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歷史:金槍魚,曾被日本人視「不吉利」的下等海產魚類

2020-08-27 澹奕

長久以來,金槍魚給我們的印象除了美味之外,最直接的感受應該就是其價格的昂貴了,尤其是「金槍魚中的貴族」——藍鰭金槍魚,因為其美味程度與稀罕程度都堪稱金槍魚界之最,所以價格也向來讓人瞠目。在日料店中,一份金槍魚赤身動輒上千塊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每吃一口,就好像吃下了金錢一般,即便個人喜好不同,可這麼貴的價格,也很難有人說「這魚怎麼這麼肥,不好吃」吧。

然而誰曾想到,金槍魚成為如今餐桌上的絕對貴族的歷史,也不過一百多年。在一百多年前,金槍魚的主要消費國日本,金槍魚是一種非常廉價,被視作下等食物的海產。當時的日本貴族、武士人群根本不會輕易去吃金槍魚,只有比較窮困的群體,才無奈食用金槍魚。

什麼原因造成了當時金槍魚的尷尬呢?很簡單——太肥了。

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由於天皇的倡導與嚴令,日本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素食主義時代」,當時的日本就好像現在的印度,身份越是貴重越不會進食肉類,像牛肉之類壓根就沒人吃,只有需要參加戰鬥的士兵還有需要進行苦力勞動的窮人會經常吃肉

當然,用現在的觀點看來,日本也不是完全禁絕了肉類,當時水中的魚類並不在「肉食」的範圍之內,還是可以食用的,而像是鯨這樣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也被歸類於魚類,所以這也造成了日本綿延長久的捕鯨歷史。

由於古代的交通條件非常不便,海產運輸到內陸其實並不容易,即便是像日本這樣的島國仍舊非常困難,平安時代,由於平安京也就是如今的京都並不在海邊,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講,海鮮運到京都之後就不新鮮了,所以平安京的貴族們並不喜歡海產,反而是非常鍾情於現在日本人並不怎麼食用的淡水魚類。

平安京周圍河川眾多,也非常靠近琵琶湖,各種淡水水產豐富,鯉魚在平安時代被當成絕對的魚類貴族主角,出現在貴族宴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包括金槍魚在內大多數的海產魚類當時處境都非常尷尬,除了沿海地方的漁民之外,在內陸基本無人問津

這種情況,到了室町時代末期與戰國時代,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時由於大量運河的開通還有實權中心的移動等,加上大阪、江戶等沿海商業城市的不斷興起,海產魚類的處境出現逆變,開始不斷受到歡迎。只不過,金槍魚這種魚,還是不受人待見。

日本傳統文化中,向來追求飲食上的清淡優雅之感,比如鯛魚、河豚這樣的白肉魚類受到了青睞,而對日本人來說,金槍魚這種脂肪厚重的紅肉魚類,味道太過濃鬱豐盈,實在是太肥膩了

除此之外,金槍魚在當時日語中的發音是「shibi」,這與「死日」的日語發音相同,日本人也講究同音的忌諱,尤其是那個武士群體佔據主導地位的年代,這對於經常要奔赴戰場參加戰鬥的武士們來說,實在是非常不吉利。逐漸的在日本也就形成了一種文化,食用金槍魚,代表的就是不吉利,即便生活困苦的人,也不會輕易去吃金槍魚的。

江戶時代,金槍魚仍舊被視作味道很差,而且不吉利的下等魚,經常被大量隨意丟棄在海產市場的地上,價格也便宜到離譜,可仍舊乏人問津。

直到「攥壽司」出現之後,金槍魚的境遇才稍稍有所改變,因為缺乏冷凍等相關的保鮮技術,當時除了醃漬之外,最常見保存海產的方法就是將其泡在醬油裡,然後做成壽司。相對於大多數魚類,金槍魚似乎非常適合這種方法,被醃漬過的金槍魚肉做成的壽司,開始廣受好評,金槍魚的等級也開始提升。不過,現在日料店裡賣得最貴的赤身等部分,還是因為太肥了被棄如敝履。

