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讓英雄流血又含恨 泰州興化拒絕追認馬恆義烈士情況調查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中宏網江蘇6月15日電(記者 蘇白)

"殷局,中午好!我有一整套的馬恆義材料,在原民政局劉曉風處,部分馬恆義材料,2018年底交給紀科長,可能紀科都忘記了,他只認報社傳來馬恆義材料……原馬恆義材料還望殷局抽時間查詢一下,拜託麻煩了。多年來,為馬恆義落實政策,自己感覺,沒人難辦事,相關部門,不作為,不辦實事,印象深刻,真理說不清楚,沒人主持公道,社會悲哀!但我會繼續維權,不管道路有多艱難,真理永遠不會改變,希望下一個春天到來!"

這是投訴人、馬恆義侄兒、也是一直為馬恆義申請烈士行動的牽頭人趙正懷於2020年5月25日發給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殷愛根局長的信息,而這樣的「懇求救助」信息以及電話,趙正懷稱多少年來一直沒有斷過,「當然,他們(興化官方)對我的回覆不是推諉優撫科,就是藉口維權科……從來不正面回答,也從來不給正當理由!」

「我堅信真理終能見到陽光,光明世界裡黑白終究能分清,只要我活著一天,我就一定要將申訴進行到底……還烈士一個公道!」

趙正懷在接受採訪時堅定地說。

馬恆義犧牲於1946年

1982年填報的烈士核實表格

根據1982年興化縣安豐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和安豐集鎮黨總支委員會填報的革命英烈核實表、馬恆義烈士生前戰友對他犧牲過程的目擊回憶證明和1998年7月安豐鎮黨委根據省、市委相關指示精神編印出版的「安豐鎮人民革命鬥爭紀實」——《新長城》文獻記載以及馬恆義親屬和知情者的相關採訪了解,對馬恆義主要革命事跡和犧牲經過趨於高度一致的表述:馬恆義1922年1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興化縣安豐鎮,1944年3月參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共產黨,當年被民主政府選舉為安豐鎮鎮長,1946年農曆十月十九,公曆11月12日上午,國民黨黨軍二十五師一部及還鄉團侵犯黃莊、姚時堡五莊、安豐等地,當時敵人來勢兇狠、燒殺掠搶,為掩護正在執行任務的首長撤退(旁證首長為興化獨立團團長吳光明),馬恆義帶領指導員葛進寶、通訊員袁登山先行察看敵情,不料三人在安豐當時的虹橋口與迎面而來的蔣軍相遇而戰,馬恆義當場被敵人亂槍擊中,身中多彈壯烈犧牲,葛進寶負傷逃到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興化縣中圩陸宴村,袁登山當場被俘,後因年齡未過15歲被釋放(又一說是擇機逃出)。

親屬「申烈」不斷卻一直未果

馬恆義生前結髮妻子邢粉子生前一直沒有放棄過為馬向政府申請「烈士身份」,可惜她執著申辯、苦苦等待了一輩子最終卻還是帶著遺憾離世。

馬恆義與趙正懷父親趙深義系同母異父兄弟;趙深義排行老二,馬恆義老三。馬恆義犧牲後,邢粉子與馬恆義所生一歲的女兒又因病不幸夭折。孤苦的女人,為了老傳統,為了烈士的清白(當時的封建思想),也為了繼承烈士意志,邢粉子決定嫁給比自己大17歲且左手殘疾的趙深義。

「媽媽為繼承烈士血脈,將我二哥起名姓馬!多少年以來,媽媽一直勉勵我們為烈士家屬多爭光,為國家建設事業多努力!」

歲月清苦,人間滄桑。邢粉子對「申烈」從來不敢忘記,但後嫁的趙深義又過早去世,留下六個孩子全靠她一人拉扯艱難度日,苦於沒有時間多過問,也不太懂申請的「流程環節」,但她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願望,直到她臨終都沒有忘記交代孩子們「一定要替叔叔申報烈士身份,還叔叔一個公道」的囑咐。老人去世後,趙正懷兄弟們將媽媽葬在父親與馬恆義之間,這也等於還了老人一個願望,給了烈士一個欣慰,給了他們有情有義的三人團圓!

