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進銷差價超1倍 老百姓大藥房旗下門店遭立案調查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口罩進銷差價超1倍 老百姓大藥房旗下門店遭立案調查

近期,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百姓大藥房」,603883.SH)旗下門店由於捆綁銷售、口罩漲價等事宜屢踩紅線,兩次遭到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

3月12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管局方面了解到,目前關於豐沃達老百姓健康大藥房斑馬湖店的立案調查還未結案。該公司旗下門店涉及到的另一起違規案件業已結案,由南寧市青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老百姓大藥房連鎖(廣西)有限公司南寧東葛店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與門店違規事宜相對應的是,老百姓大藥房在2月3日對外提及,95%的門店正常營業,要穩定市場,絕不漲價。

然而,在採訪中,其門店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春節期間,門店也賣過1~2元的口罩,但現在一次性醫用口罩都由公司統一進貨,進貨價為3.8元一個,口罩的售賣價格是4元一個。

對於其口罩價格的上漲,引發了不少網友質疑。記者注意到,有網友在微博平臺提到:「長沙老百姓大藥房的口罩與益豐大藥房的品類一樣,為何貴那麼多,益豐大藥房的價格卻是10元5個。」

兩次被點名

2月3日,老百姓大藥房上證e互動平臺上表示,疫情期間,老百姓大藥房堅守崗位門店正常營業、盡力保障全國門店藥品供應、穩定市場絕不漲價、加強疫情知識宣傳,同時DTP藥房和24小時售藥門店堅持營業。

截至2020年2月7日,公司有極少數門店因疫情管控、交通封閉等原因暫時閉店,95%的門店已正常營業。

然而,話語剛落,老百姓大藥房旗下數家門店卻遭監管部門兩次點名,其原因包括捆綁銷售、哄抬物價等。

2月10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豐沃達老百姓健康大藥房斑馬湖店因為進價為1.7元/個的一次性口罩,以4元/個的價格銷售,涉嫌哄抬價格。目前,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對此已立案調查,擬處罰款5萬元。

據股權穿透圖顯示,豐沃達老百姓健康大藥房為老百姓健康藥房集團連鎖有限公司旗下的藥房,豐沃達物流(湖南)有限公司為老百姓健康藥房集團連鎖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7%。豐沃達物流(湖南)有限公司則為老百姓大藥房的全資子公司。

3月12日,記者為此致電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管局,但其工作人員告知:「已經跟相關執法部門諮詢過了,目前這個案子暫時還沒有辦結。具體辦理結果將會在官網上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疫情中,老百姓大藥房不止一次出現旗下藥店違規事宜。

目前老百姓大藥房旗下門店涉及到的另一個案子業已結案。2月12日,南寧市青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老百姓大藥房連鎖(廣西)有限公司南寧東葛店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據工商信息顯示,老百姓大藥房連鎖(廣西)有限公司為老百姓大藥房的全資子公司。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門店於1月22日下午在其經營場所將醫用口罩與板藍根顆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藥品進行捆綁銷售,在2020年1月23日執法人員查獲時已完成整改。

該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提及,當事人的違法行為雖然持續時間較短,涉及數量和金額較小,但有負面示範作用,對醫療產品市場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當事人從重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處以人民幣5000元,上繳國庫。

為何旗下門店接連遭到立案調查?公司將會如何加強對門店的管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3月11日,記者就此問題多次致電其公司證券部,但其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已將採訪函轉達給董秘。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其回復。

仍被質疑的價格

儘管其涉事門店受到相應處罰,但目前在公共交流平臺上,仍有大量消費者投訴老百姓大藥房的口罩價格上漲。

3月7日,網友小鹿在微博上向記者爆料:「在長沙的一家老百姓大藥房,通過公眾號預約口罩價格是3.32元一個,但有次自己順路去老百姓大藥房買口罩,結果發現,一款一次性防護口罩竟然要賣16元。自己當時急著上班,聽到價格這麼貴就走了。」

而網友小王則向記者提到,自己曾多次去老百姓大藥房了解口罩價格。有的門店1.2元一個,有的2元一個,最近去的這些門店口罩價格大多數是3.32元一個。對於口罩的不同售價,門店所給出的解釋是貨源不同、進貨渠道不一樣。

對於消費者所投訴的事宜,記者以消費者名義致電位於長沙的老百姓大藥房門店了解情況。

長沙市人民路的一家藥店工作人員提到,目前門店裡仍有醫用一次性口罩售賣,售價是4元一個。當記者提及價格太貴時,她對此解釋:「我們進貨價都到了3.78元。如果覺得貴,你可以選擇在公眾號上預約,1.5元一個口罩。你試試看,晚上11點左右可以預約到。」

長沙市雨花區的藥店工作人員也同樣表示,醫用一次性口罩售賣目前售價均為4元一個。對於外界所質疑的口罩漲價行為,上述工作人員並不認可。「我們的進貨價都到3.8元了,生產廠家是湖北仙桃的公司。我們沒有定價的權利,都是由公司在電腦裡統一定價。」

