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首次發現罕見怪魚 竟是「水中殺手」雀鱔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這條是什麼魚?怎麼從來沒見過?」 5月23日下午,在蘭谿市人民醫院的池塘裡,有垂釣者釣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大魚,引發了群眾圍觀。

只見這條魚體長1米左右,全身遍布青灰色的花紋,鱗堅皮厚,最奇怪的是魚的嘴巴向前突出,尖而狹長,足有20釐米長,看起來有點像扁扁的鴨子嘴,嘴裡面還長有尖牙,看上去特別兇悍。

接到群眾反映後,蘭谿市漁政管理站的專家來到了現場查看情況,經過比對發現,這居然是一條之前從沒在蘭溪出現過的魚類,叫做「雀鱔」。

通過測量和稱重,此魚長為1.1米,重8.5公斤。

記者了解到,雀鱔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毒魚,體長,呈圓筒形,上下頜都突出,長有銳齒,尾鰭圓形,屬典型的外來入侵物種,主要棲息於淡水,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不僅肉食為主,食量也很大。

「如果惹到它,它會猛翻身,把漁竿咬住,攻擊性極強。」專家介紹。

據悉,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會攻擊在水中遇見的所有其它魚類,故又被稱為「水中殺手」。

更可怕的是,由於雀鱔生存能力強,食物又充足,一旦在江河中形成種群,將會嚴重危害本地水生生物物種,造成物種侵害、漁業資源受損。同時,雀鱔的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一旦放生除了可能會給水域帶來危害外,還會被市民誤食,產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對此魚應該採取滅殺措施。」蘭谿市漁政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正在清查該水域內是否還存在其他雀鱔,初步判斷,這條雀鱔屬於人為放生的可能性較大。如果只有一條無法繁殖,可以直接進行無害化處理,但如果有多條,漁政部門建議人民醫院對該池塘進行滅殺處理。

