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勝糕條頭糕薄荷糕 上海20種「糕」你吃過幾種?

2020-11-25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這20種「糕」,你吃過幾種?

  據上海三農,如今上海各色糕團不少,多以甜香軟糯、花色繁多而著名。不少糕團專賣店、老字號的糕團窗口前總是排著長長的隊。條頭糕、海棠糕、雙釀團、綠豆糕等等,也都是上海人喜歡的經典美味。上海那麼多「糕」,你到底知道多少呢?小編來介紹幾種~

  定勝糕

  定勝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放入模子蒸熟,呈紅色。上海的定勝糕淵源來自杭州,始於南宋,不是常熟。上海最著名的是沈大成和喬家柵兩家老字號。

  條頭糕

  條頭糕又名豆沙條頭糕,以玫瑰細沙作為餡料,裹以纖薄糯米粉團,是著名上海糕點。外面撒糖桂花即為桂花條頭糕,創新作法是撒上椰蓉,號稱雪花條頭糕。

  薄荷糕

  將糯米,粳米攙和淘淨,靜置,至米粒發酥,用手指能捻碎時,磨成粉,用32眼銅絲篩篩過,便成鑲粉。將鑲粉中間挖一個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後用16眼篩篩成糕粉。用模子製成生糕坯,置旺火上蒸成。

  重陽糕

  重陽吃糕始於唐朝,糕粉為鑲粉(糯米粉與梗米粉的比例為1:4(做法詳見前面的薄荷糕做法),白糖400克,紅綠瓜絲、香草、香精各少許,餡料為豆沙,面料為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

  桂花拉糕

  將白糖用熱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調製成糊狀,倒入塗過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冷卻後撒上白糖、桂花,切成菱形小塊即成,色澤玉白,香甜糯滑。城隍廟綠波廊餐廳名點。

  七寶方糕

  奉賢方糕蒸成為16塊小方糕,七寶方糕則是一大塊成型。方糕生坯的製作工序少了三道,但餡料豐富得多,除了豆沙,還有棗泥、芝麻等等。

  松糕

  農曆歲暮新春,上海地區盛行的饋贈松糕,其習俗始於嘉定。松糕以糯米、粳米摻合磨乾粉,在籠屜內側刷一層芝麻油,把糕粉鋪上,鋪豆沙,最後將蓮子、蜜棗、核桃塊撒勻放在糕面上,大火沸騰後,放糖豬油丁、玫瑰花直至糕熟。喬家柵和五芳齋(百果松糕)最為出名。

  黃松糕

  糯米、粳米粉加紅糖,可成黃松糕。此糕系常年供應的蘇式糕點,源於蘇州,成名於上海。入口松酥,冷食、熱食均可。最著名老字號為蘇州的黃天源。

  綠豆糕

  上海的綠豆糕始於清朝,以綠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餡料為玫瑰豆沙,上籠蒸熟即成。老字號當推五芳齋和老大房。

  赤豆糕

  上海赤豆糕除了原味外還有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糕粉為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紅曲粉和豆沙拌合,蒸時加豬油,加玫瑰或桂花即成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上海最著名的為五芳齋和老半齋。利苑也有赤豆糕,味道不錯但風味已不同。

  蜜糕

  又稱百果蜜糕,蜜棗去核,同核桃肉一起切成碎丁。糯米粉、白糖、蜜棗丁、核桃丁、松子仁、瓜子仁、清水拌勻。 蒸籠內鋪上紗布,倒入糕粉,上鍋蒸約10分鐘至熟即可。取出糕倒在案板上,用乾淨溼布蓋住,稍晾趁熱用雙手揉碎,再搓成寬7釐米、高10釐米的條,晾涼後,切成0.3釐米厚的薄片即成。

  橘紅糕

  最早源於南潯,是冬季時令小吃,配料為炒糯米粉、綿白糖、糖桔皮、糖玫瑰花和紅曲米粉。成品為一釐米見方的小塊,一盒紅白色橘紅糕各半,造型玲瓏,剔透如玉,糯滑可口,甜韌適中,玫瑰桔香,糯而不粘,甜而不膩。

  雲片糕

  雲片糕的糕粉很講究,糯米要碾去米皮,留下米心。磨得極細,連續過篩,綿細如面,炒熟,且要保持白淨,然後存放半年後拌合極細的砂糖使用。摻合豬油、欖仁、芝麻、香料拌勻,壓縮成形。最後由鋒利的大方刀,切成片片,薄如書頁即成。