此外,就門店的經營模式來講,她提及門店屬於連鎖公司,商品由公司統一採購,有專門的物流,清點完貨物後會直接配送到各個門店。

「以前還可以通過商品的銷量情況在公司倉庫裡挑產品。過年時,一塊兩塊錢的口罩我們也賣過。但是現在口罩很緊張,倉庫能採購到的只有這一款。」上述工作人員提到,「現在,口罩都是由我們被動接貨的,沒法跟公司主動申請要哪一批貨。」

不過,仙桃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7號令規定,該市口罩銷售出廠價實行政府指導限價,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不得高於1.20元/片,非醫用口罩價格不得高於1.00元/片。對違反政府指導限價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至今仍被消費者詬病的口罩價格,究竟是隨著成本上漲而水漲船高,還是由於其他原因?記者再次聯繫老百姓大藥房相關負責人詢問緣由,其表示需要同董秘聯繫。

相關焦點

  • 口罩5分購進賣4元,差價73倍!這些藥店提價超10倍受重罰,最高300萬
    涉案商家:海南文昌一九堂藥品連鎖店進銷差:22.6倍處罰:擬罰款300萬元1月29日,海南省文昌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最大的直營連鎖藥店海南一九堂藥品連鎖經營有限公司及其28家分店涉嫌哄抬口罩價格問題立案調查。
  • 國藥一致子公司一藥店涉嫌哄抬口罩價格 遭廣州曝光
    其中,2月2日,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投訴舉報對國藥控股國大藥房廣州連鎖有限公司金碧世紀店進行檢查,發現該店銷售的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泰邦彈性防護口罩,每包2隻,在2020年1月23日至30日期間銷售價格為29.8元/包。
  • 高濟醫療至暗時刻:旗下藥房負責人涉口罩刑案被公訴
    康佰馨第一大股東為高濟醫療旗下的高濟醫藥河北有限公司,而高濟醫療實為高瓴資本專注於大健康領域投資和運營的平臺,目前旗下門店總數近萬家。2月2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分別聯繫了康佰馨與高濟醫療方面,不過未獲得回應。康佰馨來廣營店自稱姓吳的店長向記者表示,作為連鎖藥店的一家門店,商品均由總部採購和配送,門店僅負責銷售。
  • 1月份竟買到2月生產口罩 益豐藥房上海一加盟店被立案調查...
    其中,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時,現場有消費者向執法人員反映,其1月27日在該藥店處購買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內的合格證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16日。經查,涉案口罩系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私下從某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處購得。當事人的上述違法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 老百姓大藥房協助湖南省政府「全球採購」3600萬隻口罩
    根據湖南省政府相關統籌安排,疫情期間,湖南省商務廳、工信廳委託老百姓大藥房採購及配送一次性口罩、消毒液等衛生防疫用品。老百姓執行總裁王黎表示,公司高效的全球採購平臺構建起防疫戰役強有力的保障部隊。以口罩為例,全省14家重點聯繫口罩生產企業的口罩日產量,已由啟動一級響應時的30多萬隻提升到2月9日的81.36萬隻。消毒液方面,依靠眾多企業復產、轉產,經過為期半個月的緊急配送,老百姓大藥房旗下門店以及協助配送的重點機構領域裡,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逐步實現供需平衡。
  • 穿越1月份竟買到2月生產口罩 益豐藥房上海一加盟店被立案調查涉案...
    其中,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時,現場有消費者向執法人員反映,其1月27日在該藥店處購買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內的合格證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16日。經查,涉案口罩系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私下從某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處購得。當事人的上述違法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同時,已進行行刑銜接工作,涉案人員已被公安部門抓獲並採取強制措施。
  • 藥店巨頭現資本擴張「後遺症」:老百姓大藥房被點名借疫情哄抬物價...
    2月22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曝光第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例,其中經查發現,渭源縣愛心老百姓大藥房從1月22日開始藉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機,將之前售價為5元/袋(十隻裝)的一次性口罩,提價到10元/袋(十隻裝)銷售,涉嫌哄抬價格;2月13日
  • 叮噹快藥線下藥房違法經營相關醫療器械遭立案 易初蓮花鬨抬物價被...
    經查,當事人在2020年春節期間銷售的大白菜、油麥菜、菠菜、黃瓜等4款蔬菜多次超過1月19日的進銷差價率,存在哄抬物價行為。當事人涉嫌違反《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市局執法總隊已立案調查。  資料顯示,易初蓮花為正大集團旗下大型購物中心,1997年在上海浦東設立第一家店,2007年改名為卜蜂蓮花。
  • 門店超5000家的老百姓大藥房賣劣藥被罰 已是年內第6次
    「 1 」售賣劣藥被罰,今年已六次遭處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老百姓大藥房連鎖(上海)有限公司向上海老百姓益平大藥房銷售藥聖堂(於2015年4月上市,上市之後便開啟了擴張之路,目前為止已成功開發了湖南、 陝西、浙江、江蘇等22個省級市場, 擁有門店5438家。圍繞在老百姓大藥房頭頂上的眾多光環中,最能提振和說服投資者的或許是,老百姓大藥房在6月22日晚,發布的公告,擬向騰訊系企業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林芝騰訊」)發行不超853萬股,發行價為70.34元,募資不超6億元。
  • 老百姓大藥房創立18年,門店數量增長至4579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李永華) 「18年來,老百姓(大藥房)始終保持穩健增長,連鎖藥店數量從0到4579家,年銷售額由1200萬元增至100億元,會員數量已經超過3439萬,年成交筆數逾1.2億筆。」
