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世界十大兇魚」昨日現身晉江 魚卵劇毒不可食
導報訊(記者 陳龍山 通訊員 林華楠 文/圖)「我在海裡抓到一條怪魚!」昨日上午,泉州晉江市仙石邊防派出所接到轄區漁民陳先生報警後,趕到陳先生家中,發現該「怪魚」身體呈長筒形,密布青灰色菱形鱗片,魚嘴扁平且長著鋒利的牙齒。經專家查詢驗證,確定該魚為雀鱔,主要產於北美等地,屬於外來物種,主要棲於淡水,但有些種類也可以進入半鹹水。該魚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和「食人魚」一樣,是臭名昭著的「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
-
石津灌渠現外來兇猛魚種「雀鱔魚」魚卵含劇毒(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任利 見習記者 王依/文 市民崔先生/供圖 一周前,市民崔先生在黃壁莊水庫下遊的石津灌渠內撈到了一條長相奇怪的「長嘴魚」,專家證實此魚為外來物種「雀鱔魚」,因其生性兇猛而被稱為專家稱,雀鱔魚對本地魚種存在威脅,且此魚魚卵含有劇毒,不宜食用,來源可能系有人放生。28日,黃壁莊水庫管理局表示,接到記者反映緊急匯報了領導並多方查問,目前暫未在水庫裡發現,並加強觀察。 市民發現一條兇猛「雀鱔魚」 「我經常釣魚,但這種魚還是第一次見。」
-
放生惹的禍!市民釣到80斤怪魚專家提醒不要食用(圖)
廣東一位市民在仙湖裡釣上來一條40公斤的怪魚,由於自己不知道這個怪魚的來歷,後經過漁業局的工作人員鑑定,這條怪魚名字叫做鱷雀鱔,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這不是我國品種,在國內沒有天敵,那為什麼會在仙湖出現呢?
-
村民古石窟中發現怪魚 生性兇猛見魚就咬
記者總結了一下,讀者對怪客的身份推測大致分為三類:劇毒派、美食派、新物種派 劇毒派:主張不可食用 杭州的魏師傅稱,傳說中有一毒物與其非常相似,頭似河鰻,尾像黃鱔,此物名曰「化骨蟮」,專門隱居於深山水潭。吃過此物,骨頭會被軟化而死,故千萬不可嘴饞。
-
老人江中捕獲雀鱔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 昨日上午,幾名市民在邕江中興大橋南處抓到一條怪魚。這魚長著長嘴巴,還有著鋒利的牙齒,全身有一層菱形魚鱗,摸上去皮堅鱗厚。在邕江邊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南寧」都稱,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魚。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制,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
臺灣民眾放生多 兇猛泰國鱧可能吃光本地魚(圖)
泰國鱧魚 中新網7月23日電 再過幾年臺灣各地湖泊、河川等水域將只剩外來魚種?這不是危言聳聽,由於民眾放生或棄養,已使臺各地水域充斥外來魚種,而這些外來魚種繁殖力超強,數量銳增,對臺生態衝擊愈來愈大。
-
蘭溪首次發現罕見怪魚 竟是「水中殺手」雀鱔
只見這條魚體長1米左右,全身遍布青灰色的花紋,鱗堅皮厚,最奇怪的是魚的嘴巴向前突出,尖而狹長,足有20釐米長,看起來有點像扁扁的鴨子嘴,嘴裡面還長有尖牙,看上去特別兇悍。接到群眾反映後,蘭谿市漁政管理站的專家來到了現場查看情況,經過比對發現,這居然是一條之前從沒在蘭溪出現過的魚類,叫做「雀鱔」。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原標題: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美國多地水域現大黑魚,當地人:抓到後:不可放生
長江黑魚,又叫烏鱧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且具有非常強的攻擊性,它不僅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還能作為中藥使用。中醫記載,黑魚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後,食用黑魚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等,且具有豐富營養價值。
-
晉江漁民在海裡捕到一條怪魚 長著鋒利的牙齒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3月2日訊(泉州晚報記者 王麗虹 謝宜萱 通訊員 林華楠 文/圖)3月2日上午,晉江仙石邊防派出所接到轄區漁民陳先生報警稱,他在海裡抓到一條怪魚。民警接警後趕到其家中,發現該怪魚身體呈長筒形,身上密布青灰色菱形鱗片,魚嘴扁平且長著鋒利的牙齒。邊防民警詢問漁業專家以及網上查詢,確定該魚叫雀鱔,產於北美等地,屬於外來物種,主要棲於淡水,但有些種類也可以進入半鹹水。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和「食人魚」一樣,屬於臭名昭著的「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該魚作為外來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系統。
