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財神:財神爺姓甚名誰,他真的有錢嗎

2020-12-13 搜狐網

  春節一到,財神登場。迎財神是新年期間的重要活動。《上海風俗瑣記》載:「吾國習俗,以為元月五日為財神誕辰之日,故必先期迎接,則一年之內,財源必能富裕充足。」北方也有些地方把正月初二視為財神誕日。在這一天前後,古人往往會通宵達旦地燃放爆竹煙花,仿佛要以這種辦法刷出存在感,以求財神爺的深情一瞥。有些地方還會「掛牲接神」,殺牛宰羊,好好為財神爺過這個生日。

  除了「迎財神」,還有「送財神」。舊時的習俗,新年那天,會有乞丐挨家挨戶送上一張財神畫像或在牆上畫上財神,說幾句吉利話,以向戶主討賞錢。近世學者胡樸安輯錄的《長沙新年紀俗詩》中就有關於此事的詩句「巧把財神紅紙裁,乞兒持送進門來」,其詩旁註更加清楚地描述了這一現象:「新歲初間,乞兒以紅紙印財神像,沿家致送,索喜錢十文,名曰送財神。」

  財神與人們的生活如此密切相關,但知道他姓字名誰的,卻寥寥無幾。他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他真的很有錢嗎?

  財神爺是誰,他真的有錢嗎?

  在中國古代,財神並非專指一個人物,而是「多位一體」的。在中國民間想像中,有一個非常龐雜的財神譜系。在這個譜系中,佔有最重要位置的是趙公明、關羽兩位武財神和比幹、範蠡兩位文財神。這文武四位財神,一般被稱之為「正財神」。

  其中,趙公明並非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是在不同典籍和文學作品中不斷被豐富起來的形象。關於他的傳說,最早見於兩晉南北朝之際的《搜神記》、《真誥》等書,那時他的形象是一位受上帝之命來到人間散布害氣、取人性命的將軍,近乎瘟鬼冥神。此後他也一直作為瘟神出現,變化不大,直到元代秦子晉在《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後集」中,才為趙公明增添了一份兼職:「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在明代許仲琳的小說《封神演義》中,趙公明死後被姜子牙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專司「迎祥納福,追逃捕亡」。他麾下四位正神的名號更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充滿節日的喜慶色彩: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能統帥招寶、納珍、招財、利市者,自然是大財神了。這成為民間將趙公明視作財神的文獻依據。

  關羽、比幹、範蠡三位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作為財神的一面,文獻典籍記載較少,一般是以民間傳說的方式流傳,當然這些傳說都是荒誕不經的。

  據說關羽之所以受到商人的推崇,除了本人忠肝義膽、公正無欺外,還因為身在曹營期間他發明了後世商人所用的記帳法。比幹則是殷商忠臣,因直諫被剖心而死,因「無心」而被民間附會為「無偏私之心」,故成了生意人所崇拜的財神。

  範蠡在民間一直有「商聖」的稱號,清代的紹興商會甚至奉他為商祖。他本是春秋時期越國名臣,輔佐越王滅吳後,知謙抑之道,功成身退,更名易姓,隱居民間悶聲發大財。他在「陶」這個地方,號「朱公」,所以又叫「陶朱公」。《史記•貨殖列傳》講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會做生意,品德又好,漸漸便被民間奉為財神。至今民間流傳著關於財神範蠡的民歌:「大財神,出凡塵,三聚三散越王臣;越王臣,富貴身,手裡捧個聚寶盆;聚寶盆,天下聞,財源滾滾滿乾坤……」因他擅長經商,古代民間流傳多種經商秘訣之類的書籍,皆假託於他的名下,與今日網絡上各種「心靈雞湯」皆假託出於名人之口,如出一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列舉的四位財神,除了範蠡,都不是「有錢人」。尤其是關羽,「輕財重義」的特點更是天下皆知。就算是最富有的範蠡,也動輒散盡千金,根本不符合財富積累、擴大再生產的現代商業經。他的道德色彩,是勝過財富色彩的。財神中,就沒有一位純粹的富人嗎?

