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當前的白酒市場,對普通百姓,知道什麼酒好喝,也知道該喝什麼酒,就是不知道怎麼買酒。不是不會買,是不知道怎麼買。茅臺五糧液喝不起,酒精酒不願喝,糧食酒不敢買,吃虧上當太多,防不勝防。所以,很多人只能萬般無奈買十來塊的酒精酒,比起幾十上百的假酒,起碼吃虧要少些。
也是喝酒人被逼得沒了辦法,沒有那多錢,只要喝真酒,前幾年興起去農村小槽坊買酒,那可是如假包換,買過的人都感覺不錯。如今去農村買酒方式又有升級,要買現燒現接的酒,去到現場,親手接酒。這樣還能享受到釀酒的新奇樂趣,眼睜睜看著美酒涓涓細流進酒壺,總不會有假吧?該是百分百的真酒。果真如此嗎?回答是未必。我們往下看。
現燒現接的酒也有假酒
——農村槽坊為什麼造假酒?
農村小槽坊,就是家庭式釀酒作坊。這類槽坊設備簡陋,場地狹小,很不規範。不過有的釀酒很長久,多達幾代人。周邊喝酒人習慣了他們酒的口味,會認定這酒好,自然形成固定的消費群。尤其這些年假酒泛濫的環境,起碼是真酒,買著放心。
我們在網店上,能夠很容易買到各種家庭釀酒設備,便宜的一千多一套。還很多優惠條件,譬如根本沒做過釀酒的,買他設備包教會。也有比較大型的設備,需要幾個人忙活的。但是都一個模式,就是很簡單,只能把酒蒸餾出來。至於再怎麼過濾、勾調和存放,怎麼達到能喝好喝的標準,就沒有標準,完全靠釀酒人經驗。
這還是釀造真酒。可如今造假酒的誘惑力非常大,因為利潤很高。目前也就一塊多的成本,假如混合當真酒賣10元,都有好幾倍的利潤,賣20元就十幾倍利潤。不用想就知道,種田辛苦一年還掙不幾個錢,這傢伙多爽啊。所以,農村槽坊也不是鐵板一塊了,還都堅持做什麼真酒啊,早就有人做假酒。
——農村小槽坊怎麼做假酒?
小槽坊做假酒,一般的三個方法。按照偽劣輕重程度,由輕往重排隊:
次品糧。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做酒不會用到自己吃的好口糧。就像當年蓮花味精,到處收購最差等級的大米,因為比口糧大米便宜很多。所以,釀酒的糧食,基本都是比口糧差著等級。不像高粱,本來都不當口糧,一般的就不分什麼級別,只要不黴不爛,很少雜質就行。
次品糧食還可理解,怕就怕用黴爛變質的糧食,買酒人怎麼也看不出來。前些年就有媒體報導,那些大酒廠還用陳化糧釀酒,小槽坊要這麼搞,更是管不住。陳化變質糧食的危害,應該都知道,有大量的黃麴黴,只可以用來釀造工業酒精,絕對不能喝,只能兌到汽油裡當燃料。
酒精度。小槽坊釀的酒,不可能大廠那樣規範,有質量監控體系,釀酒人就是監控,酒怎麼樣他一個人說了算。為了提高出酒率,一般的都要在酒的度數上做文章。
通常的一鍋出多少酒,都有一定之規,蒸餾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度數也不一樣,酒體質量差別很大。你去接酒,接哪一段的,多少度,實情不會讓你知道。況且他們那剛出的酒是不主張喝的,槽坊主人也不會告訴你,至多順口說句放幾天好喝之類的話。
為什麼要提到度數?因為小槽坊出來的酒,度數越低,出酒越多。換句話說,度數低了能多出酒,多賣錢。所以,你10來塊買的酒最多也就40幾度,很少有50多度的。想買也有,價格貴了,得幾十塊。
酒精串。用酒精串酒,屬於最惡劣的造假。也最簡單,最省事,最省材料,當然也最掙錢。家庭槽坊用酒精串,跟大廠一模樣,酒精潑進酒糟,再蒸餾。出來的白酒其實是水和酒精,但是帶著酒糟味,除了口味有點點怪,基本不會想到是酒精。
這樣的白酒,出酒量大,酒精度數高,味道偏淡。所以造假水平高的,早就會用到香精調整口味了。因為你親手接,或者你親眼看著出來的酒,流進你的酒壺,根本不會想這是假酒。喝起來也沒有心理設防,即便味道有區別,心裡只會想著各種諒解,譬如釀酒師傅操作小失誤什麼的,不會往假酒上想。
——農村小槽坊造假酒的迷惑性。
