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井裡撈出大型古墓 墓主為六品官員

2020-12-15 搜狐網

  《井裡「撈出」大型古墓》 墓主為海昏縣籍六品官員

  系我省首次發現海昏縣官員墓室 昨出土滑石豬等5件文物

  本報訊 記者許南平、章娜、實習生馬閃山攝影報導:昨日,梅湖古墓內的兩具棺木正式開棺,一共出土了包括滑石豬在內的5件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從日益清晰的墓志銘上看到,該古墓為移葬古墓,並且該墓主為六品官,是我省首次發現海昏縣官員墓室。 

  昨日中午,考古工作人員正式對甬道和後室內的兩具棺木進行發掘。

下午,考古人員先後在甬道棺木內和後室的棺木內各發現了兩個拇指大小的滑石豬,均為一個完好一個殘缺,這種材質的文物一般都在晉朝古墓中才會出現。與此同時,甬道棺木的淤泥中,考古人員還找到了一個用黃金製成的牙齒。

  據省考古研究所王上海副所長介紹,這是夫妻合葬。兩具棺木在上千年時間裡互相碰撞,最後有一具發生了漂移,並停在了甬道門口。

  省考古研究所樊昌生所長向記者透露,墓志銘顯示出墓主為東晉時期的尚書左丞,系海昏縣人,官職正六品,距今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這個墓志銘還顯示了該墓為移葬墓。樊昌生所長欣喜地告訴記者,出土海昏縣官員的墓葬,這在我省是第一次,對研究神秘失蹤的海昏縣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責任編輯:張婧)

