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4名主播與4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因涉嫌從事違法違規活動被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列入主播「黑名單」,5年封禁期內不得進行註冊和直播。消息一出,「封殺郭老師」的呼聲再次蔓延開來。
「郭老師」是一位走「土味」路線的女主播,在快手直播打響網紅生涯第一炮。當別的女主播都靠化妝、美顏等無限美化自己時,郭老師卻頂著亂糟糟的頭髮,用素顏直面前置攝像頭,在直播中做出各種猙獰的表情,向粉絲們展示贅肉,甚至有當眾揩鼻涕、放屁、摳腳等迷惑行為。
她是名副其實的「造梗高手」,匪夷所思又引人發笑的話,配上獨特的發音,形成了她個人風格極強的說話方式,網友戲稱之為「郭言郭語」。集美(姐妹)、獼猴桃(迷hotel)、粗莓(草莓)等均是出自她口的網絡熱詞。除言語梗外,尖叫梗(突然土撥鼠尖叫)、熱舞梗也為其賺足了眼球。
另闢蹊徑的自我呈現,使郭老師迅速虜獲大批粉絲,但與此同時,直播平臺上過於粗俗的表現,如在與其他主播連麥PK時挑釁、辱罵、表面恭維背後攻擊,也引發了洶湧的輿論批判。
網友這樣說
01
對郭老師的評價
A面關鍵詞:真實 快樂 自由
@Yamashita_Sakura我喜歡郭子,因為她很真實。你可以說她低俗,因為我本身也不高雅,我看她的直播就是覺得很開心,我和朋友的相處方式也就像她的日常生活。
@鴨梨姐姐喜歡看她的視頻,也許是因為我想從她身上找到些許的優越感。她胖,長得顯老氣,生活粗糙,不拘小節,好吃犯懶,放飛自我。她有著很多女性的通病,但她毫無偽裝地展示出來……現實中的我從來都是得體的樣子,看她的視頻能讓我的內心得到釋放,讓我短暫地沉浸在她的段子裡。哈哈一笑忘卻煩惱,這就夠了。
@漢克不在喜歡郭老師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第一她真實不做作,我們現在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被商業精美包裝過,人們對這種信息已經厭倦了;第二她給人們帶來快樂,她的確有能力get到很多人的笑點。生活已經很難了,別再為難別人了。
B面關鍵詞:低俗 毀三觀 裝瘋賣傻
@老楊的灰崽我沒辦法理解她的作品想表達什麼,更不理解這樣譁眾取寵的作品為什麼會有一大票追捧者,甚至還有人說她真實。但真實的生活會每天蓬頭垢面、怪語連篇嗎?恐怕絕大多數人不會這樣。
@一口煮奶的鍋她可以選擇通過土味視頻土味語錄來賺錢,但是有些東西應該是正能量的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應該是號召大家樂觀生活的,哪怕是搞笑視頻,也不應該把這份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手有餘香我們對於「真實」的追求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人與人相處的禮貌是虛偽嗎?保持自己的得體真的不需要嗎?我承認,我生活中也很低俗,但我也不會在背後惡意揣測別人;我生活中也很醜,但我不會惡意詆毀所有美的人和行為;我生活中也有點虛偽,但我不覺得直播間吐口水就是所謂真實。
郭老師是否應該被封殺
「開放、包容是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美德」
@方響屁……有人喜歡就會有人不喜歡,我很支持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聲音。她做錯了你可以讓她道歉,但不用搞煽動叫大家去舉報搞垮這個人。
@臉圓鑫之助不應該以個人的喜好來決定一個人或一件事是否應該被抹殺,你覺得她無聊、低俗、無趣味,拒絕看到她是你的權利,但不應該用霸權的方式試圖讓她消失。
@匿名用戶開放、包容是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美德。「郭老師」之所以能夠存在,正是網際網路給了她表演的機會,讓我們能夠知道,在廣大的中國農村,在偉光正的話語體系之外,仍有一群不那麼光鮮的人,用自己獨有的面對生活的方式,卑微卻又頑強地活著。
「不能因為有人喜歡就肯定她存在的意義」
@茶茶茶郭老師的許多直播內容實在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許多沒有建立起自己價值判斷的青少年很容易被搞笑娛樂的言行吸引從而模仿,卻無法對言行背後的東西進行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這種借搞笑梗傳播開來的不良風氣是郭老師本人也控制不了的,很少有人真正對郭老師的三觀感興趣,在這場狂歡裡,也許郭老師最珍貴的品質反而沒有得到關注。
@匿名用戶不能因為有人喜歡就肯定她存在的意義,既然存在辱罵、惡搞、扮醜等等低俗行為,就應該被限制。公共平臺有它的規則,負面影響會在這裡被放大。
@巖沼郭老師的作品,產生了很多優質梗,也衍生出了很優秀的鬼畜作品。無釐頭誇張的性格,俗得可愛,不難理解很多人喜歡。但這種喜歡也僅僅局限於鬼畜作品中的喜歡。當你進一步去了解她的作品,就會發現她「俗」過了度。就像先前每一個風口浪尖上的網紅人物,郭老師很清醒,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俗,是浮誇,所以借題發揮,趁機撈金。可以理解。但是,以娛樂大眾為名義,自詡真性情,理直氣壯汙染網絡環境。我無法理解。那麼多人在看到這一切後仍然狂熱支持。我無法理解。
