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神鵰俠侶》。神鵰俠侶排名墊底,可能很多過迷不服,但小編覺得神鵰俠侶首先格局就不夠大氣,像一個絕情谷情節,就佔據了大部分的篇幅。其次,神鵰俠侶的人物塑造都很牽強,沒啥說服力。比如林朝英,在射鵰裡都隻字未提的人物,神鵰裡剛一冒出來就在五絕之上了。再者,為了照顧楊過的個性,很多人性格大變樣,變得不自然,非常牽強,比如,豪邁狹義的丘處機,成了多管閒事的糟老頭子,聰明可愛、不拘禮節的小黃蓉,成了教條、甚至捎帶陰險的中年婦女,向來獨來獨往、不喜多言的東邪黃藥師,也變成了和楊過互相吹捧的庸夫俗子,為了推動情節、配合楊巨俠的光輝形象,金庸硬是捏造除了這麼多讓人彆扭的人物性格,讓人有種吃蒼蠅的感覺。故神殿俠侶墊底。
第六名:《連城訣》。《連城訣》這是一本讓你看完後不忍再讀第二次,卻又非常想推薦給其他人看的書。狄雲的經歷讓人扼腕,丁點的愛情讓人讚嘆,花鐵幹的嘴臉讓人憎恨,血刀老祖的性格和智慧反倒讓人佩服。沒有家國大義,只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少年,被迫捲入一個暗無天日的漩渦中,被命運推著一點點前行。主人公淡淡的,筆觸也是淡淡的,卻是說不出的悲涼。每次看完,一定要在陽光下停留許久,有種想喊喊不出,想述說又說不清的情緒會一直迴蕩。
第五名:《倚天屠龍記》。《倚天屠龍記》是 「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故事時間前後跨度一百年,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蕩為廣闊背景,劇情圍繞兩樣兵器屠龍刀和倚天劍展開。講述了一場以倚天劍和屠龍刀掀起腥風血雨的江湖故事。倚天屠龍記情節最緊湊,矛盾最突出,武打部分最多,是傳統武俠小說的巔峰。
第四名:《鹿鼎記》。鹿鼎記已經不是武俠小說,而是一部諷刺武俠的反武俠小說。可以說金庸之前寫的那些俠義人物到了鹿鼎記裡都被從頭到尾黑了個遍,大俠仁義道德到最後都比不過地痞無賴的撒潑打諢,從這個角度來說其諷刺力度之強當然有理由說鹿鼎記是一部好小說。但可惜的是鹿鼎記已經不是武俠小說了,雖然裡面有江湖,有俠客,但他們在鹿鼎記裡屬於被嘲弄被諷刺的對象,就像現在人們喜歡嘲弄自己年輕時的夢想一樣。這裡面包含的東西足以讓小說成為一部佳作,但到底離武俠太遠。武俠被有些人稱為成年人的童話,而鹿鼎記已經完全不是通話,是漫畫式的現實,赤裸裸地諷刺著童話。
第三名:《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塑造人物最多,武功最繁雜。在這裡你幾乎能見到能想像到的所有武功類型,並且每一個都登峰造極,無可超越。情節跌宕起伏。天龍的人物結局都不是他自身想要的。喬峰想塞外牛羊,卻捲入宋遼戰爭;段譽只想泡女人,卻成了一國之君;虛竹想在少林寺清修,卻成了靈鷲宮主人;慕容復想復國,最後卻瘋了;丁春秋想一統武林,卻被關在了少林;鳩摩智想學盡天下武功,最後卻武功全失;蕭遠山,慕容博,玄慈...每一個人都走入了自己的宿命,令人唏噓。而書中沒有介紹來龍去脈的掃地僧,成了整個武俠世界的傳說。
天龍八部幾乎每個人物都在苦苦追尋,但最終並沒有很好的下場和結局。到頭來才醒悟,原來是我執在作祟。金庸把這一系列人物的貪念,執悟到最後的解脫都呈現出來,慢慢帶領讀者明白,某種意義上是對我執的批判,滲透著佛家回頭是岸的觀念。
第二名:《射鵰英雄傳》。射鵰之所以能獲得那麼高的讚譽,是因為它在它誕生的年代,確乎有超乎它同時代同類小說的創舉,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實踐。
《射鵰英雄傳》營造了一個並立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武俠世界,身處當時代武功頂峰的幾大高手齊聚華山,傳出」華山論劍「這一個光聽起來就激情澎湃的詞語。
《射鵰英雄傳》還有一大特色就是與歷史緊緊相扣,重現最是愛國情懷、俠義江湖的時代、北宋末期南宋起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的情節讓人心胸開暢;有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有咄咄逼人的金國勢力,混亂的局勢,英雄輩出,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背景,讓人驚嘆不已。
《射鵰英雄傳》就是這樣一部精彩的著作,而且是精彩絕倫的小說,輕易引人入勝,
第一名:《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領軍之作。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感人的文學形象。如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衝;嬌美慧黠、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嶽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
笑傲江湖是一部沒有時代背景的書,書中諸事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時代。瀟灑,野心,偽裝,政治,本真,復仇,隱士。人生諸事亦是書中如此。笑傲江湖的世界,清逸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