「黑船事件」之後,美國人用蠻力叩開了日本的大門,日本人並沒有做太多反抗,而是乖乖順從接受了,並且開始大規模接受吸收西方文化制度,開始了後來讓日本逆襲的「明治維新」歷程。在西方文化的不斷影響之下,本來喜好清淡飲食的日本人,也開始追求高油脂類是食物,金槍魚也迎來了其徹底翻盤的時代

也隨著工業化時期,遠洋捕撈、冷凍保鮮、交通運輸等條件的大幅度改善,金槍魚的產量、消費量也是與日俱增,現在,金槍魚早就成為了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出名、最昂貴的海產之一,備受青睞。

在日本,金槍魚從捕撈,再到銷售、分割、料理等,都有非常嚴格完善的規制,而為了最大程度保留金槍魚的美味,日本的做法通常是做成刺身,甚至連金槍魚的魚骨、魚眼球之類也不會絲毫浪費,畢竟,太貴了。

而與此同時,在西方各國,金槍魚的大多數結局則是被製成罐頭。

雖然完成了逆襲,從本來被人看不起的海產變成了海產中的貴族,可這對於金槍魚來說,並不是件什麼好事,相反,這反而給金槍魚造成了滅頂之災。由於金槍魚被視作高檔美味,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世界的海域都興起了捕撈金槍魚的狂潮,除北冰洋外的其他三大洋,到處都是金槍魚的捕撈船。

結果就造成,大西洋地區本來最重要的金槍魚孵化地地中海,金槍魚近乎滅絕,日本附近海域,也早就沒了金槍魚的影子,當年能夠捕撈到體長三米的巨型金槍魚的夏威夷海域,如今能抓到一米長的金槍魚都少見。

全球範圍內金槍魚資源銳減,然而這帶來的並不是人類的反思保護,反而因為金槍魚日益稀少,讓其價格不斷上漲,使得捕撈金槍魚的人有增無減。

更要命的是,金槍魚是一種無法完全人工養殖的魚類,目前的技術能做到的也僅僅是捕撈自然海域的金槍魚幼苗,再投入網箱養殖,可這麼一來,自然界的魚苗數量又在減少,無異於竭澤而漁。

短短一百多年的歲月,金槍魚完成了逆襲,可這種逆襲很可能造成的最終結局是,當年爛大街的金槍魚,最終走向徹底消失。金槍魚的故事告訴我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時候太出調了,未必是好事。

