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到最愛桂花條頭糕

2020-12-13 東方網

  東方網10月1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人大多是「糯米控」,對於糯米制的糕糕團團,總是毫無抵抗力。定勝糕、雙釀團、八寶飯,總是每天換著花樣地出現在弄堂人家的早餐中。四季輪轉、節氣變換,也伴隨著不同的糕團出籠,春節要吃松糕、清明必備青團、重陽節有重陽糕,更別說老人做壽用的壽桃團、搬家要送的定勝糕了。金秋八月,桂花飄香,這個季節正是「糯米控」寵幸桂花條頭糕的時節,甜的豆沙、糯的米糰、香的桂花……端的是色香味俱全。

  條頭糕的「黃金比例」

  好的條頭糕,賣相未必出眾,不過是米糰包裹著豆沙,但吃口就完全不同了。冷的時候,糕不冷硬,軟糯卻又不會粘牙,桂花的甜香回味悠長;蒸熱了,糕體形狀也絕不軟塌,照樣原模原樣,一口咬下去,溫熱的豆沙立刻從嘴角滿溢出來。貌不驚人的條頭糕,原料也中規中矩,無非是糯米粉、粳米粉,加上手工豆沙,以及少量豬油和糖桂花,卻足以讓人垂涎。沈大成糕團部一把手沈國興得意地說,黃金比例最要緊。

  這其中,糯米粉和粳米粉的比例最為講究,直接決定了條頭糕是不是「糯」。「糯」字很玄妙,難以形容,但一到嘴裡就能分出高下。「糯米粉和粳米粉的比例大致為一比一,想要更糯,糯米粉就多放幾分,想要嚼勁,粳米粉就多放幾分。」但沈國興也說,糯米粉要是放多了,條頭糕就難以成形,蒸熱了更是直接塌在屜籠上,取也取不下來;要是粳米粉放多了,那條頭糕就不糯了,冷的時候更是硬邦邦的,咬不動咽不下,活生生卡在喉嚨口。

  調配好了這個比例還不夠,豆沙和糕團的比例同樣重要,豆沙太多,容易甜膩,豆沙少了,味道又太寡淡。這個比例大約為一比三,而且一定要趁熱把糕團按遍,夾入豆沙後捲起,這樣,細密的豆沙還會稍許滲透入糕團之中,趁著溫熱吃,仿佛兩者融為一體,恰到好處。

  至於表面的糖桂花,那也有比例講究。「糕團製作的最後一步,要刷上米漿,再撒上糖桂花,」沈國興說,桂花不用多,五六朵足以,既有了淡淡的香氣,還帶上了若有若無的鹹味,可以中和掉一些甜膩感。

  選糖桂花完全靠鼻子

  嚼勁十足的糯米,甜蜜蜜的糖桂花,真是絕配。桂花年糕、桂花甜酒釀、桂花糖年糕……似乎只要放上糖桂花,原本質樸的糯米就立刻有了金色的光芒。條頭糕的好吃,很大一部分也要歸功於最後那一勺糖桂花。

  沈大成用的糖桂花雖不是自家醃製的,但也精挑細選,蜜制的糖桂花被妥妥地封存在醃缸裡,每天取出一定的用量,再密封起來。「糖桂花,一要香,二要新鮮。」沈師傅說,挑選糖桂花,靠的是鼻子,「好的桂花,才能制出好的糖桂花。好的桂花有多香,好的糖桂花就有多香。」這份香甜,既要有新鮮採摘的味道,不能夾雜著陳年舊香,又要純正天然,不能帶有人工添加的香精味道。沒有幾十年功夫,還未必能聞得出糖桂花的好壞呢!

