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當中,洗澡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洗澡也是一件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利的事情,它不僅能夠加快人體血液循環的速度,而且可以清潔皮膚,同時還能夠提高對皮膚疾病的抵抗能力。
很多人,特別是女人不管是什麼季節,都堅持一天洗一次澡,就算是寒冷的冬季也不例外。她們認為,這是能讓自己保持衛生乾淨,不會產生難聞的體味。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能讓女人乾淨、衛生、清爽。在春、夏、秋三季都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冬天的情況有點特殊,並不需要每天洗一次澡。
冬天幾天洗一個澡最合適?可能很多人都洗錯了,難怪皮膚又幹又癢!
在冬季,有一種皮膚瘙癢症和皮脂的過度減少有關。很多人一到了冬天,皮膚上就會起小小的白色皮屑,同時還非常癢,其實,它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皮膚過度清潔和乾燥。
一般情況下,皮膚會產生皮脂,它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可以防止皮膚過度乾燥,同時對皮膚也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可以防止細菌侵入皮膚。冬天由於氣溫較低,皮脂分泌比較緩慢。如果每天進行清洗,會導致皮膚上的皮脂過少,從而引起乾燥,同時還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
因此,在冬天,其實是不適合天天都洗澡的。一般情況下,從保護皮膚的角度上來看,可以隔幾天洗一次。同時,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間隔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年輕可以2天洗一次
可以選擇盆浴,也可以選擇淋浴。盆浴的話,不過要超過15分鐘,淋浴不要超過10分鐘。洗澡的水溫以40℃左右為宜,比體溫稍高一點就行了。
研究顯示,40℃以下的水是不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而是能夠溫和的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這樣更利於身體健康。同時,合適的水溫不會引起皮膚油脂的過度清潔,有利於防止皮膚乾燥。
兒童一周2次為最宜
兒童由於發育不完全,皮膚厚度大概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於皮膚的角質層在被水浸泡之後會變得更加鬆軟,會導致皮膚愈發乾燥。因此,兒童在冬天最好每周洗兩次澡。
很多人在冬季給孩子洗澡時打開浴霸,覺得這樣可以提高空氣溫度,防止感冒。其實,在給孩子洗澡最好不要開浴霸。浴霸的光線太強,容易傷害孩子的眼睛,同時會加在孩子體內水分的蒸發,讓皮膚變得更加乾燥。而且,孩子每次洗澡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老年人可以5天一次
老年人由於代謝降低,皮膚變薄,油脂較少,因此,淋浴的間隔時間可以更長。一般情況下,老年人可以5天洗一次澡。每次洗澡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同時,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神經功能衰退,手腳不夠靈活,行動也比較遲緩,因此洗澡時動作要儘量慢一點。洗完澡後後喝一小杯溫開水。
除了注意洗澡的間隔時間,另外,還要注意洗澡的時機。有三個時間段是不適合洗澡的:
劇烈運動後不宜洗澡
人在運動時,心率會加快,為了滿足運動的需要,血液會大量流向肌肉。運動剛剛停下來時,身體還沒有恢復平靜狀態。此時立馬洗熱水澡,身體在熱水的刺激下,會加速皮膚的血管擴張,引起身體的器官供血量不足。
特別是當心臟和大腦的供血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缺氧綜合症,引起心慌、心悸、噁心和頭暈等症狀。如果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甚至有可能會引起意外。
最好的做法是,在劇烈運動之後,慢慢喝一杯溫開水,然後休息30分鐘左右,身體基本處於平靜狀態下再去洗澡。
喝醉之後不要洗澡
有的人在喝多酒之後,為了讓自己快速地清醒過來,會去洗個熱水澡,覺得這樣可以加速酒精的代謝。但是,在喝醉的情況下,建議不要去洗澡。在這種狀態下,本身就是不清醒,而且在酒精的作用下,人體控制能力變差,很容易摔傷。
剛吃完飯不宜洗澡
進食以後,人體的消化系統就會加速工作。因此,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和腸道,其他器官的血液是相對比較少的。這個時候洗澡,會導致全身的血管擴張,血液大量流向皮膚和肌肉,會導致胃部沒有足夠的血液,食物的消化會受到影響,引起消化不良。
還有一點也要注意,比較餓的時候也不要洗澡,這樣會導致血糖降低,容易引起低血糖反應,很容易引起暈厥。
因此,建議大家最好在飯後2個小時以後再洗澡。另外,體質較差的老年人在冬季洗澡時,最好選擇在中午,此時浴室內外溫度比較接近,溫差較小,不容易引起感冒。
除了注意上述洗澡的問題,洗澡次序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先洗臉,再洗四肢,最後再洗頭。這是因為,在洗澡時熱氣會使皮膚上的毛孔擴張,先洗臉能夠防止堵塞毛孔。然後再從四肢開始洗,四肢遠離心臟,溫度較低,所以應該先將雙腳和雙手衝熱。等到身體的溫度和血液都比較均衡的時候,再洗頭部,這樣不會導致頭部血流過於集中,防止誘發腦血管疾病。
最後,小編提醒一下,冬天洗澡應該準備一條厚一點的棉質浴巾,這樣能夠更好地給身體保暖。
建議大家不要和家人共用一塊肥皂洗澡,其實用沐浴露比較方便,而且也不存在交叉使用的情況。不過,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溫和型的。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