好的創作靈感。因此,在他種田的期間,他創作了很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歌。公元427年,陶淵明在潯陽去世了。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田園詩人,他的節操非常的高尚。他寧願不做官員,也不想委屈自己,讓自己的品德受到汙損,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相關焦點

  • 田園詩人陶淵明——田園春尚好,故人歸不歸
    中國山水田園詩歌的源頭可追憶到先秦的詩經,若談論到中國山水田園詩,陶淵明肯定是繞不過的坎。他是中國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比肩的偉大詩人。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 中國田園詩第一人,東晉詩人陶淵明,你知道他哪一句最廣為流傳?
    而那些遠去的古人,他們的詩詞作品,他們的思想精神留存於我們的記憶中,被一代又一代人傳頌。他們,並沒有真正遠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依然會有人追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羨慕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名利、寧靜超脫的心境。田園生活是我們心中的桃源,可望不可及,只因我們於紅塵滾滾中還有很多追求,太難取捨。
  • 田園詩人陶淵明,為何會創作出大量「飲酒詩」?從4個角度來分析
    田園詩人陶淵明,為何會創作出大量「飲酒詩」?從4個角度來分析生活於東晉末期的陶淵明,是一位性格灑脫的大詩人、辭賦家。他之所以能成為聞名於古今的歷史名人。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創造了「田園詩派」,以及開闢了古代文人,以「隱逸」為宗旨的生活方式。
  • 偉大詩人陶淵明的「乞討」詩,出門要飯遇好心人,讀完想笑更想哭
    文/顧無【引觴漫談】剛才聽完戴建業老師的課,關於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他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無論中外,都會將在一定層次上的詩人分為兩種,great和good,也就是偉大和著名。有著名的詩人,著名詩人之上,是偉大的詩人。
  • 陶淵明:一個不為五鬥米折腰,一心追求理想世界的隱逸詩人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
  • 陶淵明一位寫田園詩的開山鼻祖,他的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陶淵明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陶淵明:別名陶元亮,陶潛,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最喜歡的花是菊花,他也是田園詩派創始人,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文學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陶淵明歸隱田園,縱情山水,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陶淵明最出名的一首詩,看破名利,歸於自然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 山水田園詩派開創者之一:「佛系詩人」王維
    王維和陶淵明很好地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所開創的詩歌傳統,在詩歌實踐中將山水田園詩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 田園詩的開創者,「忘我」灑脫「真」性情的擁有者——陶淵明
    這是蘇軾給陶淵明的評價之一,陶淵明字元亮,名潛,自號五柳先生,世號「靖節先生」。陶淵明一生過得自然灑脫,他以詩酒自娛,縱浪大化,可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抱樸含真,任情自得,這位最真誠的詩人獲得了最藝術化的人生。
  • 田園詩人陶淵明!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以描寫田園風光而聞名,但就以這些詩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來說,沒有一位能夠超過陶淵明的,可以這麼說,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對後來的田園詩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這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 他是山水田園詩的鼻祖,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詩人,代表作數不勝數!
    山水田園詩在盛唐進入了發展的高峰期,這一時期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是孟浩然和王維。漢末曹操《觀滄海》通篇寫景,山水成為其詩主要的歌詠對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被公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詩。山水田園詩的真正的形成時期是在魏晉南北朝,以謝靈運和陶淵明為主要代表詩人,此時山水和田園成為主要的描繪對象,開始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 我國古代第一位田園詩人:走進五柳先生陶淵明的瀟灑人生
    導語:五柳先生陶淵明在中國古代的文壇詩人中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在我國古代大多數詩人才子都以追逐官場名利,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為人生目標,所以常常我們可以在很多詩中看到詩人們為自己官場的不順利而寫下埋怨和鬱結的詩篇。但是東晉時期陶淵明的出現,開闢了我國古代田園詩這一大詩歌領域。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佳句多多,美得令人陶醉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田園詩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陶淵明是我國田園詩的鼻祖,他開創了「田園文學」這一詩歌潮流,被世人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最著名的十首古詩,感情真摯,灑脫恬淡
    其詩其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南山,指廬山。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出自晉·陶淵明《移居二首》其二。賦,創作。
  • 為何陶淵明的詩,為後世田園詩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中國文學史上,淳樸的田園也曾是文人墨客們描寫的對象,由此形成了詩壇上的田園詩一派。田園詩顧名思義,它所描繪的內容大多是社會底層農村裡的風光景物,或者是農民、牧人、漁夫等的勞動行為。田園詩最先出現在東晉時期,由偉大的詩人陶淵明所創,此後便一直延續下來。
  • 陶淵明:歸隱田園詩鼻祖的一生壯志,不戀官場卻難捨田園
    文小洛小妹【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陶淵明是晉宋之際的偉大詩人和思想家,他的詩賦廣泛流傳於世間,陶淵明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在東晉末期和宋朝的初期。這個時期的社會典型特徵就是分裂動蕩。短時間的天下太平又會被動蕩不安所取代。
  • 晉代最偉大的詩人陶淵明,他作的《歸園田居》開古代田園詩派先河
    陶淵明是晉代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作,開創了古代田園詩派的先河,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歸園田居》五首,為作者四十二歲時即歸田園後次年所寫,堪稱陶詩的代表作。《歸園田居》其一,全詩二十句,可分為三段。前八句為第一段,「方宅」以下八句為第二段。末四句為第三段。第一段,追敘誤落塵世和返歸田園。
  •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五柳先生陶淵明
    陶淵明,東晉時期的偉大詩人,他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更是被後人仰望的「靖節先生」,陶淵明在歷史上做出了怎樣的成就呢?陶淵明的詩和辭賦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始了田園詩的一體詩,為古典詩歌的創作開闢了新的境界,作品雖然平淡無華但是都是出自他本人的真實感受,影響了唐代詩歌的創作,可以說陶淵明的作用非同小可。陶淵明出生在一個官吏家庭,但是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大富大貴,在陶淵明出生之前就已經沒落的家庭。
  • 隱逸詩人自由行,他是山水詩的開創者,開闢詩壇新天地
    在那個年代仕官生涯可能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可儘管如此,陶淵明對此也並不是有多麼的熱切渴望,一切隨緣,看來這也是為佛系詩人啊。陶淵明身上有著儒家和道家的兩種思想修養,他也是有鴻鵠大志的。到了及冠之年便開始了一條仕官之路,可是在這條路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一介文人在官途中總是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不過他想要做官也只不過是個謀生的路罷了,或許他並不想要把自己的一生經歷都要搭在這裡。大概這就是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了吧,在體會到做官生涯並不如自己的意以後便產生了歸鄉的想法,不久也便付諸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