在白酒行業,這些年的造假和酒精酒,已經完全破壞了信用體系。大白話說,在白酒行業沒有信用可言,起碼消費者不再相信你賣的酒。原先各種銷售商把自己賣的酒吹個天花亂墜,迷惑住很多人,譬如洞藏老酒,至今還不斷99一件的各種白酒,還是有人買。不過心態完全不同了,不再認為你是真酒,而是抱著撞大運,萬一買到真的就賺了。
不過在農村還有著一點點白酒市場的信用殘留。消費者認為農民實在本分,不會搞假,又是人家自己在家釀造的。於是都想著能買到真傢伙,而且不貴。當下情況,確實還有農家堅守本分做真酒,可是這樣的槽坊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現接的酒不要喝
——酒體裡的雜質過多。
不論大廠小廠,還是小槽坊,凡是糧食釀造的白酒,裡面都會有很多的雜質。問題不在這裡,白酒的風味正是這些所謂的雜質構成的,問題在於雜質過多。小槽坊生產又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者說放任自流狀態。出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再做任何處理。這樣的酒直接的接了回去就喝,搞不好就會出問題。
——規範的白酒生產少不了過濾。
糧食發酵生成的各種脂類和醇類,都有很多種,有證據的已經知道2000多種。蒸餾過程中,看得見的糧食碎粒和稻殼酒糟,不會隨著蒸汽進入酒體。但是這些物質的分子形態會隨著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一起,蒸餾到酒體裡面。所以,蒸餾酒規範的工藝流程裡,這樣的原酒必須要有過濾。
所謂的過濾,不是俄羅斯伏特加那樣,把酒精裡所有物質完全過濾掉,只剩下酒精。我們的白酒過濾,是要把有害物質去掉,主要是甲醇。說到這裡都知道了,甲醇是個壞東西。釀酒必定少不了甲醇,工業酒精就有巨量的甲醇,所以不能喝。
——白酒需要陳化過程。
為什麼「酒是陳的好喝」,從來沒有說酒是新的好喝?這是因為剛蒸餾出來的新酒,裡面的物質沒來得及變化,相互不融洽,表現在口味上就是辣,刺猴,爆口。農村小槽坊出來的酒,工藝簡單原始,非常粗糙,有害雜質還沒有什麼過濾,唯一辦法就是依靠存放,等它自然揮發和融洽。譬如甲醇,就靠著自然揮發。
假如喝新酒,甚至有那愛喝爆口酒的,喜歡這個衝勁,自以為喝了好酒。其實恰恰相反,小槽坊新酒的衝味,基本都是甲醇等有害物質,喝了肯定對身體不好。
小槽坊的酒怎麼存放
——買了小槽坊的酒必須存放一段時間再喝。
買他們的酒,就圖兩點:一是糧食酒,二是便宜。自以為是鄉鄰鄉親,不會上當受騙,買了心裡踏實。這裡也不否認,非得說釀酒的有鬼,大部分槽坊還是好的,實實在在的在釀酒。可是,如今做假技術真的非常高級,不說假酒你嘗不出來,甚至感覺比真酒還要好喝。
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買了放起來,起碼半年以後再喝。這個時候,如果是假酒,就會現原形,口感和味道完全變了,不是越放越香,而是越放越差。如果是真酒,也是現了原形,好喝了。
——存酒的方法比較簡單,做到三點:
買高度酒,不低於50度。40多度以下的酒沒有存放價值,放到後來跟水差不多。但是小槽坊一般的不供應高度酒,40度左右的多。這就是前面說到的造假現象,純糧食蒸餾出的高度酒費糧食。
用5斤以上的玻璃瓶或陶罐。千萬不要用塑料桶、鋁壺銅鍋鐵桶什麼的。裝進了酒,用保鮮膜先行封口,再擰緊蓋子。做到不漏氣。
放到通風避光和相對恆溫的地方,不要再動它。別相信埋土裡那些方法,搞不好一壇酒就廢了。
——最後的結論:
不論大廠小廠,尤其是農村槽坊,不主張現買現接。尤其是當下對釀酒行業管理越來越規範情況下,很多小槽坊的生存不一定合法,就是因為產品質量。所以,買酒要謹慎,提防掉進新的坑。再說了,當下很多大的酒廠在回歸,有了便宜的糧食酒供應市場,一般也就30元左右,可以嘗試買了喝,起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