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芥末墩又來了,它不僅是冬天的菜餚,隨時都可以做

2020-09-03 水果阿蘭


芥末墩帶給我們暖暖的回憶

你現在還吃芥末墩嗎?你會做芥末墩嗎?

芥末墩,也就是芥末白菜,因為團成一個圓形,放在盤子裡,像一個柱子那樣敦實地坐在盤子中。老北京人叫它芥末墩兒。

它是用大白菜與芥末粉醃製而成,過去一到冬天大白菜下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基本都醃一些芥末墩、雪裡蕻、水疙瘩頭之類的菜餚。

尤其是過年過節,做一些芥末墩,大魚大肉之後,為了解油膩、醒酒,吃上一口芥末墩,那種刺鼻的芥末味,讓你有一種醒腦的效果,白菜脆脆的,吃著才叫痛快。

有了這些醃菜,一到冬天基本上不愁沒菜吃,早晨,一個花卷或者大饅頭,夾一些鹹菜,就是早餐了。午飯,炒一個肉末雪裡蕻(或者不放肉末),熬一鍋白菜湯,撈一鍋米飯,吃的很香。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知道還有家庭做芥末墩嗎?過去的大白菜基本都是冬天才下來,每家每戶都儲存一冬天的白菜,其中一些就醃芥末墩。如今,你想什麼時候吃大白菜,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得到,想吃芥末墩了隨時都可以做。

我把家母過去做的芥末墩方法給大家展示一下,希望能帶給你對過去吃芥末墩的回憶。

主要食材:白菜心(過去母親做的時候也用白菜幫,因為白菜心給我們做湯用),芥末粉,白糖,鹽、香油,開水。

製作步驟:

1, 芥末粉用開水衝泡,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蓋好蓋子,放一邊悶涼。


2, 白菜洗淨,將白菜心剝出,切成寸段,放在一個較深點的容器中,用開水汆燙一下,瞬間過涼水。

現在的大白菜不抱團,容易散,所以用一根小繩子繫著


3, 汆燙白菜的開水不用倒掉,裡面放鹽、白糖,讓水自然晾涼。

4,水自然涼後,將白菜放入容器中浸泡,吸收水中的味道,取出白菜,澆上攪拌好的芥末即可裝盤。



芥末墩的特點是:清爽、刺鼻、解油膩。

溫馨提示:芥末粉必須是用開水衝,衝完後一悶,讓其自然涼。現在超市賣的都是芥末醬,少了自己家衝芥末的那道工序,因此做出來的芥末墩也就少了一些老北京芥末墩的味道。


煎灌腸

做完芥末墩,再給大家做一道煎灌腸,相信很多人也很喜歡這道美食。其實說起煎灌腸,我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孩子喜歡吃,他說從小就在姥姥家吃過,特別香,想再回憶一下姥姥的味道。所以家裡買了一節灌腸給他煎了一盤。

兒子說:自己家裡做的煎灌腸比外邊賣的好吃多了,家裡做的煎灌腸酥脆,外焦裡嫩,餐廳做的又貴又梗。(他曾經在一家餐廳買過70元一小盤,裡面就幾塊)

說起煎灌腸,最主要的是蒜汁要調好,蒜汁調好後,用灌腸蘸著吃才香。

食材:灌腸,豬油,大蒜,鹽,水。

製作:

1,灌腸切成薄片,碼放在盤子中,上鍋蒸4、5分鐘。

2,大蒜拍碎,剁成蒜末,放在碗中,放一點點鹽,水,攪拌均勻,待用。


3,將豬油放入鍋中,油熱,放入灌腸,微火煎成兩面焦黃即可。


提示:煎灌腸用豬油煎,提前將家裡的肥肉切成丁,上鍋熬製。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來了,它不僅是冬天的菜餚,隨時都可以做
    你會做芥末墩嗎?芥末墩兒,也就是芥末白菜,因為團成一個圓形,放在盤子裡,像一個柱子那樣敦實地坐在盤子中。老北京人叫它芥末墩兒。北京的兒話音芥末墩兒,墩的後面必須有一個兒字音,否則叫出來不好聽。它是用大白菜與芥末粉醃製而成,過去一到冬天大白菜下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基本都醃一些芥末墩兒、雪裡蕻、水疙瘩頭之類的菜餚。
  • 芥末墩兒,老北京年夜飯的頭道菜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的一道特色菜,可謂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而在每年的年夜飯上,芥末墩兒是家家餐桌都少不了的。梁實秋在一篇介紹老北京年景的文章中曾寫道:「吃是過年的主要節目。年菜是標準化了的,家家一律。」難道老北京人過年都是去酒樓定年夜飯套餐的嗎?
  • 老北京的故事:好娘的芥末墩兒
    而我明白自己也是常在她老人家面前蹬鼻子上臉的人,有時做點小壞事兒,好娘都會一笑而過,從未斥責過我。好娘要是能活到今天,已經是百歲之上的人了。好娘是地道的北京漢人,個子不高,瘦瘦小小的。幹起活兒來動作極其麻利。她一輩子生養了六個子女,還帶大了幾乎所有孫輩。
  • 過年吃的太油膩怎麼辦,老北京告訴你芥末墩兒最解膩
    馬上就是年下,大家避免不了的各種「約會」,雖然現在都不提倡大魚大肉了,但是總覺得過年了就應該吃點好的,什麼減肥高脂肪統統都拋到腦後了,什麼煎炒烹炸的美食就不知道拒絕了。但是過完年後,看著自己身上的贅肉,和日漸下降的免疫力,又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吃的那麼「放蕩不羈」,吃的那麼油膩。
  • 吃過正宗的芥末墩,才能算過一個北京的年
    芥末墩是地地道道的北京特色百姓菜,為北京人們過年必吃的一道美食之一,成菜後清爽可口、解膩,因此成為年後大魚大肉之後的必吃菜餚。芥末墩主要是由白菜製成的,加上醋、精鹽、芥末、糖、香油等,即可成菜。製作方法極其簡單,白菜擺好造型後,用開水衝燙,抹上芥末糊,醃製一天後即可食用。
  • 推薦一款老北京的特色美食——芥末墩兒,咬上一口滿滿的芥末味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
  • 老北京美食——芥末墩兒,一道讓你吃一口就能無比清醒的小菜
    小吃這件事,往小的方面來說,能滿足口福之餘解解嘴饞,而往大裡說,它能代表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特產風物等,因此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它特色的代表小吃、小菜等美食,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道老北京的特色小菜「芥末墩兒」。
  • 芥末墩是用一堆芥末堆成的?北京人教你如何用大白菜做出下飯菜品
    都說大白菜是北京人的必備食品之一,不僅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還能在以前北京的大冬天裡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被當時的老北京人稱之為「菜中之王」,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大量的生鮮瓜果進入北京,大白菜不再像以前那樣頓頓吃,但是總有人還是會懷念它的味道,所以芥末墩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憑藉其獨特的名字和特別的味道收穫了無數粉絲
  • 那些只有老北京人接受的美食,除了豆汁還有芥末墩
    說到這種麻豆腐,可能有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它是什麼。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種特色小吃,有人也會稱其為豆腐渣。這在老北京很受歡迎。許多人喜歡吃東西。但是,當許多外國人到北京旅行時,他們看到這種特殊的小吃,因為外表看起來太難看了,一看就沒有食慾,所以他們不能接受這種特殊的小吃。當聞起來時,味道也很奇觀,外地人就更難接受了。
  • 汪曾祺有過一句名言:「舒家的芥末墩兒是最好吃的,在全北京!」
    芥末墩兒有些像榴槤一樣,是一道讓人開始敬而遠之,但吃起來又欲罷不能的美食。在北京的餐館裡,只要是北京老字號或打著老北京菜招牌的店,芥末墩兒都是必備的涼菜。《閭巷話蔬食》中說「舊時北京有個小報介紹此菜,說其『能啟文雅之士美興,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上」,可見,無論是富貴還是貧民,芥末墩兒都是既高雅又通俗的治癒性美食之一。