  糖桂花的香味,要比桂花複雜得多,這和糖桂花的製作工藝有關。地道的糖桂花製法,是先要將新鮮桂花晾乾後,按100斤桂花配30斤鹽的比例,放進裝有青梅醃製後的滷水中,醃製半個月以上,取出後反覆清洗,再將桂花晾乾,要用白糖將桂花層層拌勻,其中白糖的用量要多於桂花,還能放入薑片等,隔數日,蜜糖般的糖桂花才算醃製成功。

  「可惜,現在會自己製作糖桂花的人太少了。」沈師傅回憶說,早年在江南一帶,每到農曆八月,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會用桂花製作糖桂花,或者用桂花泡茶。糕點上都能加入一勺,更是秋天獨有的香甜。

  無錫老師傅三代做糕團

  沈大成的糕點部總廚,堪稱滬上糕團界的泰鬥,可不是人人都能當的。57歲的沈國興,從21歲進入沈大成,已經足足36年了,如今是沈大成糕團部的一把手。「我們都是無錫人,無錫人喜歡吃甜食,喜歡吃,所以也精通做。」從爺叔,到父親,再到他自己,祖孫三代世代相傳地製作糕團,他也是沈大成糕團製作手藝的第三代嫡傳傳人。

  沈國興說,他的條頭糕和重陽糕做得最得意,條頭糕遵循的是傳統工藝,重陽糕則在他的手裡得以改良。原來,常被小輩用來孝敬老人的重陽糕,傳統上一直是粘質糕,製作原理類似青團和條頭糕,並不適合老年人食用。為此,沈國興決定將重陽糕改制成松質糕。「將糯米和粳米用冷水攪拌後,直接放進模具,上籠蒸熟。」沈師傅說,這樣製作的重陽糕,口感更似松糕,不會粘牙,也更好消化,老人就算多吃幾塊也不太礙事。

  除了改良製法之外,沈師傅還給重陽糕加了些味道。傳統的重陽糕沒有餡心也沒有配料,改良後,加入了松仁、瓜仁、桃仁和什錦蜜餞,「一方面是加點甜味,豐富下口感,另一方面也多些營養價值,給老人補補。」

  「這兩天大家還在吃條頭糕,再過兩天,到店裡來的人買的就都是重陽糕了。」距離重陽節不到半個月了,重陽糕的銷量在重陽節前會一下子飆升,最多時沈大成一天能賣出十幾萬塊重陽糕。

