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芳村,你們會想到什麼?
聚龍古村?嶺南花卉市場?
還是陸居路上的阿婆牛雜?...
住在芳村,
就是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這裡的美食,真的太多了!
而最近,就有粉絲爆料,
陸居路已經開始了圍蔽改造,
看到這些,就知道芳村將有很大的變化!
但其實在去年,
就已經出臺了芳村舊城改造的政策,
計劃將白鵝潭核心商務區(新隆沙-陸居路片區)
打造成「花園式濱水長廊」。
阿婆牛雜、滿記艇仔粥、榕樹頭雞煲...
這些芳村的美食,
或許,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
via.@Chan_Chi_Fung
Part 1
芳村的美食,以後還能吃到嗎?
對陸居路最深刻的記憶,
當然是這裡的美食~
好多店都是從小學吃到工作,
從沒有名氣吃到大排長龍,
滿足的不僅是胃,更是悠悠情懷!
/ 阿婆牛雜 /
正是這種情懷,
讓一碗三十年前的牛雜,
成為現在願意花上三小時去等待的傳奇小吃。
它就是,阿婆牛雜。
via.信息時報
但現在阿婆老了,身體弱了,
已經越來越少擺攤,能吃到真的是緣分。
所以若能碰上,等幾個鍾也值得。
而前不久,
經常幫阿婆開檔的玉姐就接手阿婆牛雜,
說自己的牛雜有阿婆大力支持,
有阿婆調味、試味,
以後還能吃到阿婆牛雜嗎?
還是終將成為我們的記憶?
地址: 荔灣區芳村大道陸居路陸居市場內(近地鐵芳村站B出口)
人均:18元
/ 榕樹頭嘆佬雞煲 /
「吃雞煲,到芳村!」,
最出名的就是榕樹頭嘆佬雞煲。
還記得和幾個朋友在榕樹下圍坐一爐,
一邊吃一邊聊天,守著一個火爐,
在嫋嫋騰起的熱氣中,高談論闊。
而如今榕樹頭雞煲旁邊的民居,
已經被拆空。
以後,我們還能看到榕樹頭下人湧湧,
露天炭爐吃雞煲的景象嗎?
地址:荔灣區二沙地路11-13號
人均:90元
/ 甜園甜品 /
和這條街氣質相稱的甜園甜品,
是陸居路最旺的甜品店!
20年過去,芳村人已戒不掉這家的甜。
招牌雙皮奶味道偏甜,
但細膩熟悉的奶味,
仍是許多街坊的心頭好。
煎餃7元有5隻,價格很實惠,
外皮酥脆,內裡是韭菜餡,
還加了沙果所以有一絲清甜,
蘸上店家自製的辣椒醬,更是香脆!
地址:荔灣區陸居路38號
人均:13元
/ 銘泰煲仔飯 /
陸居路上的銘泰煲仔飯,
也是網紅店了。
每到飯點,排隊是必不可少的!
這家煲仔飯的飯和菜是分開裝的,
用料不錯,分量也足,
均價十多塊錢也很實惠,
是附近學生和上班族的飯堂。
地址:荔灣區陸居路8號立白中心旁
人均:17元
/ 滿記艇仔粥 /
小時候,滿記艇仔粥還開在船上,
風浪大的時候,船會搖晃得很厲害,
在搖晃的船上喝粥,
這是屬於芳村人的獨家記憶!
這裡的煎麵炸的脆脆的,
像小熊乾脆麵一樣。
但底部醬油偏多,吃到後面略鹹。
就算如此,
我還是希望改造後還能吃到滿記的艇仔粥...
地址:荔灣區珠江隧道芳村出口(近白鵝潭酒吧街)
人均:25元
/佳銘熟食牛雜/
陸居路很多食肆做的都是街坊生意,
這家牛雜也不例外。
還記得冬天放學的時候,
路過吃一份牛雜或是一碗傳統雲吞麵,
那是長大都忘不了的美味。
地址:荔灣區陸居路12-2號
人均:12元
/大家福美食/
人氣超高、價格超親民的老字號「啫啫」煲,
雖然出身於市井,
但味道比很多米其林餐廳的出品都要好吃。
這裡是很多老街坊的飯堂,
即使附近有很多家「炭爐雞煲」,
這裡的啫啫雞煲在街坊心中地位依然高企。
地址:荔灣區明心路23-29號
人均:58元
除此之外,芳村的美食還有...
