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正宗的芥末墩,才能算過一個北京的年

2020-12-10 吃貨美食君

芥末墩是地地道道的北京特色百姓菜,為北京人們過年必吃的一道美食之一,成菜後清爽可口、解膩,因此成為年後大魚大肉之後的必吃菜餚。

芥末墩主要是由白菜製成的,加上醋、精鹽、芥末、糖、香油等,即可成菜。製作方法極其簡單,白菜擺好造型後,用開水衝燙,抹上芥末糊,醃製一天後即可食用。

製作芥末墩兒一定要選用大白菜的下半部分,切開後拿牙籤固定住,目的在於不使其變型,芥末墩成菜後像一個可口的小蛋糕,但是跟蛋糕沒有任何關係。

芥末墩兒是北京老點心、菜餚中流傳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菜餚之一,主要是因為其造型、味道獨特,原料具有普遍性,家家冬天都會吃。

在飯店,一盤簡簡單單的芥末墩便喚起老北京人的回憶,這道菜因為其配料有芥末,味道特別衝,嚴重者眼淚直流,但是有時候老北京人還會把湯喝下去,只是因為味道獨特,受人喜愛。

過去老北京年夜飯講究見底,而芥末墩就是老北京宴席中的涼菜之首。《閭巷話蔬食》中說「舊時北京有個小報介紹此菜,說其『上能啟文雅之士美興,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由此可見芥末墩是北京無論地主還是窮苦人家都吃的菜餚。

