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了解我,公眾號一直寫的很隨意,想起什麼發什麼。剛才特逗,看見17年寫的西瓜冰棍還沒發過,就編輯了一下,結果發不出去。
原來是早被別人在食譜17年剛發在下廚房沒兩天時,就發在了自己公眾號申請了原創,對我食譜更新比我還上心,所以我自己倒不能以原創發了,以後更新得加把勁啊。
先把我的go-to全麥吐司搬過來吧,50%全麥含量,粗細結合。
●就像我前一陣說的,以前我覺得麵包機沒技術含量看不上人家,玩兒天然酵種特「高級」的感覺。
現在觀念變了,去除外在的影響因素,做飯就是打心眼兒裡覺得「好吃、方便」最重要,能為自己目的有效服務的就是好方法,沒時間時,用麵包機做的麵包也挺好吃。
天然酵種也玩兒,各有各的好,沒有高低。
問小龍覺得怎麼樣,好吃嗎,他說好吃fluffy,他對麵包的要求只要fluffy就好吃。
只要是特簡單的做出來他都愛吃,比如以前做的5分鐘免揉麵包那本書裡的麵包。
以前天然酵種麵包費半天勁做出來,我解釋半天,這有多難、需要技術、得動腦這個那個的,風味怎麼引發的,自己說的特高興,人家給個面子淺嘗輒止,還是愛吃「無腦」麵包。
有時候覺得他活得特開心,明確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喜歡就是簡單的喜歡,不是因為附加條件喜歡,直達本質。
不會因為這麵包難做就覺得好吃,也不會因為麵包方法簡單就瞧不上人家,唯一的標準就是我愛不愛吃。
●說正題,第一次寫麵包機食譜,所以會把細節問題寫多些。
麵包機差異挺大,有的機器就需要每步多操心一點,攪拌是否均勻到位、發酵時間長短、烤的火候多自己觀察一下,必要時手動幫忙。
有的機器,只要食材的溫度和放的順序按照說明書來,從頭到尾都基本不用手動幫忙。
所以,麵包機不同會導致變量大,按同個食譜做可能效果就不同。要多和自家機器磨合,最開始幾次做不好不要灰心,找問題解決就好了。
●配方改編自象印麵包機隨機帶的食譜,調整了用水量、麵粉配比、肉桂粉用量和去掉了添加物。
●用料表中前面數字表示1磅麵包機用量,「/」符號後面表示2磅麵包機用量。
如水164克/328克,表示做1磅麵包用水164克,做2磅麵包用水328克。
**沒麵包機的話,揉到光滑、出能透光的膜即可(不用手套膜)。按普通吐司整形方法和烤制就行。
注意:麵包機麵團比普通麵團水分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