  • 酸甜爽口的"芥末墩兒"(圖)
    芥末墩兒是滿族傳統食品,後來芥末墩兒成了老北京人對冬天胡同生活的回憶。深冬初春白菜一統天下的時候,是吃芥末墩兒最好的季節。  芥末墩兒口感酸甜爽口、辛辣刺激,衝勁兒十足。芥末墩兒的製作關鍵在於「芥末」,而且是香味兒濃鬱、口感柔和的黃芥末。做芥末墩兒的傳統比例是200克大白菜搭配60克黃芥末。  或許因為芥末墩兒做法非常繁瑣,京城自製芥末墩兒的人家越來越少,賣芥末墩兒的館子越來越多。
  • 北京芥末墩、東北土豆磨糊,記憶裡的冬儲大白菜,這麼做更好吃!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在北方的冬天,有一種食材是很多人生活的日常,也是北方冬天特有的、難忘的味道,它就是大白菜。一到冬天,人人都為了它而忙碌起來,買白菜、儲存白菜、吃白菜,不亦樂乎。小二剛到廚房,就看見這二位早已忙乎起來,瞧這一幕,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們在幹嘛,沒錯!醃酸菜!
  • 盤點老北京人10大過年必備美食
    快來看看吧!  豆兒醬  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之後,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 京城百年老店,人氣爆棚,靠著老北京小吃燒麥火爆京城
    京城百年老店,人氣爆棚,靠著老北京小吃燒麥火爆京城都一處的由來相傳,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大年夜,乾隆皇帝到郊區微服私訪,回宮途經前門大街大柵欄到都一處必吃的老北京小吃1、燒麥45元一籠,都一處的燒麥可以一籠拼上幾種都嘗嘗,非常的貼心。前門總店這裡有兩層,餐廳環境不錯,用的都是八仙桌和四角桌,內部裝飾的也是古香古色的。
  • 不靠賣相兒的京味小吃,老北京人都離不開它們,地道講究
    不靠賣相兒為生的老北京吃食,沒吃過的人都不拿正眼兒看它,但卻有所不知這些賣相不好看的老北京吃食都是既營養又健康的美味佳餚,首先要說的就是老北京麻豆腐,色香味形器名,這六點是大伙兒品嘗美食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一道菜品的賣相好不好看,有時候直接會影響吃主們的點擊率,其實好看和好吃完全是兩碼事兒
  • 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這10樣美食過年必備
    快來看看吧!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之後,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 「衝味兒」直竄鼻子 細品脆爽甘甜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倍兒爽!
    芥末墩兒的芥末辛辣味道非常衝,一般我吃之前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把白菜放到嘴裡之後,還是會有一股芥末的嗆味從嘴裡迅速蔓延到鼻腔,好像把呼吸道的通路都打開了。雖然吃起來辣味躥鼻,但是嘴裡的白菜卻很是脆爽,回味還有甘甜。這種特殊的美食體驗,你一定要親測一下,才知道什麼叫欲罷不能。第一次吃芥末墩兒的人,可能心裡都會充滿了問號。好好的白菜,為什麼要做成這種口味?
  • 老北京的年菜:芥末堆兒與芥末散兒!
    說到傳統,不由得想起老北京的一些傳統「年菜」,比如芥末墩兒。芥末墩兒說白了就是用黃芥末醃製的大白菜,不是說過年的時候要吃好的嗎?怎麼芥末醃白菜也成年菜了?咱先不討論它算不算年菜的事兒,先來說說這個「墩兒」。
  • 又甜又酸,又辣又衝鼻子,來口原湯透心涼,這就是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是老北京年夜飯裡必須有的,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它屬於涼菜,而且它以大白菜為主料,加以芥末,白糖,白醋燜制而成,其特點是呈黃白色,又甜又酸,又辣,爽口,解膩,很爽的一道下酒菜。是涼菜裡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
  • 老北京芥末墩兒,果然很酸爽,衝味兒也有那麼些,不過還是不及四川衝菜
    老北京芥末墩兒有一包芥末粉,忘記是為什麼原因弄回來的了。一直找不到用處,直到看到這芥末墩兒。雖不是芥末粉的初意,雖白菜幫子一向不受待見,但也不妨來嘗試一回,既然不知道那芥末粉究竟是想來幹什麼滴。芥末墩兒,久聞大名,據說,其特點是酸、甜、辣、脆、衝。很是好奇,卻疏於嘗試。正好白菜幫子和芥末都很現成,做那麼少少許。好多芥末,果然很酸爽,衝味兒也有那麼些,不過還是不及四川衝菜。。。原料:白菜幫子、芥末粉、白糖、米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