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板塊
能化板塊,本周國內能化板塊強勢明顯,多品種同創反彈新高。但伴隨著價格大幅上漲,上行壓力開始顯現。其中,原油1809衝高回落,周跌0.12%至512.9。橡膠1901開始自低反彈,周漲3.69%至12380。塑料1901周漲1.47%至9690。PTA 1901強勢畢現,再度上漲,周大漲5.84%至6846。 PVC1901繼續跟漲,周漲3.81%至7360。甲醇1901維持強勢,周漲1.41%至3245。PP1901周漲3.11%至10085。瀝青1812繼續反彈,周漲0.96%至3356。
化工品近期漲幅驚人 多品種同創反彈新高
本周,化工品成為近期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明星」板塊,多品種同創反彈新高。其中,PTA(精對苯二甲酸)創下近4年新高,甲醇創近5年新高,焦炭則創出2011年上市以來新高。從6月26日至8月9日收盤,PTA主力1901合約累計上漲1262元/噸或20.92%;PVC主力1901合約累計上漲12.6%;PP主力合約上漲12.29%。基本面改善成為化工品行情的主要動力。
點評:中大期貨分析師劉慧也表示,目前,PTA下遊行情相對旺盛,新增產能投放較多且運營良好。同時,PTA新增產能有限,最終導致社會庫存持續下降,也為PTA價格持續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同樣,在PVC上,基本面改善的趨勢也相對明顯。一德期貨分析師張麗表示:「從基本面看,7月檢修導致產能損失很大,而7月底、8月初,上遊供應才開始增加,現在供應增量沒有反映到庫存上,庫存仍處於相對偏低水平。」
原油的持續上漲、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也對整個化工板塊有推動作用。8月7日,上海原油期貨上市以來首次漲停,同時也創下歷史新高,8月8日盤中再次突破前高,達到550元/桶。
INE原油期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上期能源發函提示投資者理性投資
8月7日,上市4個多月的INE原油期貨主力合約(1809合約)首次漲停,漲幅為4.98%,並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收報537.2元/桶。
有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原油期貨的上漲有其基本面因素的驅動,但短期過大的漲幅容易積聚風險,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價格的波動。隨後7日晚間,上期能源發布了《關於做好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
點評:一位期貨公司資深研究人士分析認為,基本面方面主要是需求推動,「8月7日漲停應該是資金推動的,因為這一段時間國內原油期貨與外盤走勢出現了背離」。
一家石油公司期貨部人士稱,國內方面是需求帶動,但是INE原油期貨在進入交割之前具有金融屬性,可能也有受到市場資金層面的因素的影響。
有期貨公司資管部負責人則認為,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好判斷,「這兩個月INE原油期貨成交量相較上市初期要好一些,但是不是有較大的資金進入推動,從盤面上其實看不出來,更多應該還是產業本身的因素更重要些」。
農副板塊
農產品(000061,股吧)板塊,本周國內農產板塊走勢顯強,後來居上跡象展現。其中,大豆1901周漲5.42%至3774,豆二1901周漲6.51%至3698,豆粕1901周漲3.67%至3279。菜粕1901周漲4.60%至2549.豆油1901延續反彈,周漲1.66%至5896,菜油1901周漲2.15%至6660,棕櫚油1901周漲2.05%至4970。鄭棉1901恢復反彈,周漲2.18%至17310。白糖1901延續疲弱,周微漲0.59%至5130。雞蛋1901恢復反彈,周漲4.25%至3902.玉米1901恢復反彈,周漲1.57%至1874,澱粉1901跟隨玉米反彈,周漲3.27%至2367.蘋果1901再度反彈,周漲1.77%至11179。
中美貿易矛盾深化 國內豆類大幅上漲
8月8日,國內大豆、豆二、豆粕主力合約均出現大幅上漲,尤其豆二1809,尾盤漲停,創四個月以來最高。
點評:方正中期分析師指出,國內豆類除卻豆油震蕩波動之外,其他都出現了大幅的上漲,反映出市場的上漲或許是三者的共性因素所導致的。結合目前的市場因素來看,三者的共性因素較大的可能是7月6日中國對美國大豆實施加徵25%關稅的後續影響。7月6日關稅政策落地之後,看到市場上各種對於遠期豆類價格的分析,大家分析較為一致的是進口大豆成本的抬升和遠月買船的不足,在中美貿易摩擦未見緩和的情況下,二者成為了國內豆類的價格的強支撐。
回看國內外豆類的走勢,發現前述所說的利多並未如預期的發酵,反而是外盤期價從低位回升,國內豆類期價窄幅波動,因此國內豆類的大幅上漲,很有可能是一個補漲行情,是中美貿易矛盾再次深化後引發加稅影響的回歸。
蘋果期貨太瘋狂!4個月漲70%私募借減產惡炒?