由郭老師來看當今網際網路生態
@藍鯨財經在粉絲的引領下,郭家軍的部隊日益壯大,一場土味網紅引領的亞文化潮流正式興起。低俗、病態、扭曲、獵奇,這是審醜文化的又一次狂歡,「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與其說鏡頭前的郭老師裝瘋賣傻、譁眾取醜,不如說其對亞文化和粉絲文化有著更深的見解。
如今渴望被關注成為社交軟體上用戶的重要驅動力,和普通的歌舞才藝相比,惡搞、低俗、炒作等內容對於創作者而言更易吸引粉絲,與此同時,消費醜行也成為不少網站平臺娛樂大眾的一種手段。
@三節課如果非要評價郭老師在網際網路扮演的這個角色的話,我會說她掙扎又「可憐」。因為她的「粉絲」們是永遠不會滿足的。百般洋相出盡後,這個時代從來不缺新的丑角。不過,對於這一點,郭老師自己是很清楚的。她曾經說:「你們別把我當偶像,我知道你們都把我當笑話,我什麼都懂。」土味主播和粉絲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也許是各自的求仁得仁,也許是相互嘲笑——你笑我瘋瘋癲癲,我笑你人傻錢多。一片熱鬧之後,徒留互相鄙視。
媒體這樣說
02
@網易新聞她實際上什麼都懂。她很清楚的說:我要賺錢,我要火,我憑什麼不能走出農村?雖然同鄉人不理解,親戚朋友不明白,但她和達令心裡門兒清:這將是改變他們人生的時代。
@澎湃新聞(原作者: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網絡「審醜」的風潮愈演愈烈,扮醜成為草根出名的一種捷徑。而郭老師正是憑藉瘋癲的外形和獨有的郭學文化,將土味發揮到了極致。然而網絡時代網紅更新換代的速度也遠超人們的想像。想來喬碧蘿都涼了,郭老師還會遠麼?
@鳳凰網(原作者: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土味只是一種徘徊在主流話語之外的亞文化。類似曾經的「非主流」。「審醜」就像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樣,充斥在還未發育完全的精神世界裡。而一些人無意間迎合了「反偶像」、「反英雄」的思潮,成為了時代洪流下的工具人,帶領大眾品味著土味視頻,參與這場狂歡,樂此不疲。
@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原作者:界面歪研網)那些俗氣的笑話和粗陋的行為就是她的生活,她不會看推特日趨,也不懂陽春白雪,平時吃的一顆棗、喝的一碗粥是她為數不多的錄製視頻的靈感。她也說不出妙趣橫生的句子,隨口胡謅也能博人一笑,何樂而不為。黑紅也是紅,用在郭老師身上,最恰當不過。
我們這樣說
03
綜上可以看到,郭老師的走紅有其特殊的原因,或許是她的真實不做作贏得了好感、或許是她的「郭言郭語」給無聊的生活帶來歡樂、或許是她迎合了當下部分年輕人的「審醜」趣味,總之,郭老師擁有的驚人粉絲量足以證明她的視頻滿足了部分受眾的心理。既然沒有踩到違規紅線,既然得到部分群體的認可喜愛,那麼「封殺」便大可不必。我們可以不理解不欣賞這種直播行為,但社會既需要「陽春白雪」,也可以有「下裡巴人」,要懷著包容的心態,因為文化從來都是多元共存的。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郭老師的視頻內容以低級趣味為主。沉迷於這種類型的主播並不利於審美和情操的提高,不利於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利用刷快手的時間看一本書、聽聽音樂,既獲得了休閒的目的又有助於身心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郭老師的走紅其實符合當下的「網紅」經濟——網際網路的低門檻給了公眾廣泛參與的平臺,人人皆可有麥克風。或是想要傳遞觀點,或是想要展現自己,或只是想獲得流量,總之,主播們設法展現個人特色,獲得儘可能多的點擊率曝光量。只是這種特色可能是獨具一格的特點,也可能淪為裝瘋賣傻譁眾取寵。那麼究竟何為「網紅」?「網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雖說每一個紅人都是網民選出來的,是流量堆積塑造的,有追捧就有市場,本不應該定義「網紅」的形象。但當「網紅」日益成為一項職業,當主播面對的是毫無門檻的網際網路,是廣泛的群眾和社會,那麼自需要顧及作品的「社會效益」。暴力色情固不可取,低俗下流也不值得提倡。這次愛奇藝奇鏡獎年度影響力創作者辣目洋子,直播中讓大家發現她幽默而有趣的靈魂;年度新銳創作者俊暉JAN,把生活拍成電影,向大家展現自己眼中的世界;Youtube上訂閱近1000萬的李子柒,記錄自己在田間勞作的畫面,意蘊平靜悠遠。可見,唯有有視野、有才華、有價值的作品才能「紅」得廣泛,也「紅」得長久。將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有意義的內容相結合,才是「網紅」發展的正道。
作為觀眾的我們,更要保持對內容的鑑別能力和審美水平。作為產品的接受方,我們的選擇本就與「網紅」圈將如何發展息息相關。希望大家多去關注、支持那些有著積極影響的「網紅」們,這不僅有助於自身審美素質的提高,更讓有價值的作品更有市場,參與塑造更良好的「網紅」生態,更健康的社會風氣。
文字:劉汝成 國靜文 高雨曦 陳雨荷
曹念念 梁似燕 何伊靜 夏英歌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陳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