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7到10億的山丘 國產半導體設備將突破盈利拐點?

2020-12-14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國泰君安電子團隊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ID:gtjaresearch)

2041.5億人民幣,這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最終的成立規模。

這一經常被市場簡稱「大基金」的產業投資基金,實屬名副其實。

而與五年前成立的大基金一期相比,二期的規模更是翻了一倍不止,超出市場的預期。

從這些真金白銀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扶持半導體行業的決心。

資金補給的支持確實在過去五年中極大地改善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困局,然而它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哪些企業具備真正的自主盈利能力,可以成為未來的全球龍頭?

而在這其中,作為「賣水人」的半導體設備行業,又會迎來怎樣的大發展?

國泰君安電子團隊近期發布深度報告《半導體設備系列成長模式篇——突破盈利拐點,邁向成長新平臺》,將IC前道設備營收突破7-10億元定義為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關鍵盈利拐點。一旦跨過,將邁入新的成長快車道。

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廠商將成功的跨過這一門檻呢?

備註:本文半導體設備營收,皆指純IC半導體前道設備營收,不包括泛半導體(LED、光伏等)業務,及後道IC半導體設備業務。

01

7-10億營收

的關鍵指標

借鑑全球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將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的成長模式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和優勢穩定期三個階段。

初創期:企業利潤不穩定,研發投入較高;

成長期:公司已有一定的客戶資源,規模效應下研發投入佔比及其他費用佔比下降;

穩定期:當企業進入競爭優勢穩定期之後,利潤以及費率都相對穩定。

▼半導體設備公司

的三個成長階段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目前,我國半導體設備商的IC設備業務營收體量較小,並且該業務盈利能力表現相對較弱,目前正處於初創期階段。

儘管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和盛美半導體三家公司已實現較好的整體盈利,其中政府補助和泛半導體設備業務版塊的拉動,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而如何實現IC設備板塊盈利-研發的正向循環,是半導體初創企業實現盈利加速的重要問題。

由於IC設備是產線的核心,擁有充足的下遊產線需求以及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同時IC設備研發難度比其他泛半導體設備更高,業務研發投入更大,所以我們將IC設備業務數據作為分析企業所處階段的關鍵路標,來探討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的真實情況。

我們選取了營收體量較小的公司作為初創期設備企業代表,包括:京鼎(晶圓研磨設備、氧化處理設備、蝕刻設備、沉積設備、晶圓檢查設備)、漢微科(電子束檢驗設備)、盛美半導體(清洗設備)、北方微電子(北方華創分公司-刻蝕設備、PVD、CVD、氧化擴散設備、清洗設備等)、中微半導體(刻蝕設備、MOCVD等)。

通過分析以上企業的設備業務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除了漢微科受下遊臺積電的影響,銷貨渠道得到保障,在2億元左右便實現盈利轉折以外,其他公司的營收在5-10億元時,淨利潤都在1億元以內,而當IC設備營收突破7-10億元盈利拐點之後,多數企業將實現穩定增長的加速盈利。

▼7-10億營收

成為初創半導體設備公司的盈利拐點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備註:三大廠商指的是:北方微電子、盛美以及中微;紅圈標記從左至右分別為盛美(灰色)中微(黑色)與北方微電子(黃色)在2018年的業績情況(注意:中微以及北方微電子業績包含LED等泛半導體設備業務)

02

半導體設備初創企業

早期盈利的關鍵因素

為什么半導體設備初創企業難以盈利?而其盈利的關鍵又在哪裡?

