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 各類美食紀錄片接連上檔

2020-12-28 半島網

  《

舌尖上的中國

》自播出之後,

美食紀錄片

被廣泛關注,這兩年各類美食紀錄片接連上檔,其中既有講述城市與美食關係的《一城一味》;也有講述手工與食物之間關係的《悅食中國》;《豆腐味道》介紹了中國豆腐的傳統製作工藝和烹調方式;而《中國美食探秘》展現了中國美食傳統不同的側面。這些在網絡上都可以搜到,有空的時候,如果感興趣可以找來看下。

  《一城一味》

  看點:每集聚焦一個城市,以當地美食為線索貫穿整個城市

  同樣是以美食為題材,主創團隊也極其相似,但《舌尖上的中國》與《一城一味》還是略有不同,前者每集一個主題,在一集中輻射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表達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發展與融合,而後者每集聚焦一個城市,以當地美食為線索貫穿整個城市。《一城一味》挑選了眉山、宿遷、蕪湖、天津、香港、揚州和銀川七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位頂級廚師以「美食尋訪者」的身份出現,觀眾能夠看到英國大廚走進眉山,加拿大廚師走進天津等,除了看到美食,還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以及地域差異所帶來的樂趣和融合。

  在尋找美食的同時,紀錄片還將呈現和記錄每個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其中有堅守傳統的糕點製作人、當地的美食達人、起早貪黑的早點鋪老闆……他們的生活也構建了該片的主體內容。

  《江南味道》

  看點:「不時不食」是吸引人的地方

  該片由臺灣資深紀錄片導演陳建鄂執導,將千年傳承的蘇杭美食的食材和技法,結合季節時令和養生為人之道,通過美食家的美食故事展示出來。

  孔聖人曾在《論語鄉黨篇第十》中提出「十不食」,其中,「不時不食」,是江南美食乃至中國美食的關鍵。《江南味道》中,初春吃馬蘭頭和水芹菜,油菜花開後可捕食豐美的塘鯉魚……不論烹飪蔬菜、江鮮,還是製作私釀陳酒,都是根據時令選擇天然食材。片中處處可見「不時不食」的影子。

  《江南味道》的主人公,有深諳烹飪技藝的大廚、有遇見知己便拍開一缸「梨花陳釀」的江南文人、有流連在歷史味道中的古玩鋪掌柜、有伉儷情深你儂我儂的小店夫妻、有用江南食材演繹法國料理的白髮老外……

  片中不僅強調最新鮮的原生態食材,更拒絕工業化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講究的是「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的飲食養生文化。

  「不時不食」成為《江南味道》的題眼,也是最吸引觀眾的地方。

  《豆腐味道》

  看點:以豆腐為生的人的生動故事

  7集系列紀錄片《豆腐味道》,以平實 、細膩的拍攝手法,介紹了中國豆腐的傳統製作工藝和烹調方式,導演尋遍全國各地美味豆腐,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刻畫了一個個以豆腐為生的人的生動故事。片中的血豆腐、鹽豆腐、豆腐皮、蕎灰豆腐、米豆腐、魔芋豆腐、菜豆腐、豆腐蘑菇 、小豆腐、烤豆腐……這些各式豆腐品種,讓你感受豆腐的神奇。

  《中國美食探秘》

  看點:展現人與食物間關係

  紀錄片《中國美食探秘》每集一個主題,包括「火候」、「刀功」、「辣」、「豆腐」、「面點」、「官府菜」、「美食美器」、「鮮」等,主題選取的角度和切入點各不相同,代表了中國美食傳統不同的側面。

  《中國美食探秘》並不關注菜餚的製作,而是通過「探秘」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美食文化傳統、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後的講究,來進一步理解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 。該片看到的不僅是什麼東西好吃,哪道菜最好看,什麼樣的吃法最健康,而是透過食物這個載體去探究我們的美食傳統。

  ■他山之石國外美食紀錄片的典範

  有業界人士認為,一部精良的美食紀錄片,除了在食物的「色香味」上下足功夫,最高境界依然是「好吃」「好看」的同時還能順帶吃出食物背後的文化。

  2006年BBC拍攝的《日本大使的饕餮盛宴》就為觀眾很好地揭示了日本菜的精髓。英國資深電視名廚Rick Stein作為主持人曾經為 BBC做過好幾個各地烹飪飲食習慣的系列。