8月7日,鄭商所的蘋果期貨價格再創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價格,即蘋果期貨指數價格為11663元/噸,收盤價格為11250元/噸(+62,+0.55%)。截至下午收盤,蘋果期貨的持倉流出資金位居商品期貨第二名。據了解,蘋果期貨主力合約自今年4月4日6566元/噸至8月7日盤中再創11696元/噸上市以來新高,4個月來漲逾70.43%。
點評:卓創資訊蘋果分析師楊軍表示,在今年減產的背景之下,盤面價格本就易漲難跌,加上早熟嘎啦高價供應市場,共同促使盤面價格上行。
此外,一位期貨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蘋果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其中盤面價格短時間快速上漲,交易所在5月公布了多起關聯帳戶問題。AP1807進入交割後,蘋果價格在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大幅拉漲,過程中總持倉僅僅增加2萬手,日內頻繁出現了盤中加倉,尾盤大幅減倉情況,是否存在多頭大量自交易情況令人質疑。
徽商期貨分析師認為,蘋果具有季節性特徵,後市預計待8-9月夏季收貨期之後,現貨價格將或有繼續上漲的可能。總體上看,期價在經歷前期半個月的連續上漲後,基本面利多因素已被市場逐漸消化,目前上漲動力較弱,預計期價短期或將偏強震蕩,長期或仍有上漲空間。
黑色板塊
黑色板塊,本周黑色板塊繼續反彈,但盤中顯示高位滯脹和恐高情緒發生。整體來看,焦煤1901周漲1.81%至1237.0,焦炭1901創出新高2507.0,最終周漲1.92%至2420.5,鐵礦石1901補漲明顯,周漲4.22%至506.5,螺紋1810繼續走高,周漲0.31%至4200,熱卷1810高位滯脹,周微跌1.18%至4171。
黑色板塊繼續反彈 焦炭創歷史新高
本周初,黑色系期貨產品價格繼續保持衝高態勢,螺紋鋼、焦炭期貨漲幅相對較高,螺紋鋼期貨創近5年多來新高,高位觸及到4278元/噸,而焦炭期貨創上市來新高,高位觸及2534元/噸;下半黑色系期貨價格出現高位回落現象,但下跌幅度不大。
點評:鋼價受唐山限產影響,煤炭則受用電高峰支撐,但是這都是行業因素所致。商品市場的系統性上漲,需由共同推動力完成,目前的推動力是匯率和貨幣政策的改變。
當前大宗商品市場的驅動力,並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基本面,還受到了匯率、貨幣政策等方面的拉動。
中大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景川指出,前期行情的推動力,以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支撐為主,近期隨著下半年貨幣寬鬆、國內基建回暖預期的增加,驅動力已經切換到貨幣政策上,從而對部分資產價格開始重新定價。
但中信期貨投資諮詢部副總經理劉賓表示,暫時還不能定性為系統性行情,貨幣寬鬆預期雖然帶來支撐,但是各板塊表現分化還較為明顯,同時貿易摩擦還未結束,短期內形成主趨勢的條件並不具備。
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板塊,本周國內有色板塊止跌微彈,幅度不大。其中滬銅1810周漲0.59%至49600。滬鋁1810周漲1.00%至14620,滬鋅1810周微漲0.12%至21285.滬鉛1809止跌反彈,周漲1.59%至18235.滬鎳1811周漲3.80%至113260.滬錫1809周微跌0.03%至145250。
據永安期貨任新普分析,邏輯看,一是,海外市場有色止跌反彈。二是,有色多品種維持現貨升水結構,庫存部分降低,滬倫比價走低,進口虧損,市場壓力不大。三是,國內日益嚴重的環保行動,對有色礦石供應形成抑制。四是,海外有色礦山存在勞資、環保、產能時滯現指,客觀上有利於反彈。四是,國內宏觀政策存在轉向可能,促成了投資情緒的上升。五是,有色消費並未徹底轉差,小金屬需求尚為偏好。後市看,短期繼續反彈,中期視宏觀動態及微觀變化,以震蕩對待。策略看,低吸高拋,或嘗試相關對衝。
行業資訊
3名期貨大鱷被限開倉1個月
7日,鄭商所連發三條公告,限制三組客戶全部品種開倉交易1個月。消息出來,各資本微信交流群裡炸開了鍋,都在紛紛熱議。
引發各大期貨交流群熱議的原因,是此次被處罰的對象。從各大微信群內容的指向來看,均指向業內大戶、期貨大鱷——傅某某、劉某某、林某,這幾位都多次以期貨人生導師身份,出現在各種行業研討班,或介紹期貨研究和交易體系,或闡述行情走勢和價格預判。
一位行業內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看,三位「期貨大鱷」在蘋果、棉花等期貨品種上都有過深度參與,「比如蘋果期貨,交易所要求所有帳戶合計的持倉不能超過單一品種500手,但是實際情況看,這些大戶和私募機構用多個帳戶進行購買,炒作價格,現在的處罰明顯集中在蘋果的多個關聯帳戶的認定上,這三位期貨大鱷也被證實是影響近期蘋果期貨行情走勢的重點人物。」
姜洋:呼籲《期貨法》儘早出臺 解除境外投資者參與市場的顧慮
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期貨法》沒出來,我們在調研過程當中發現,境外投資者最擔心自己的合規經營通過不了,我們參與到你們市場上,但最後很多民事糾紛怎麼解決。《期貨法》涉及整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跨境參與期貨市場受到不少限制,要梳理這方面的障礙和限制,建立統籌小組。
7月煤炭進口創四年半新高 穀物進口大跌48%
大宗商品進口方面,7月煤炭進口同比激增49%,環比上升14%,至2901萬噸,為2014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溫天氣下發電需求旺盛,7月以來,已有18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
鐵礦石的進口重現增長,粗銅、精銅進口亦穩步擴張,成品油進口量也有明顯上升。
農產品方面,穀物及穀物粉同比進口量劇減48%,大豆進口同比也萎縮21%。7月,中國對自美進口部分商品開徵25%進口關稅,其中包括大豆、玉米、大米、高粱等糧油產品。4-5月,穀物及穀物粉進口同比增長34%。
(責任編輯:陳姍 HF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