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逐漸疏遠相撲 "國技"後繼無人?

2020-12-21 東方網

原標題:日本年輕人逐漸疏遠相撲 "國技"後繼無人?

橫綱白鵬接過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獎盃。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10日報導,相撲是日本的「國技」,言外之意這是日本獨有的競技。相撲力士從低到高分為10個等級: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及橫綱。

  相撲的最高榮耀——橫綱

  橫綱是力士的最高稱號,一旦晉升為橫綱就不會再降級;而在橫綱以下的各級,如果成績不佳就會面臨降級的危險。不過,若橫綱遭遇連敗或者體力衰退,就只有引退一條後路。

  此外,橫綱在賽場內外,都被要求保持高雅的品格和氣質。「橫綱」代表了相撲界獨一無二的至尊地位。比賽前,也唯有橫綱可以高調華麗地進入「土俵」。腰間圍著織錦絲帶的「回」,在開道力士「撒露」和「持刀」的帶領下,進行祈求五穀豐登的儀式。

  如今擁有相撲界最高頭銜—— 「橫綱」的力士只有白鵬和日馬富士二人,且均來自蒙古。2007年白鵬成為第69代橫綱,緊接著去年日馬富士晉升為第70代橫綱。

  不過,白鵬成為橫綱時,另一位橫綱朝青龍(也是蒙古人)卻在2010年2月因捲入向普通人施暴事件而引咎退役。

  據日本相撲協會介紹,目前記錄在案的第一代橫綱,是18世紀江戶時代初期晉升為橫綱的明石志賀之助。相傳他身高約2.2米,但生卒年月不詳。而最早的橫綱晉升記錄則為1749年成為第三代橫綱的丸山權太左衛門。

  日本相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橫綱有:曾在20世紀30年代獲得最高連勝紀錄的雙葉山(第35代橫綱)、32次奪冠成為歷代獲勝次數最多的大鵬(第48代)、以及北之湖(第55代,現任日本相撲協會理事長)等等。1999年,夏威夷出身的曙、武藏丸以及貴乃花、若乃花兄弟等四人晉升為橫綱。