連張敬軒都推薦的
老蔡美食
▽
地址:荔灣區芳村山村路23號
人均:9元
荷香居
▽
via.cookiemeko
地址:芳村大道中洞企石路南方茶葉市場中心館斜對面(近鐵路)
人均:52元
窩籃拉腸
▽
地址: 東漖北路湧岸街自編15號(寶蜜園與醉觀公園南門間)
人均:14元
Part 2
芳村,不再是熟悉的樣子!
除了美食,
對於從小到大生活在芳村的人來說,
這裡處處都是情懷!
好多人最純粹的學生時代都在這裡,
芳村小學,初中培英,高中真光...
這裡有我們拼搏的足跡,
也有我們奮鬥灑下的汗水。
小時候常常跟著父母去芳村中市買菜,
菜市場人聲嘈雜,
混合著空氣中魚類的腥,
和蔬菜水果的清香。
陸居路市場的何四日雜店,
已經開了好多年,看到就感到親切。
石圍塘火車站當時每天熙熙攘攘,
廣州人去佛山要先經過珠江大橋來到石圍塘,
再換乘火車去佛山,
如今卻成了文藝愛好者的自拍聖地。
穩穩立在河湧上的五眼橋,
承載了多少孩提的歡笑,
倚靠過無數情人的遐想。
130多歲的聚龍古村,
依然保持著清末的原狀。
井字型街巷錯落有致,
獨特的青磚大屋沉靜雅致,
裡面還住著古宅主人的後代。
生活在古村裡的人,
慢慢悠悠,便是一天。
鵝潭夜月是最出名的,
入夜後,一家大小漫步江邊,
看江上漁火閃閃,充滿詩情畫意。
過年的時候,還有煙花看呢!
如今的白鵝潭雖然沒了煙花,
但在悠閒的下午時光,
去珠江邊走走享受那一絲的安逸,
是最舒服不過的事。
這裡的每一條街道,
都有著專屬於芳村人的集體回憶,
Part 3
芳村,不想說再見!
雖然陸居路的改造才剛開始,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芳村有很多地方已經跟我們說了再見...
80、90年代的花地灣百貨,
曾經的門庭若市,現在的門可羅雀,
或許它在用不一樣的方式,
延續曾經的輝煌!
芳村茶葉城、南方茶葉市場也消失了,
這裡見證過成功者的暴富,
也見證過失敗者的破產。
茶人們來來去去,
茶葉批發市場依舊坐落於此。
信義會館,以前還是廣東水利水電廠,
車間和廠房經過改造,
如今成了現代與古典氣息融合的創意園。
小時候,最愛和家人去花鳥魚蟲市場看金魚
在這裡買了很多烏龜、兔子還有植物
聽說花鳥魚從市場被收購了,
或許不久後它也要消失了吧...
那時候,買菜都會去到陸居路市場,
一到早上或傍晚,
街坊們紛紛趕往這裡。
如今的陸居路市場,只剩空空的招牌。
還有號稱媲美香港蘭桂坊的白鵝潭酒吧街,
如今變成了工作室與寫字樓,
多了一份安穩的氣息。
當年的小蓬仙館內,
儘是搖頭晃腦的書生們,
跟著先生念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如今的小蓬仙館大門緊閉,門可羅雀。
時代的變遷,很多東西出現了,
很多喜歡的東西也跟隨著慢慢消失了,
說不出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芳村的舊城改造計劃,
已經從陸居路開始。
或許一年後再回芳村,
你已經認不出它的樣子。
不少網友就擔心舊城改造後,
還能在馬路邊吃煲仔飯,打炭爐雞煲嗎?
或許,
那些在大排檔喝啤酒、在榕樹下打煲的記憶,
每到入夜就會嫋嫋飄起的煙火氣,
都會隨著拆遷一併洗去。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
阿婆牛雜、榕樹頭雞煲、銘泰煲仔飯這些芳村美食
將不再有人知道。
我們無法阻止城市的迅速變遷,
就像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淌,
舊城改造是好事,只是我感到一絲惆悵...
不知道下次再來芳村,這裡會變成怎樣?
#今日話題#
你擔心芳村改造,
以後會沒有美食吃嗎?
快來留言區和吃貨妹聊聊吧~
你不知道吧,「好看」有個功能
叫點了會變瘦,不信你點點看啊!
來源:微廣州、廣州生活君、微博、大眾點評、網絡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署名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