相關焦點

  • 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也就是說,光這麼一條金槍魚,就能換北京二環的一套豪宅!不過,別看現在金槍魚被炒到天價,就像旅日美食作家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一書中告訴我們的那樣,早年間,金槍魚曾是日本人眼中最下等的魚類,甚至連豬都不吃。原來,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體重身長的金槍魚,無法置於水槽中流通,而且它的肉色殷紅如血,極易變質腐爛,對於吃慣了鮮魚的日本人來說,金槍魚自然不受待見了。
  • 金槍魚的「翻身史」——從一次開魚儀式說起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魚是一種佔據主要地位的食材。日本人在慶祝新年時、會熬製沙丁魚乾,也會用海帶卷等水產品做出各種家常菜,這些菜餚對於日本的新年必不可少。在成人式或婚禮等祝賀儀式上、人們會供上整條的鯛魚。  到了近代,在日本料理中,金槍魚成為了一種很受歡迎的食材,這種熱度一直蔓延到了中國。
  • 海產魚類食品成營養新貴 在家DIY收穫美味樂趣
    海產魚類食品成營養新貴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海產魚類食品是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為這類食品可以降低冠心病發病率並預防一些癌症的發生。在對格林蘭島上愛斯基摩人的人群實驗表明,大量食用海產品可以將冠心病和癌症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不僅是愛斯基摩人,在隨後的研究中發現,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人群心臟病的風險明顯低於食肉人群。
  • 金槍魚身上最貴的一塊肉,好想嘗一口!
    金槍魚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魚類之一,在日本,人們對金槍魚有狂熱的喜愛,此前一條藍鰭金槍魚曾在築地市場拍賣出千萬的天價。金槍魚基本上都是野生的,在捕撈、運輸、保鮮上要求很高,因此價格較貴。在日料店裡,吃金槍魚刺身時,一份刺身的量交少。
  • 日本料理文化代表金槍魚,估計是最貴的魚類,單條拍賣180萬美元
    金槍魚是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鱸形目(Pereiformes)、鯖科(Scombridae),魚類中某幾個屬金槍魚屬(Thunnus)、舵鰹屬(Auxis)、鮪屬(Euthynnus)、狐鰹屬(Sarda)、鰹屬(Katsuwonus)、裸狐鰹屬(Gymnosarda)的統稱,從漁業利用的角度可以將金槍魚分為: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藍鰭金槍魚
  • 香港研究顯示,魚類及海產二惡英含量最高
    新華網香港12月13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食物安全中心13日公布首個總膳食研究報告,結果發現魚類及海產樣本的二惡英和二惡英樣多氯聯苯含量最高;而本地市民從膳食攝入這兩種汙染物的分量,一般不會影響健康。
  • 為什麼金槍魚這麼受日本人追捧?看到把魚切開那一刻,貴點也值了
    為什麼金槍魚這麼受日本人追捧?看到把魚切開那一刻,貴點也值了!日本人喜歡吃魚是眾所周知的,而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魚呢?除了魚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魚類的脂肪比其他肉類的脂肪要低的原因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日本四面環海是一個島國,這麼小的一片土地上人口眾多,出了日常的種植糧食之外,他們本國的領土不太合適讓他們發展養殖業,所有肉類一般都是進口,所以價格比較貴,再加上四面環海,魚類較多魚肉的價格便宜,所以這才是日本人喜歡吃魚的原因。
  • 「海水魚之王」,日本曾組團到我國海域偷捕,現年產量僅有1噸!
    我國海域遼闊,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可食用的魚類品種繁多。各種各樣的海魚除了口感各有不同外,外表及顏色也不太一樣,有的魚除了食用以外,還被人們作為觀賞魚類。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魚,日本人視其為「海水魚之王」,曾組團到我國海域偷捕。
  • 3分鐘了解現代廣受歡迎的金槍魚,為何在江戶時代卻被食客嫌棄
    不過,在日本江戶時期,金槍魚卻不是什麼受歡迎的食物,甚至受到食客的嫌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金錢魚在江戶時代被譽為「古來下魚」,別說是貴族,就連平民都不喜歡吃。而且由於黑潮流向的變化,金錢魚資源在江戶時代大量增加。1836年到1837年的時候,江戶湧入大量的金槍魚。而漁民在捕撈的時候,有時一天最高可捕撈1萬尾,這造成金錢魚的售價只要一尾200文。
  • 日本魚王——鯛魚,是怎樣的存在?
