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備戰如何?合作機構行動露玄機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 | PANews 黎哲翁

編輯 | Tong 

隨著上周五(4月3日),央行開會再度提及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節後今日(4月7日)開盤,數字貨幣板塊全線高開多股漲停,截至收盤漲幅高達7.81%。

華創證券指出,央行數字貨幣或將在疫情之後加速推出,數字貨幣試點有望率先在五大行之間展開,數字貨幣將給銀行帶來新增系統,此外包括銀行核心系統、資料庫、ATM 機在內的銀行軟硬體面臨改造,個人手機等終端和 POS 機也存在替換需求,同時數字貨幣的發行也將推進電子票據推廣,另外加密技術將貫穿整個產業鏈始終。

環球時報海外版近期也援引消息人士信息稱,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已經與一些私人公司合作完成了主權數字貨幣的基本功能開發,目前正在起草相關法規,為後續發行鋪平道路。

PANews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及分析平臺』得知,截至發稿,央行下屬的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取得76項數字貨幣相關專利,如果算上目前正在審核的專利,該所手中握有的數字貨幣相關專利高達86件。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以來,該所相繼公布了『一種數字貨幣的額度回收方法及系統』、『一種數字貨幣的額度投放方法及系統』、『一種數字貨幣的流通方法及系統』、『一種數字貨幣的生成方法及系統』四項專利。由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下簡稱CBDC)是『雙層投放體系』,從央行『一層發行』的角色來看,DCEP在技術層面的發行準備工作或業已就緒。

然而,央行數幣的成功出世,不僅需要在央行層面持續發力,與之配套的發行、投放、流通等環節機構的佐力不可或缺。

PANews通過查詢『專利檢索及分析平臺』注意到,支付寶、工行近兩年在CBDC方面有不少專利,構成了助力DCEP出世的主力軍。而此前媒體報導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其他國有大行,以及微信,並未在DCEP方面有何直接相關的專利公開。

根據公開信息,PANews梳理了第三方機構就央行數幣問世進行的準備工作現狀。

專利演化:研究所領跑,工行提速

從公開資料來看,中國DCEP在去年6月Libra白皮書問世後顯著提速。歷經近一年半的「沉寂」後,DCEP研究所又於2019年8月重新開始申請專利。同月,福布斯消息稱中國DCEP最早將於當年雙十一購物節發布,並確言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四大行、三大運營商在內的數家機構將首批參與央行數幣貨幣的發行。

但同年12月,財經報導,參與央行數幣項目試點的機構是四大行加三大電信運營商,支付寶、微信並不在名列。

諸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這樣的國民級金融科技產品,缺席DCEP的「創世區塊」有些不合常理,今年春節後支付寶一系列專利的披露,也似乎是在為DCEP做準備。

2020年2月以來,支付寶接連公布了五項與DCEP相關的專利,覆蓋發行、交易記錄、數字錢包、匿名交易支持,以及在監督和處理非法帳戶方面的協助功能。基本實現了對DCEP發行的完整支持。

支付寶與DCEP直接相關的專利 |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PANews制表

與支付寶「後來者居上」的姿勢不同,工行作為四大行之首,在DCEP相關專利方面持續保持著領頭羊地位。

中國DCEP有多重特徵:M0屬性、中心化管理、具備法償性、不可重複花費性、可控匿名性、不可為造性、雙離線支付等等。如果說前幾項可以通過立法與運營層面的手段來實現或者已經有相對成熟的技術方案,那麼雙離線支付則是一個重難點——很難想像如何在沒有任何信號的場所也能完成雙方收付款?

