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資本成本削減策略折戟?卡夫亨氏迎回併購前的CFO

2020-12-19 華爾街見聞

世界第五大食品飲料巨頭卡夫亨氏(Kraft Heinz)於8月26日周一發布聲明稱,前任財務長、現年44歲的Paulo Basilio將取代現任CFO、現年31歲的David Knopf,任命將於9月1日生效,Knopf將重返巴西私募股權巨頭3G資本擔任合伙人。

公開資料顯示,Paulo Basilio在2013年就擔任亨氏公司的財務長。2015年3G資本與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聯手收購了卡夫食品,並將其與亨氏合併後,Basilio還一直擔任新公司的CFO直到2017年10月。他隨後擔任卡夫亨氏美國商業業務的總裁,今年7月剛被任命為公司的首席商業規劃與發展官。

卡夫亨氏發言人Michael Mullen在聲明中表示,更換CFO是公司戰略轉型的一部分,在引入「有經驗的財務方面老兵」後,這些舉措旨在重建公司的業務發展勢頭,焦點是推動長期可盈利的增長。同時,公司加拿大地區與數位化增長計劃總裁Nina Barton將升職為首席增長官,這是個新創設的職位。分析稱,卡夫亨氏此舉意在彰顯重回營收增長路徑的決心。

8月初公布的財報顯示,卡夫亨氏在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近乎「腰斬」,主要是因採購行為違規而進行減記和計入費用的金額合計超過12億美元,上半年公司的淨銷售額也同比下降約5%。當時剛上任40多天的新任CEO、全球最大釀酒商百威英博的前任市場營銷主管Miguel Patricio表示,卡夫亨氏在轉型期間不再提供業績指引,未來焦點將從削減成本轉移至增加旗下知名品牌的價值。

過去一年,卡夫亨氏股價折價了57%,深陷增長停滯和會計行為失當的醜聞中。

2月公司發布2018年財報稱,受旗下卡夫等資產154億美元商譽減值的拖累,去年四季度歸屬普通股股東淨收益為-126.08億美元,降幅達257.6%。去年10月,卡夫亨氏因逾期披露數據而收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傳票,要求配合調查是否存在內部採購操作失當行為,並削減了1/3的股息。

5月上旬,卡夫亨氏發布公告稱,經過一系列內部調查後,公司需要重新發布2016和2017年的年報,以及2018年首三季的季報,以糾正部分員工採購過程不當行為所造成的財務錯誤。公司預計,此前三年的財務數據中少報了產品銷售的成本共計2.08億美元,同時將推遲發布2019年一季報。

與財務有關的諸多負面消息曝光後,至少六家華爾街投行下調了公司評級。卡夫亨氏首席市場官Eduardo Luz在5月底離職,執行長Bernardo Hees隨後也離開公司。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惠譽、穆迪和標普均將卡夫亨氏的債務評級設定在可投資級最低檔,與垃圾級一步之遙。

上周五標普警告稱,如果該公司不能減少債務水平,可能在2021年中旬將卡夫亨氏評級下調至垃圾級。最新季報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債務規模為298億美元,而目前市值接近310億美元。

分析稱,3G資本的戰略核心是通過高槓桿收購與削減成本來推動併購標的增長,並擅長於「零基預算」,但這種策略導致卡夫亨氏對旗下多個知名子品牌缺乏投資。隨著外延交易的機會逐漸枯竭,內部動力不足的卡夫亨氏銷售額也停滯不前。業界普遍認為,現在是時候按下「重置」鍵。

卡夫亨氏周一在美股盤中最高漲1.3%,收漲0.99%,報收25.58美元,接近五日高位,但距離8月15日所創不足25美元的上市以來新低並不遙遠,表明了投資者對轉型計劃的觀望姿態。