  2011年拍攝的德國紀錄片《河豚:一種渴望的味道》記錄了河豚作為一種食物的原料,它的基本屬性,如何被加工,處理它的廚師應該有怎樣的資質,如何成為一個能處理河豚的廚師,從多個角度對河豚進行了描繪。

  關於日本的美食紀錄片,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還屬《壽司之神》。年近九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被稱為「壽司之神」。導演大衛·賈柏是一個地道的紐約客,從小熱愛壽司的他被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而感動,乾脆扛著攝影機至日本拍攝,從美食升華而來的職業精神,讓該片成為美食紀錄片中的「大神之作」。

  據說在《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前,主創們集體觀摩的國外紀錄片就是韓國紀錄片《麵條之路》,這部很有趣的紀錄片由韓國導演李旭正、廉智善執導,該片每集一小時,一共六集,從籌備至拍攝歷時三年,攝製隊走遍多個國家,全面介紹各地麵食文化。 本報綜合整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不是一部美食紀錄片
    從第一季首播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如同一股狂風,席捲了五湖四海吃貨的味蕾。如今已經到了第三季,開播之前就已讓人期待滿滿,開播後更是令人追捧,頻上熱搜,甚至第一集就讓一把章丘鐵鍋迅速賣斷貨。《舌尖》究竟有何魅力,竟能有如此大的能量波?今天筆者就試著為大家剖析一番。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獲好評 成為"吃貨必看"
    在食品安全問題鬧得寢食難安時,近日在央視一套深夜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卻紅得不可收拾。它不僅成為「吃貨必看」的美食紀錄片,還打敗各種電視劇,把守著電腦的80後、90後觀眾重新拖回到電視機前,每晚準點追看,微博、論壇幾乎都是討論它的影子……共7集的《舌尖上的中國》並非只是在優美的音樂、精緻的鏡頭中讓吃貨們垂涎——每個人的舌尖都是一個故鄉,或許在這樣的情懷中,不知不覺,口水就與淚水齊飛了。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美食紀錄片不止是《舌尖上的中國》!
    前幾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不僅在國際上橫掃大獎,更是讓國內外眾多吃貨對該片中介紹的眾多美食流連忘返。其帶起的一股美食熱潮不僅令許多幾近失傳的手藝從新走入觀眾的視野,也讓眾多本來深藏深山老林或是偏僻小鎮的美食「大白於天下」,成了人盡皆知的傳統美味。
  • 舌尖上的中國3什麼時候播出 《舌尖上的中國3》共幾期
    ­  說起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美食欄目相信許多網友都會一致投票《舌尖上的中國》,不知有多少吃貨曾在屏幕前留下口水,一種種平凡的食材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僅僅是畫面都讓人流連忘返。如今第三季節目已經基本錄製完畢,那麼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
  • 2018評分最高的美食紀錄片你看了嗎?超越《舌尖上的中國》!
    相信很多觀眾都喜歡看紀錄片,關於美食方面的紀錄片更是深受觀眾的喜愛!曾經央視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足以見得美食紀錄片的魅力!最近在B站播出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青睞,豆瓣評分高達9.0,百分之六十的人給了五星!
  • 有夢花居——紀錄片賞析之《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經典臺詞《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共七集。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該紀錄片引起社會巨大反響,好評如潮。
  • 蕪湖美食走進《舌尖上的中國》
    原標題:蕪湖美食走進《舌尖上的中國》   蕪湖美食再次走進央視。記者4月15日從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首映式現場獲悉,江城著名小吃蝦籽面被主創團隊選中,將出現在第三集,時長約5分鐘,播出時間在5月2日。  2011年,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國人「眼淚與口水齊飛」,在螢屏和網絡上創造了空前的收視奇蹟。
  • 美食節目只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這4部紀錄片豆瓣評分同樣爆表
    而各大網站中所播放出的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就成了我最下飯的最大樂趣,人不可能沒有樂趣,總得給自己找點喜歡的事情。而就這央視所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更是三季連追。發現美食,尋找美食,便成為了我出去旅遊的的唯一目的。就說這紀錄片,最有知名度的應該就是舌尖了。但是關於其它紀錄片,其它美食種類的美食,你是否都有看過。想要一枚正宗的吃貨,只知道吃,不了解美食等於冒牌。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愛國與鄉愁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已經播出,在為觀眾展示美食的同時,該片也展示了中國人濃鬱的愛國情懷。    翻譯專業的中國學生凱爾茜·梁(音),很早就喜歡上該片,並竭力向英國廚師男友推薦。她還給第一季配上英文字幕,上傳到YouTube上。在幾個月後官方翻譯版出現之前,她的版本一直是國外粉絲觀看該片的主要來源。    梁說:「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角度、編輯、背景音樂和敘述都很棒。它介紹了許多中國美食,外國人應該知道,我們並非只有糖醋裡脊。」