  葉榭軟糕

  起源於松江葉榭地區,分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3個品種。方糕以豬油、豆沙、棗仁、紅綠瓜絲、綿白糖為餡心,外現呈正方形,色澤鮮豔,特點為肥、香、甜;素糕系混入上等綿白糖,外現呈大塊長方型,雪白細膩,松、軟、甜、涼,糯而不粘,盛夏季節一周內不餿變;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豬油、豆沙製成;外觀呈圓盤形,松、軟、甜、香、肥,吃起來鬆軟香甜而不膩。

  千層油糕

  這個毫無疑問是揚州傳入的名點,所以上海當年是以老半齋和綠楊邨的為佳。千層糕用發酵面、白糖、熟豬油和糖豬油板丁加工製成。菱形方塊,芙蓉色,半透明,共64層,層層糖油相間,其白如雪,揭之千層,綿軟甜潤。

  棗泥千層糕

  在千層油糕製作工藝上,每次折面在加砂糖、豬油的同時抹上棗泥,成品即成棗泥千層糕。

  馬拉糕

  上海馬拉糕傳自廣東師傅,適應上海人口味而自成上海名點。用發酵麵團(靜餳2小時)加白糖、熟豬油揉透,加入蛋液成麵漿,上籠旺火沸水20分鐘蒸成。上海馬拉糕比粵系古法馬拉糕,豪放的多。

  發糕

  上海馬拉糕的工藝源自發糕。其實大多數上海人是搞不太清兩者的區別的。都是甜甜的,膨鬆柔軟,斷面有豐富的孔洞。但發糕不加蛋漿,揉好的發酵麵團餳至麵團膨脹起泡時再蒸,一般糕上撒大棗,蒸法同馬拉糕。

  海棠糕

  海棠糕的製作工藝算是複雜一點的,餡料是赤豆沙、白糖和花生油,糕粉是小麥麵粉。將海棠糕模具燒熱,刷上少許水油,將麵漿注入模型深度的一半,加餡料,再次將麵漿注入,蓋住豆沙直至模型表面,再加糖板油丁一粒,撒些黃瓜絲,烘5分鐘左右。在另一鐵板上撒些白糖,將模型內的糕挑出來,面貼鐵板,底朝上,放於爐上,待鐵板上的白糖深化,再用鐵盤把粒翻過來,即為成品,色呈紫醬紅,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軟。

