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3日電 再過幾年臺灣各地湖泊、河川等水域將只剩外來魚種?這不是危言聳聽,由於民眾放生或棄養,已使臺各地水域充斥外來魚種,而這些外來魚種繁殖力超強,數量銳增,對臺生態衝擊愈來愈大。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舉凡高屏溪、日月潭、澄清湖、羅東運動公園等水域,都出現大量外來魚種橫行,特別是沒有天敵的琵琶鼠魚與泰國鱧魚,它們成群在河中大量覓食,破壞食物鏈,對臺生態衝擊愈來愈大。
有人說,泰國鱧魚、垃圾魚適應汙染水域能力及繁殖力都很強,在水域裡可說毫無敵手,這兩種外來魚可能造成臺水域魚類趨向單一化。
佔地近60公頃的羅東運動公園,裡頭的虹明湖、亂流區及網球區的小河現在都有泰國鱧魚的蹤跡。荒野協會宜蘭分會理事長賴建忠說,泰國鱧魚有「魚虎」之稱,生性非常兇猛,它的地盤遍布島內各地水域,一般魚是白天覓食、晚上睡覺,泰國鱧魚正好相反,所以很多魚在熟睡之際被泰國鱧魚吃掉。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股長劉必揚說,泰國鱧魚一年可長到30公分,兩年長大到60公分,有的甚至長達1米,因兇猛難敵,根本沒有剋星,已成水域裡令人擔憂的生態殺手。
(責任編輯: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