工行在2018、2019年間公布了兩套專利來促成這一特性實現。『基於數字貨幣的離線支付方法、終端及代理投放設備』與『基於區塊鏈的離線支付系統及方法』各自藉由非區塊鏈與區塊鏈的方式,通過收付款標識、數字證書、非對稱加密等關鍵技術實現『雙離線支付』的特性。

結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此方面的專利(使用數字貨幣晶片卡進行離線支付的方法及系統,主要是使用晶片卡,如藍牙IC卡、手機安全SD卡等),工行更多依賴軟體層面的設計或許具備更大的市場推廣基礎。

此外,工行推出的『一種基於數字貨幣的商戶收單方法及系統』專利,使得商戶在即使沒有數幣帳戶的狀況下,也可以接收用戶的數字貨幣。從流通角度看,這為DCEP的「廣泛下沉」破除了障礙。

工商銀行與CBDC直接相關的專利 |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PANews制表

央行數幣上下遊,大企業林立

儘管支付寶、工行外的機構未見有與DCEP相關的專利公布,但他們在區塊鏈領域近年來也是動作頻頻,或間接有助於DCEP的推廣普及。

公開資料顯示,建設銀行在2018年上線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截至2019年10月,平臺支持的業務金額超過3600億元;農業銀行曾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涉農網際網路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同時積極推動金融數字積分系統的建設;中國銀行於2017年上線了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BOCwallet電子錢包。

聯通於2018年-2019年間,接連推出『數字貨幣交易優化方法及系統』、『一種數字貨幣的交易方法和系統』,對數字貨幣錢包的開通以及數字貨幣的交易進行過研究。

圍繞著央行數字貨幣的上下遊會有幾十家公司的參與,其他已經陸續公布的例如,華為於2019年11月時,與央行清算總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DCEP研究所籤署了關於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備忘錄。長亮科技在2月25日表示,該公司已經針對DCEP進行了常態化研究與技術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四方精創曾於2019年11月回復投資者問答時稱,該公司有能力研發『雙離線支付』的同類業務。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分析平臺』,該公司持有8件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其中有兩項直接與數字貨幣、錢包相關。

隨著更多專利得到公布,相信DCEP產業鏈相關公司名單將繼續擴充。

區塊鏈或非DCEP的應許之地?

在中國DCEP愈發接近出世的情形之下,給予央行們發行數幣靈感的區塊鏈卻似乎在慢慢被放棄。

今年2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課題組發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指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與中央銀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衝突。中央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不能離開集中式帳戶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統之上,這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相衝突。因此,目前不建議基於區塊鏈改造傳統支付系統」。央行掌舵人易綱去年9月24日也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不預設技術路線」。

換言之,區塊鏈並非是DCEP的必選方案,其他技術路線同樣在考量之中。工行手中通過非區塊鏈技術實現『雙離線支付』的方案便是一個佐證。

與中國央行不謀而合,英國央行也在本月發布的一份討論報告(Disscussion Paper)《CBDC:機遇、挑戰與設計》(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design)表示,

「儘管很多CBDC都是與分布式帳本技術(區塊鏈使用的技術)相關聯,但英國的CBDC並不一定要基於此,並且沒有理由表明中心化的機構不能建構CBDC。"

有關媒體表示,這是英國央行自2014年涉足研究CBDC以來,首次表態或不採用區塊鏈相關技術。

作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兩大央行,同期對區塊鏈在CBDC中的定位調整看法,顯然需要引起市場的重視。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國家的CBDC最終將採取怎樣的技術路線,它們與產業上下遊將會有怎樣的聯動,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等等,仍有待審視。

但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英國,對於區塊鏈技術在CBDC中定位的問題尚未有蓋棺定論。

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掌門人姚前今日在《第一財經》撰文指出,目前CBDC研發方案一直無法發揮央行中心管控下的分布式運營應有的優勢,問題在於發行視角為自頂向下,應調整視角,實現「管控中心化,運營分布式」的目標。

姚前指出,當前,各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實驗進展迅速,內容已經涉及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交易性能、身份認證、券款對付、款款對付等廣泛議題。

有理由相信,隨著各國CBDC規劃出世日期的臨近(如中國CBDC預計將於2020年推出,瑞典CBDC預計將於2021年推出),以及Libra的日臻成熟,圍繞CBDC這條戰線的上下遊競合態勢將愈發激烈。