相關焦點

  • 北京小菜兒,芥末墩兒吃過沒?
    芥末墩兒是北京的家常菜。應該也是北京獨有的一種吃食。其實就是芥末白菜的升級版。把白菜圍成一個小圓墩兒,上面澆上芥末膏。第二天吃的時候,挑出三四片大白菜的葉子。一個壓一個的擺好。然後用手捲起來。卷的時候稍微的用些力氣。把白菜捲成一個厚厚的卷。
  • 汪曾祺有過一句名言:「舒家的芥末墩兒是最好吃的,在全北京!」
    芥末墩兒有些像榴槤一樣,是一道讓人開始敬而遠之,但吃起來又欲罷不能的美食。在北京的餐館裡,只要是北京老字號或打著老北京菜招牌的店,芥末墩兒都是必備的涼菜。《閭巷話蔬食》中說「舊時北京有個小報介紹此菜,說其『能啟文雅之士美興,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上」,可見,無論是富貴還是貧民,芥末墩兒都是既高雅又通俗的治癒性美食之一。
  • 15道最正宗的「東北菜」吃過5道菜以上的,才能算真正的東北人!
    15道最正宗的「東北菜」吃過5道菜以上的,才能算真正的東北人!東北是一個讓無數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美食就和這裡的人一樣粗獷,東北菜以量大實惠,口味地道等特點而聞名全中國,或許東北菜賣相差點,不如南方菜做的那樣精緻,但是東北菜在味道上,絕對不輸給任何一個菜系,東北菜獨特的菜餚口味,讓東北吃貨們欲罷不能,百吃不厭,接下來分享分享16道正宗東北菜,以下這些菜餚,都是東北地地道道的家常菜,吃過5道以上的才能真正算是東北人。
  • 芥末墩是用一堆芥末堆成的?北京人教你如何用大白菜做出下飯菜品
    都說大白菜是北京人的必備食品之一,不僅能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還能在以前北京的大冬天裡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被當時的老北京人稱之為「菜中之王」,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大量的生鮮瓜果進入北京,大白菜不再像以前那樣頓頓吃,但是總有人還是會懷念它的味道,所以芥末墩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憑藉其獨特的名字和特別的味道收穫了無數粉絲
  • 老北京這些有名小吃,只吃過最後一個,一般人吃不慣
    老北京這些有名小吃,只吃過最後一個,一般人吃不慣。 驢打滾:用黃米麵做的傳統小吃,製作時把黃米麵擀成片,然後把紅豆沙鋪在面片上,捲成卷,切成小塊,表面粘上黃豆粉。成品呈黃色的外表,白色的面片和紅色的豆沙三色。口感香甜有點粘,具有濃鬱的黃豆粉香味。
  • 芥末墩兒,老北京年夜飯的頭道菜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的一道特色菜,可謂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而在每年的年夜飯上,芥末墩兒是家家餐桌都少不了的。梁實秋在一篇介紹老北京年景的文章中曾寫道:「吃是過年的主要節目。年菜是標準化了的,家家一律。」芥末墩兒哦,不,您理解錯了,老北京人的年夜飯都是在家裡過的,一道一道寓意吉祥的菜擺上桌,一家人圍著桌子,你一筷子
  • 北京傳統美食新做法,兩盆水做出白菜爽脆,芥末味濃的#芥末墩#
    說到北京美食,就會想到最有名的北京烤鴨,北京爆肚……等!(涼菜)藏在夏天裡的美食!涼菜裡的首席!是北京傳統風味小吃!全心全意新做法,兩盆水做出白菜爽脆,芥末味濃的老北京芥末墩。吃遍了北京烤鴨、魚肉油羶之物,來盤芥末墩兒解膩清口,酸甜辣香,和香醇清香的米飯可是絕頂標配啊!正宗地道的風味下飯菜!
  • 老舍家的名菜芥末墩兒
    這個菜,叫「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它是北方菜。第一要有大白菜 ,第二要天涼,熱了不行,擱不住。東北、京津一帶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芥末墩兒是北方年菜裡必須有的。它屬於素菜,而且是素菜裡的首席。   年菜中大魚大肉甚多,人們反倒愛挑清淡爽口的吃,這個時候,芥末墩兒就成了搶手貨。做芥末墩兒就得多做,以防斷頓兒。
  • 老舍愛吃全聚德烤鴨,更喜歡老北京風味豆汁兒和芥末墩!總請客!
    談論美食,就不得不提起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它傲立於雄雞的咽喉部位,用它寬闊的胸懷兼容來自四面八方的食物,並因地制宜地給予其改變,形成了融匯東西南北所長的「食都」。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老舍的身上也有著濃濃的北京味兒。北京的水滋養了他的文學夢想,北京的山給予了他的文字靈魂。而北京的美食,不但富足了他的腸胃,還給予他熱愛生活的能量。
  • 推薦一款老北京的特色美食——芥末墩兒,咬上一口滿滿的芥末味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
  • 老北京的故事:好娘的芥末墩兒
    而我明白自己也是常在她老人家面前蹬鼻子上臉的人,有時做點小壞事兒,好娘都會一笑而過,從未斥責過我。好娘要是能活到今天,已經是百歲之上的人了。好娘是地道的北京漢人,個子不高,瘦瘦小小的。幹起活兒來動作極其麻利。她一輩子生養了六個子女,還帶大了幾乎所有孫輩。
  • 在北京過年要吃的這些東西,你可能一個也沒嘗過
    2019-02-09 11:43 來源: 澎湃新聞 帝都繪 儘管「二十三,糖瓜兒粘」的童謠深入人心,但尷尬的是,你可能仍然沒有吃過這個叫作糖瓜兒的東西,甚至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
  • 過年吃的太油膩怎麼辦,老北京告訴你芥末墩兒最解膩
    馬上就是年下,大家避免不了的各種「約會」,雖然現在都不提倡大魚大肉了,但是總覺得過年了就應該吃點好的,什麼減肥高脂肪統統都拋到腦後了,什麼煎炒烹炸的美食就不知道拒絕了。但是過完年後,看著自己身上的贅肉,和日漸下降的免疫力,又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吃的那麼「放蕩不羈」,吃的那麼油膩。
  • 「芥末墩兒」是老舍的親
    □樹上春天  老舍對吃的理解是,若離開了吃,會使人的生活失去許多內容和樂趣。他認為,吃是考察中國社會的一個難能可貴的窗口。  「芥末墩兒」是一道民間傳統醃製的涼菜。  製作的原材料是大白菜,通俗地說就是醃製白菜幫子。
  • 北京芥末墩、東北土豆磨糊,記憶裡的冬儲大白菜,這麼做更好吃!
    東北達人彭麗華,用酸菜做出童年味道土豆磨糊;大廚許世全,一棵白菜教您老北京名菜芥末墩。一棵白菜,做出童年的味道,也能做出這四十年的回憶。來自東北的彭麗華性格爽朗,做起菜來也是乾淨利索。今兒她卻選擇做一道慢工出細活的土豆磨糊。
  • 「衝味兒」直竄鼻子 細品脆爽甘甜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倍兒爽!
    這樣的畫面,是很多北京人嚮往的生活。在北京的傳統小菜中,還有一道叫作芥末墩兒。這道菜以北京人的當家菜大白菜以主要原料,在擺盤的時候,被芥末染成黃色的白菜必須是像幾個小樹墩一樣站立在盤裡。吃的時候,從外圈吃起,一層層把白菜葉子包下來送到嘴裡。
  • 老舍家的名素菜-芥末墩兒
    這個菜,叫「芥末墩兒」。一聽名字,就帶著京味兒。它是北方菜。第一要有大白菜 ,第二要天涼,熱了不行,擱不住。東北、京津一帶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芥末墩兒是北方年菜裡必須有的。它屬於素菜,而且是素菜裡的首席。
  • 京味飲食丨芥末墩兒
    北方每到冬季幾乎家家都用白菜做些芥末墩兒;其甜辣香美,頗受各界人士歡迎。可見這是個典型的「雅俗共賞」的好菜,做起來又很簡便。先將剝去老菜幫子的白菜去掉白菜疙疸和心兒,剩下的白菜橫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兒,碼在盆內稍用熱水焯過,即澆上已用熱水潑好的芥末及其湯兒,蓋嚴蓋子,二、三天後,即成。可把白菜段兒夾入盤中,其上有芥末及其汁兒,再加上些白糖供人吃用;若愛吃酸的,可再加上些水醋,就更美了。
  • 北京「重口味」的5大美食小吃,麻豆腐上榜,外地人根本吃不了!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我國的文化政治中心,我們都知道明清兩朝皇帝都在這裡建都,其實,北京是一座三千多年的歷史的古都了,只過,不同的時期北京的稱謂也是不一樣的,到了明朝時期,北京才被正式稱為北京,現如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 老北京美食——芥末墩兒,一道讓你吃一口就能無比清醒的小菜
    小吃這件事,往小的方面來說,能滿足口福之餘解解嘴饞,而往大裡說,它能代表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特產風物等,因此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它特色的代表小吃、小菜等美食,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道老北京的特色小菜「芥末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