以趙正懷為主要牽頭的申請行動也一直沒有停止過,雖經無數次前往市民政、後來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呈報、申請但至今一直未果。

「面對烈士為革命犧牲的鐵的事實和經得起推敲的有力證據,興化官方卻拒不接受烈士身份申報,這說明興化相關部門嚴重不尊重歷史事實,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教條主義工作作風和行政不作為等問題。我希望得到媒體和社會的相關支持,督促有關部門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還原歷史事實,還馬恆義烈士一個公道。」趙正懷表態說。

馬恆義「烈士事跡」是否屬實

通過相關資料閱審、當事人採訪和相關調查,根據烈士追認相關條件規定,本網查證到馬恆義相關材料。

首先,1982年4月17日,馬恆義生前工作所在單位興化縣安豐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和安豐鎮黨總支委員會兩級組織對馬恆義事跡做了核實並在專用材料表上作了具體記錄:馬恆義1922年1月16日出生於興化安豐鎮,1944年3月參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共產黨;犧牲時所在單位和職務是安豐鎮鎮長;犧牲時間和地點為1946年農曆十月十九(個別資料顯示為十八)上午10時犧牲於安豐鎮虹橋下;犧牲簡要經過為1946年農曆十月十九上午,蔣軍來犯,為掩護首長和同志們轉移被蔣匪軍槍擊犧牲。

此《烈士英名調查核實專用材料表》加蓋了安豐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和安豐人民公社安豐鎮總支委員會兩級組織的公章,填報人徐永香為安豐人民公社民政科長,填報時間為1982年4月17日。

其次,馬恆義生前三位戰友、也是他犧牲時重要目擊證人和知情證人為他犧牲經過提供了詳細的書面證明。

馬恆義生前戰友葛進寶證明信

第一位是直接目擊證人、時任安豐鎮指導員的葛進寶(後改名為葛萍)。他在證明信中表述:1946年農曆十月十九上午,他與馬恆義一起執行任務,目擊了馬恆義同志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被蔣軍槍擊犧牲經過,而他當時是負傷逃脫。他在證明信的最後寫道:「馬恆義是服從和執行吳團長命令為保護領導和同志們安全轉移而犧牲的,希望地方領導尊重實際情況,還他多年的不白之冤,請求領導徹底落實政策為盼!」此份證明材料是葛進寶離休後1994年1月23日親筆寫成,上面有他親筆籤名和籤章,同時他的離休單位武漢市交通委員會老幹部辦公室還在證明信上簽署了意見加蓋了公章,證明葛是該單位原武漢交通委員會工會主席,現為副局級離休幹部,並證明此份證明材料系葛親筆所寫。

另兩個證明人,分別是時任安豐鎮遊擊隊長袁斌和兒童團長後任學聯會政治委員兼武裝民兵糾察隊四分隊隊長的李來,他們都是當時馬恆義執行任務知情人和目擊證人,所寫證明具體詳實並籤名蓋章。

袁斌證明信中敘述中提到:「我是1946年的安豐遊擊隊長,馬恆義是安豐鎮長,是我直接領導,一直與我生活一起,戰鬥一起……」關於馬、葛、袁三人執行吳團長任務,馬被蔣軍槍擊犧牲經過與葛進寶證明一致。關於馬犧牲後補充證詞:「……馬恆義屍體被敵人拋在虹橋邊的夾溝裡,時任老圩區區長仇富生得知馬恆義犧牲相關情況後,命令要克服一切困難、冒最大的風險將屍體搶回並好好安葬,後來才得知屍體已被其親屬搶回收斂。」袁斌證明信是1994年3月21日由他口述經安豐退休教師金培英執筆而成,並在執筆證明信上蓋上他的印章。

李來的證明信是他1994年3月20日親筆所寫,證明內容和「馬恆義犧牲情節」與葛進寶、袁斌的證明內容完全一致,他並且詳細提及,當時他參加掩護吳團長和同志們撤退任務,執行馬恆義命令去鎮東負責撤東橋以阻止敵人進鎮速度,完成任務後,李來撤往老圩肖家莊,到了肖家莊得知馬恆義犧牲消息。