相關焦點

  • 白雲山清代古墓疑被盜 墓主為著名陶瓷富商
    白雲山清代古墓疑被盜,墓主為清代廣州十三行著名富商梁大鏞。記者王飛/攝  墓主為清代著名富商梁大鏞,其後人稱墓裡沒什麼隨葬品  近日,白雲山附近一座為市級登記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遭盜挖,墓主為清代十三行著名商人梁大鏞。昨日上午警方到現場調查,目前仍在偵查階段。  昨日(20日)下午,記者從白雲山元下田入口上山,在一名保安的指引下,在一片密林中找到古墓。
  • 江西吉水縣炸出東吳大墓,墓主竟是孫權的姐夫,京九鐵路差點改道
    工地負責人意識到炸出了古墓,於是立即將此事上報到當地文物部門,很快吉水縣文物局就派出考古專家趕往現場,經過初步勘探專家表示,小山包是封土堆,下面很可能埋葬著大墓。於是,當地文物部門立即上報了上級部門,在得到上級部門批示發掘後,立即對大墓展開了搶救性發掘。
  • 蘇州虎丘古墓出現迷你廚房,下廚工具一應俱全,墓主是「吃貨」?
    通常,為了最大還原墓主生前的作息,古人也會儘可能令古墓結構接近於生前居所。前些年,考古隊便發現一座古墓,墓室內除了奢華的陪葬品之外,還修建了一個廚房。這座古墓出土於蘇州市虎丘,這座古墓的面積達到了2000平方米,在考古隊的勘察下,臉上逐漸露出了笑眯眯的表情。
  • 江西挖出千年古墓,墓內46名少女「赤身」陪葬,專家看後膽寒
    這些古墓不僅僅是對殉葬制度的證實,也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殘忍。在這些殉葬墓中,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在江西曾發掘的千年古墓,在這個墓中有46名少女,而且這些少女都是「赤身」陪葬。看到這番景象後,就連看慣各種古墓的專家們都為之膽寒。那麼這件事情的始末是什麼呢,想要了解就繼續看下去吧。
  • 江西南昌發現罕見大型六朝墓群,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重要材料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消息,記者近日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隊員經過475天的田野發掘,在江西贛江新區七星堆六朝墓群已清理出73座古墓葬,其中六朝墓葬數量最多、形制最豐富、規模最大、級別最高。記者了解到,2013年6月,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湖濱南路土方施工中挖掘出六朝時期網錢紋墓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當時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南昌市博物館在周邊迅速展開考古調查與勘探,發現墓葬密集分布區約5000平方米,其中形制較為清楚的古墓26座,初步判斷該墓群是南昌近年來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六朝古墓群。
  • 六頂山古墓群裡的墓主都是達官顯貴,末代皇后婉容就葬在那裡
    六頂山古墓群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的敦化市區以南5公裡處的六頂山旅遊區,為渤海王國早期王族和貴族的陵寢,是古渤海時期重要文化遺存之一。整個墓群分兩個墓區,共有大小石室墓、石棺墓100餘座,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濟南東八裡窪曾發現北齊古墓 墓主為當地名士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就在這片居民樓下,其實埋藏著1400多年前的一個古墓群。1986年,一座埋藏著眾多精美陶俑的北齊壁畫墓在打夯機下現身,墓中出土的大武士俑,成為研究北朝時期軍隊武裝的重要資料;兩年之後,又有3座古墓在同一片區域現身,兩塊墓志銘的出土,揭示了埋葬在這裡的兩位濟南名士的人生傳奇。
  • 張家口有一千年古墓,守墓人死活不讓專家考察,不透露墓主身份~~
    在涿鹿縣的靈山腳下,有一個名叫塔兒寺村的小村莊,村裡有一座古墓,還有一家世代守護古墓的守墓人,考古專家曾幾次前往調查,都被守墓人拒之門外,他不願透露墓主人的身份,也不想讓任何人接近古墓。直到專家們多番解釋和承諾,才終於從守墓人口中聽到了古墓的真相,原來這是蚩尤之墓。
  • 重慶古墓出土四件龍袍,墓主曾創建大夏國,專家:後代已是韓國人
    重慶古墓出土4件龍袍,墓主曾創建大夏國,專家:後代已是韓國人元帝國晚期,飽受社會內部矛盾的激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是誕生了很多擁有「鴻鵠之志哉」的人物。
  • 南京現錦衣衛指揮僉事墓 主人或為徐達後裔(圖)
    專家說,這都是古墓曾經遭遇盜擾的證據。  志蓋透露墓主身份  在現場,考古人員們用鐵鍬鍬著古墓周邊的泥土。雖然才開始,但墓主的身份已經有些眉目。  由於還沒清理出完整的古墓,只能看到墓頂的一角,看起來是一左一右連體的古墓。專家說,這是個雙室墓,應該是夫妻合葬。
  • 陝西挖出千年古墓,墓中發現一男一女,蓋著被子沒有棺材
