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気菌
引體是一個克服自身重力,鍛鍊上肢及背部肌肉的動作,共有兩種握法,也就是正握和反握,不過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同樣都是鍛鍊背部肌肉,引體向上的兩大握法與效果有什麼不同?大家跟隨我一起來尋找答案。
正握、反握鍛鍊的肌肉
正握也就是手心朝外,保持這個握法,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對鍛鍊肱二頭肌更有效,但是對於肱橈肌的刺激程度就較弱了。這個動作可以讓背部的寬度在運動中增加。格外要注意的是,上拉的時候,胸部一定要貼到杆子上,肘部也要過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也是引體向上最標準的姿勢。
反握時掌心朝內,此握法對於肱二頭肌的鍛鍊強度較弱,但是對於肱橈肌的鍛鍊效果卻格外明顯,還可以將背部闊肌拉得更長,增加肌肉重量。同時反握的手法還可以鍛鍊到身體的下半部,由此也可以看出反手所鍛鍊到的肌肉更多一些。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健身當中,兩種握法所鍛鍊的肌肉重點不同,主要看你想要塑造怎樣的背部肌肉,然後進行選擇。為了塑造緊實的背部肌肉,也可以兩者結合的進行訓練。
引體向上作為一個大學體育必考的項目,也有著一些鍛鍊誤區,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跳躍引體
很多人在健身當中,為了能夠多做幾個引體向上,會在抓住杆子以後,用腿部力量向上跳起。然後用這個爆發力,將身體拉到頂點,再慢慢彎曲手臂將身體落下來。然而這樣做並不能達到最佳的鍛鍊效果,完全就是事倍功半。
擺蕩引體
很多人在鍛鍊時,手部力量還不是很強壯的時候,用擺蕩身體的方式進行引體,認為可以鍛鍊腹肌和背部。不過這種鍛鍊方式,效果非常的有限,並且還會傷到肩部。雖然你可以借力多做幾個引體向上,鍛鍊效果卻甚微,可謂是費力不討好的方式。
如果你的雙臂沒有足夠的力氣,又想完成一組引體向上的話,可以借用阻力帶來做引體向上的動作,雖然這樣沒有靜態引體向上來的更加有效。在手臂力量能夠獨立完成引體向上的動作後,多做一些靜態引體向上的話,鍛鍊效果會更加好。
健身是一個講究方法的運動,因此用正確的方法和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讓你在塑形之路上,走得更加穩健,也能更快地塑造心目中滿意的形體。在健身中循序漸進的學習基礎動作,比"超越自我"更加重要。如果你想打造健碩的身材,就紮實的打好基礎,然後用最標準的姿勢,去完成每一個動作,讓每一次的努力,都有加倍的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