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現扁嘴怪魚雀鱔 習性兇猛有毒不能吃(圖)

2020-12-23 搜狐網

  快報訊 (記者 李宇龍) 近日,一位市民在秦淮河捕到一條奇怪的扁嘴魚,魚的嘴長得像鴨子,嘴巴裡還有牙齒,身上長著鱗片。這位市民想打聽一下這是什麼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將照片提供給花鳥市場一名從事水族館經營的老闆,老闆說,這種魚叫雀鱔,習性兇猛。「這種魚市場上有賣,價格也不算貴,不過這魚不能吃。」

  水族館老闆介紹,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他魚類。雀鱔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在秦淮河曾經有人發現過這種魚。

  這位老闆說,雀鱔在市場上相對比較常見,價格根據大小來定,小的幾十元,大的上百元。雀鱔生長速度跟餵食量有關,一條30釐米長的雀鱔,如果餵得好,不到一年就可長到50釐米。如果是一般性飼養,一般5年可長到80釐米。由於長相兇猛,而且看上去很威武,加上比較好養,因此有人會專門買回去養。近年來秦淮河等處多次發現雀鱔,估計是有人養了後丟棄的。

  有人喜歡吃魚卵,不過,如果是雀鱔卵,千萬吃不得。水族館老闆稱,雀鱔本身有微毒,而雀鱔卵有劇毒。如果烹食排卵期的雀鱔,中毒的潛在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為一般人很難判斷一條雀鱔是否處於排卵期,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不食用。

news.sohu.com false 現代快報 http://dz.xdkb.net/html/2014-10/11/content_365018.htm report 1006 這種魚嘴巴較扁,還有牙齒,習性兇猛快報訊(記者李宇龍)近日,一位市民在秦淮河捕到一條奇怪的扁嘴魚,魚的嘴長得像鴨子,嘴巴裡還有牙齒,身上長著鱗片。這位市民想打聽

