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校園「陽光廚房」智慧監管 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見」

2020-12-27 台州在線

  近年來,路橋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鏈條,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從原料到加工,對學校食堂實現全鏈條全覆蓋智慧監管。

  今早9點,在路橋中心幼兒園的「智能陽光廚房」,後廚工作人員,正對著屏幕進行人臉識別考勤打卡和測溫晨檢。據了解,這是路橋中心幼兒園的「智能陽光廚房」的智慧監管功能之一。

  走進備餐間,可以看到新加裝的物聯感應系統,通過可視化的監測,對專間溫度、紫外線燈消毒,餐飲具消毒,冰箱溫度進行實時在線監測。

  據了解,新加裝的系統,能通過AI抓拍形成後廚操作數據和各種物聯數據,都能在後臺屏幕上顯示,將「陽光廚房」從單一的「後廚可視」,升級為「後廚操作可觀、食材來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誠信承諾可示、餐飲服務可評」。

  路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工作人員 李寧:我區通過打造升級智能陽光廚房,讓舌尖的安全可視化,從原先單一的後廚監管升級為操作行為和現場環節可感知,可監控,可識別,可抓拍,可示警,五可共進,並且我們覆蓋了九類場景,通過這樣的一個升級,讓學生吃得放心,讓家長看著放心。

  據了解,目前路橋區建成校園「智能陽光廚房」共60家,融合AI、物聯網技術和信息化系統,逐步推進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精準化和智能化。