  梅花糕

  從工藝上看,梅花糕和海棠糕是差不多的。但模子的形狀有差別,還多了玫瑰花和鹹桂花作為配料,比海棠糕精緻些。



相關焦點

  • 上海超全的20種特色糕點大盤點
    上海各色糕團不少,多以甜香軟糯、花色繁多而著名。上海有許多糕團專賣店,老字號的糕團窗口永遠排著隊,一些小吃店也有,比如最常見的青團,就隨處都有得賣。條頭糕、海棠糕、雙釀團、綠豆糕等等,也都是上海人喜歡的經典美味。但是你知道「糕」究竟分多少類,有多少種嗎?
  • 老上海糕團
    3條頭糕、金團條頭糕吃上去甜甜糯糯,中間還夾著豆沙。上海人喜歡吃糯米是出了名的,原因一個字,「糯」。這條頭糕的「糯」字很微妙,難以形容,但是到了嘴裡,卻似乎又能立刻分出上下來。在入嘴的瞬間,豆沙、糖桂花和糯米混在一起,似乎達到了幾種食材混合的最佳比例。
  • 上海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糕點大全
    如今上海各色糕團不少,多以甜香軟糯、花色繁多而著名。上海有許多糕團專賣店,老字號的糕團窗口永遠排著隊。條頭糕、海棠糕、雙釀團、綠豆糕等等,也都是上海人喜歡的經典美味。但是你知道「糕」究竟分多少類,有多少種嗎?
  • 上海幾大經典美食,南翔小籠包很爽口,條頭糕薄荷糕很獨特!
    自20世紀30年代起,上海出現了專營生煎饅頭的店鋪。主要有兩大派系:一派以有湯汁的生煎「羅春閣」為首,另一派以無湯汁口味的「大壺春」為首。其中,「羅春閣」生煎的餡會拌入肉皮凍,高溫煎熟後,皮凍化了,吃的時候一咬下去,滿嘴香,滿口汁。20世紀90年代末,上海街頭上的生煎開始宣傳的特點變成個大,皮薄,湯多。
  • 「狗屎糕」是什麼鬼?這些才是真的特產!一定要認清楚了!
    "吃狗屎糕,走狗屎運」,近日一款聲稱上海特產的「狗屎糕」成為「網紅」。然而這種糕上海本地人表示沒聽過,上海特產中沒有「狗屎糕」?那麼上海有哪些特產糕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數數!1、定勝糕是老上海的傳統糕點,主要用粳米粉、糯米粉、紅曲粉製成。
  • 又糯又甜又香的條頭糕,是最能代表上海糕團的特質
    老派爺叔摘要:糕團也是上海人很喜愛的小吃,在琳琅滿目的糕團品種裡,又糯又甜又香的條頭糕,是絕對可以登上上海人最喜愛的糕團前三甲,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上海糕團的特質。糕團也是上海人很喜愛的小吃,在琳琅滿目的糕團品種裡,又糯又甜又香的條頭糕,是絕對可以登上上海人最喜愛的糕團前三甲,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上海糕團的特質。條頭糕,顧名思義就是細條狀的糕團。蘇州糕團是江南一大特色,上海毗鄰蘇州,早年也有很多蘇州人移民到上海,所以也很自然把蘇式糕團帶到上海。
  • 超過80%的上海小囡都吃過的糕團,好好補補課!甩網紅N...
    左:粢毛團右:雙釀團*圖片來自網絡&DP幾乎99%的人都吃過百年不衰的糕團豆類糕,條頭糕 ,年糕團,青團青團 3元60%的人都吃過曾是經典但漸漸淡出視線桔紅糕,方糕,雲片糕,定勝糕(壽桃)桔紅糕 8元現在只有少數店家有售了(比如虹口糕團廠門市部和一品方糕),
  • 凡去過蘇州的人,一定會對蘇氏糕點一嘗難忘。蘇氏糕點中浸潤的哲學智慧是?
    它開在轉角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兩市供應蘇式糕點,有雙釀團、粢毛團、松花團、玫瑰方糕、條頭糕、黃松糕、赤豆糕、蜜糕、壽桃、定勝糕、苔條炸餃等。松花團表面金黃,是因為裹了一層松花粉,毛絨絨的十分可愛。《舌尖上的中國》有農民採集松花粉的場景,生動而感人。有一度松花團不見蹤影,糕團店裡的老師傅告訴我:松花粉「斷檔」好久啦。
  • 重陽吃糕正當時,12種中式糕點一次推薦
    與「高」同音,吃糕登高更有討好彩頭之意,而居住在平原地區的人們,也能以吃糕代替登高自我安慰,所以吃重陽糕的食俗,從這時開始也算正式流行了起來。吃重陽糕的熱潮在宋朝時期最為高漲,如果當時有微博,重陽節的熱搜一定是「人緣好不好,就看今天有沒有人送你重陽糕了」。
  • 金秋到最愛桂花條頭糕
    東方網10月1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人大多是「糯米控」,對於糯米制的糕糕團團,總是毫無抵抗力。定勝糕、雙釀團、八寶飯,總是每天換著花樣地出現在弄堂人家的早餐中。四季輪轉、節氣變換,也伴隨著不同的糕團出籠,春節要吃松糕、清明必備青團、重陽節有重陽糕,更別說老人做壽用的壽桃團、搬家要送的定勝糕了。
  • 條頭糕、苔條餅、巧果,這些老上海味道的點心,你吃過嗎?
    條頭糕、苔條餅、巧果,這些老上海味道的點心,你吃過嗎?條頭糕、苔條餅、巧果、萬年青、襪底酥、花生蛋卷、小麻花……這些老上海味道的點心,你吃過嗎?虹口糕團廠主要經營年糕團和各式上海糕團為主。看著阿姨嫻熟地揪出一個白胖胖的年糕糰子,然後把它揉開,在肚子裡塞進滿滿的餡料,裹好袋子,動作一氣呵成。拿到手的年糕團還有點燙,但年糕團就是要吃這一口才得勁。