馬恆義生前戰友李來的證明信

馬恆義生前戰友袁斌的證明信

官方文史記載馬恆義犧牲事實

1998年11月,由安豐鎮黨委主持編印並經過市史志、新聞出版、宣傳部門按規重重把關審核後利用內刊準印號出版的《新長城——安豐鎮人民革命鬥爭紀實》屬於「搶救式史志文獻」。該書邀請了當時在這片土地戰鬥過的省委老領導以及市委領導擔任編委顧問,邀請了原省委宣傳部長、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戴為然題寫書名並為本書寫了前言。

戴為然在《前言》要求:《新長城》出版後要在黨組織內和群眾中廣泛傳播,充分運用,進行宣傳教育,使幾代人都覺得老區人民群眾的革命英雄事跡是「看得見,記得牢,學得著」的,格外感到親切。

時任安豐鎮黨委書記劉維信在該書的《代序》中稱,「《新長城——安豐鎮人民革命鬥爭紀實》是1998年7月安豐鎮黨委根據省、市委相關指示精神,組織人員著手搜集、編寫安豐人民革命鬥爭史跡,經過3個多月的工作形成了這本《新長城》紀實性文集。」同時指出:「採編人員在搜集史料、整理文稿時,力求反映歷史的本來面目。」

以上可以看出,這部安豐人民革命鬥爭史,雖然是安豐鎮黨委主持編寫,但邀請了眾多省委老領導、市委領導加入了編委顧問班子,匯集了當地黨政領導、文史專家參加了資料搜集、採訪、編寫,文稿形成後又經過若干次座談、核實、審查,出版時又按準印登記號出版規定經過史志、新聞出版部門審核通過才正式出版。這充分說明《安豐鎮人民革命鬥爭紀實》其內容是客觀真實的,見證和體現了安豐鎮黨委對這本《紀實》史實高度重視和政治的嚴肅性。

而《新長城》史志文獻第163頁「解放戰爭」章節,就明文記載了1946年11月11日(幾位證人回憶時間為11月12日),馬恆義同志為革命英勇犧牲的「史實」。

由此可見,馬恆義「烈士事跡」是客觀、真實的,記載的「馬恆義革命史跡」同樣也是經過專業人員的搜集、整理、編寫,又經過無數次核實、審查和史志、新聞出版部門層層把關過的史冊性內容,其「真實性」、「史實性」毋庸置疑!

「烈士申報」完全符合追認流程

革命烈士追認程序第一條規定:「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死者遺屬或者事件發生地的組織、公民向死者生前工作單位所在地、死者遺屬戶口所在地或者事件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供有關死者犧牲情節的材料。」

依照這一程序規定,一是死者遺屬邢粉子雖後來重新嫁人但卻一直沒有停止過為馬的「申烈」行動,何況邢粉子是嫁給烈士的同母異父兄長,後來她的子女以趙正懷為代表一直為馬的烈士身份進行申報;二是1982年4月17日,馬恆義生前所在單位和犧牲地興化縣安豐人民公社和安豐鎮兩級組織對他的烈士追認材料進行了補報,補報表格上載明了馬恆義同志的參加革命、入黨、犧牲時職務、犧牲地點、時間以及犧牲時的事跡等內容。申報材料蓋有兩級組織的公章,填報人為時任安豐人民公社民政科科長徐永香同志。

可以看出這張補報表格從內容到填寫單位、審批程序都是符合烈士追認程序第一條規定的。

關於規定中需要有其他當事人或目擊者證明材料問題。馬恆義生前三位戰友葛進寶、袁斌、李來,他們是馬恆義犧牲時重要目擊證人和知情證人為「馬恆義犧牲經過」提供了詳細的書面證明,證明了馬恆義為革命犧牲「史實」。

以上事實證明,根據「革命烈士追認」的相關條件與程序,關於馬恆義同志申報烈士情況完全符合「革命烈士追認條件和程序」。

抗拒「史實」不查也不辦當屬失職

綜上內容可見,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面對「馬恆義犧牲史實」,作為主要職能機構完全有責任、有義務,儘快展開核查、重起申報工作,儘快讓為革命犧牲的烈士獲得應有的榮譽。

令人遺憾的是,興化官方先是民政局,後是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面對馬恆義為革命犧牲的「史實」一直堅持懷疑並一直予以否定;同時面對符合追認程序以及馬恆義親屬幾十年來一直的「烈士申報」請求一概否決;對相繼提供的「烈士事實」證人證據不接受也不調查。