-
西湖撈起長嘴怪魚 為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圖)
顏石斌攝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西湖漁亭這裡抓了一條很古怪的魚,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昨天(25日),讀者周先生打進本報熱線。 「怪魚」被放在大塑料盆中,長約40釐米,通體青黑色的花紋,很像黑魚,最「怪」的是嘴又細又長,嘴的長度佔了全身總長的四分之一。「怪魚」不安分地遊來遊去,盆中幾條鯽魚看到它立即躲開。 「24日晚上8點,我們在三潭印月抓到這條魚。」漁亭老闆葛師傅說,「怪魚」相比其他淡水魚,魚鱗比較硬。
-
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原標題: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近日,廣東佛山丹灶鎮一位市民在湖裡釣起了一條長達
-
嘉定一野河捕到黑怪魚!專家呼籲不要盲目放生、棄魚
原標題:嘉定一野河捕到黑怪魚!專家呼籲不要盲目放生、棄魚 近日,嘉定區安亭鎮居民趙先生從魚攤上買到一條體大、頭部扁平、渾身墨黑的怪魚。據魚攤主人介紹,這條魚是他前一天11月2日從附近的野河浜裡捕到的。上海海洋大學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外來魚種,呼籲人們謹慎放生、棄魚。
-
秦淮河現扁嘴怪魚雀鱔 習性兇猛有毒不能吃(圖)
快報訊 (記者 李宇龍) 近日,一位市民在秦淮河捕到一條奇怪的扁嘴魚,魚的嘴長得像鴨子,嘴巴裡還有牙齒,身上長著鱗片。這位市民想打聽一下這是什麼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將照片提供給花鳥市場一名從事水族館經營的老闆,老闆說,這種魚叫雀鱔,習性兇猛。「這種魚市場上有賣,價格也不算貴,不過這魚不能吃。」 水族館老闆介紹,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他魚類。雀鱔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
一年放生鱘魚神龜十萬斤 破長江生態
專家確認此魚為鱘鰉魚雜交品種,屬於兇猛外來物種,是禁止在長江流域放生的物種。 武漢市漁政部門昨日介紹,近年來,長江頻頻發現鱘魚、鱷龜等兇猛外來物種,大多是市民放生的。它們對長江的生態有害,漁政部門呼籲市民切勿盲目放生。 漁民父子捕獲200斤「中華鱘」 「我們在長江捕了一條中華鱘,你們快來看看。」
-
廣東男子釣魚碰到鱷魚,放生鱷魚幾時休?
每年的這個時節,因為江河漲水、天氣氣候等原因,各地都頻繁有人釣獲、捕獲體型驚人的「魚王」巨物。 比如這兩天長江君就給大家介紹了「湘江鱤魚王」和「蘇州青魚王」的消息。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其實,這條「怪魚」並非保護動物,而是一條兇猛的長江「水老虎」——鱤魚。鱤魚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掠食者,水產文獻記載的最大捕獲記錄是400斤,近3米長(武漢一位漁民80年代長江捕獲)。
-
上海捕獲罕見白色甲魚 專家建議不要食用(圖)
不過專家表示,這隻甲魚並非新品種,而很可能是得了白化病。 陳先生家住浦東新區建業新村。自從捕到一隻罕見大甲魚的消息傳出後,他就成了小區的名人。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陳先生家所在居民樓,門口已經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鄰居。 記者看到,這隻碩大的甲魚被放在門口的一個紅色水盆中,甲魚體長約30釐米,寬度在20釐米左右,背部呈灰白色,腹部則白裡透著淡紅。
-
美加州部分魚類受有毒化學物質嚴重汙染 不可食用
新華網洛杉磯5月12日電(記者 高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12日公布一項調查報告稱,加州沿海部分魚類受有毒化學物質嚴重汙染,不可食用。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與美國環境保護署合作,對生活在加州沿岸160公里海域的22種魚類進行檢測,發現部分魚類有毒化學物質含量嚴重超標,並且這一情況過去十年來有逐漸惡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