  橫綱等被認為「曾為相撲界做出貢獻」的力士, 引退將繼續在日本相撲協會工作。具體來說,便是以「親方」的名義開辦自己的相撲部屋(培訓相撲力士的組織),並培養下一代相撲力士。另外,少數橫綱、大關級力士會在引退後成為藝人或格鬥家。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醜聞不斷的日本相撲運動,憑什麼被狂熱國民奉為日本「國技」
    文|殷九洲近日,從不缺乏關注度的日本相撲界由於第70代橫綱(相撲等級中的最高級別稱謂)日馬富士的鬥毆事件,引起了日本國內的軒然大波和各大新聞媒體連日來的競相報導。那麼日本人為何如此痴迷於相撲呢?相撲的「國技」地位是怎樣確定的呢?
  • 相撲丨日本的國技
    對於初次看相撲的人而言,一定會覺得很難理解:比賽看起來就是兩個穿著十分不雅的胖子推來推去,但為什麼日本人卻把相撲視為「國技」來推崇呢?相撲和日本文化又有哪些關聯呢?今天咱們就走進相撲的世界去看一看。從「回」的材質上還可以分辨出相撲的等級,排名靠前的穿絲綢製品,排名靠後的穿棉製品。由於比賽時選手僅僅下身穿「回」進行格鬥,所以能否牢牢抓住對方的「回」是就勝負的關鍵。比賽時,「回」鬆開的一方會被判輸,被認為是「不潔而敗」。 相撲的標準比賽服裝第三是髮髻。從髮髻的形狀可以判斷相撲的等級,而相撲身上那種獨特的香味,正是髮油的氣味。
  • 相撲力士琴光喜被曝涉黑涉賭 日本「國技」蒙羞
    有1500年歷史的相撲在日本的意義遠不止是一項運動,它號稱日本「國技」,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看相撲、練相撲,也是很多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還是練「國技」的大學生單純,鐵桿粉絲是相撲洗白的希望  日本相撲的高層建築從頂端開始垮塌,這項「國技」現在是靠著基礎頂著。電視直播沒有了,名古屋相撲競技館將近8000人的座位幾乎爆滿。
  • 拜名師練日本國技 相撲場上中國第一人
    南方網訊  經常聽說扶桑武士歷盡艱難來到中原遍訪武林名師的故事,現在也有兩名中國人東渡扶桑,拜在名師門下苦練日本國技相撲。柔道雖然也是日本的國技,但和相撲卻完全不同。我練柔道時肌肉有了一定的基礎,這個有些幫助,但在技巧上兩者有很大差異。相撲講究的是「立合」,兩人對撞在一起,只能前進或後退,那一撞有將近一噸的力量。  相撲選手的身材都很壯實,但在退役之後,您現在的身體狀況怎麼樣?我現在身高1.80米,體重是115公斤,而在現役時代的體重是135公斤左右。
  •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日本「國技」相撲,已經逐漸被蒙古人統治
    國技」,在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也會進行相撲比賽的表演。日本旅遊明信片上的相撲到了現代,日本更是繼續把相撲發揚光大,而且更加職業化系統化,日本相撲協會都會支付高水平相撲運動員豐厚的薪水,比如最高級別的橫綱,每個月的底薪收入為300萬日元
  • 日本的「國技」柔道和相撲 是怎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呢
    在日本東京,古武道研究會曾立一碑,上書「拳法之流傳 自明朝人陳元贊而起」。陳元贊是大明王朝時的一位武林高手,他將中國的傳統武術傳到了日本。少年時的陳元贊曾在嵩山少林寺習武,經名僧指點,武術漸進,成為一名武林高手。後來,他東遊到日本,先後在名古屋、江戶等地傳授正宗華夏拳術,並廣收徒弟。
  • 他是800斤的美國相撲之王,娶嬌妻後離世,如今妻子無人敢娶
    在日本也有被稱為國技的體育相撲。他是800斤的美國相撲之王,娶嬌妻後離世,如今妻子無人敢娶他是800斤的美國相撲之王,娶嬌妻後離世,如今妻子無人敢娶相撲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日本本土運動,而是來自中國的一個角。《禮記月令》記載「天子命令將軍講武習射,講授角力」。
  • 相撲起源於蒙古,為什麼卻在日本備受推崇?
    相撲被尊稱為日本的國技,所謂國技,自然是在全國備受推崇,相撲在日本的地位就像桌球在中國的地位一樣高,全日本的民眾都或多或少的了解這項運動(當然,這項運動由於其特殊性,無法像中國的桌球一樣在基層,在全國推廣發展,無法做到全民參與)。
  • 相撲的起源,或許不在日本
    不管起源如何,如今的相撲,已經實打實是一種極具日本特色的運動項目了。相撲被稱為「日本國技」是20世紀初才開始有的提法。1909年,如今的東京著名景點、日本國內重要體育場館,兩國國技館剛剛落成。開幕儀式的致辭文中,有「相撲畢竟是日本的國技」這句話,從此以後,相撲就在越來越多的場合被稱為「國技」,兩國國技館也成了大相撲比賽的場地。和許多日本的特產一樣,相撲的起源,也不是在日本本土。
  • 日本「相撲」——原始、古老又充滿趣味的運動
    不過這種刻板印象讓很多人沒辦法深入去了解相撲運動本身,以及相撲運動與日本文化相融合之後的魅力。 其實相撲被稱為"日本國技"的時間並不是很久遠。1909年,作家江見水蔭為新建造的國際館起草的致辭文中才提到這一說法:"相撲畢竟是日本的國技……"自此這個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 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醜陋的相撲胖子?她們有什麼原因嗎?
