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天麻以乾燥塊莖入藥,味甘,性平;歸肝經。
主要功效: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主治:
1、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功能息風止痙,又因其藥性平和,可用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肝風內動所致驚癇抽搐,不論寒熱虛實均可用,如定癇丸可滌痰熄風,開竅安神,常用於治療癲癇病發作期屬風痰蘊熱者。
2、眩暈,頭痛:本品既息肝風,又平肝陽,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如天麻鉤藤飲可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常用於治療高血壓病、急性腦血管病、內耳性眩暈等屬於肝陽上亢,肝風上擾者。
3、肢體麻木,手足不遂:本品又能祛風通絡止痛,可用於中風後舌強不能言,手足不能用,如地黃飲子可開竅化痰,滋補腎之陰陽,臨床常用於治療晚期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中風後遺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的腎陰陽兩虛者。
4、風溼痺痛,筋骨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
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可降低外周血管、腦血管和冠狀血管阻力,可降低心率保護心臟、改善心功能,降壓及鎮痛抗炎作用。
現代臨床應用:
臨床可用於治療:小兒驚厥、癲癇、破傷風、中風、高血壓、眩暈、(偏)頭痛、失眠、風溼性關節痛等。
食療方案:
1、天麻可磨成粉直接開水衝服。
2、天麻燉雞、天麻鯉魚湯等將天麻與肉類食物一起熬湯也是很簡便操作的做法,注意:天麻燉煮時間過長會降低藥效,故燉煮熬湯時應後下。
注意事項:
天麻臨床應用廣泛,但應該醫師指導下食用,大家在應用天麻前應至正規醫院就診,在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