因素一:初創期公司的研發投入佔比高,以及未形成規模效應是制約其實現穩定盈利的關鍵原因。

初創期設備公司的營收體量小,且由於零部件的採購量較小,營業成本較高,與大體量公司相比沒有規模效應,毛利率多在20-35%之間。

從研發投入佔比來看,初創期公司由於技術處於早期階段,因此研發費用率普遍較高。

一般來說,一種設備的研發投入在1-2億元之間。這意味著,對於初創型企業來說,每年成功研發的產品數較少,能否賭對市場十分關鍵。

另外,由於不同公司對研發投入的會計處理存在差異,因此一些公司研發費用率雖然不高,但不能代表研發投入不高。

例如北方華創2017/2018/2019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分別是3.57/3.51/2.11億元,而真正的研發投入高達7.36/8.73/3.45億元。

▼三大國內設備公司

2018年營收體量均較小且研發投入佔比高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註:中微以及北方微電子業績包含泛半導體設備業務,表中數據均為2018年財務數據

因素二:政府較大的補助力度成為公司實現盈利的促進因素。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本土公司能夠每年得到一定額度的政府補助,金額依據具體項目各有不同。

政府補助是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發展的重要營養補劑,有助於本土公司打破國外的先進技術壁壘。我國政府對高科技產業進行了大力度的補助,為初創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以中微公司為例,政府補助對公司的盈利成果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並且公司政府補助多用在IC設備研發項目中。

以2018年為例,公司用於刻蝕設備的政府補助金額(計入當期損益)達到8651萬元,用於MOCVD設備項目的不足700萬。

中微在2019年繼續多次獲得政府補助金額,目前已經超過1億元,同時公司絕大部分的政府補助金額還是用於IC刻蝕設備的研發中。

中微2016年-2018年的政府補助金額

對於利潤情況影響較大

且多用於IC刻蝕設備的研發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中微公司2019年受到政府補助

已經超過1億元(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而國內另一設備龍頭企業北方華創的利潤水平,也與政府補助金額相關性大。

2016、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分別為3.78/3.88/1.77/1.18億元,而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38/1.67/2.82/1.56億元。

可見,有無政府補助會對初創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北方華創利潤水平受到政府補助影響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北方華創2013-2018年

多個項目都受到政府補助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備註:不完全統計

03

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

誰將進入下個發展階段?

2019年底到2020年,以國產設備三巨頭盛美、中微以及北方華創為代表的公司全年IC類設備收入預計都將陸續突破7-10億元盈利拐點,真正完成從初創期向成長期的大步邁進。

進入成長期後,半導體設備企業研發費用佔比將快速下降,毛利率及淨利率穩健提升,從而實現盈利-研發正反饋(具體分析請見報告全文)。

▼三大國內龍頭設備公司

2019年的IC設備業務

都將突破盈利拐點(7-10億元)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之所以是這三家公司,主要原因在於其享有政府補助發展IC設備的同時,還將技術擴展到泛半導體設備領域,積極踐行平臺化路線,助力自身IC類設備業務營收突破盈利拐點。

從北方華創的收入結構來看,其營收來自IC設備和平板、LED及光伏等泛半導體設備,還來自於電子元器件以及新能源鋰電設備等。

除此之外,負責半導體設備業務的子公司北方微電子的營收中,一大部分來自於LED設備等其他泛半導體設備業務。

▼北方華創產品種類豐富

數據來源:北方華創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再比如中微半導體,公司涉足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先進封裝、LED 生產、MEMS 製造以及其他微觀工藝的高端設備領域。

近兩年來,公司在LED領域的MOCVD設備研發進展順利,2018年全年MOCVD銷量超過100臺,營收佔比超過50%,對於其刻蝕設備的發展也有積極影響。

中微LED設備MOCVD營收佔比超過50%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隨著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設備營收未來陸續跨過IC設備的盈利拐點(7-10億元),疊加未來多條產線拉動下遊需求,我們相信以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盛美半導體為代表的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將進入快速成長軌道。