  按照呂微在《隱喻世界的來訪者:中國民間財神信仰》一書中的觀點,我們上述四位財神屬於正財神,此外,還有偏財神、準財神、活財神等等一眾財神。

  活財神,就是純粹的富人,指生前即享有財神之名的人。這些人死後,經過民間傳說的演繹,也進入了民眾的財神信仰體系,有一定影響。活財神主要有:以「鬥富」聞名歷史的晉人石崇、宋代權相蔡京、明代江南富商沈萬三、明代嘉靖朝首輔大學士嚴嵩等人。

  石崇曾以財神的形象出現在清代的楊柳青年畫中,據說蔡京的生日便是正月初五,民間附會,破五迎財神即是紀念蔡京的生日……活財神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純粹的富人,沒什麼道德色彩,簡單因有錢而為神。這些人中,石崇不知謙抑、窮奢極欲,高調炫富,與知退讓、善隱遁的範蠡形成鮮明對比,也與中國民間「不露富」、「悶聲發大財」的低調傳統背道而馳。蔡京、嚴嵩都以奸相名世,庫中的銀子多是搜刮民脂民膏。

  當然,這些人作為財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遠遠低於趙公明、關羽、比幹、範蠡四位形象光輝的正財神。從總體上看,中國財神形象的道德色彩勝過財富色彩。也就是說,中國財神,並不是以有錢人為主,這是為什麼呢?

  關羽、比幹不是有錢人,如何成為財神?

  宋代文獻始出現描繪「財門」、「財馬」年畫的記載,因此,學界一般認為財神信仰始於宋代。而宋代恰恰是一個商人地位和精神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朝代。餘英時先生在《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指出,受中國新禪宗出世之學的影響和衝擊,從唐代韓愈起,儒學便逐漸由章句、門第禮學,向人倫日用之學的轉變,宋明儒學更是繼承了這一點。禪宗講「劈柴擔水、無非妙道」,儒家也開始講,經商治生,無礙聖人之道。這就為商人地位的上升和儒生「棄儒就賈」掃清了思想障礙。而宋太宗「盡收天下之利權歸於官」,這一經濟政策的變化間接凸顯了商業活動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商賈的社會地位不斷上升,士人多有出於商門者,而豪傑才俊之士亦多有從商者。商賈階層被賦予了「睦姻任恤」的色彩,承擔起社會公益事業。商賈階層被逐漸道德化,讀書人也不再羞於進入商賈階層。而讀書人的進入,又進一步使得商賈階層被道德化。

  在這種情況下,財神信仰也就成為了儒家道德理想與商賈階層經商治生之間的一個連接點,財神自然而然具有了兩重面相:代表了儒家道德的聖人面相,代表了世俗成功的富商面相。如餘英時所言,當越來越多的文人「棄儒就賈」,則越來越多的儒家價值觀便被帶入了商賈階層。當這種價值觀越來越強勢,「重義輕利」的儒家信念就會發揮作用,唯義之所在,財神有錢沒錢,反而沒那麼重要。另外,當財神的形象越道德,也就越發加固了商賈階層的道德自信:我們所信仰的神靈,與儒家的聖人沒什麼不同。如王獻芝所言,「士商異術而同志」,經商治生之中,自然亦有聖人之學。

  因此,財神面相中聖人的一面最終壓倒了富商的一面,石崇、蔡京、沈萬三、嚴嵩等人作為財神鮮為人知,更具有神聖色彩或道德色彩的趙公明、關公、範蠡、比幹卻作為財神的正神而廣為流傳。

  參考文獻:

  呂微:《隱喻世界的來訪者:中國民間財神信仰》,學苑出版社2001 年版

  殷偉、殷斐然編著:《中國財文化》,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鄭建斌:《中國財神》,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餘英時:《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cul.sohu.com true 澎湃新聞 http://cul.sohu.com/20160211/n437201098.shtml report 3108 春節一到,財神登場。迎財神是新年期間的重要活動。《上海風俗瑣記》載:「吾國習俗,以為元月五日為財神誕辰之日,故必先期迎接,則一年之內,財源必能富裕充足。」北方也

