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靜縣:特色美食培訓拓寬致富新門路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冷水下雞,鍋內加熱水,依次放入生薑、紅花椒粒,雞肉煮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雞肉煮熟即可·····」來自巴州愛特宴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教師正在為和靜縣乃門莫敦鎮的貧困戶教授椒麻雞烹飪技巧。

3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和靜縣乃門莫敦鎮農牧民培訓中心,和靜縣乃門莫敦鎮2019年脫貧攻堅「冬季攻勢」(烹飪、中式面點)專業培訓班已經在這集中開班培訓第4天了,乃門莫敦鎮各村貧困戶8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巴州愛特宴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吐尼沙古力·阿不都介紹說:「此次培訓內容主要是向貧困戶教授新疆特色美食烹飪技巧,推廣特色餐飲文化,如椒麻雞、辣子雞、羊雜碎、炒米粉、涼皮、中式面點等,培訓時長為20天,每天將教授一道新疆特色美食的烹飪技巧。同時,免費為前來學習的學員提供廚具、食材、衣帽等,培訓結束時還將對參加培訓學員進行廚藝考核,並對通過考核的學員頒發廚師就業資格證。」

培訓現場授課老師親手進行示範,逐步講解椒麻雞的做法,學徒們仔細觀察每一步烹飪技巧、詢問用料計量、親手製作,不一會幾份椒麻雞就製作完成了,教師現場進行點評,學員們互相品嘗交流心得。

乃門莫敦村3村民布早拉汗·肉孜來參加這次培訓是想多學一門致富手藝,看著大家對她做的椒麻雞讚不絕口,她說:「很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平臺,能學習到這麼多做飯的技巧,等這個培訓結束了,我就能做十幾個菜了,我也能當大廚開飯館了,到時候歡迎大家都來嘗嘗。」

