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鮮奶保質期到中國延長14天,這樣的巴氏奶你敢喝嗎?

2020-12-16 網易新聞

(原標題:澳大利亞鮮奶保質期到中國延長14天,這樣的巴氏奶你敢喝嗎?)

今天(9月6日)又有媒體曝出,一些進口巴氏奶在本國和中國的銷售保質期差別很大,在本國保質期為7天的鮮奶在中國長達21天。

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的通知,通知稱在近期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多批次澳大利亞進口巴氏殺菌乳產品中發現不合格,並宣布暫停一家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今天(9月6日)又有媒體曝出,一些進口巴氏奶在本國和中國的銷售保質期差別很大,在本國保質期為7天的巴氏鮮奶在中國長達21天。

據了解,巴氏鮮奶(低溫奶)早已成為全球最流行、保留牛奶營養成分最多的牛奶。據統計,發達國家飲用巴氏鮮奶佔液態奶比例95%以上,有著「世界上每消費4杯牛奶,其中3杯是巴氏鮮奶」的說法。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72 -85 的恆溫殺菌,相較於常溫奶,巴氏奶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高端牛奶的印象。

進口鮮奶保質期應該是多少天?

據媒體報導,通過對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正在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保質期比本土長了14天。

在一些城市的高端大型超市,進口鮮奶產地來源廣泛,包括澳洲、德國、英國、韓國等,各種品牌數量眾多。

有媒體採訪到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巴氏奶在70 -80 間殺菌,一般保持期就只有7天。現在工藝比較先進,保質期可能更長,但不會超過14、15天。」

長期在雪梨生活的人士也表示「從來沒見過21天保質期的鮮奶。在當地也有巴氏殺菌奶銷售,但保質期只有7天。所有鮮奶保質期都不會超過7天。」

線上渠道購買過的網友也稱:「21天的進口巴氏奶,是為中國製造的專供奶嗎?」

那麼,這些延長了「壽命」的進口巴氏奶的保質期標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我國法律法規?

每經記者查閱食藥監總局網站,關於食品保質期,食藥監總局規定:

一、食品保質期是食品生產經營者根據食品原輔料、生產工藝、包裝形式和貯存條件等自行確定,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證食品質量和食用安全的最短期限。保質期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承諾,保質期一經確定並在包裝上標註後,不得隨意更改。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關於食品含義的解釋,食品包括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均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三、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原料、半成品包裝上標註的保質期,應當視為食品的保質期。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半成品作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應當認定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八)項的規定。

根據該規定,食品生產者也是食品保質期的制定者,進口鮮奶自行確定其保質期在中國法律法規下無可厚非,但其在本土的生產工藝和銷往國外市場的工藝是否不同,其設定保質期時長的標準是否一致,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延長一定有問題嗎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介紹,目前少數企業會採用膜過濾技術,即過濾掉芽孢、體細胞數,減少落菌數,再配合新包裝,有可能將保質期延長到20天。而澳洲的鮮奶可能是用了名叫「超巴氏的U P技術」。U P是指在超高溫130 以上瞬間殺菌,馬上冷卻,保質期可達20-30天;而另一家本土奶企負責人表示,「確實有可能是用了這一項技術,另外還有一種叫預巴殺技術,就是兩次巴氏殺菌,也可以延長保質期。但是,多次殺菌可能會對一些熱敏感性的微量元素有損害。」

那麼韓國的巴氏奶保質期相對澳洲為何又短一些?據分析因韓國距中國較近,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正是因為這種優勢,日本和韓國的產品才最先進入中國。也就是說,韓國的巴氏奶如果技術先進包裝好的話,確實可以有真的鮮奶進入中國。

在澳洲從事代購的李女士稱澳洲巴氏奶有特殊的快遞渠道,一天內飛到中國,個人代購才可以做到。

另據本土奶企相關人士介紹,正常情況下,奶製品從澳洲或歐洲進入中國,包括運輸,報關、清關等過程,怎麼都要花去30-45天的時間。一位在淘寶平臺銷售德國牛奶的店家告訴記者:「從德國海運過來大概40天到港口,還得報關、檢驗檢疫,之後才能從港口入倉再到運輸渠道。」