相關焦點

  • 央行數字貨幣下的冷思考
    然而對熱議中的央行數字貨幣,各界應該支持和鼓勵,但卻不宜過分吹捧。 自從8月份傳出消息稱「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後,央行數字貨幣成為各界關注焦點,連續多月成為各大財經媒體和論壇的各種討論分析中必談的熱門話題。10月24日,高層領導對區塊鏈的關注,再次把全社會對央行數字貨幣的重視推向新的高度。 獨立和客觀,是財經評論員的基本職業修養,也是凱叔對自己的最低要求。
  • 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挑戰與機遇
    此外,在技術道路的選擇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並不預設技術路線,也不依賴某一項技術。由央行指定部分運營機構採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做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最終通過市場競爭實現數字貨幣的系統優化。這也就意味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將會是企業和政府共同推動的模式。 未來已來,我們如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
  • 金色薦讀|央行數字貨幣如何促進商業銀行轉型?
    從數字貨幣設計完成,到被民眾普遍接受,再到完成替代現金的目標,央行數字貨幣將一直面臨如何推廣這一關鍵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將扮演重要角色,商業銀行具有廣泛的客戶群體、成熟的線上線下基礎設施、支付網絡基礎設施,以及完善的IT服務系統,能夠為數字貨幣的推廣提供資源和載體,因此央行設計數字貨幣的頂層架構時,就希望充分融合商業銀行的優勢,提升商業銀行的參與熱情,並藉助商業銀行的平臺進行高效運營。
  • Roger Wattenhofer :央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如今,區塊鏈技術為我們帶來新的貨幣形式 :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被認為是三種貨幣形式的結合。中國開發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走在央行數字貨幣的最前沿,我會在後續的分享裡面跟大家介紹中國DCEP(由於DCEP目前依然比較神秘,我將會相對大致地跟大家介紹DCEP和數字貨幣)。
  • 央行數字貨幣 VS Libra:數字貨幣一小步,數字經濟一大步
    我們已是局中人,無論結局如何,不妨先將視野拉遠到更大時空範圍下,觀察整個事件脈絡經緯,一定能發現一些有趣之處。一、東西方的岔路口從嶄露頭角,到加快推進,再到落地試點;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每一步都走得擲地有聲。
  • 萬事達卡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測試平臺
    來源:TechWeb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萬事達卡推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測試平臺,使中央銀行能夠在該平臺上評估和探索央行數字貨幣。據悉,該平臺可以用於模擬銀行、金融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之間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分配和交換。萬事達卡邀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以及技術和諮詢公司與其合作,評估央行數字貨幣技術設計、驗證用例,並評估該平臺與當今消費者和企業可用的現有支付標準的互操作性。
  • 德國央行官員:發展央行數字貨幣需密切國際合作
    據說新華社報導,德意志聯邦銀行(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布克哈德·巴爾茨在10月20日舉行的首屆中歐金融峰會上表示,發展央行數字貨幣需要全面評估和國際層面密切合作。巴爾茨在會上做主旨演講時表示,德國對數字貨幣持開放態度,但目前關於數字歐元仍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
  • 韓國央行成立央行數字貨幣法律諮詢小組
    據韓國財經新聞(FNnews)報導,韓國央行(BOK)於2020年7月13日宣布成立央行數字貨幣(CBDC)法律諮詢小組,法律小組將與韓國央行一直合作到2021年5月。韓國央行決心加快CBDC的研究步伐,新成立的法律小組將會研究可能阻礙數字韓元發行的法律障礙,如審核與CBDC有關的法律問題以及法律修訂要求。初步研究課題和進度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公布。
  • 金色深度丨從「數字美元」官網覘眎美國央行數字貨幣野心
    數字美元計劃數字美元計劃是埃森哲與數字美元基金會之間的合作計劃,旨在促進美國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探索,該計劃鼓勵就數字美元的潛在優勢進行研究和公開討論有些中央銀行正在成為新技術的潛在創新者,比如探索「代幣化」(tokenization)如何提供代表價值和轉移價值的可能性,包括瑞典央行已經開始試點電子克朗、中國正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CBDC)、歐洲央行也一直在積極研究數字貨幣各種功能。
  •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與比特幣相比大不一樣……
    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央行數字貨幣與Digital Currency還有一些不同,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英文簡稱為「DC/EP」。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北京:冬奧會應用場景可期