    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撲就會自然而然認為它是日本的國技,其實雖然相撲在日本文獻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約一千三百多年前 ,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時日本才將相撲定位在「國技」這個地位上的。   尊為日本「國技」的相撲,是日本人特別喜歡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比賽時近乎全裸的兩個大胖子在直徑4.55米的圓形「土表」上,扭在一起,進行角逐。巨人相撞,極富戲劇性。 在日本,相事運動是高雅的事業,運動員要具備純真、熱心、胸懷寬廣的素質以及誠實果敢、謙虛的修養。
  • 魅力獨特的日本「國技」相撲
    相撲,以其獨具的魅力,越來越受到日本人民的喜愛。每年在東京和其它大城市,都要舉行六次大賽,每次大賽進行十五天,吸引著眾多的觀眾。日本天皇也是一個相撲迷,時常前往觀看東京相撲大會的比賽。相撲幾乎和日本有同樣悠久的歷史。早期的相撲比賽在神道教的寺廟中舉行,每一回合的相撲都伴隨著宗教的舞蹈動作,並有鼓聲相配合。
  • 日本相撲迎蒙古三橫綱時代 華人選手復出創最佳
    3月27日,日本大相撲界誕生了第71代橫綱——蒙古籍選手鶴龍(現年28歲)。這是繼2012年秋季賽後的日馬富士後,久違了約一年半時間誕生的新橫綱。他能否打破日本相撲的「白鵬統領時代」也成為一大看點。
  • 她的前夫是400公斤相撲之王,長相貌美坐擁千萬遺產,卻無人敢娶
    但是有一項競技項目是不一樣的,那就是相撲。相撲選手需要有異常肥胖的體重,他們每天都要吃相撲火鍋,相撲火鍋的熱量十分高。他們每天也都需要睡很久很久,來維持身體的熱量。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相撲之王的妻子,她長相貌美擁有千萬遺產卻無人敢娶,難道是因為她的前夫是400公斤的相撲之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相撲被譽為日本的國技,但是相撲之王卻是一位美國黑人。
  • 美國相撲之王:體重830斤,結婚一年後去世,如今妻子卻無人敢娶
    相撲源於中國春秋時代,春秋到秦漢時期時名為「角牴」,具有武術性質,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則稱「相撲」,唐朝時相撲傳入日本,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宋朝時相撲從武術中分化出來,只撲不打,不能踢腳。
  • 說到日本,一定要去了解一下他們國技——相撲文化
    日本的國技相撲,它是始於日本的神道教,在千年以前,原來是為了感謝神明的一種慶典活動,以後就流傳了下來,演變為今天的相撲活動。作為一種專業競技項目,相撲也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日本人的喜愛相撲的程度從古至今一直是長盛不衰的。相撲除了自己熱門以外,無形中也影響了其他的一些文化。
  • 相撲起源於日本?錯,它來自古代中國
    說起相撲這項運動,很多人都會想起日本的相撲比賽,它是日本的國技,也是一項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項目,進而很多人認為相撲起源於日本,因為日本的相撲太出名了。今天要和大家說一說相撲的真正起源地。相撲其實原產於中國,在秦漢時期叫角牴。在南朝 梁任昉的著作《述異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今冀州 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漢造角觝戲,蓋其遺制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在西漢初年,冀州(今河北)一帶就流行著這樣一種民間遊戲:人們戴著有角的面具互相格鬥、鬥力。這種既是競技又是表演的活動,被稱為「角牴」,又被稱為「蚩尤戲。」。
  • 日本將圍棋定為"國技" 欲在奧運期間推廣"傳統文化"
    海外網10月21日消息,當地時間20日,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
  • 800斤美國相撲之王,身價千萬娶模特為妻,如今妻子為何無人敢娶
    眾所周知,在中國桌球被稱為國球,自從1959年容國團為我國摘得第一塊世界冠軍獎牌後,桌球這項體育運動在國內興盛不衰,不僅為國家掙得巨大的榮譽,還為外交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在日本,同樣有一項被譽為是國技的體育運動,相撲。
  • 相撲有啥好看的?為什麼在日本備受推崇?
    可能對很多同學而言,相撲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兩個大胖子推來推去有什麼好看的?但是日本人對相撲就特別推崇,視其為「國技」。為什麼相撲在日本的地位這麼高?相撲比賽到底有什麼看點?相撲大力士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本期Dr.YOU關注「日本相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