相關焦點

  • 老人江中捕獲雀鱔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  昨日上午,幾名市民在邕江中興大橋南處抓到一條怪魚。這魚長著長嘴巴,還有著鋒利的牙齒,全身有一層菱形魚鱗,摸上去皮堅鱗厚。在邕江邊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南寧」都稱,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魚。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制,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 【江西吉安】淡水魚殺手雀鱔「入侵」贛江
    央視網消息:近日,江西吉安的市民汪先生捕撈到一條「怪魚」,這條魚的嘴巴酷似鱷魚嘴,長滿了鋒利的牙齒,身體被硬鱗覆蓋,像蛇皮。經當地漁政部門鑑定,這是近年來江西多個水域頻現的淡水魚「頂級殺手」——雀鱔。汪先生說,自己一直喜歡釣魚,前幾天他從青原區附近的一條人工河撈上來這條長約30多公分的魚,和以前捕撈的魚都不一樣。叫不上名字,又不知是否有毒,汪先生不敢隨便處理這條魚,於是找到青原區水產站的工作人員,經初步觀察,工作人員排除了是鱘的可能性。工作人員發現這條魚嘴巴很尖,嘴裡還長有尖牙,身上呈青灰色花紋,鱗堅皮厚。
  • 西湖撈起長嘴怪魚 為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圖)
    顏石斌攝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西湖漁亭這裡抓了一條很古怪的魚,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昨天(25日),讀者周先生打進本報熱線。  「怪魚」被放在大塑料盆中,長約40釐米,通體青黑色的花紋,很像黑魚,最「怪」的是嘴又細又長,嘴的長度佔了全身總長的四分之一。「怪魚」不安分地遊來遊去,盆中幾條鯽魚看到它立即躲開。  「24日晚上8點,我們在三潭印月抓到這條魚。」漁亭老闆葛師傅說,「怪魚」相比其他淡水魚,魚鱗比較硬。
  • 魚塘現史前鱷雀鱔:鱷魚嘴 蛇皮膚 滿口尖牙(圖)
    資料圖:鱷雀鱔資料圖:鱷雀鱔  怪魚兇猛  怪魚在水裡拼命掙扎,不僅拉裂了魚竿,還咬破了魚網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  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美國射魚終獲米級雀鱔,切大塊做燻魚吃都吃不完
    一個是釣不到魚,只靠吃魚的話就會餓肚子。另外一個就是釣太多魚,或者抓到太大的魚,吃不完也沒地方冷藏,新鮮的魚肉就會白白浪費。 在路上,解決第二個問題最好辦法就是把魚肉拿來燻熟,這樣的魚肉就可以保留三到四天,路上隨時可以把燻魚拿出來當零食吃。不過這也就需要我們有一個燻魚裝備-Smoker。在美國,我們終於有機會體驗了一把燻魚的美味。
  • 杭州釣友釣了一條「怪魚」,嘴巴扁長像鱷魚
    ●白楊河旁垂釣愛好者抓到一條怪魚4月16日下午3點多,老房在家附近的白楊河垂釣,突然有了大收穫,手竿上了條大魚。「力氣很大的,也很兇猛。」老房跟這條「大傢伙」較量了20來分鐘,它才消停下來。把這條怪魚帶回家後,老房也不敢處理,就把它暫時放在水箱裡養了起來。到網上一查,發現自己釣上來的這條怪魚,越看越像是名聲不太好的「水中殺手」——雀鱔。●怪魚為「雀鱔」,生性兇猛,為外來物種老房不太確定,撥打了錢報96068熱線。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上海發現兇猛毒魚 專家警告:不可食用不可放生圖
    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雀鱔現身浦江鎮恆星河。近日,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執法人員發現這條「怪魚」。專家提醒,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市民不可食用。  記者在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看到,此魚體長42釐米,體重312克。體形呈長筒形,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有牙齒,酷似鱷魚嘴。魚體為青灰色,體表有暗黑色花紋,皮膚有硬鱗覆蓋,皮堅鱗厚,皮膚粗糙。目前,專家已初步鑑定,這條「怪魚」為魚類的活化石———雀鱔。  雀鱔是一種食肉魚,食量大,很兇猛,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在上海黃浦江流域出現實屬罕見。
  •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
    廣東河道現許多「大嘴怪魚」,掠食兇猛,有人擔心其破壞生態近日廣東茂名一位釣友,在當地一口池塘裡釣魚時,釣起許多奇特的「大嘴怪魚」,模樣兇惡,顯然不是常見的本土野生魚!鱸魚?「吃鉤兇的很,腥餌比較好釣,大的有一斤多的..」當地釣友小胡介紹說,幾年前就偶爾能釣到這種魚,但如今數量越來越多了。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這「觀賞魚」兇猛到幾乎沒有天敵