  • 卜蜂蓮花疫情期間「涉嫌哄抬物價」 被上海立案調查
    來源: 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2月13日訊(記者 郭帥)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通報疫情防控期間第四批違法典型案例,其中,上海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楊高中路店涉嫌哄抬物價被立案調查。經查,當事人在2020年春節期間銷售的大白菜、油麥菜、菠菜、黃瓜等4款蔬菜多次超過1月19日的進銷差價率,存在哄抬物價行為。當事人涉嫌違反《價格法》的相關規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已立案調查。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1.8億美元,法定代表人是李瑞寒。
  • 年增2000家店 老百姓大藥房擴張提速
    作為藥品零售「湘軍」代表,上市5年以來,老百姓旗下藥房門店數量從千餘家擴大至5000多家。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單單是2019年,老百姓新增門店數量就達到1281家,呈現出加速擴張的態勢。按上述計劃,三年內老百姓旗下藥房門店數量或突破一萬家。
  • 一心堂否認與老百姓換股合併傳聞 兩大藥房總收入近200億門店超1.3...
    不過,隨著近年來產業政策、資本介入以及規模化競爭的驅動下,藥房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作為行業龍頭的一心堂和老百姓也通過內生式開店及外延式收購併重的方式加速擴張,兩大藥店合併的傳聞也並非空穴來風。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一心堂和老百姓分別擁有門店總數6911家、6177家,合計達到13088家(含加盟),前三季度淨增加門店數量為1387家。
  • 老百姓大藥房內蒙古併購項目落地 再添287家門店
    紅網時刻12月20日訊(記者 喻向陽)今晚,老百姓發布關於收購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告,公司擬以人民幣6.8億元自有資金收購上海騁臻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三家企業間接持有的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 坐擁6000家門店,老百姓大藥房還繼續擴張的動力在哪?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藥房遍地都是,在我們小區樓下,就有3、4家不同的藥店。中國目前有連鎖藥房「四大金剛」,分別是雲南的一心堂、廣東的大參林以及湖南的益豐藥房和老百姓。今天,貝殼投研要研究的就是老百姓大藥房,這名字聽起來就很親民,有老百姓在的地方就有老百姓大藥房!
  • 安徽鑫興大藥房3家門店被立案調查!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獲悉,該所結合湖南「大頭娃娃」事件開展了一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此次檢查發現市場上各類固體飲料種類繁多、標價價格普遍偏高,百姓緣大藥房廬陽分公司涉嫌價格欺詐違法行為被立案調查。
  • 醫用口罩合格證「早產」 益豐藥房上海一加盟店遭通報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依法查辦涉嫌假冒偽劣、哄抬物價、銷售過期口罩等違法案件。現向社會集中通報第五批違法典型案例。其中案例6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涉嫌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醫療器械案顯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時,現場有消費者向執法人員反映,其1月27日在該藥店處購買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內的合格證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16日。經查,涉案口罩系當事人私下從某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處購得。當事人的上述違法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 老百姓大藥房擴張「後遺症」 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
    (以下稱「林芝騰訊」)發行不超853萬股,發行價為70.34元,募資不超6億元,並計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這也意味著老百姓大藥房向智慧零售的布局再進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林芝騰訊與老百姓大藥房特別約定,若老百姓大藥房後續開展智慧零售、雲計算、雲服務等相關雲合作,應優先與騰訊及其關聯方、指定方在上述領域進行合作。關於本次合作,老百姓大藥房對《投資者網》表示,公司與林芝騰訊的合作處於初步階段,目前以框架性的戰略合作協議確定方面的合作,助力老百姓大藥房的業務發展,能讓基層群眾更便捷觸及老百姓門店,公司在「新零售」基本的合作方向。
  • 卜蜂蓮花疫情期間「涉嫌哄抬物價」被上海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
    中國網財經2月13日訊(記者 郭帥)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通報疫情防控期間第四批違法典型案例,其中,上海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楊高中路店涉嫌哄抬物價被立案調查。  案情通報顯示,2月9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根據相關線索對當事人位於上海市楊高中路2128號的經營場所的價格行為進行執法檢查。
  • 從流動商販處購買口罩後高價轉賣 海南一超市被立案查處
    據了解,1月25日,海南省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對瓊海高速路口加油站旁佳佳美超市涉嫌高價銷售口罩問題進行調查,發現該超市老闆從一流動銷售人員手中購買一次性口罩,以60元/包的價格高價銷售,且不能提供進貨憑證。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瓊海市公安局聯合執法,抓獲5名流動高價兜售口罩的人員,查扣12000個涉案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