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13日來成都憶「無盡之夏」

2020-12-2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劉可欣

1997年夏,年輕的女教師聶倩失蹤。十六歲的「我」是聶倩最喜歡的學生,也是最後一個見到她的人。酷愛推理小說的「我」,斷定老師被計程車司機綁架,擄往崇明島的海岸線,危在旦夕。中考失敗的「我」不知向何處去,決定去崇明島,拯救老師,也拯救自己。而且「我」不是一個人去,而是「我們」一夥四個男生,兩個女生。各自面臨不同的青春困境。六個少年結伴遠行,前往颱風登陸的黑夜。這是一次荷爾蒙之旅,自我救贖之旅,目擊歷史之旅,更是「我們」這一代的成人禮。

這就是有著「國內懸疑小說第一人」之稱的蔡駿,在最新懸疑小說《無盡之夏》中要講的故事。在蔡駿的回憶裡,相比2018年的夏天,1997年的夏天更為綿長。整個九十年代幾乎全是夏天,熱情、澎湃、粗糙而野蠻……城市如同脫韁野馬般發展,上海的天際線像熱帶雨林般茁壯生長,郊野仍然有大片尚未開發的稻田,以及噴射著濃煙的工廠。

蔡駿

蔡駿的懸疑小說,特別善於將社會、時代等元素,巧妙地與個體、故事融合在一起。用個體小人物的生命體驗映射出大時代的背景。《無盡之夏》的故事發生在1997年香港回歸、亞洲金融風暴開始的年代,圍繞上海這一大都市以及周邊崇明島展開,蔡駿將六位少年尋找老師的故事融入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這或許正是蔡駿的懸疑小說,高級點不在於講故事,而是用小說抒發歷史感,時代感。

之所以將故事背景設置在1997年,蔡駿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它是改革開放40年的中間點,也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青春期。此後,我所生活的上海乃至全中國、全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盡之夏》尋找老師這一主題,有懸疑小說的元素,但更多著墨的是青春成長問題,是成長的故事,有一半情節來自他個人的真實生活和成長背景。「我想用青春比喻時代,無論哪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青春的共鳴。歷史亦有連貫性,是國家的發展,時代的變化,才有今天繁榮富強的結果。」

蔡駿是在上海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他的成長記憶是外灘背後的古老大廈、蜿蜒略帶黑臭的蘇州河、父母單位分配的六層樓新工房,還有滬西工人文化宮與長壽路沿線的幾大工廠。蔡駿的爸爸,就是其中一個生產石油機械設備的工廠裡的普通工人。作為上海工人子弟,蔡駿目睹了那些工廠一一消亡,連同讀過的小學和中學都被夷為平地,如今成了高檔樓盤與夜總會的大門。

「崇明島不是一座「自古以來」的島嶼,它是由長江泥沙在一千多年間衝刷堆積而成的島嶼,放在宇宙時間來看,不過是彈指一揮間。而整個上海也幾乎都是泥沙堆積的結果,造就上海的原材料來自整個長江流域--四川盆地、江漢平原、洞庭湖與鄱陽湖,甚至由淮入江的中原大地。今天上海人生活的大地,便是長江與大海的恩賜,整個中國歷史的恩賜。我相信上海永遠是新的,因為它永遠在生長,永不停歇地向大海挺進。」蔡駿在小說中還寫了大量地理、博物元素,如上海崇明島的形成、大海航船等,「這是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提醒我們打開思路和視野。1997年,登陸崇明島的颱風』白鯨』是我在《無盡之夏》中的虛構,但1997年的』我』和我那一代人所經歷的少年與青春,卻是非虛構的。」

1978年出生於上海的蔡駿,22歲開始恐怖懸疑小說創作,已出版20多部中長篇作品,銷量破1000萬冊。其小說《荒村公寓》《地獄的第十九層》等等被改編成為電影、電視劇,由寧靜、阿嬌、餘文樂等知名演員參演。從2015年《最漫長的那一夜》,蔡駿持續追求變化和突破。《無盡之夏》2018年刊載於《收穫》長篇專號(秋卷),同年12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是蔡駿首次嘗試「青春+文藝+推理」題材的轉型,向純文學回歸。

《無盡之夏》背後,還有哪些沒有被寫進書中的故事?他還有哪些關於「無盡之夏」的回憶?如果您對此感興趣,本周六(4月13日)下午兩點半,蔡駿將從上海來到成都西西弗書店(成都凱德廣場新南店),舉辦《無盡之夏》新書分享會,全程面對公眾免費開放。