相關焦點

  • 卡夫亨氏斷臂 成本壓縮法失效
    從曾經的盛極一時到如今的麻煩纏身,這家食品巨頭的結局似乎並不樂觀,管理者們也開始懷疑,削減成本換取盈利的方式是否已經失靈。棄子卡夫亨氏正在盡一切努力挽回損失。北京時間25日,CNBC報導稱,卡夫亨氏正與瑞士信貸溝通評估麥斯威爾業務,未來有可能會把該品牌出售。
  • 欲出售麥斯威爾咖啡,巴菲特和3G資本都救不了卡夫亨氏?
    隨後,其第一大股東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當初為卡夫亨氏支付了過高的價格。   卡夫亨氏目前的處境有點「窘」。   成本剪刀手——3G資本   卡夫亨氏目前的窘境不得不歸因於其大股東3G資本的運營模式。
  • 股價半年跌了50%,卡夫亨氏「渡劫」不再靠控成本
    這家曾經的食品快消巨頭在短短的幾年中隕落,業績大幅度虧損,甚至還遭到了美國SEC對卡夫亨氏內部採購調查,曾經一度被卡夫亨氏奉為圭臬的成本精簡成本策略如今看來已經失效,即將到任的新CEO米格爾·帕特裡西奧(Miguel Patricio)能否力挽狂瀾也是一個疑問。
  • 大量削減成本之後,卡夫亨氏的情況反而更糟了(上)
    卡夫亨氏(Kraft Heinz)內部發生了什麼讓情況變得如此糟糕?卡夫亨氏是美國最大、最知名的食品公司之一,並且被美國最受歡迎的投資者之一資助。但在今年2月,卡夫亨氏宣布2019年淨銷售額下降2.7%。就在一年前,由於奧斯卡·梅耶(Oscar Mayer)和卡夫(Kraft)等傳統品牌未能跟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該公司減記了154億美元。在管理層拒絕削減股息後,該公司的長期債務評級被降至垃圾債券級別。
  • 大量削減成本之後,卡夫亨氏的情況反而更糟了(下)
    延伸閱讀:卡夫亨氏因大量削減成本而正垂死掙扎(上)通過收購建立新的價值1957年,寶潔公司收購了威斯康辛州綠灣市一家名為查米(Charmin)的造紙商。那時,查米還不是我們今天知道的那個美國國內巨頭。事後算來,該地區有約2000萬美元的銷售額。現在再看那次收購,寶潔當年的廣告預算超過了8000萬美元。
  • 卡夫亨氏市值一天蒸發160億美元
    卡夫亨氏執行長Bernardo Hees在面向華爾街分析師舉行的業績會議上表示,公司對盈利未實現預期中的增長而感到失望,同時承認對尚未實現的成本節約過於樂觀。談到卡夫亨氏目前的困境,不得不提到在其背後扮演操盤手角色的巴西3G資本和「股神」巴菲特。2013年,在「股神」巴菲特巨額融資的幫助下,3G資本收購亨氏,並將其私有化。
  • 距離被聯合利華拒絕還不到48小時,卡夫亨氏決定撤回併購提議了
    離還不到 48 小時,卡夫亨氏突然又宣布撤回提議了。卡夫亨氏被聯合利華拒絕了併購提議在中,卡夫亨氏表示他們「友善地」同意了撤回併購提議,「(合併的)意願在極早的階段就被公布了。聲明這次併購最初並不是卡夫亨氏或者聯合利華宣布的,而是 The Financial Times 的 爆料稱兩家公司進行了會談,隨後聯合利華宣布發表聲明表示卡夫給出的 1430 億美元報價太低,拒絕了這次收購。Alphaville 博客現在,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及巴西的私募公司 3G 資本(3G Capital)。
  • 卡夫亨氏公司(Kraft Heinz)為何失敗?
    卡夫亨氏公司(Kraft Heinz Co., KHC)大幅削減成本的嘗試已告失敗。該公司管理層面前幾乎沒有太好的選項。自從亨氏與卡夫2015年合併以來,出身巴西私募股權投資機構3G的該公司高管們一度成功地讓其利潤率升至行業較高水平。但批評者稱,他們對品牌投資不足,損害了公司的成長前景。批評者說的沒錯。
  • 繼續進行商譽減值,卡夫亨氏還會炸巴菲特幾次?
    從簡單的幾個財務指標中可以看出,本期卡夫亨氏業績是慘不忍睹。財報一出,卡夫亨氏盤前就開始大跳水,一度跌至歷史最低價,截至收盤跌8.58%,盤後股價繼續下滑,今天盤前股價繼續下挫。
  • 貿易爭端加大成本壓力 卡夫亨氏尋求收購以推動增長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卡夫亨氏公司執行長周五表示,儘管該公司雖然受到貿易衝突和成本上漲的影響,但仍願意考慮收購以推動增長。然而,貿易衝突加劇了卡夫亨氏的盈利壓力。在卡夫亨氏提高了產品價格並且在幾個季度以來首次公布了高於預期的美國銷售額後,卡夫亨氏在上個月的報告業績中公布了季度利潤和收入預期。儘管如此,希斯表示,從勞動力到運輸,石油和塑料包裝的成本壓力正在逐漸增加。
  • 卡夫亨氏取消收購聯合利華 食品業最大交易告吹