當然,興化「官方」懷疑「烈士史實」堅持不辦,其原因不外乎三個:一是認為1982年安豐鎮兩級組織蓋過公章的「烈士史實核查」申報材料屬於「無中生有」屬於「不真實的無效材料」;二是認為馬恆義生前戰友對他們一起戰鬥的目擊證詞都屬於「捕風捉影」、「空穴來風」;三是1998年安豐鎮黨委主持編寫並邀請省委老領導、市領導參與指導、審核,由文史專家進行搜集、採訪、彙編並經過3個多月審查、核對、整理修正而成的安豐人民革命鬥爭史志《新長城》屬於「地方黨政弄虛作假」,屬於黨委帶領集體「胡說」。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問興化「責任官方」:有依據、按規定申報的「活著的政府」以及如實提供證據的「活著的證人」都被認為不可信,都被認為不能為「馬恆義烈士史實」作證或者說還缺乏佐證,那麼什麼才能算是「史實」?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問,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對1982年當時安豐兩級組織報送的「烈士史實核查表格」、馬恆義生前並肩戰鬥的三位戰友的證言證據、安豐鎮黨委1998年編印出版的《安豐人民革命鬥爭史》所提及的「馬恆義為革命犧牲史實」相關質疑理由是什麼?有沒有就質疑理由本著對為革命犧牲的英雄高度負責的態度對以上組織和個人一一調查、了解,調查了解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以上都不是,或者並沒有提出質疑理由,針對犧牲親屬的申訴用簡單一句「缺乏佐證」就對本應該成為烈士的犧牲英雄「蓋棺定論」,就對「烈士申報工作」粗暴地宣布結束,那就是興化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調查工作生搬硬套,死板教條;其形象無異於「刻舟求劍」,無異於「寧信度,無自信也」的買履鄭人;其結果輕者造成工作失誤,妨礙群眾利益,重則屬有意不作為,導致群眾利益、政府形象受到傷害或損失的瀆職行為。這也與興化連續8年獲得省級「雙擁模範城」的先進稱號嚴重不符!

結語

在與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溝通、交流的一個月中,本網遭遇到與當事人趙正懷同樣的情況,向該局尋問相關情況時,辦公室推到優撫科,經多次催問,優撫科又一直沒有回覆……這樣的推諉在興化退役軍人事務局內仿佛是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期間,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對本網《人民群眾來信反饋函》書面回復問題,一月有餘無論怎麼問,都是無果!面對國家政策宣傳導向網站、中央新聞媒體尚且這樣,面對人民群眾的工作態度可想而知!

為了更有利於幫助興化方面拓寬相關調查視野,本網通過趙正懷和相關了解情況,在傳送《反饋函》中又提供了關於馬恆義「烈士事實」新的三位相關證人或知情人:現居安豐養老院,今年90歲、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殘復軍人易錦桂;1982年安豐鎮黨總支報送「馬恆義烈士核實材料」時任鎮總支書記的趙正洪以及知情者安豐商業幹部趙正懷(另一個同名者)等同志,他們對「馬恆義同志犧牲史實」的口徑相同並與填報材料和《安豐人民革命鬥爭史》相關記載高度一致,同時他們願意一切組織就「馬恆義烈士事實」的確認問題前來採訪他們。可是,興化方面並沒有就馬恆義「烈士史實」去調查、了解這些相對於離世的目擊和知情老革命尚且具有權威「知情價值」的知情者。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我們崇尚英雄,更要捍衛英雄!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榮譽和敬仰!

因此,追認烈士工作再大的艱難險阻也要保證共和國功勳榮譽名錄上不會丟掉他們一個名字!千萬不能讓革命英雄流了血又含恨蒙冤,不然誰願意為國家和人民犧牲呢?