");}

相關焦點

  • 財神爺實火!lisa、楊超越都在用,「有錢哥哥」肖戰想更有錢?
    那必須是財神爺屏保!財神爺屏保真的是實火呀!無論是韓圈還是內娛圈的藝人都要擁有財神爺屏保。近日有小飛俠偶然發現「有錢哥哥」肖戰的手機壁紙竟然是財神爺!真的是太接地氣了,還以為肖戰的手機屏保可能是自己的照片呢!結果是財神爺。有錢哥哥不是浪得虛名,有些人表面是男神,其實手機屏保是財神。
  • 初五迎財神,財神爺可不要說成money god啦,那是啥?很簡單!
    作為中國的傳統,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迎財神。有的人在0點的時候燃放煙花炮竹(let off fireworks),有的呢在朋友圈發一些祈禱的話語。但是呢,小編發現,有的人把財神爺說成了money god,這讓我不得不較真一下了。財神爺不是money god!
  • 原來財神爺居然有這麼多?財神在翡翠雕刻中的講究
    財神一直是我們很喜歡的形象,因為在傳說中他是掌管財源的神明,對於求財者特別是做生意的人尤為重要。那麼財神的傳說是怎麼來的呢?在翡翠雕刻的運用中有什麼寓意與講究呢?快跟軒哥一起來認識它吧。那麼你對財神真的有著具體了解嗎?你知道財神都是些什麼樣的嗎?很多人應該平常只是跟隨著大人們例行的拜一拜,但其實對財神爺一點都不了解吧。在中國的傳統歷史中,主要供奉著五個財神爺,分別是: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中斌財神王亥(中)。
  • 正月初五迎財神啦!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很多習慣都變掉了。喜新厭舊,尋求吉利,皆是人們之所愛,可是這煙花一放,就要難為在此時熟睡中年人和老人或兒童了,還有每年此時也因此要排放太多的有害健康的氣體。在有南方有些地方每逢這天,只燒香敬茶,不放煙花。不過時過境遷,習俗也變了。
  • 你知道財神爺都是誰嗎?你家中供奉的又是哪路財神呢?
    我估計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答案:財神爺。在神話中,財神爺不是單指哪一個人?而是有很多神話人物都被稱為財神爺。那麼財神爺都是誰呢?不同地域的朋友給的答案都不一樣,因為中國各地供的財神,粗略統計大大小小三十多位。當然有的很常見,有的不常見,單說常見的吧。
  • 迎財神,拜財神,增財納福!
    迎財神,拜財神,增財納福 農曆七月二十二,是我國民間信奉的財神節 我國民間歷來有信奉財神爺的習俗,所謂財神爺,在我國本土道教中是主管世間財源的神明,而民間信仰中的財神爺也有若干位,信奉這些財神,反映出我國勞動人民對安居樂業、大吉大利的美好期盼。
  • 大年初五迎財神,文財神和武財神的擺放各有哪些禁忌?
    我們供奉的無論是文財神或武財神,無非是祈求平安和財運,但如果由於無知和懶惰,觸犯一些禁忌,反而得不償失,因此知曉有哪些禁忌至關重要。每年正月初五,家家戶戶迎財神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財神爺是中國供奉的善神之一,各家各戶在家中懸掛財神像,以祈求家宅大吉財運亨通。供奉財神的習俗歷史悠久,從古代一直有相關記載。我們供奉的財神有道教賜封的,稱為天官上神,也有民間信仰的,稱為天官天仙。現在我們一般供奉的財神分為兩種,一種是「文財神」,一般人家懸掛在家中,祈求財運福澤。
  • 30張財神爺姓氏頭像:財神手拿金元寶,年年會有好運繞!
    這是一期財神爺的頭像,可以用於微信或者QQ百度等平臺的頭像更換。財神爺是我們尊崇的偶像,沒有誰會怠慢我們的財神爺,所以娜娜這一期以財神爺為主題,創作了本期,一共有3組風格,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知道的財神爺有2個,一個是文財神一個是武財神。
  • 搶紅包摸元寶 臺灣初四迎財神
    搶紅包摸元寶 臺灣初四迎財神   臺灣大年初四迎財神,中南部的有不少廟宇都舉行了應景的儀式,發紅包、發錢母,讓信眾沾喜氣添財運。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蘇暢:過春節,兩岸民眾都有迎接財神的習俗,在大陸,我們是選擇大年初二這一天來迎接財神爺,而在臺灣的習俗中,則是在今天大年初四,來迎財神。
  • 正財神、偏財神、五路財神……接財神習俗中的財神爺你知道是誰嗎
    接財神爺是春節期間重要的年俗之一,根據各地風俗不同,接財神的日子也不同,產生區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地信仰的財神人物有一定差異。最近幾年發現,不知是誰帶的頭,有很多人臘月二十三就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接財神的消息。
  • 傳統文化中有關「財神爺」的傳說,你都知道哪些?原來財神這麼多
    財神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主管錢財的神仙,在眾多的神仙中最受百姓的愛戴,信徒眾多,香火旺盛。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神明,財神爺是民間信仰的象徵,寄託了萬千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安居樂業,財源廣進的美好心願。每年正月初五,每家每戶都會「請財神」,期望財神能降臨。
