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不再簡單地滿足過去的吃飽穿暖,現在講究飲食健康和養生,食物不但要美味可口,還要綠色健康,另外還要有營養。隨著人們健康養生觀念的增強,農村的土雞土鴨等土產品也廣受城裡人的歡迎。真正土雞的味道鮮美、很有嚼勁,吃了也很有營養。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什麼不大規模養殖呢?
一般來說,城裡菜市場的「洋雞蛋」,也就是養雞場肉食雞下的蛋,每斤只有5元左右。而農村的土雞蛋則不同,它不是按照斤兩賣的,而是按照個數賣的。農村的土雞蛋往往講按照個數賣,15元、18元或者20多元10個,價格算起來比「洋雞蛋」貴了很多。農村土雞一隻一般在7-12斤左右,總共要賣出200多元,比肉食雞貴了很多倍,但仍然供不應求,深受城裡人的喜歡。
因為土雞蛋和土雞都是農民用五穀雜糧餵養長大的,而且常年四季在野外活動,是吃昆蟲和糧食養大的,飼養周期也在一年左右。這樣的土雞蛋、土雞吃起來是真的香,而且很有營養。雖然也有專家說土雞的營養價值和肉食雞是一樣的,但是廣大食客心裡有桿秤,到底誰更好吃誰更有營養,他們心裡有數。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既然土雞、土雞蛋的銷量這麼好,為什麼農民不擴大規模,進行規模養殖呢?
原因一,土雞規模擴大不了。一般來說農民餵養十幾隻土雞散養,餵糧食,讓土雞自由活動尋找小昆蟲吃。他們餵養土雞的目的主要是自己吃,只有多餘的幾隻才會在過年的時候拿到集市上賣。而且在農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土雞多了照看不了。
原因二,擴大規模的規模化養殖已經不是正宗的土雞了。只能叫是一半飼料一半糧食餵養長大的雞。因為如果用糧食大規模養殖的話,成本太大。市場上也會出現有人冒充土雞蛋、土雞的情況賺黑心錢,導致有些城裡人不敢買土雞和土雞蛋。
原因三,養土雞成本高,賺不了多少錢,和養雞場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農民養土雞都是餵養五穀雜糧,飼養周期長,一年下來得花不少錢,所以土雞、土雞蛋價格昂貴,是有道理的。就算是這樣,除去人工成本,也賺不了多少錢,因為規模太小。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何不大規模養殖?以上三點就是原因。大家有沒有吃過正宗的土雞、土雞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