    歷史不只是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開啟了許多其他學科的大門,並為許多領域提供了珍貴的材料。發掘古墓也成為了解歷史,還原歷史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時候是處於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女子的地位比較低下,即使是墓葬規格也有嚴格規定,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墓穴,考古專家在墓中發現一男一女,蓋著被子沒有棺材!
  • 重慶城口發現大型明代磚券墓葬 六座墓室並排或為大家族墓
    圖為「老鴰池墓葬」發掘現場。六個墓室一字排開,據初步推斷為明代墓葬。考古專家表示,這或為一個在當時非常富庶並很有影響力的家族的墓葬。  村民建公路竟意外挖掘出一明代古墓  據城口縣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墓群位於城口縣修齊鎮枇杷村5組一名叫「老鴰池」的地方,最早發現在今年2月份。當時因為新建村級公路,村民在使用挖掘機時意外挖出了火磚及棺木類東西,但是當時沒有在意。
  • 江西德安縣一古墓發現了粽子!製作於宋朝已有700多年歷史
    江西省德安縣文物部門,曾於2010年12月在德安縣城郊發現一座宋代古墓,據現在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劇考古學家們研究,墓主是宋朝寧國府通判、國史周應合之女周氏,下葬時間是公元周氏的丈夫則是新太平州通判吳疇,墓主的身份不算特別尊崇,但是最讓人驚訝的是在墓中發現了兩枚實物粽子。
  • 北京大興區出土129座千年古墓,墓主祖籍為朝鮮縣,網友突發奇想
    前些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黃村鎮發現一座千年古墓群,當時發現了129座千年古墓,經過專家鑑定基本都是遼代時期的古墓。其中有一座墓的發現意義重大,墓主人的祖籍顯示是朝鮮縣。因此,這座古墓揭示了我國與朝鮮的關係,因此網友們更是大喊道,朝鮮本就是中國的。
  • 自貢收藏愛好者工地廢墟發現清代古墓,墓主族人中有鹽商望族
    墓葬為遷葬合葬墓,有三個墓室。墓葬初考墓主與歷史人物李慎彝系姻親經過考古發現,該墓葬為遷葬合葬墓,有三個墓室,墓主人為清代富順井支黃元鑰繼配田氏,居中。黃元鑰長孫黃敦基(字實菴)附葬,在左。黃敦基妻王氏附葬,在右。
  • 修水庫時發現古墓,就連棺材釘子都是純金做的,墓主是何人?
    《訪楊價墓記》:「宋威靈英烈侯楊公價善甫之墓,舊無識其處者。道光庚子,趙石知旭與餘言,曾見楊氏譜,稱價墓在桐梓治西胡盧壩。」在貴州遵義,一個工程隊修水庫時,無意中發現一座古墓。令人驚訝的是,古墓的外觀平平無奇,甚至有些寒酸,但是裡面卻奢華之極,棺材由純金打造,就連棺材上的釘子都是純金做的。這個用材奢華的古墓很快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墓主是何人?為何能有如此雄厚的財力來修建這樣一個純金棺木的墓地?根據古籍記載,考古學家們確定這是南宋播州第14任土司楊價的墓。而南宋時期的播州土司,就是如今的貴州遵義,關於這一地區,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
  • 古墓墓壁現9處盜洞,是何種墓葬方式,使得眾多唐三彩保存完好?
    古墓中頻繁被盜墓賊光顧,為什麼還有無數珍寶倖免於難?按理說,一處古墓中發現多個盜洞,就說明這座古墓中大部分陪葬品已經被盜墓賊順走了,但陝西的一座唐朝古墓卻暗藏玄機,有一點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有墓道就說明地下有古墓,這個發現讓考古專家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至少這次沒白跑。西安雖然是古都,王室貴族的墓的確有很多,但是這也造成了有段時間內當地的一些人有點草木皆兵,經常會出現考古專家去現場考察後卻什麼都沒有發現的情況。但是考古專家們似乎有點高興得太早了,接下來的一個發現直接讓他們的心從暖陽到了寒冬,心拔涼拔涼的,怎麼回事呢?
  • 2500年古墓,深藏地下24米,面積遠超足球場,墓主是誰(四)
    所以,為解決墓室防盜等安全問題,「黃腸題湊」用材精工細作,另外還會採用當時其他的最高「科技」,比如這次秦公古墓的發掘,當黃腸槨木抬出大墓,圍觀者驚呼:柏木上有銀器。所謂「銀器」,是當時人們為保護柏木不被水分侵入,特地將木材的結疤挖掉,然後用鐵和錫熔化合金液澆鑄封護,形成金屬封閉,避免水分進入,以起到長久防腐效果。
  • 河北村民發現遼代古墓,墓中擺放一桌酒席,仿佛墓主剛宴請完賓客
    從地圖上來看,現在河北的唐山、廊坊和淶源縣一線以北都是遼朝的領土,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遼朝時期河北宣化發現一座古墓。事情回到1993年3月,當時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裡村民進行灌溉農田時,突然地面出現塌陷並滲水,村民隨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很快,當地文物部門就組織考古隊員趕往現場,經過對現場周邊的勘探,初步確認地下存在古墓。
  • 神秘古墓預留一桌酒菜似為進墓者接風,牆上語句更為驚悚
    千百年來,關於墓中許多離奇的故事不脛而走,人們臆想那個陰森的地域,一定有著各種精巧的機關暗道,暗伏殺機,來應對一些懷著貪慾覬覦寶物的摸金校尉。然而有這樣一座奇特的墓葬,墓主不僅沒有設立人們想像中的陷阱埋伏,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似乎隨時做好了為闖入的不速之客接風洗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