越過山丘,我們終將迎來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豐收季。

相關焦點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國產光刻機目前最高到 90nm 製程節點,在功率等特色工藝線上有所突破;離子注入主要在光伏及 45-22nm 低能大束流方面取得突破;量測設備主要集中在 膜厚等關鍵尺寸測量上。而其他封測設備如探針臺、測試機、分選機等在數字晶片等先進應用上仍有差距。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華力微 19 年底 突破 28nm HKC+工藝,2020 年將量產 14nm。就 14 納米而言,中芯國際與臺積電/三星/GF 差距逐漸縮小。 在先進位程上,目前臺積電 7nm 晶片佔營收 35%,而 5nm 預計在 2020 年達到 10%,三星 7nm 已在 19Q4 量產,5nm 預計今年量產;綜合考慮市場需求與性價比,GF 與聯電放棄 10nm 以下,專攻 14nm/12nm 制 程。
  • 新萊應材:受益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已進入國際半導體核心供應鏈
    原文來自《川財證券:受益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已進入國際半導體核心供應鏈》核心觀點公司已進入國際電子半導體設備廠商核心供應鏈,2017年以來,已有的長期供貨業績推動公司電子半導體業務大客戶拓展不斷突破公司已連續多年成為美國第一大應用材料公司的合格供應商,並一直通過其間接對電子半導體設備廠商實現供貨,有連續的電子半導體核心供應鏈的供貨業績。
  • 半導體重要環節中國再突破:國產設備實驗一次成功,該大學記頭功
    自此,國內有了通過產品認證的第一隻國產ArF光刻膠。 又過了兩天,12月19日,歐菲光成功研發半導體封裝用高端引線框架,並且預期在 2021 年第二季度以全新的產線將已開發的各種工藝陸續導入量產。
  • ChipInsights: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前10強榜單
    芯思想研究院(ChipInsights)推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情況分析報告。報告中列出了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前10強。2019年榜單和2018年榜單一樣,營收數據進行了調整,一是數據截止2019年12月31日;二是將服務收入和部分材料收入剔除。
  • 外來半導體品牌佔我國大部分市場,國產貨能浴火重生嗎
    我們國家很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由美光佔據,美年盈利為700億元,佔據美光總盈利的一半。國外的半導體品牌火勢洶湧,我們國內的半導體豈能無動於衷。如果說,我們國內沒有外來品牌的進駐,我們自己國產的半導體能不能能滿足我們所需所求。
  • 半導體設備是電子產品核心元件,佔市場的 83%
    我們認為,自主可控是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投資邏輯,疊加半導體產業向中國的轉移,看好設備行業長期成長性,重點關注掌握核心技術、在細分領域有突破的國產半導體設備公司。 二、2018 年以來市場低迷,5G 或將拉動新周期 2.1 半導體是電子產品核心元件 電子產品核心元件—半導體。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且導電性可控的材料。
  • 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美日絕對壟斷
    日本的愛德萬測試排在第六位,2019年其銷售額為24.7億美元,下滑了4%。從1972年愛德萬正式跨足半導體測試領域,經過4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全球後道檢測設備的領先企業。在存儲器測試臺細分市場領域,愛德萬以40%的市佔率長期位居全球首位。愛德萬測試的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測試設備、SoC測試系統、內存測試系統、機電一體化測試系統等。
  •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 越過山丘試聽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下載 越過山丘在線試聽  致李宗盛先生  楊宗緯唱人生如歌,高曉松寫《越過山丘》  就讓我隨你去,讓我隨你去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  向著開滿鮮花的山丘  揮揮衣袖  人生最好的結語,或許只是一首歌:輕輕地唱,淡淡地印在心裡,慢慢地遺忘……人世間遊過一遭
  • 《越過山丘》監製:職場愛情戲某種程度上侮辱了女高管
    日前,《越過山丘》監製、總發行人、聯合出品人田豔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不同於其他的國產職場劇,《越過山丘》將更多筆墨放在女性自尊自強自立的不同階段中,在自我認知覺醒與自我成長上的呈現裡,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新時代中國汽車人的人生理想和奮鬥價值。
  • 聽《山丘》《越過山丘》有感
    今天,偶爾從收音機中聽到了楊宗緯唱的《越過山丘》,那熟悉的旋律「越過山丘,越過山丘」深深地吸引了我。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情境,這也許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年齡,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吧。李宗盛的《山丘》也是如此,遺憾我們從未成熟,人就老了。曾經年少輕狂,不懂得珍惜。讓女人把妝哭花,也不去管 。到現在人老了,才發現無人等候,頭白了,把自己搞丟。於是開始向真情挑逗,直至死休。這是多麼地悲涼,六十歲回憶往事,傷了別人傷了自己,一生掙扎一生奮鬥,卻錯事連篇。歌詞中央雜著悔恨和無奈,一杯咖啡夾著酒,已經不知是什麼苦滋味了。