    1月17日,卡夫亨氏提出以1430億美元收購聯合利華,以打造一家全球性消費品巨頭;宣布報價1月19日,卡夫亨氏公司宣布撤回該併購提議,這起全球食品業最大交易告吹,聯合利華股票周一開盤大跌逾7%,至午盤仍跌7.39%。
  • 希望擺脫困境 卡夫亨氏將任命新CEO
    對此,卡夫亨氏公司表示,這為他提供了在發達新興市場發展業務的豐富經驗,有助於為公司探索更多增長機會。  「傅玫凱是一位久經考驗的商業領袖。他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標誌性的消費者品牌,通過專注於消費者優先營銷、創新和人才培養來推動收入增長。」卡夫亨氏董事會主席亞歷克斯·貝林表示。
  • 卡夫亨氏宣布放棄併購聯合利華
    美國食品巨頭卡夫亨氏公司當地時間19日宣布,放棄以1430億美元併購英國聯合利華公司的計劃。   卡夫亨氏在一份聲明中說:「卡夫亨氏的併購意向在非常早期的階段被公開。我們的意圖是在友好基礎上推進,但聯合利華表明不希望進行交易。」聲明還說:「最好儘早放棄,這樣兩家公司都可以專注於各自創造價值的計劃。」
  • 卡夫亨氏被指對聯合利華不會善罷甘休,被它家「俘獲」是啥體驗?
    ,也不看好能實現收購,因為卡夫亨氏有「機會主義因素」,即川普上任後的股票市場讓美國公司股價膨脹,「他們一直守株待兔,但是交易缺乏邏輯這將可能讓它無用武之地」• 彭博社引述熟悉情況的人士說,聯合利華高管對卡夫亨氏傾向於削減成本和缺乏培育品牌的願景感到擔心。
  • 食品巨頭卡夫亨氏迄今未給疫情捐款 羅志國只口頭加油打氣
    背負業績壓力 3G資本操作失敗自2015年亨氏公司和卡夫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合併後,新公司卡夫亨氏成為世界第五大的食品和飲料公司,但合併以來股價在2017年達到巔峰後就持續走低,並且面臨著巨大的業績壓力。
  • 六個月的禁止收購期將過,卡夫亨氏可能會再次提出收購聯合利華
    他們的分析師 Pablo Zuanic 表示對卡夫亨氏來說,聯合利華依然是個好的收購目標,「我們認為如果他們(卡夫亨氏)還想要繼續在包裝食品領域增長的話,回絕或者是失敗並非 3G 資本或卡夫亨氏能夠接受的事情。」
  • 卡夫亨氏放棄收購聯合利華,大公司的心思忒複雜
    「卡夫亨氏對聯合利華的企業文化、戰略與領導力懷有至高的尊重。」 至此,這樁食品飲料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收購案,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前情回顧: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單戀 上周五晚間,卡夫亨氏方面透露了這則重磅消息,表示其曾向聯合利華提議過兩家公司進行合併,並提出以1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聯合利華。
  • 卡夫亨氏合體:全球第五大食品公司誕生!
    今年1月底,亨氏董事長亞歷克斯•貝林(Alex Behring)就一筆交易接洽了他在卡夫的對手約翰•卡希爾(John Cahill),就在業內還在傳說3G資本要用400億美元買下卡夫的時候,不到兩個月時間,卡夫亨氏就談成了。卡夫股價在3月25日大漲39.4%,至85.51美元,使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502億美元。
  • 卡夫亨氏32億美元「賣子」求生,巴菲特曾稱:買貴了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6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消息,卡夫亨氏公司表示,該公司已同意將其一大部分奶酪業務以3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法國的Groupe Lactalis SA。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食品公司正尋求推動其他業務的增長。
  • 3G資本或收購卡夫食品
    3G資本或收購卡夫食品 時間:2015年03月26日 06:00:00&nbsp中財網   彭博社25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巴西私募股權公司3G資本正就收購卡夫食品進行談判,並有意將卡夫與3G資本此前收購的亨氏食品進行合併,交易最快將在本周內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