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溫度的提升,有很多的水果也是逐漸上市了,除了常吃到的一些水果,還有一些稀罕的水果也是能在超市和水果店看到,比如山竹,山竹被稱為「水果皇后」,不管是在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方面都是很高的,有很多的人在山竹上市的時候,也是會經常買些吃的,口感香甜脆嫩,汁水豐富,特別的好吃。
山竹屬於一種熱帶水果,在我國種植的並不是特別多,所以我國大部分的山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在價格方面也是比較的昂貴,可以說它是一種貴族水果,所以我在買山竹的時候,都會一個個的認真挑選,都會買那種用手按壓後彈性十足的,手感很硬,或者是太軟,這樣的山竹就不能壞,很有可能是不新鮮已經壞了的。
在買山竹的時候,明明挑選的山竹非常的新鮮,但買回家後山竹怎麼會有黃漿流出,難道我的挑選方法不對,還是說這流出來的黃漿就是它最營養的部分,在我的好奇心心也是特意問了水果店的老闆,山竹裡的「黃漿」能不能吃?聽水果店老闆一番話,原來一直吃錯了!
山竹之所以會有黃漿流出,是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遭到擠壓或者是劇烈的晃動,山竹的外殼碰傷後就會有黃漿流出,這樣的山竹不僅可以吃而且還是很新鮮的,因為只有新鮮的山竹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放了時間久的山竹,因為水分的流失,外殼發黑髮暗,就算經過擠壓或者晃動,也是不會有黃漿流出的。
而果肉表面包裹著的那層「黃漿」,其實是山竹在不同的氣溫下產生的,這層黃漿也是有保護果肉的作用,在吃的時候,把這層硬硬的黃皮揭掉,裡面的果肉一樣的雪白,口感香甜。大家在買山竹時,不管是外殼上有黃漿還是果肉的表面附著著一層黃漿,山竹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還都是好山竹,看完後你是不是一直都吃錯了,把帶有黃漿的山竹都扔掉了,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