因此,進口巴氏奶在技術層面是可以做到延長保質期的,但在冷鏈運輸和報關檢疫等環節會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這也為進口巴氏奶埋下了不可知的安全隱患。

今年不合格進口巴氏奶全部產自澳大利亞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主管部門已經針對事件主角Camperdown Dairy在內的三家乳品企業進行調查,以回應中國監管當局的關切。受到消息影響,在澳大利亞市場上市的Australian Dairy Farms Group(Camperdown Dairy的母公司)股價上周五暴跌13%。

Australian Dairy Farms Group隨後寫給澳大利亞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稱,對於通過媒體得知Camperdown Dairy的巴氏奶出口到中國的註冊資格被暫停感到「既驚訝又失望」。該公司已經從中國媒體中了解到有關批次產品不合格的消息,但是認為這與獨立第三方對有關產品進行的檢測結果「不符」。

「向中國出口牛奶的業務佔我們銷售很小的一部分。」通報說,「我們每一個批次的產品都經過獨立的外部實驗室深入的檢測,這是一種常規做法,管理層也會對相關檢測結果進行複查和記錄。」該公司堅稱,無論在何時,上述檢測都沒有發現牛奶有什麼細菌。

雖然該公司在極力對自己進行辯解,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記者通過對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統計發現,今年1-7月,幾乎每月都有進口牛奶被檢出不合格問題,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成為「重災區」。

Camperdown Dairy今年以來已經多次登上「質檢黑榜」,其生產的澳蘭吉系列牛奶在6月和4月各有3批次、2批次巴氏殺菌乳被檢出不合格,存在菌落總數超標、非脂乳固體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等問題。目前該企業已經在華的註冊資格已被暫停。

Camperdown Dairy官網顯示,該公司位於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並稱其牛奶產品從牧場到冰櫃不過24小時,其中不添加人工色素、香精和添加劑。

然而,Camperdown Dairy並不是唯一被查出產品不合格的澳方乳業。據中國網報導,2016年前7個月公布的不合格進口巴氏殺菌乳品全部來自澳大利亞。

1月,新南威爾斯全脂巴氏殺菌鮮奶、諾科全脂巴氏殺菌鮮奶共3批次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4月,澳蘭吉小鎮澳滋牛系列全脂巴氏殺菌鮮牛奶、喬尼牧場巴氏殺菌乳2批次產品非脂乳固體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6月,喬尼牧場藍臻雷克特區巴氏殺菌乳、澳蘭吉小鎮全脂巴氏殺菌乳、澳蘭吉小鎮部分脫脂巴氏殺菌乳3批次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超標、菌落總數超標;

7月,澳蘭吉小鎮部分脫脂巴氏殺菌乳、澳蘭吉小鎮全脂巴氏殺菌乳、澳斯淳全脂巴氏殺菌乳3批次產品經檢驗,存在標籤不合格、超過保質期等問題。

高溫消毒保質期延長 進口巴氏奶或成「偽巴氏」

加上包裝、冷藏、運輸、關稅等一系列成本因素,一般進口巴氏奶的價格都高於國內本土品牌價格。每經記者查閱某線上平臺商家,紐西蘭進口牛奶KOHA原裝巴氏殺菌全脂純鮮奶1L裝每瓶售價93-96元,價位稍低的品牌也要平均每升40元以上,而本土品牌線上銷售巴氏鮮奶的並不多,據了解,實體經銷店鋪銷售價格每升在20元左右。

中國乳業俱樂部發起人雷永軍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對於進口巴氏奶的監管實際上存在漏洞。巴氏奶在進口過程中需經過長時間的運輸,還要進海關檢驗,大多無法滿足7天左右的保質期要求。「把很多保質期二十幾天、三十天的牛奶稱為『巴氏奶』是很可笑的」。此前也有媒體報導,有些進奶企為了延長鮮奶保質期而採用高溫滅菌,而這種工藝生產的巴氏奶實際上是「偽巴氏」。

業內人士表示:「進口巴氏殺菌產品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環節有兩個,一是從廠家到機場,二是下了飛機進超市,如果中間冷鏈運輸不達標,很容易出現漏包、脹氣問題。同樣是巴氏產品,國產出現食品安全的概率是進口的1%。」