    魚類是日本一大資源。說到日本的魚大家都會想到金槍魚、三文魚,鯛魚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實際上,鯛(diāo)魚可是日本的魚王,也被稱作「代表日本人的魚」。那麼鯛魚在日本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所謂日本魚王,鯛魚,其實就是我們國內常見的加吉魚。聽這個名字,加吉,就可以看出這魚不一般,確實,加吉魚是比較珍貴的一種魚,肉質細嫩鮮美。一般有紅鱗和青鱗兩種,紅鱗加吉魚顏色漂亮,尤為珍貴。
  • 日本的「困局」:漁獲量「縮水」20年,金槍魚靠養殖「續命」?
    我國東海、黃海海域的鬚鯨就曾被日本漁船大量捕獲,但當時我國能夠捕撈鯨魚的大型漁船數量很少,只能眼睜睜看著日本的漁民大肆捕撈。自《聯合國海洋公約法》生效以來,擁有海洋主權的國家紛紛將距離海岸線200海裡範圍內的海域劃為專屬經濟區,日本漁船就再也不敢為所欲為了。
  • 在日本料理界最有知名度、最能代表日本料理文化的,就是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已經都被日本人吃成瀕危動物了,可以這樣說,如今在日本料理界最有知名度、最能代表日本料理文化的,就是金槍魚!還有,大家或許不會相信,在古代的日本,金槍魚卻一直不受人待見,甚至一度還被貶為「下魚」。
  • 巨型金槍魚精華所在:中國人吃不了,日本人居然生吃,你吃過嗎?
    要說我們的鄰國日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最愛吃海鮮的一個小國家了,由於自身的地理原因使得他們四面環海像一個小島。面對汪洋的大海一般他們的食物大部分都會選擇海產品,當然日本海鮮的種類也是特別的多也非常的豐富,就拿金槍魚來說吧日本人就特別愛吃這種魚。
  • 這魚在日本稱為「腦黃金」,蛋白質含量魚類第一,國內很少人吃
    海鮮一直是很多人喜歡的食物,海鮮不僅味道鮮美,營養也是特別的豐富,魚肉是大家吃的最多的海鮮,各種各樣的魚也是有各種營養,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在日本特別受歡迎的魚。這魚在日本稱為「腦黃金」,蛋白質含量魚類第一,國內很少人吃。「它」是什麼呢?
  • 日本新冠疫情或加速金槍魚市場衰退
    日本新冠疫情或加速金槍魚市場衰退2020-06-02 16: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我在日本生活了六年,金槍魚在任何一家壽司店都是最貴的產品。」McTaggart說,「疫情期間,我們基本都在家做飯,跟妻子、孩子一起用餐,我們的英語課也改成了網上教學。雖然壽司店仍提供外帶服務,下班後店門口排起長隊,但我們也只不過是偶爾採取購買。」今年以來,日本金槍魚價格下跌10-30%,藍鰭金槍魚和大目金槍魚向高檔餐廳的供應基本陷入停滯。
  • 在日本這種魚比「黃金」還貴,國內卻經常能吃,太令日本人眼紅了
    隨著全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走上了旅遊的這條道路。畢竟旅遊能帶給我們好多東西,既可以欣賞國內的風景名勝、歷史遺蹟,感受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還可以去到國外體會完全不一樣的當地風土人情,不管是哪一種,都十分吸引人。
  • 中國南方金槍魚交易中心落戶我市!金槍魚除了刺身還能怎麼用?
    藍鰭金槍魚是有體溫的,體溫有27攝氏度。可以算作溫血動物來看待。而其他一般的魚類都是冷血動物~~5. 大型金槍魚的成熟期很漫長,8至10年。這個時間夠有些小型日常食用魚類繁衍好幾輩的了。6. 最貴的藍鰭金槍魚成交在日本,15540萬日元。折合1100萬人民幣。成交地在日本東京築地魚市場。7. 金槍魚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為了活命必須永不停歇的遊動。
  • 地中海40種魚類或滅絕 藍鰭金槍魚數量尤其值得關注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地中海大約40種魚類可能在今後幾年內滅絕。報告說,過度捕撈、汙染和棲息地破壞致使幾乎半數鯊魚和鰩種群以及至少12種硬骨魚種群遭受威脅。
  • 「聚焦」「金槍魚之都」的絕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aul Gomez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足夠的食物用來養活家人了,他的妻子甚至已經代替他,成為這個家的經濟支柱。14歲時Raul Gomez跟隨著父親乘坐小型漁船從桑託斯將軍港出發,駛向薩蘭加尼灣,一個晚上就能捕獲十幾條金槍魚,而且重量通常超過100公斤。
  • 關於金槍魚
    關於金槍魚(1)現在金槍魚算得上是一種備受關注的魚類。作為食材稱得上名貴鮮美。當然,各種金槍魚保護組織對它們也很關注,如何改善一些瀕危金槍魚品種的生態狀況,也是一個棘手的話題。講起金槍魚就繞不開日本,我們聽聞的天價金槍魚也多是在日本拍賣的。但其實在一百年前金槍魚還是很便宜的,那時的日本人並不喜歡金槍魚肉,在古代日本,日本人是基本不食畜肉的。日本從平安時代以來就有一種「」觸穢觀念」。自佛教傳入日本後,「死」、「病」、「生產」等和「血」相關的事情被大家敬而遠之,這種「觸穢觀念」在當時的最高權力者以及貴族們之間逐漸浸透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