相關焦點

  • 揭秘鹽城抗日名將:同時被國共兩黨追認為烈士
    其中隸屬國民黨的抗日名將陳中柱,從反共到聯共,拒絕投靠日偽軍懷抱而壯烈犧牲,成為「斷頭將軍」;他的義兄弟趙敬之烈士是鹽城地區早期的共產黨員、革命教育家,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多處重合,他們身上的炙熱兄弟情以及傳奇故事至今被當地人傳頌。他們犧牲後,緊挨著埋葬在烈士陵園中,詮釋了生死與共的情誼。揚子晚報記者近日在鹽城市檔案館查看到有關他們的歷史卷宗,並尋訪他們後人,如實還原了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兄弟深情。
  • 泰州興化美食功畈
    縱使這座城市在大眾視野的存在感不強,但一提到美食,泰州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揚泰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不分家,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的共創地,泰州幾乎囊括了淮揚菜的所有精品名菜。再加上大閘蟹!!更是重磅加持!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追尋紅色足跡 錘鍊踐行「四力」 | 興化...
    華中二分區烈士陵園守陵人宋萬忠:「我們蘇中的部隊都是住在老百姓的家裡,一有情況來了,要不就是打,我們民兵也配合去打,遊擊戰很多。」  1946年7月至1947年11月,華中二分區軍民堅持原地武裝鬥爭,湧現了周山、李健、袁舜生、周奮、鄭光耀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 今天,泰州這條路通車!興化女子可「飛快」回娘家!為什麼呢?
    本網訊(餘長江)「早上去興化還沒開通,下午回來就通了,立刻上去體驗了一把,飛一樣的感覺。」今天,泰州市區東環快速路北延段改造工程全線建成通車。剛剛,興化陳女士從娘家返回泰州體驗時感慨地表示!為何呢?是不是以往堵車嚴重呢?
  • 興化「老字號」品牌的挖掘者孫榮慶
    在2019年泰州市組織的第二批老字號認定中,興化市獲得6家企業,佔泰州第二批認定「老字號」企業數的60%。並推薦了2家「老字號」企業參加江蘇省第二批「老字號」評選,其板橋酒業獲批,成為興化首家江蘇省「老字號」企業。
  • 泰州興化一菜場發現五腿牛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牛蛙都是四條腿,可是5月6日凌晨在泰州興化安豐農貿市場的一水產品門市部筆者卻看到了一隻五條腿的牛蛙,據水產品老闆鄒樹錦介紹,他賣牛蛙好多年了,五條腿的牛蛙還是第一次見到。
  • 中共天津市委批准同意追認劉曉佳同志為中共黨員
    原標題:中共天津市委批准同意追認劉曉佳同志為中共黨員 2016年4月19日,中共天津市委批准同意追認劉曉佳同志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劉曉佳,男,漢族,1981年4月出生,2008年6月參加工作,生前系天津市交通運輸執法大隊隊員。
  • 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冊烈士七千餘人
    2018-09-30 11: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鵬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浩然正氣垂青史牆 黃永偉/攝今天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每到這一天,英雄的事跡和精神,總能喚醒我們深藏的記憶與情感。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追思英雄,讓英雄的精神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邵飄萍烈士:鐵肩辣手邵飄萍(1886-1926),金華人。中國共產黨早期地下黨員,英勇無畏的反帝反封建鬥士,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中國新聞戰線的先驅者。
  • 泰州興化汙水雨水管道清洗疏通和長期保養
    泰州興化汙水雨水管道清洗疏通和長期保養本部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的隊伍,及各種先進水射流高壓清洗車,專業承接疏通各種疑難下水道,工業輸送管道,工業罐體、市政排汙(雨水)管道等。本部本著一切為客戶排憂解難為服務宗旨,以信譽求發展。
  • 泰州「芋」好人
    道出了泰州人對芋頭融入血液裡的感情。 相傳,《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每一次品完芋頭後,就會文思泉湧,筆下的英雄好漢就如同泰州的芋頭一樣質樸瓷實,躍然紙上;而「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在家鄉吃芋頭度過漫漫長夜,寫下了「閉門品芋挑燈,燈盡芋香天曉」的風雅詩句。
  • 泰州興化購彩者喜中體彩「排列5」100萬