每經網綜合自南方都市報、中國網

(原標題:澳大利亞鮮奶保質期到中國延長14天,這樣的巴氏奶你敢喝嗎?)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賣到中國增至21天 真是巴氏奶嗎
    澳洲鮮奶本國銷售保質期為7天,賣到中國卻增至21天  我們喝的進口鮮奶真是巴氏奶嗎?  新聞調查: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南都記者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澳洲鮮奶賣到中國保質期延長至21天
    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保質期長達45天還是巴氏奶嗎?
    相比國產牛奶,很多人更青睞進口巴氏奶。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國產巴氏奶保質期多在5天至10天,但進口巴氏奶的保質期卻在15天至20天,有的甚至長達45天;此外,部分網售進口巴氏奶並非純牛奶,而是添加了其他物質的調製乳。
  • 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外保質期7天到中國變15天
    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澳洲巴氏奶成不合格「重災區」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今年1~7月,幾乎每月都有進口牛奶被檢出不合格問題,而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則屢次登上質量「黑榜」。
  • 進口巴氏鮮奶進入福建市場 保質期翻了好幾倍
    延長保質期會降低牛奶活性成分  進口巴氏鮮奶進入國內以後,卻為何變成了延長保質期的 「中國特供」?  「這可能與進口品牌採用了區別於傳統巴氏保鮮工藝新技術。」    ▲在福州一家超市,一款進口生鮮乳的保質期近40天  前不久,南方都市報記者針對廣東省的進口鮮奶進行走訪調查,發現進口鮮奶保質期遠遠超過本土鮮奶。事實上,不僅在福建,進口鮮奶保質期延長在全國來看都很普遍。  某知名奶企福建區域負責人坦言,近年來奶業競爭激烈,國內外奶企廝殺的戰場也從原先的奶粉、常溫奶市場開始向鮮奶市場轉移。
  • 賣到中國保質期就7天變21天,澳洲鮮奶這怎麼解釋?
    澳洲鮮奶本國銷售保質期為7天 賣到中國增至21天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大舉進軍中國,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進口鮮奶:保質期7天變21天
    記者日前在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都在15天以上,最長的達45天。特別是澳大利亞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的產品保質期卻延長至21天。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記者發現,相比國內巴氏殺菌奶5-10天的保質期,進口巴氏殺菌乳的保質期普遍在15天以上,且這些延長「壽命」的巴氏奶的價格通常要高出本土巴氏奶1倍以上。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洲等地考察鮮奶市場,當地鮮奶的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
  • 進口巴氏奶信任危機:出問題概率是國內奶的100倍
    那麼,這些進口的保質期相對較長的巴氏奶還是巴氏奶嗎?能否維持其原有的品質?王丁棉告訴記者,現在國外巴氏殺菌奶的產業鏈可以控制在無菌環境生產,通過改良的技術手段,同樣在低溫的狀況下,早就能將保質期延長至20~30天。
  • 「巴氏殺菌奶」未標註生產廠家 這樣的鮮奶還敢喝嗎
    水母網6月24日訊 (YMG記者 鍾嘉琳)炎熱的夏日,在家門口小店裡喝上一杯冷藏過的鮮奶,既有營養又消暑。住在煙臺芝罘區三馬路附近的李大爺家旁邊就開了這樣一家鮮奶店,因店內出售的鮮奶主打「巴氏殺菌」牌而生意火爆。細心的李大爺發現,這家鮮奶店出售的「巴氏殺菌奶」瓶身上只有生產日期,沒有生產廠家、QS認證等信息。
  • 進口澳洲鮮奶保質期竟長達21天 澳洲國內僅7天
    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記者調查發現,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卻在15天以上。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長富每日配送的巴氏鮮奶,讓「有奶喝」升級到「喝好奶」