從乃門莫敦鎮副鎮長劉洋處了解到,舉辦此次培訓班,是自治區2019年脫貧攻堅「冬季攻勢」一項重要措施,在此之前,該鎮已經舉辦了一期保安培訓班,其中20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部分已走上工作崗位。自去冬今春以來,和靜縣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學習培訓平臺,有效調動貧困戶勤學技能、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拓寬致富門路,激發內生動力,鼓勵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回饋社會。(徐月 陳建)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新疆和靜縣:打造美食一條街 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來,新疆和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協比乃爾布呼鎮查汗才開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為村民精心打造的美食一條街,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次協商溝通,徵求群眾意見後,決定以西遊文化街為依託,開設美食一條街,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和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協比乃爾布呼鎮查汗才開村工作隊隊長巴音花:「我們這個查汗才開村藉助西遊文化街曬經島景區的優勢在本村打造了美食一條街,鼓勵老百姓拿出自己的特色,開設這個特色餐飲來增加收入。」
  • 新疆和靜縣:甜葉菊開啟村民「甜蜜」生活
    近日,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哈爾烏蘇村二組建檔立卡貧困戶佐日古麗·尼亞孜一邊清理脫葉後甜葉菊中的雜質,一邊高興地說。在集中連片的甜葉菊地裡,一臺甜葉菊脫葉機正在工作,拉開該村甜葉菊機械化脫葉的序幕。哈爾烏蘇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但人多地少,人均只有2.2畝土地。
  • 新疆和靜縣:小庭院養馬鹿 鹿茸敲開致富門
    原標題:新疆和靜縣:小庭院養馬鹿 鹿茸敲開致富門亞心網訊(通訊員 唐玉 史旭紅 劉丹)「我已經積累了33年的養殖經驗,鹿茸也有相對穩定的銷路,我會把我個人的養殖經驗無償提供給有意願養殖的村民,希望大家都能富起來。」6月3日,在和靜縣哈爾莫敦鎮覺倫圖爾根村劉富臣的馬鹿養殖基地,劉富臣這樣說。
  • 新疆和靜縣:發展蛋雞養殖產業孵出致富「金蛋」
    養殖場工人正在撿雞蛋工作隊了解養殖場發展情況8月29日,記者走進和靜縣和靜鎮克再村養殖大戶陳梅賀家中據了解,今年50歲的陳梅賀已經養殖蛋雞15年了,從最初的散養蛋雞到如今規模化養殖的跨越,經過多年的打拼和磨礪,採取滾雪球的方法逐步擴張,發展到現在上萬隻雞的現代化養殖場,陳梅賀也摸索總結出了自己的「致富經」。
  • 葫蘆島新疆手撕椒麻雞新疆特色美食小吃培訓學習
    葫蘆島新疆手撕椒麻雞新疆特色美食小吃培訓學習伊清坊餐飲培訓學校是全國正宗的新疆特色風味小吃培訓學校,位於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本學校成立至今已有20餘年,是西域地區內,正宗的新疆美食培訓定點學校。本學校技術力量雄厚,資深本土名廚一對一授課。
  • 新疆和靜縣孜然套種玉米探索致富新路子
    據來自巴州農業局的消息,今年和靜縣農業技術人員創新思路,對引進的農業新技術進行消化吸收,不斷探索建設新農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近日,他們在該縣巴潤哈爾莫頓鎮的阿日勒村六組、首次開展了30畝鋪膜穴播孜然套種玉米技術的試驗示範項目。   據悉,孜然是除了胡椒以外的世界第二大調味品,不僅歷史悠久,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新疆和靜縣:鹼窩子裡飄出了孜然香
    七月的新疆和靜縣乃門莫敦鎮包爾布呼村,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孜然氣息,勤勞的包爾布呼村村民們正在收割孜然。這片土地曾經是雜草不生鹽鹼含量非常高的鹽鹼地,現已是麥浪滾滾,黃澄澄籽粒飽滿的孜然穗,沉沉的低著頭,在夏日的拂煦下搖擺著,抖擻著豐收的自信。
  • 新疆庫車市:發展饢產業拓寬致富路
    新疆庫車市以「平臺+旅遊」為抓手,以文化宣傳為載體,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不斷加大饢產業建設和產品開發力度,精心打造「庫車大饢」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通過饢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
  • 【聚焦】我區15個示範基地拓寬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門路」
    【聚焦】我區15個示範基地拓寬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門路」 2020-12-15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和靜縣草莓節開幕 帶火「生態名城」旅遊(圖)
    新疆和靜縣草莓節開幕 帶火「生態名城」旅遊(圖) 2016-04-30 23:36: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鴿兒飛,雞鵝歡,兔兒蹦蹦跳,特色養殖拓寬鄉村致富路
    肉鴿良種培育、雞苗全自動孵化、長毛兔繁殖、白鵝出欄……近日,新疆多地進一步優化畜禽產業布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著力推進特色養殖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和靜縣肉鴿養殖助脫貧3月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額勒再特烏魯鄉察汗烏蘇村肉鴿養殖繁育基地內,戴著口罩、穿著工作服的工人巴都阿拉西一邊為鴿子添食,一邊精心挑選鴿子蛋,將它們放入孵化機孵化。今年40歲的他曾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年前來到肉鴿養殖繁育基地成為技術工人,他在這裡不僅學會了專業養鴿技術,還實現了脫貧。
  • 務川縣:民族特色美食打開致富新路
    麻餅是仡佬民族傳統美食,用糯米、花生米、芝麻、酥麻、核桃仁和糖等食材混合製作而成。吃起來,脆脆的,香甜可口。仡佬族人一直有製作麻餅習俗,寓意生活越過越甜美,其製作技藝被收錄到市級非物質文化名錄。以前,只有在新年、重大節慶、迎接貴賓等才能吃到這道美食,如今卻成了仡佬民族特色商品,引領一方人走上致富路。
  • 和靜縣:黑小麥遇見大數據變「白天鵝」
    4月10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新疆強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強隆農業)生產車間裡,該公司負責人王彥龍正在與合伙人毛嶽檢查車間改造情況,按工業級衛生要求,對黑麥產品生產車間進行升級改造。  毛嶽正是黑小麥遇見大數據的「媒人」。  黑小麥從種植到系列產品加工,有著過山車般的傳奇。
  • 新春走基層:小小餃子變身致富「金元寶」
    原標題:和靜縣:小小餃子變身致富「金元寶」   「我們的餃子有羊肉皮芽子、羊肉毛芹菜、羊肉白蘿蔔、羊肉白菜、羊肉香菜、雞蛋韭菜粉條、牛肉皮芽子七種餡料,都是我們姐妹手工制皮,皮薄有勁道,久煮不破,開業以來生意紅紅火火,深受顧客喜愛,第一個月每人能有2500多元收入。」
  • 培訓農民主播助推烏魯木齊特色農產品外銷
    當烏魯木齊特色農副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遇上眼下最熱的直播帶貨,會打造出哪些「流量+爆款」產品?10日,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市供銷社聯手新疆未來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快遞行業協會,邀請6位來自杭州、深圳等地的直播電商操盤手和講師,為首府供銷系統的相關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新型職業農民等,開展為期3天的「超級主播訓練營」培訓,讓他們學會直播帶貨技巧,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推動首府特色農副產品外銷。
  • 新疆和靜縣色素辣椒種植面積創新高(圖)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的農田裡,隨處可見綴滿果實的辣椒。時下,正值色素辣椒採收時節,農牧民正忙著採摘,並將其運至戈壁灘等晾曬點倒袋、攤鋪、翻曬、挑揀、分級。  據了解,和靜縣今年紅辣椒種植面積達16.28萬畝,比去年增加了近7%,創歷史新高。
  • 墨江龍壩:種植野山椒 拓寬致富路
    近年來,龍壩鎮曼婆村以「企業+基地+農戶」的訂單模式種植野山椒,積極拓寬群眾增收致富門路,達到了增產增收的目的。走進墨江縣龍壩鎮曼婆村的野山椒示範基地裡,來自省內的9個政府部門,15家大型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龍壩鎮內的百姓及周邊百姓正在召開農民科技培訓會及現場觀摩會,會議結束後,通海圓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曼婆村委員會籤訂了1000畝訂單合同。
  • 新疆和靜縣:番茄幹為民增收
    近日,在新疆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浩圓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曬廠上,工人正忙著切割、晾曬優質番茄,成片成片火紅的番茄,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映紅了農民增收路。和靜縣浩圓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明偉說:「每年我們收購新鮮番茄3000-4000噸,曬場切幹環節大概每天需要100到120人,一個人每天平均可賺120-130元,解決了當地農民和貧困戶農閒期間的就業問題。」
  • 鄉鎮小本致富門路賺錢*可靠
    推薦鄉鎮小本致富門路,有了好的門路,後期用心經營,一定能賺到比外出打工幾倍的錢,還能更輕鬆。趕緊看看都有哪些好門路吧!     鄉鎮小本致富門路:綠色食品     有人說,21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隨著綠色消費觀念日益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我國綠色食品的消費快速增長,國際市場有機類農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擴大,為我國綠色食品發展提供了機遇。
  • 塔城市特色種植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16日電 向陽、楊忠亮報導: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在「特」字上做文章,不斷推出新花樣,使其成為農民致富的新希望,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一大早,博孜達克農場路南村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正在搶收甜葉菊,力爭儘快將其收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