相關焦點

  • 正是金秋十月,南方愛吃的桂花條頭糕可以給家裡的小孩做了
    又到了金秋十月,涼風送爽的季節。街上的桂花香得透不過氣,懂得吃的江南人,就會利用桂花做一道好吃的甜品。桂花條頭糕就是這樣的一道美味,在江蘇、浙江和上海是很常見的時令糕團。雖然有精緻的名字,但是只做起來卻並不難,配上綿密的紅豆沙,再刷上一層糖桂花,撒上幹桂花瓣。
  • 軟凝香糯的桂花豆沙條頭糕~記憶裡的上海
    表姐夫又從外面買回了一些糕點,是上海人最喜歡的傳統小吃桂花豆沙頭條糕。我捏起一條塞嘴裡輕輕一嚼,甜甜糯糯的,中間還夾裹著蜜甜的豆沙,配上糖桂花提香,讓人的舌尖瞬間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愉悅感,心情大好。甜而不膩,糯而不爛、綿而不幹,而且一口可吃下,恰到好處。
  • 金秋時節,桂滿壟上,正是吃條頭糕的好時機!
    桂花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不僅綠化、美化、香化結於一體,其更是同時具備觀賞性和實用性。每年的秋天就是桂花漫山遍野的時候,從古代開始就有無數的詩詞去讚美桂花並且很多文人雅士都會選擇種植觀賞。到了如今更是以桂花為主延伸出了很多美食,比如其中最為出名的桂花茶,香氣柔和味道可口,受到無數人的喜愛;甚至很多美食雖然製作中沒有桂花的加入但是卻會以桂花進行首位,無論是外觀還是味道上都給人更上一層樓的感覺,這應該就是「錦上添花」了吧。
  • 最喜點心「條頭糕」
    最喜點心「條頭糕」  管天瑞文/攝  小孩子似乎生來就喜歡吃甜食,那麼在口味偏甜的上海  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上海當地像是沈大成之類的老字號點心總是供不應求,所見過的每家老字號點心店門口都摩肩接踵,即使碰上需要排兩三個小時的隊伍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畢竟,這些老字號點心店的點心有著上海人們難以忘懷的老味道,那是伴隨著他們成長的味道。  除去甜食,大家都知道上海人喜歡糯米也是出了名的,定勝糕、雙釀團等糯米制的糕點總是變著法地出現在上海人家的飯桌上。
  • 又糯又甜又香的條頭糕,是最能代表上海糕團的特質
    糕團也是上海人很喜愛的小吃,在琳琅滿目的糕團品種裡,又糯又甜又香的條頭糕,是絕對可以登上上海人最喜愛的糕團前三甲,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上海糕團的特質。條頭糕,顧名思義就是細條狀的糕團。蘇州糕團是江南一大特色,上海毗鄰蘇州,早年也有很多蘇州人移民到上海,所以也很自然把蘇式糕團帶到上海。
  • 上海人最「寵愛」的4種糕點,條頭糕上榜,圖4是湖南人的最愛
    而上海人最「寵愛」的4種糕點,條頭糕上榜,圖4是湖南人的最愛,一起來看看吧!圖一:黑米糕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第一種糕點黑米糕,黑米糕它的外表很低調,沒有別的糕點那麼花銷,它之所以受上海人的喜愛是因為它的口感鬆軟,香濃軟糯是它的特色,不僅年輕人喜歡,而且老人家也喜歡。
  • 愛與食——「金秋十月 丹桂飄香」,來一碗桂花酒釀圓子
    愛與食——「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來一碗桂花酒釀圓子都說「金秋十月 丹桂飄香」,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是個充滿果香味的季節,是回報的季節,涼爽的秋意拂去了夏日的炎熱,走在街上也能時不時的聞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
  • 金秋桂花遍地開,錯過再等一年!
    金秋桂花遍地開,錯過再等一年!「金秋桂花遍地開」早在國慶之前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周遭就都是桂花淡淡的清甜香味兒時光在滿城的桂花香中都放慢了步伐甜到骨子裡,是記憶中的味道~
  • 排名前五的糕點,最愛香軟的條頭糕,你最愛的糕點又是哪一種呢
    糕點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宮鬥劇時,裡邊必不可少的「作案工具」了,那裡面的糕點美味是美味,但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小命丟了。當然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不會出現那樣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大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品嘗糕點的美味啦,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一起康康中國最美味的五大糕點。
  • 還記得《如懿傳》中周迅吃的條頭糕嗎?想吃就來學學吧!
    ▲ 條頭糕入口即化,軟糯香甜。條頭糕,江浙滬地區傳統特色糕點。在電視劇《如懿傳》中就曾有條頭糕的身影,尤其是看著周迅和霍建華兩人吃起條頭糕的模樣,不少觀眾們都表示:饞了! ▲ 《如懿傳》中的條頭糕條頭糕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配上綿蜜的紅豆沙,再刷上糖桂花,灑上幹桂花,樣子清新別致,吃口軟糯香甜。