  • 越過山丘電視劇劇情介紹 越過山丘電視劇簡介
    一部反映中國汽車人背後故事的電視劇《越過山丘》有商戰,有職場,有愛情。這部劇將豪門子女的無奈演繹的淋漓盡致。下面就來看看《越過山丘》電視劇劇情介紹。  越過山丘電視劇劇情介紹  電視劇《越過山丘》講述了韓京冀,天生一張北京女孩的貧嘴與「最強大腦」是她最與眾不同之處,如今作為一名普通的汽車
  • 漲價潮點名,功率半導體會喊「到」嗎?
    同時由於功率半導 體技術更迭慢,製程相對邏輯 IC 工藝投資力度小,技術難度低、生態要求也 更低,國產廠商更易突破。加之國內廠商相比國外頭部廠商收入體量和份額低, 有望伴隨細分市場的高速成長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而頭部廠商更易產生規模 效益和更低的渠道成本,未來受益國產替代進程市場份額提升將更為顯著。
  • 剖析全球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隱形冠軍:日本Ferrotec
    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1)真空密封件;2)半導體矽片;3)電子束蒸發鍍膜裝置;4)石英產品;5)陶瓷產品;6)氣相沉積碳化矽產品(CVD-SiC);7)矽加工件;8)石英坩堝;9)設備配件清洗;10)半導體級直拉式單晶爐。2、電子器件。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1)磁性流體;2)熱電半導體產品;3)功率半導體基板。
  • 全球半導體設備格局及趨勢最全解讀!
    半導體行業技術高、進步快,一代產品需要一代工藝,而一代工藝需要一代設備。SEMI 預計 2020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將增長 20.7%,達到 719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17 年中國大陸市場需求規模約佔全球的 15%左右, 2020 年預計佔比將達到 20%,約 170 億美元。
  • 半導體這麼火,今天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半導體清洗設備
    原文來自:海通證券《大國重器之國產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導者》半導體市場景氣回歸,單晶圓清洗機佔據市場主流。根據WSTS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大關,並維持高景氣態勢。市場增長的驅動力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根據摩爾定律,集成電路電晶體的線寬正在也會持續縮小,製程升級後清洗的頻率需大幅提高,帶來清洗設備量升;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提高集成電路容量和性能,半導體結構開始3D化,此時清洗效果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還需要在無損情況下清洗內部汙染物,這帶來了清洗設備的價升。技術進步的驅動力將長期存在,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清洗設備市場的拓展將長期持續。
  • 中國半導體產業現狀-虎嗅網
    半導體2018年大陸半導體銷售額達1600億美金,佔全球比例的35%,較2014年水平提高近10個點。2019年,主流研究機構對半導體增速預測較2018年有所下調,平均值在3.19%。這其中主要是庫存壓力所致,考慮到兩個季度去庫存周期,預計2019年上半年保持低個位數增長,下半年將恢復至兩位數增長。
  • 2020年投資總額超千億,半導體投資從「絞肉機」到「價值窪地」?
    今年上半年,疫情加劇了資本寒冬——一級市場募資總額同比下降29.5%,投資總額同比下降21.5%,投資案例同比下降32.7%。而半導體行業投資逆勢崛起,2020年前十個月國內VC/PE投資了345個半導體項目,預計年底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
  • 【報告】揭秘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爆發增長的明日之星,國產前途無量
    國內外 SIC 產業鏈日趨成熟,成本也在持續下降,產業鏈爆發的拐點臨近,Yole 預計 SIC 器件空間將從 2019 年4.8 億美金到 2025 年 30 億美金 2030 年 100 億美金,即 10 年 20 倍增長。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華安證券的研究報告,揭秘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及相關產業的最新發展情況。
  • IC Insights:2025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晶片產值將達2230億美元
    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晶片市場的總量為1434億美元,其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值約為227億美元,佔比約15.9%,相比2010年(10.2%)增長了5.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