    鱷雀鱔可以吃嗎?不僅如此,鱷雀鱔還兇猛得很它幾乎沒有天敵鱷雀鱔是淡水肉食類魚種,原產於美洲地區,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幾乎沒有天敵。(看這牙齒!你確定你不怕?卵有毒,呈綠色,粘附於水草或礫石上。孵化後幼體仍懸垂在固著物上。成年的鱷雀鱔體長可以達到3米。其牙齒鋒利,性情異常兇猛,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大小通吃,被稱為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那麼問題來了公園裡的鱷雀鱔是從哪裡來的呢?
  • 學術界「知名入侵者」:美麗雀鱔,和食人魚同名的「水中殺手」?
    鴨嘴獸在現生的魚類中,也有一些堪稱活化石的物種,如拉蒂邁魚、中華鱘、弓鰭魚等。此外,人們比較熟悉的,被稱為「尖嘴鱷」「火箭」的觀賞魚——雀鱔 ,也是魚類「活化石」中的一員。雀鱔是一類比較原始的種類。人們在歐洲發現的雀鱔化石,距今已有1.2億年。
  • 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一個池塘或養殖水域有1—2條這樣的魚,可以將池塘裡養的魚都吃光。」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日一則《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 湖南湘江發現鴨嘴蛇身怪魚(組圖)
    圖/通訊員肖枚嘴形像鴨,長滿了繡花針般粗細、密密麻麻的牙齒。怪魚的身子像蛇。  紅網長沙6月8日訊(瀟湘晨報通訊員張花肖枚記者邵驍歆)6月6日,在衡陽酃湖一家餐館,來客絡繹不絕,不過很多人不是來吃飯的,而是來參觀店老闆從菜市場淘回的2條「鴨嘴蛇身」怪魚的。  前幾天,店老闆易先生到菜市場採購,在玄碧塘一魚攤前發現4條「怪魚」,它的嘴形像鴨,長滿了繡花針般粗細、密密麻麻的牙齒,背鰭靠後,尾鰭圓形,像魚又像蛇。
  • 晉江漁民在海裡捕到一條怪魚 長著鋒利的牙齒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3月2日訊(泉州晚報記者 王麗虹 謝宜萱 通訊員 林華楠 文/圖)3月2日上午,晉江仙石邊防派出所接到轄區漁民陳先生報警稱,他在海裡抓到一條怪魚。民警接警後趕到其家中,發現該怪魚身體呈長筒形,身上密布青灰色菱形鱗片,魚嘴扁平且長著鋒利的牙齒。邊防民警詢問漁業專家以及網上查詢,確定該魚叫雀鱔,產於北美等地,屬於外來物種,主要棲於淡水,但有些種類也可以進入半鹹水。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和「食人魚」一樣,屬於臭名昭著的「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該魚作為外來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系統。
  • 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原標題: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近日,廣東佛山丹灶鎮一位市民在湖裡釣起了一條長達
  • 「紅食人鯧」和「雀鱔」都有(圖)
    記者在莆田購買到的這條魚與水虎魚很相似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9月12日訊(記者 周德慶 馬俊傑 文/圖) 今年7月,廣西柳州的一條食人魚咬傷人,引起全國對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的警惕。昨日,莆田一市民向本報968111報料,莆田的一些水族館出售食人魚。
  • 章江再現「淡水魚殺手」雀鱔 江西正在剷除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有「淡水魚殺手」之稱的雀鱔,近日現身贛州章江,此魚兇猛程度可比國家禁絕的外來物種「食人鯧」。4年前,也是在章江,我省首次發現了它的蹤跡(本報曾作報導)。  據了解,本月9日晚贛州市民周先生在章江垂釣時,以「路亞」(以仿生魚餌的方式釣魚)釣法釣到一條「怪魚」。此魚通身呈黃色偏綠色,身體布滿整齊光潔的菱形魚鱗。嘴巴向前突出,尖而狹長,足有20釐米長,跟鱷魚嘴相似。嘴裡還有尖尖的牙齒,看上去特別兇悍。
  • 雀鱔在水族箱中太活潑,老是大打出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雀鱔憑藉它們不同尋常的外表在觀賞魚圈子中掙得一席之地,擁有長長嘴巴的它們可是水中兇猛的捕食者,只要是它們可以塞進嘴巴裡的食物它們都不會放過,觀賞它們捕食的模樣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不過當真將雀鱔請回了家才飼養它們不是容易事,雀鱔很喜歡和其他魚打架,或是蹭缸、撞擊魚缸,這到底是為什麼?
  • 蘭溪首次發現罕見怪魚 竟是「水中殺手」雀鱔
    「這條是什麼魚?怎麼從來沒見過?」 5月23日下午,在蘭谿市人民醫院的池塘裡,有垂釣者釣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大魚,引發了群眾圍觀。只見這條魚體長1米左右,全身遍布青灰色的花紋,鱗堅皮厚,最奇怪的是魚的嘴巴向前突出,尖而狹長,足有20釐米長,看起來有點像扁扁的鴨子嘴,嘴裡面還長有尖牙,看上去特別兇悍。接到群眾反映後,蘭谿市漁政管理站的專家來到了現場查看情況,經過比對發現,這居然是一條之前從沒在蘭溪出現過的魚類,叫做「雀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