  • 嶽飛也是財神爺,過年拜財神藏掃帚,說說各地過年關於財的禁忌
    迎新春   春節裡有一種很重要的活動,即迎財神、送窮。財神在民間傳說中有好幾個,既有「正財神「趙公元帥(趙玄壇)與他屬下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又有「偏財神」五路財神(路頭神);既有「文財神」財帛星君,又有「武財神」關雲長(廣東一帶也奉嶽飛為武財神)。一般同時迎這幾位財神。   各地迎財神的禮儀各不相同,日期也有差別。如在四川南部,大年初一這天有「掃財神」風俗。
  • 正月初四迎財神有講究——作家一耕恭候新春
    編註: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我國有風俗,初五日相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在廣東廣西人的習俗裡,年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要在財神爺生日的前一天迎接他回來。「送神早,接神遲」,因此,迎財神一般都是年初四下午4點左右才開始,時間可以截止當夜子時。
  • 大家為了迎財神怎麼都到寺廟裡去燒香了?拜錯廟門的還不知道
    昨天看到新聞說初五迎財神,大家都去廟裡燒香祈福,其中一個寺廟一天的門票就達到上千萬之多。由此可見這個寺廟是香火鼎盛。看到新聞時我就有個疑問。寺廟裡有財神可拜嗎?佛祖壇下有四大金剛、五方佛、八菩薩、十大弟子、十八羅漢、十八伽藍、二十諸天等等。
  • 初五迎財神要說什麼話可有講究 初五迎財神有哪五路財神
    給財神爺上香說什麼《招財神咒》伏以今日吉良天地開張,安財神符萬事大吉昌,財利大興旺,啟請武財神趙公明,利市仙官降來臨,招財使者親到此,到吾弟子某某家中或商店、(地址)招財又進寶,利市大發財,奉請財神仙官使者,財帛星君,五路財神到吾家庭
  • 逢年過節拜財神,這麼多財神該拜誰?有一個財神家家戶戶都可以拜
    現如今,財神爺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喜歡的神仙之一。人們不僅在過年的時候要接財神、迎財神,還有的人會在平時在的家中、店鋪或者在公司裡擺上財神爺的塑像來供奉著。也常常會有請財神,供財神的活動,希望財神爺給大家帶來好運氣。但是,財神爺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財神爺又有哪些種類嗎,都包括誰嗎?
  • 有誰真懂「財神爺」,看大師徐悲鴻畫的財神爺真的好開心!
    我們中國人每年正月初五,都會迎財神,祈求新年好運,那民間一直流傳的財神爺都有誰呢?還真有人不知道,今天多藝堂就普及一下。而財神趙公明屬於道教賜封的天官上神,亦是中國民間信仰的天官天仙。在道教神話中趙公明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所以又名趙玄壇。趙公明本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後傳說他能保病禳災,主持公道,買賣得利,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財神。
  • 財神菩薩他是神,還是菩薩,你知道嗎?
    財神又叫趙公元帥,是道教的神,而菩薩是佛教的神,嚴格地講,財神是不能稱做菩薩的。一般人缺乏宗教常識,見了神像就稱菩薩,所以就稱財神為菩薩了。財神是一位受歡迎的神。舊時,許多人家都供著財神。每年正月初五(或者初二),要隆重祭祀,清晨起來,燃放鞭炮,叫做迎財神;晚上全家吃餛飩,叫做吃「元寶湯」,圖個吉利,好在新的一年裡發財。這景象現在在內地已很少見到,但在港臺,卻仍很普遍呢。財神生就一張黑臉,圓瞪雙目,一圈濃濃的絡腮鬍子,手中高舉鋼鞭,身跨一頭黑虎,混身上下給人一種黑不溜秋而又威武嚇人的感覺,而且又有著「元帥」的頭銜,到像是一位戰神。
  • 初五到,迎財神
    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中國民間「迎財神」的日子。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說法一:蔡京:宋朝蔡京富有,中國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中國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拜。。說法二:五顯財神或五路財神:傳說有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 瘟神變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必讀!
    正月初五,是中國傳統民俗接財神的日子!可是你知道嗎?財神天團裡有一位曾經是「瘟神」!這也是五路財神的原型。「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至此,趙公明的財神形象正式定位。迎財神之俗盛行於明清,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