文章來源:阿福講白搭

相關焦點

  • ...監管再發力!首批70家學校智能「陽光廚房」建成,食品安全看得見
    學校智能「陽光廚房」將物聯感知、圖像識別、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於後廚,通過智控體系全面分析、監管後廚食品安全狀況。 建成後的智能「陽光廚房」,改變了以往的學校食堂管理模式,不僅可以線上巡查、遠程監管、視頻取證,大大提高監管效率,而且可以實現「後廚操作可看、食材來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誠信承諾可示
  • 湖州探索食品安全陽光共治智慧監管
    從學校主管到家校共治、從「人海戰術」到智慧監管,作為浙江省湖州市「廚房革命」和「食安校園」工作推進中的一個代表,浙江宏達南潯學校食堂的可視化管理,彰顯了該市打造食品安全樣板城市的決心與信心。  「今年,市政府已將『廚房革命』『食安校園』列入2019年重大改革、重大事項、政府工作報告和民生實事項目,要求年底前完成1萬家以上餐飲單位規範提升和『食安校園』100%全覆蓋的目標任務。」
  • 陽光下的智慧食堂 舌尖上的安全守護
    原標題:陽光下的智慧食堂 舌尖上的安全守護【江蘇消息】正值海安市爭創「全國衛生城市」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之際,2020年9月15日下午,國家衛生城市技術評估專家組成員第七組組長、甘肅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周春紅帶隊,對海安市長江路幼兒園食堂環境衛生及病媒防制工作進行現場評估檢查
  • 浙江龍泉「陽光廚房」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摘要:2020年,浙江省龍泉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校和等級幼兒園智能「陽光廚房」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建設18家。   每到飯點,浙江省龍泉一中的食堂總是熱鬧非凡,學生們排著隊選購食物,廚房的智能監測設備時時監控,讓所有違規操作無處遁形。食堂管理員告訴記者:「原來,我們已對後廚進行實時監控,但仍不能及時獲悉食品安全隱患處於何處。現在,當後廚操作出現不規範行為時,智能監測設備會自動識別抓拍,並向我的手機APP示警。」
  • 「陽光廚房」實時雲觀看 「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守護舌尖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近年來,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以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為重點,以推進智慧監管為抓手,穩妥有序推進「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不過,技術落地並不能自動解決問題,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常抓不懈,更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
  • 成都高新區實施校園陽光餐飲智慧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學校食品安全監管方式,提出學校食品安全陽光餐飲智慧工程解決方案,著力破解食品安全監管人力不足、效率不高、信息壁壘問題。通過遠程線上視頻監控方式,強化食品安全問題的監測、追蹤、量化分析、智能預警,實現靶向監管,減小監管盲區。通過「物聯網+監控監測」,採用5G技術,在線監測食材貯存、加工等環境,涵蓋水質監測、空氣品質溫度、煙氣自動監測、溼度、熱度監測等重要信息。  為推進監管的精細化,該局積極促進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每個環節每個崗位職責,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
  • 禧雲信息推出校園智慧團餐解決方案
    目前,禧雲信息的智慧食堂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千餘所學校得到應用,積累了豐富的智慧校園運營經驗,通過改造傳統校園團餐,助力未來教育信息化改革。基於此,在大會上,阿里雲與禧雲信息聯合發布了《校園智慧團餐解決方案》,攜手打造智慧團餐,通過共建安全、健康、智能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校安心,讓家長感到放心,讓管理者和學校省心、讓社會舒心。
  • 漳州開發區:二維碼監管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這些二維碼來自漳州開發區「陽光小作坊」和「明廚亮灶」示範單位,不論是監管部門,還是普通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二維碼來進行監管,有效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每次採購完後,他都會用手機將原料票據、供應商證件等信息一一拍下,上傳至漳州市「陽光小作坊」一品一碼追溯平臺,及時登記原料採購信息。追溯平臺上小作坊的原料採購、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從業人員健康證等信息一應俱全,可以讓消費者一同參與監督,促進小作坊業主規範生產。「過去總有客人質疑我們的來源和品質,有了這個平臺後,顧客就能買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了。」對於這樣的「雲」監管方式,俞建宏連聲稱讚。
  • 「陽光餐飲+智慧監管」護航嶽塘食品安全
    她說,自嶽塘區推出「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平臺後,有不少家長和她一樣,每天都會通過視頻觀看學校食堂的烹飪過程,畢竟孩子的飲食安全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在王銜珠的指引下,記者打開「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平臺,隨機選取了湘潭市菸草公司食堂、滴水湖學校食堂、盤龍山莊大酒店、田園小鎮餐廳等餐飲經營主體,通過視頻觀看了他們的備餐間、冷菜間、操作間、烹飪間等地方的實時作業畫面。
  • 陽光校園 | 舌尖上的安全——惜福鎮街道中心小學舉行食堂開放日活動
    陽光校園 | 舌尖上的安全——惜福鎮街道中心小學舉行食堂開放日活動 2020-09-06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能化平臺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記者 羅海蘭 攝食品安全,重於泰山,學校食品安全關係每個學生的成長,更是備受各界關心關注。如何更加高效地做好校園食堂安全監管,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貴陽市在利用智能化平臺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方面進行了探索。
  • 「網際網路+明廚亮灶」,長沙5000餘家單位食堂、餐飲廚房實現智慧監管
    長沙5000餘家單位食堂、餐飲廚房實現智慧監管「網際網路+明廚亮灶」,舌尖安全隨手可查後廚是否潔淨、食材如何清洗、餐具是否消毒一目了然……一邊在餐桌前享用美味今年以來,長沙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通過建立完善信息化智慧監管平臺,為食品安全織牢防護網。
  • 浙江持續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中國食品安全報訊 (記者戴正聰) 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日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在紹興嵊州首次聯合召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現場會,兩部門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各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經驗、做法,紮實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 浙江嘉興市嘉善縣幹窯鎮將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進行到底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周君姣) 為不斷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實校園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整改食品安全隱患問題,提高食品安全設施配置水平,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可以得到明顯改善,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幹窯鎮食安辦於2019年共計投入19餘萬元,對全鎮7所學校實施智能化監管,加入第三方協助監管力量,保持校園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 東莞打造「明廚亮灶」升級版:大數據智慧監管,全程可視保安全
    為進一步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保障學生飲食安全,東莞打造了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全面打通食品安全全鏈條,形成「網際網路+監管」的閉環管理。後廚交由大數據智慧監管實際上早在2018年,我市學校食堂就已經實現「明廚亮灶」的100%全覆蓋,可實時觀看後廚食品加工操作情況,但仍存在食材源頭難保障、食材採購過程不可視、廚師違規操作風險具有反覆性、難以實現實時跟蹤監管等問題。
  • 四川儀隴縣打造可視化校園智慧食堂
    本報訊 陳璦 記者程伯全 發自四川 校園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為全面保障164所學校、12.5萬名學生的飲食安全,四川省儀隴縣以先行先試的創新精神,建成了5所智慧食堂試點學校,建立了「網際網路+智慧食堂」監管平臺,力求從源頭上保證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有效防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目前試點建設效果良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 打造明廚亮灶「升級版」——德陽校園食品安全開啟智慧共治新時代
    12月15日,德陽市「網際網路+校園食安」智慧共治推廣現場會召開,標誌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打造的「網際網路+校園食品安全」智慧共治監管平臺試行一年後正式投入使用,向全市全面推開。該平臺是繼明廚亮灶後的「升級版」,通過社會共治的線上形式,用可查、可看、可追溯、可評價、可監督的校園智慧食安APP,有效踐行了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羅毅出席現場會。
  • 「AI管理員」 專管廚房那些事
    9月14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食堂,陽光餐飲智慧監管系統指揮中心大屏跳出一則預警信息,浙大後勤管理人員的手機上也傳出提示音。工作人員打開手機查看,消息顯示有人在進入食堂備餐專間時沒有戴口罩、帽子,被「AI管理員」抓拍。「AI管理員」是浙江大學新引進的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實時監控食堂備餐專間溫溼度、空氣消毒、冷庫開關門等情況,並抓拍員工未洗手消毒、未戴口罩帽子等違規行為。
  • 【競跑者】嵊州市實施校園食品安全標準化改革確保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食材智慧溯源。為每件食材賦予專屬二維碼,記錄食材從基地企業到校園餐桌的票證來源數據及安全證明,即時溯源產地日期、票據憑證、檢測報告、配送路線、庫存數量等信息,實現「安全責任可查、問題食品可追」。今年來,統一配送至校園約80萬批次食品全部實現「一貨一碼、碼隨貨行」。
  • 廣東佛山建設「陽光餐飲」平臺破解食品安全監管瓶頸
    走進「陽光」裡 —— 廣東佛山建設「陽光餐飲」平臺破解食品安全監管瓶頸□ 本報記者 王 越全市有8萬家餐飲企業,而只有150名餐飲監管人員,怎麼管?部門定編,人員定崗,監管觸及「天花板」,怎麼破?廣東省佛山市市場監管局近年來積極踐行「智慧監管」和「社會共治」理念,在全國率先建設「陽光餐飲」(「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平臺,打造集明廚亮灶、信息公開、公眾參與、主體自律、智慧監管以及大數據分析於一體的社會共治信息化系統,推進餐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佛山市市場監管局的這一經驗,在日前召開的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大會上,得到了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