  • 《舌尖上的中國》不見贛菜美食 網友認為江西美食不勝枚舉
    >         近日,《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熱播,但看完後,江西人有了些許遺憾,因為整部紀錄片對江西六個鄰省——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浙江的菜餚美食都作了介紹,唯獨對江西美食一字未提。  等著贛菜出現 結果沒戲  22日晚,南昌市民謝先生守在電視機前,看最後一集《舌尖上的中國》,但當這部總長350分鐘的7集紀錄片全部播放完後,他一直沒有看到贛菜和江西美食的影子。  「贛菜很有特色,而且江西美食不少,沒想到這部紀錄片對贛菜和江西美食竟然一字未提。」
  • 天天向上《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陳曉卿是哪一期什麼時候播出
    提到陳曉卿,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是說到他執導的紀錄片,相信你一定有所耳聞,火遍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剛收官的《風味人間》。近日,陳曉卿做客《天天向上》,引發期待。那天天向上陳曉卿是哪一期?天天向上陳曉卿那期什麼時候播出?下面來了解一下。
  • 時隔4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遭嘲諷,網友:還不如這部美食片
    昔日,一檔《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節目一播出,吃貨們瞬間沸騰了,都說聽了李立宏老師的解說饞的流口水。今年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接檔播出。在承接了1、2之後,《舌尖3》可謂是集萬眾矚目於一身,未曾想,播出短短幾天,其豆瓣評分就從8分多狂跌到4.1分。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回顧紀錄片市場,從早期的獨家冠名,到試水內容植入,再到如今各類消費品依靠線上IP擴展,線下聯名互動的形式湧入,紀錄片一直試圖各種形式拓展商業價值,尤其集中在美食紀錄片這一類別,今年,品牌儼然有了更多新玩法。
  • 《舌尖上的中國》升級版《風味人間》播出 四川味再獲青睞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作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的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以下簡稱《風味》)。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2018年春節開播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最近這一段時間終於迎來了開播的消息,很多人也是十分的期待啊。來和小編一起瞧瞧《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開播時間吧!  CCTV-9紀錄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並宣布《舌尖3》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中國人熱愛美食,正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紅極一時,創造了近二十年來中國紀錄片最高收視紀錄。
  •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五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你們看過幾部!
    中國的美食有很多,因為我們一般人都只了解自己的家鄉的美食,所以就產生了很多美食的紀錄片。像《舌尖上的中國》,一共有三季,每一季將的美食都不一樣和題材都不一樣。《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都一些普通家庭主公的美食很故事,特別的接地氣。
  •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美食紀錄片同樣饞skr!
    最喜歡窩在家裡躺在沙發上追劇。一直都很喜歡雨天躲在在家裡,總覺得特別舒服。 不過,我追的可不是熱門的電視劇,而是補了一番美食紀錄片。 看著滿屏的美食,我不得不感嘆,我大天朝,真的是太好吃了!
  • 《舌尖上的中國2》帶來的營銷契機
    兩年前,《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引發收視熱潮,締造出驚人收視紀錄,單集最高收視份額達到4.47%,趕超了黃金檔電視劇。《舌尖上的中國Ⅱ》近期在央視播出。《舌尖2》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並將延續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 舌尖上的中國傳承中國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傳承中國美食文化2012-06-14 10:23:4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的傳統美食搬上螢屏,希望我們的美食文化得到傳承。  5月2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播出了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其中,來自我市的靖江蟹黃湯包、興化龍香芋兩道美食也在節目中驚豔亮相。  這兩道美食是如何與《舌尖上的中國》結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