    巴氏鮮奶具備好奶四個條件,將成為中國牛奶消費主流 這四個條件唯有巴氏鮮奶一攬俱全,是理想中的「好奶」。    據專家介紹,巴氏鮮奶採用巴氏保鮮工藝,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天然原始的營養,其要全程2-6℃冷藏,保質期只有5-7天。而常溫奶(純牛奶)採用超高溫滅菌法,儲存期可達6-9個月,但其高強度的熱處理破壞了原奶固有的風味和天然營養。
  • 進口巴氏奶的網上「偽裝術」:用調製乳冒充鮮奶
    與國產巴氏奶2-8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普遍長達15-22天,澳大利亞保利(Pauls)巴氏殺菌全脂鮮牛奶保質期甚至長達40天。對此,一位乳企技術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進口巴氏奶漂洋過海到中國市場需要更久的保質期。通過檢測糠氨酸等指標,可以推斷這類巴氏奶通常應用100℃以上的熱加工處理,才能把保質期延長至15-40天。
  • 揭進口奶巴氏假面:保質期普遍延長 並非全部低溫滅菌
    保質期是本土巴氏奶兩倍  所謂巴氏奶,是指通過巴氏殺菌法處理過的牛奶,殺菌溫度低、儲藏條件為冷藏、保質期短是巴氏奶的三大特點,由於並非所有產品都標註殺菌技術,所以消費者通常以保質期長短來辨別哪一款是巴氏奶。
  • 這樣的牛奶,你真的敢喝嗎?
    疫情之下,豬肉、牛肉漲價明顯,不少人甚至有些「望而卻步」,不過「奶」尤其是各種品牌的鮮牛奶卻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和超市大打價格戰,一升牛奶最低只需要5塊錢!不過,這樣的牛奶,你真的敢喝嗎?據了解,往常這一時節,鮮奶的價格都在20元一升左右,但現在,除了有大量不同名字的鮮奶出現,價格也往往降到了10元左右。
  • 研究|長保質期低溫奶與巴氏奶「新鮮」戰略相悖?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巴氏低溫鮮奶的市場佔有率約為15.2%,而發達國家鮮奶在液態奶中的佔比均超過90%。也就是說,雖然國內乳製品行業規模龐大,但是低溫鮮奶佔比還比較低。但是近幾年來,低溫鮮奶行業正在提速發展。
  • 在澳洲7天就過期的鮮奶千裡迢迢來到中國後卻還能保存21天?坑誰呢!
    —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到了21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鮮奶。」與超高溫殺菌的常溫奶相比,巴氏殺菌奶保質期特別短。而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巴氏奶在70度到8度之間殺菌,一般保持期就只有7天。
  • 保質期45天還是巴氏奶嗎?
    相比國產牛奶,很多人更青睞進口巴氏奶。市面上銷售的國產巴氏奶保質期多在5天至10天,但進口巴氏奶的保質期卻在15天至20天,有的甚至長達45天。此外,部分網售進口巴氏奶並非純牛奶,而是添加了其他物質的調製乳。巴氏奶是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今年多批次進口巴氏奶因質量問題登上「黑榜」。
  • 揭秘巴氏鮮奶的前世與今生!
    走進超市乳品區,你會發現櫃檯上擺放著品類繁多的牛奶,有純牛奶、有機奶、低脂奶、高鈣奶等,然而有一種奶卻自己悄悄躲到了生鮮區的冷櫃中,它就是「巴氏鮮奶」。同等規格的巴氏鮮奶不僅價格要比普通牛奶高一些,而且保質期也要短不少。即使是這樣,很多人還會把它帶回家。問其原因,只有幾個字「新鮮,好喝」!沒錯,「巴氏鮮奶」的確新鮮,但除此之外您對它還了解多少?
  • 你喝奶的方式正確嗎?一篇文章幫你認清巴氏鮮奶
    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巴氏殺菌乳嗎?它與市場上最常見的常溫奶有什麼區別呢?你知道它該怎麼飲用嗎……接下來,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傳說中的巴氏殺菌乳。  一、什麼是巴氏殺菌乳?但這也鮮奶的存儲、運輸條件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  二、什麼是巴氏殺菌法?  1865年,被稱為「現代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著名化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在解決葡萄酒異常發酵問題時,發現加熱可以殺死有害微生物,稍後他將該法用於生產安全的「消毒牛奶」,牛奶的保質期由此延長到了數十小時,這套工藝便被稱為「巴氏殺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