在此,專家也提醒市民,不要養殖和食用雀鱔,同時切勿把外來物種隨意放生,以免造成當地生物物種危害。

相關焦點

  • 學術界「知名入侵者」:美麗雀鱔,和食人魚同名的「水中殺手」?
    此外,人們比較熟悉的,被稱為「尖嘴鱷」「火箭」的觀賞魚——雀鱔 ,也是魚類「活化石」中的一員。雀鱔是一類比較原始的種類。人們在歐洲發現的雀鱔化石,距今已有1.2億年。那時正好是中生代的白堊紀,也就是恐龍繁盛的時代。
  • 杭州釣友釣了一條「怪魚」,嘴巴扁長像鱷魚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楊一凡 施雯杭州餘杭的釣魚愛好者老房,沒想到這次釣到了一條大魚,更沒想到,這條魚還是「水中殺手」。把這條怪魚帶回家後,老房也不敢處理,就把它暫時放在水箱裡養了起來。到網上一查,發現自己釣上來的這條怪魚,越看越像是名聲不太好的「水中殺手」——雀鱔。●怪魚為「雀鱔」,生性兇猛,為外來物種老房不太確定,撥打了錢報96068熱線。
  • 章江再現「淡水魚殺手」雀鱔 江西正在剷除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有「淡水魚殺手」之稱的雀鱔,近日現身贛州章江,此魚兇猛程度可比國家禁絕的外來物種「食人鯧」。4年前,也是在章江,我省首次發現了它的蹤跡(本報曾作報導)。  據了解,本月9日晚贛州市民周先生在章江垂釣時,以「路亞」(以仿生魚餌的方式釣魚)釣法釣到一條「怪魚」。此魚通身呈黃色偏綠色,身體布滿整齊光潔的菱形魚鱗。嘴巴向前突出,尖而狹長,足有20釐米長,跟鱷魚嘴相似。嘴裡還有尖尖的牙齒,看上去特別兇悍。
  • 【江西吉安】淡水魚殺手雀鱔「入侵」贛江
    央視網消息:近日,江西吉安的市民汪先生捕撈到一條「怪魚」,這條魚的嘴巴酷似鱷魚嘴,長滿了鋒利的牙齒,身體被硬鱗覆蓋,像蛇皮。經當地漁政部門鑑定,這是近年來江西多個水域頻現的淡水魚「頂級殺手」——雀鱔。汪先生說,自己一直喜歡釣魚,前幾天他從青原區附近的一條人工河撈上來這條長約30多公分的魚,和以前捕撈的魚都不一樣。叫不上名字,又不知是否有毒,汪先生不敢隨便處理這條魚,於是找到青原區水產站的工作人員,經初步觀察,工作人員排除了是鱘的可能性。工作人員發現這條魚嘴巴很尖,嘴裡還長有尖牙,身上呈青灰色花紋,鱗堅皮厚。
  • 「水中殺手」雀鱔魚驚現嘉陵江閬中水域
    四川新聞網南充1月18日訊(王波 成潮生 文/圖)今日下午,四川新聞網從閬中市漁政部門獲悉,1月16日晚,閬中市漁民楊波在進行捕魚作業時,捕獲一條「怪魚」。漁民楊波介紹,他捕魚30多年,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體形和長像的「怪魚」。
  • 秦淮河現扁嘴怪魚雀鱔 習性兇猛有毒不能吃(圖)
    快報訊 (記者 李宇龍) 近日,一位市民在秦淮河捕到一條奇怪的扁嘴魚,魚的嘴長得像鴨子,嘴巴裡還有牙齒,身上長著鱗片。這位市民想打聽一下這是什麼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將照片提供給花鳥市場一名從事水族館經營的老闆,老闆說,這種魚叫雀鱔,習性兇猛。「這種魚市場上有賣,價格也不算貴,不過這魚不能吃。」  水族館老闆介紹,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他魚類。雀鱔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 晉江內坑池塘驚現「怪魚」 原來是「水中殺手」雀鱔魚
    晉江內坑池塘驚現鱷魚嘴兇猛怪魚原來是外來物種「水中殺手」雀鱔魚 「怪魚」。經水產技術人員鑑定,這條「不速之客」是外來物種雀鱔魚,號稱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也被稱為「水中殺手」,它有毒,會攻擊其他魚類,破壞生態。
  • 「水中殺手」雀鱔魚驚現晉江 專家:不能吃有劇毒
    晉江新聞網3月3日訊 「這不知道是什麼魚,樣子很特別,最像鴨子,身體又像鱘,還挺兇猛。」昨日上午,晉江仙石漁民陳先生向當地的仙石邊防派出所反映,他捕到了一條「鴨嘴怪魚」。  「捕魚賣魚數十年,頭一回見到這種怪魚,抓它碰它,它張開大嘴要咬人。」在陳先生的家門口,他向民警和記者介紹起他捕到的這條怪魚。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湖南湘江發現鴨嘴蛇身怪魚(組圖)
    從湘江衡陽段撈出來的「鴨嘴蛇身」怪魚。怪魚的身子像蛇。  紅網長沙6月8日訊(瀟湘晨報通訊員張花肖枚記者邵驍歆)6月6日,在衡陽酃湖一家餐館,來客絡繹不絕,不過很多人不是來吃飯的,而是來參觀店老闆從菜市場淘回的2條「鴨嘴蛇身」怪魚的。
  • 上海發現兇猛毒魚 專家警告:不可食用不可放生圖
    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雀鱔現身浦江鎮恆星河。近日,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執法人員發現這條「怪魚」。專家提醒,這種魚的魚卵有劇毒,市民不可食用。  記者在閔行區漁政管理檢查站看到,此魚體長42釐米,體重312克。體形呈長筒形,嘴部前突,上下頜有骨板,有牙齒,酷似鱷魚嘴。魚體為青灰色,體表有暗黑色花紋,皮膚有硬鱗覆蓋,皮堅鱗厚,皮膚粗糙。目前,專家已初步鑑定,這條「怪魚」為魚類的活化石———雀鱔。  雀鱔是一種食肉魚,食量大,很兇猛,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在上海黃浦江流域出現實屬罕見。
  • 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原標題:火箭「魚怪」 是條毒魚(圖))   近日,廣東佛山丹灶鎮一位市民在湖裡釣起了一條長達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繼前幾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一魚塘發現一條專吃同類的長嘴「怪魚」後,老闆任某在民警建議下清塘,而清理過程中村民竟再次發現這種「雀鱔」
  •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
    經過丹灶農林漁業局工作人員的鑑定,這條「魚怪」原來是鱷雀鱔,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工作人員猜測有市民將鱷雀鱔當觀賞魚養殖,後在仙湖內放生,因此出現在丹灶仙湖內。  鱷雀鱔有多毒?
  • 「淡水殺手」雀鱔:體長1米多、能生200多萬魚崽,被我國視作危險
    雀鱔是一種很兇悍的食肉魚,有著非常長的嘴巴和鋒利的尖牙。而且以魚類為食,每當它們要攻擊其他魚類的時候,就會靜靜地一動不動,其他魚都會以為是死魚,但是就在魚類放鬆警惕時,它們便猛然發起進攻,然後將魚類咬死,轉幾圈全部吃掉,所以只要是雀鱔生活的地方幾乎沒有其他魚類存活的可能性,是非常兇惡的魚類。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進門靠右手邊的一個大水箱裡,大約有十幾條這樣的魚,身長約20釐米,長嘴約佔去身體的三分之一,身上遍布斑紋。    「老闆,這是什麼魚哦?」    女老闆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這是劍魚。」她說這種魚不吃肉,只餵飼料,「這不是雀鱔,只是外形和雀鱔相似罷了。」
  • 老人江中捕獲雀鱔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  昨日上午,幾名市民在邕江中興大橋南處抓到一條怪魚。這魚長著長嘴巴,還有著鋒利的牙齒,全身有一層菱形魚鱗,摸上去皮堅鱗厚。在邕江邊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南寧」都稱,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魚。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制,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 白雲湖「殺手」鱷雀鱔被拖網捕獲
    這就是「水中殺手」的真面目。    南都訊 記者劉軍 實習生陳萌琪 韓曉娟 曾現身廣州白雲湖的殺手———「鱷雀鱔」,經專業團隊連續奮戰4天,終於在2月17日下午將其捕獲。    鱷雀鱔 是北美洲南部特產淡水巨型食肉魚,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鱷雀鱔體長1.2-1.8米,最大的可達3米,體重45-72千克,雌性比雄性略大,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鱷雀鱔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等淡水環境中,偶爾進入河口或海濱等鹹水區活動,單獨生活,白天通常浮在水面上曬太陽,隆冬季節潛入深水區休眠。
  • 潛水者印尼沿海偶遇罕見「大口怪魚」巨口鯊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7日報導,近日一組連續鏡頭抓拍了潛水者在印度尼西亞海域偶遇極為罕見的海洋生物——巨口鯊的景象。來自曼島的潛水者佩妮•別麗奇,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潛水時,目睹了神出鬼沒的海中怪——巨口鯊。得名於其「血盆大口」的巨口鯊,與人類接觸頻率極低,我們至今對其知之甚少。儘管如此,這一生物對人類安全並不構成威脅。
  • 魚塘現史前鱷雀鱔:鱷魚嘴 蛇皮膚 滿口尖牙(圖)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  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