  • 這條老街有家店堪稱「糕霸」,不但是糯米控們的最愛,還讓你重溫...
    在這裡漫步,你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悠遠與凝重。 小小一塊方糕他們家就分了好幾種口味,豆沙方糕、棗泥方糕、黑洋沙方糕、赤豆方糕、桂花實心方糕、桂花豆沙方糕、血糯米方糕、南瓜方糕、麥青方糕、綠豆薄荷方糕、混合棗泥方糕、松仁核桃方糕……眼花了嗎?一整塊(可分九小塊)方糕的價格基本上在25元-32元徘徊,最貴的就是松仁核桃方糕,一整塊需要68元!
  • 上海人最「寵愛」的4種糕點,條頭糕上榜,圖4是湖南人的最愛
    糕點大家都知道給人的口感都是香甜軟糯,每逢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買點糕點回家品嘗,因為有個說法是糕點的「糕」跟步步「高」升的音同音,有這麼好的寓意,所以大家對糕點的喜愛程度更好了,特別是那些喜歡口感軟糯的朋友,對糕點更是喜愛有加。
  • 中國最好吃的5種糕點,你吃幾種?最後一種我敢打賭你沒吃過
    中國的糕點種類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中國最好吃的5種糕點,看看你吃過了幾種吧? 第一種是桂花糕。桂花糕這種糕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我國的桂花糕現在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桂花糕一般是用糯米粉、蜜桂花和糖製作而成的。桂花糕的種類是非常豐富的,像水晶桂花糕、南京桂花糕等等。
  • 20種上海糕點大全 看看你吃過了幾種
    相傳東晉時期一大將軍, 見到戰士們日夜血戰沙場甚為感動, 隨即傳令烘製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送往前線慰勞將士, 以表「點點心意」,自此「點心」的名字便傳開了, 並一直延用至今。說起點心小吃, 不得不提的是就是上海的糕點, 上海人對糕點的熱情,則是從童年一直延續整個生命的過程, 上海的糕點很多都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像定勝糕代表吉祥喜慶,年紀大的老人過壽要有壽糕等等......
  • 發現| 長三角齊上陣,武康路上演新年節節「糕」
    武康路曾經居住過近現代史上很多歷史名人,以及文藝界的著名導演、演員、作家、畫家等等。走在這條路上,你會時時感到經久沉澱的歷史故事,那些故居裡的名人時時在你腦海裡出現。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和區非遺辦將聯合舉辦辭舊迎新節節「糕」——長三角非遺糕點展示周活動蘇浙滬三地,20餘家老字號將自己最具特色的糕點產品齊聚武康路393旅遊服務中心定勝糕、大方糕、松糕……近30個品牌的
  • 在上海必須要吃的老字號傳統點心小吃店,你吃過幾家?
    說起點心小吃,不得不提上海的糕點。從定勝糕到條頭糕再到老人過壽要吃的壽糕,還有的糕點甚至很多小夥伴聽都沒聽過。雖然現在各種網紅人氣甜點層出不窮,但是這些老牌點心在上海人心中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沈大成現在大家過生日多習慣吃蛋糕,但是以前老一輩的過生日吃的更多的是壽桃或者壽糕。說起壽桃就不得不提沈大成。
  • 南京路步行街老字號外售窗口各種傳統糕團備受青睞
    走在鬧市街頭,漫步市郊鄉間,凝聚著數千年江南農耕文明、獨具江南水鄉特色的各種傳統糕團:條頭糕、金糕、雙釀團、拉糕、定勝糕、重陽糕、海棠糕、薄荷糕、松糕、黃松糕、綠豆糕、赤豆糕、橘紅糕、擂沙團、餈毛團……正熱熱鬧鬧與廣大市民的味蕾碰撞,演繹著金秋十月的甜蜜。  半透明菱形底座,上頭均勻撒上金黃色的糖桂花——滬上名頭最大的糕團當屬老城隍廟綠波廊桂花拉糕。
  • 上海人喜歡的這些糕團,個個香糯好吃!你pick哪一個呢?
    喜歡軟糯口感的上海人,對各式糕團總是偏愛有加,好看好吃不說,寓意還好,糕團的「糕」字與步步高升的「高」字諧音,算是討了個好彩頭,所以上海家家戶戶在逢年過節,或是日常生活中,都會從老字號的糕團店購買,有的還自己製作糕團。
  • 我國「最好吃」的6種傳統糕點,吃過幾種?全吃過的肯定是糕點師
    導讀:我國「最好吃」的6種傳統糕點,吃過幾種?全吃過的肯定是糕點師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甜品始終是大家非常喜愛的食品之一,而且全球每個國家的糕點品種也不相同,樣式各種各樣,國外有很多知名的甜品,例如曲奇餅和法式馬卡龍等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