    自8月商務部明確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以來,各大地區試點活動進展如何?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拉卡拉等機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要促進數字人民幣在零售支付領域的功能應用創新,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中的生態體系建設。其中,以拉卡拉公司展示的數字人民幣支付操作來看,相比大眾常用的行動支付方式,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更加便捷,其中不存在清算環節,實時到帳,且數毫秒內即可完成交易,只要手機有電,即使沒有網絡同樣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收付款。
  • 央行數字貨幣漸行漸近:未來金融競爭終極場所
    盲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不僅不會取得預期效果,更容易以失敗而告終。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央行數字貨幣?真正的央行數字貨幣,不僅僅是發行那麼簡單,在發行後的流通和交易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央行政策目標、服務金融監管要求,才是重點。
  • 法國央行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測試其數字貨幣
    來源:TechWeb1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法國央行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測試其數字貨幣,即「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簡稱CBDC)。法國央行行長維勒魯瓦(Franois Villeroy de Galha)是在法國審慎監管管理局(French 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Resolution Authority,簡稱ACPR)舉辦的會議上宣布這一消息的,他還呼籲各方進行合作。ACPR是一個類似於巴西CVM的機構,負責監控法國的金融活動。
  • 英格蘭銀行Tom Mutton:央行數字貨幣應用要有原則,央行不能單打獨...
    他還曾擔任審慎政策部主管,從事對大型國際金融機構的監管。他表示,儘管英格蘭銀行尚未就是否推出零售央行數字貨幣做出決定,但也在積極探索後得出了一些應用的基本原則:一是必須有明確的應用場景,二是應與其他形式的貨幣相輔相成,三是不能損害貨幣金融穩定,四是未來的每個支付需求都必須得到支持,五是隱私必須得到保護。
  • 金丘區塊鏈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報告
    作者:劉明瑞金丘區塊鏈研究院將用區塊鏈&數字貨幣與銀行金融系統相結合的視角,與大家更全面地探究到底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以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技術解讀,並將對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金融機構的業務進行一系列預測和應用構想。
  • 數字人民幣要來了!試點全面展開,一文看懂央行數字貨幣背後邏輯:智...
    數字貨幣建立在複雜網絡理論基礎,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充分體現了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點,實現底層數字貨幣,中間層數字金融帳戶體系,覆蓋了央行支付體系、商業銀行、非銀機構等垂直化總分帳戶體系,同時實現了各國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的互聯互通,頂層數字身份驗證體系等,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傳統貨幣體系向數字貨幣體系的轉變。
  • 有支付寶為什麼還要央行數字貨幣?亞洲各國也都投身這一「時代的...
    FX168財經報社(訊) 數字貨幣無疑是目前金融業最前沿的領域之一。這一領域自比特幣問世12年以來迅速躋身金融科技業最耀眼的新星之一,如今全球各國的金融機構幾乎都已經斷定,數字貨幣勢在必行。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全球80%的央行都在積極探索如何應用央行數字貨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Bigtech:應用場景有多大想像空間
    來源:北京商報「【編者按】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非數字貨幣莫屬。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試點,過去一年來,數字人民幣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存在何種難點與挑戰?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
  • 打著推廣央行數字貨幣的幌子 這些傳銷組織這樣「洗腦」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永菲 冉學東 北京報導今年以來,央行數字貨幣在四個試點城市快中有序地穩步推進,雙十二期間蘇州將發放2000萬數字人民幣紅包,在更多應用場景、更大範圍裡試驗數字人民幣(下稱「DCEP」)的相關性能。
  • 央行數字貨幣來了!人民幣的數位化,會不會影響微信和支付寶?
    6月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影響你我》的文章,宣布「數字貨幣」時代正式到來,現在很多地區的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工作正在快速布局之中,央行數字貨幣的到來,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