  • 金秋桂花飄香,不如拿酒來釀
    大家好,我是愛做美食的黔相子,關注黔相子有更多的家常菜供大家參考!秋天的九月份跟十月份正是桂花盛開時節,也是中秋佳節之際。這時候的桂花顯得格外耀眼,金燦燦的花瓣染黃了千層綠葉,直沁人脾的味道十裡飄香,給這傷感蕭瑟的秋天帶來了一絲甜蜜跟快樂。
  • 「今日烘焙」傳統點心,軟糯香甜的豆沙條頭糕
    香甜又彈牙,吃一口便會愛上每每心情下雨的時候總不禁懷念起小時候而那時很少能吃到的條頭糕,就會從記憶中跑出來雖然說現在市面上也有各種口味的條頭糕售賣,但是已然不是小時候的那個味道了大多都是工廠製作,會添加各種防腐劑,實在是不健康也遠遠不及當年的味道為了尋找兒時的味道,我還是自己動手吧,它的工序很簡單,適合家庭製作喲條頭糕是屬於江浙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自己在家製作,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各地的特色美食啦!
  • 條頭糕別再買著吃,教你家常做法,簡單快手,吃一次就念念不忘!
    今天作一個老上海的傳統小吃條頭糕,你是不是看成了頭條糕?首先準備25克的澄粉,加入35克的開水調成糊。這個字跟我一起念deng澄粉,也就是小麥澱粉。開水衝澄粉,能使條頭糕更加的晶瑩透亮,想省事的可以省略這一步。
  • 舌尖上的桂花 | 虞城秋滋味,你要的「甜美」我都有
    從躋身國際時尚圈化身「中國味道」的香水,到進軍百事可樂成為「國潮」新口味......馨香淡雅的桂花,簡直越來越「出圈」了!這個金秋,「桂桂子」必須有排面!桂花慄子蕈油麵,鴨血糯米八寶飯......」在小虞兒時的記憶裡,桂花慄子這道地道的常熟甜品就這麼魔性地印在了腦海裡,揮之不去。可真當小虞嘗到桂花慄子的那一刻,那種清甜爽口卻又毫不粘膩的口感,簡直就是味蕾的極致享受!
  • 金秋,西湖景區的桂花都盛開了嗎?
    記者 俞倩上:徐哲(大) 攝於往年左下:施曉夢 攝於往年;右下:江志清 攝金秋,西湖賞桂哪裡看?且聽小編來播報——「滿隴桂雨」 開花率約20%,處於初花期。施曉夢 攝於往年「湖濱六公園」、「柳浪公園日中不再戰」、「錢王祠」周邊也分布著較多的桂花,目前都為初花階段,開花率約30%。江志清 攝「花港公園」內桂花主要分布在牡丹園西北面、叢林區、南門草坪周圍,處於初花期,開花率約30%。花港管理處 供圖「曲院風荷」 紅綃翠蓋周圍桂花處於初花期,開花率約8%。
  • 桂花又飄香 鎮江焦山風景區金秋桂花節開幕
    9月26日上午,鎮江焦山風景區第二十二屆金秋桂花節正式開幕。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準備了桂花糯米糕、桂花赤豆胡、桂花酒等20多種桂花系列美食,供遊客品嘗。   遊客 胡婷婷:到了這裡就感覺小朋友還有人很多,焦山很香,而且裡面的活動也很多,以前船沒有開,現在船全開了,焦山我就發現越來越好了。
  • 定勝糕條頭糕薄荷糕 上海20種「糕」你吃過幾種?
    條頭糕、海棠糕、雙釀團、綠豆糕等等,也都是上海人喜歡的經典美味。上海那麼多「糕」,你到底知道多少呢?小編來介紹幾種~  定勝糕  定勝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放入模子蒸熟,呈紅色。上海的定勝糕淵源來自杭州,始於南宋,不是常熟。上海最著名的是沈大成和喬家柵兩家老字號。
  • 金秋十月桂花香,滿地桂花別浪費,教你烘乾保存,留住花香
    金秋十月桂花香,滿地桂花別浪費,教你烘乾保存,留住花香金秋十月,空氣中總是瀰漫著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讓人心曠神怡。以前在校園裡,聞到桂花香味總覺得很奇怪,就是沒辦法體會它的香味。現在桂花的香味讓我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每次都刻意經過公園,就為了問它的香味,順手抓一把地上的桂花揣在褲兜裡,香味繚繞在身上。金秋十月桂花香,滿地的桂花可別浪費了,我們要把它的香味留住,可以做成很多很多的美食佳餚。今天教大家把桂花烘乾保存,可以留住花香,保存時間長。為什麼不直接曬乾?你試試就知道了,曬乾後桂花容易變黑,香味會散發,曬的時間長了,就沒有香味了。
  • 金秋十月,楓葉紅了秋;桂花香裡,相思滿枝頭
    01金秋十月迎國慶,煙花祝福國民情。金秋十月,葉子開始枯了,到處一片金黃,田野間,四處洋溢著,一番秋收的好景象。國慶佳節,舉國同慶,金色的十月,讓全民歡騰,處處充滿著喜慶。03金秋時節,風景如畫,桂花香兒滿枝丫。金色的田野裡,是一片片碩果纍纍的成熟的莊稼,一陣秋風吹過,田野間,飄滿著五穀的香味。
  • 愛自己就來點銀耳蓮子羹,桂花味的,還能吃出八月金秋的味道
    嗨大家好,我是光影隨夢,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時候了,今天來份因為蓮子羹滋補一下吧。銀耳蓮子羹是一種傳統甜品,另有自製的糖桂花加持,滿滿的幸福味道。喜歡看視頻分享的請點擊這裡吧:桂花味的銀耳蓮子羹,滋補養顏佳品,還能吃出八月金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