    11月15日晚,體彩排列5第20266期開出中獎號碼「11087」,泰州體彩今年第11個百萬大獎也因此誕生。黃先生家住興化,是體彩的鐵桿粉絲。黃先生平時就喜歡投注排列5,只要有感覺好的號碼,他通常就會採取倍投的方式進行投注。
  • 法制日報刊文:操場埋屍案遇害教師鄧世平應依法評為烈士
    鄧世平壯烈犧牲的基本事實和情節已經明晰,新晃一中和縣民政局、縣政府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儘快啟動其烈士申報工作。 近日,湖南省新晃縣一中老師鄧世平被埋屍操場,原校長黃炳松被立案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新聞,引發了各方關注。
  • 「舌尖上的興化」——第二屆「興化民廚土菜大賽」開幕
    中國江蘇網3月29日泰州訊(吳俊翔 王璐 卞豔斐)3月29日上午,「吾悅廣場杯」第二屆「興化民廚土菜大賽」在興化經濟開發區拉開帷幕,127道菜品競相展示,角逐最具裡下河特色的精品鄉土美食風味。興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春龍宣布大賽開賽。興化市政府黨組成員曹伯高介紹賽事情況。
  • 興化第二批覆工企業公示!
    >興化復工企業公示(第二批)根據《興化市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導則》(興防控發〔2020〕6號文的規定要求,泰州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江蘇新蕾麥芽有限公司和興化市華榮食品有限公司等40家企業達到標準,準予復工。
  • 習近平、李克強、韓正敬獻花圈,王勇專程前往悼念30名烈士
    活動開始,全體肅立,為在「3·30」木裡森林火災中犧牲的30名烈士默哀。應急管理部政治部主任許爾鋒在追悼儀式上宣讀了應急管理部關於評定烈士、追記一等功、追認中共黨員的批覆和命令,追認11名烈士為中共黨員。四川省副省長彭宇行宣讀《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評定楊達瓦、鄒平、捌斤同志為烈士的批覆》。
  • 英雄是民族圖騰,不能「流血又流淚」
    俄羅斯人同樣崇尚英雄。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全國數量最多的古蹟是衛國戰爭英雄紀念碑,幾乎在每座城市、每個大一點的村莊都有。俄羅斯年輕人婚禮儀式之一,就是到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    李偉也發現,美國紀念英雄的地方很多,而且大多設置在遊人常去的地方,規模不一定大,但是大家經常能看到。
  • 百家姓裡沒有它,泰州校姓居民原來是成吉思汗後裔
    12月2日,興化陳堡鎮校果村、姜堰蔣垛鎮邱劉村建成兩處成吉思汗文化廣場,並舉辦「成吉思汗像落成典禮」,成吉思汗後裔在塑像前雙手並舉指向蒼穹,向祖先獻上蒙古族特有的祭拜禮。初冬時節,寒意漸濃。興化陳堡鎮校果村、姜堰蔣垛鎮邱劉村迎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他們來時彼此陌生,但到了泰州這片土地上,僅憑一個「校」字,就讓無數校姓後代很快熱絡起來。
  • 法國蘭特黎斯併購興化太子乳業 總投資1億歐元
    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創建於2003年,是集奶牛養殖、牧草種植、乳品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加工基地位於興化經濟開發區,牧場位於興化市永豐鎮。此次併購,不僅有利於蘭特黎斯實現本地化生產經營,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也有利於太子乳業藉助國際巨頭實現質的飛躍,更對興化健康食品產業乃至全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100多年前發生瘟疫,泰州興化的中醫是怎麼應對的?|遊遍江蘇
    本期《遊遍江蘇》帶你走近泰州興化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昌盛文脈和如畫風景!興化垛田油菜花興化地處裡下河腹地,這裡河湖港汊交錯縱橫,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農業景觀——垛田。如果熟讀《水滸傳》,其實裡面融了不少興化本地的方言,想必興化當地人讀起這本書來,會有更多趣味。除了施耐庵,明清以來,興化還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小說家。直到今天,興化依然有數不盡的文學愛好者投身於小說創作中,因而也有了「中國小說之鄉」的美譽。
  • 孝昌老兵不忘38年前戰友 相邀看望烈士的母親(圖)
    老兵餘仁俊、候紹君及一名孝昌好人志願者一同前往看望烈士母親。同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的當天,在攻打612高地的戰鬥中,他發揚我軍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先後擊斃3個敵人,在全身8處中彈負了重傷的情況下,緊緊抱住一名敵軍官,一起滾下懸崖,與敵人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