相關焦點

  • 《無盡之夏》:一場青春成年禮 | 松果福利社
    💐 《無盡之夏》是至今為止我最為獨特的一本小說,它是關於青春,關於勇氣,關於愛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的一部作品。當然,它一如既往,是充滿懸念,帶著青春的氣息,酣暢淋漓的一個故事。其實,蔡駿的每一本新書都在尋求一種自我突破,而《無盡之夏》是他至今為止最為獨特的一本小說,是他首次嘗試「青春+文藝+推理」題材的轉型之作。
  • 專訪|蔡駿:發現謎團猶如發現真理,懸疑小說對人有滿足感
    4月28日晚,蔡駿來到思想湃舞臺帶來了一場名為《刺向絕望的希望之刃》的演講。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懸疑不一定是靈異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不經意間改變了別人的命運,或者被別人改變命運,這就是所謂的懸疑。」4月28日晚,蔡駿來到思想湃舞臺帶來了一場名為《刺向絕望的希望之刃》的演講。
  • 「不套路」的懸疑小說怎麼寫?作家蔡駿分享感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上官雲)得益於改編影視劇的火爆,這兩年懸疑小說仿佛成了圖書圈的新晉「網紅」,吸引了不少新粉絲。  懸疑作家蔡駿的精選集《最漫長的那一夜》也趕上了這股風潮。有讀者說,從中讀到了懷舊的味道,但也有讀者說,這部書裡的故事比較「燒腦」,不太好懂。
  • 懸疑小說作家蔡駿無錫分享新作《鎮墓獸》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本報訊 (晚報記者 樂章/文、攝)昨天,「中國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攜其新作《鎮墓獸》來到無錫,做客位於柏莊的鳳凰·凌雲閣書店。當「盜墓」題材風靡天下之時,蔡駿的「反盜墓」小說顯得獨樹一幟,更成為影視劇改編熱門IP。
  • 作家蔡駿:躲在懸疑小說幕後的社會觀察者
    作家蔡駿:躲在懸疑小說幕後的社會觀察者 2015-10-24 17:14:35雖然,每個人都有過最漫長的那一夜,但天一定會亮起來。」「70後」懸疑小說家蔡駿新書《最漫長的那一夜》近日出版,其作品迄今已被翻譯為英、俄、韓、泰、越等多種文字出版,不僅受到網友追捧,也贏得傳統文學界好評。上海作協近日專門舉行研討會探討蔡駿懸疑小說「暢銷不通俗」的獨特現象。
  • 專訪中國懸疑小說多年暢銷冠軍蔡駿:一直變化,沒有疲態
    他以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嚴密緊湊的邏輯思維,致力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理懸疑小說。十幾歲時,蔡駿便開啟了和「懸疑」小說的緣分;還在讀初中的他,偶然在圖書館裡翻到了一本名叫《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書,被這神奇的故事吸引了,如饑似渴地閱讀,沉浸在懸疑小說的海洋中。後來,美國著名作家史蒂芬·金成為對他影響最深的人,算是他的「精神導師」。
  • 「華語懸疑小說教父」蔡駿:希望打造中國版「超級英雄」
    蔡駿攜其歷史冒險懸疑新書《鎮墓獸:金匕首》亮相廣州南國書香節 程景偉 攝中新網廣州8月11日電 (記者 程景偉)11日下午,被譽為「華語懸疑小說教父」的作家蔡駿攜其歷史冒險懸疑新書《鎮墓獸:金匕首》亮相廣州南國書香節,現場與讀者共同探秘千年墓葬文化
  • 因為人們愛看懸疑劇,曾經風靡一時的懸疑小說家蔡駿也做起了影視...
    不過,「蔡駿」這個名字在如今可能並不像盜墓懸疑小說家南派三叔、天下霸唱那麼有名了,甚至人氣不一定高過後起的愛情懸疑小說家丁墨——她的《他來了,請閉眼》去年被改編成網劇後在搜狐視頻播送,按照搜狐的數據,這部網劇獲得了 13.6 億次播放。
  • 國內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十本經典作品
    被譽為國內懸疑小說第一人、懸疑教父的蔡駿老師經典作品推薦01.《天機》簡介:遙遠神秘的蘭納王陵,鬼魂一樣驅之不散的山魈,空無一人的沉睡之城,死亡的陰影時刻籠罩在旅行團的每一人頭上,逃生是他們的唯一目的。
  • 專訪蔡駿:真相只有一個,如何講好懸疑故事?丨制鮮者·IP作者
    在國內,懸疑類作品一直有忠實的擁躉者。網絡文學發展早期,雖然還沒有「懸疑」的概念,但這類充滿懸念的作品就吸引了一波忠實粉絲,走過20多年,懸疑小說的讀者早已指數級增長。近幾年,隨著相關IP影視作品的開發,懸疑類作品逐漸展現在更廣泛的大眾面前,熱度持續走高。
  • 採訪蔡駿:只有一個真相。如何講述懸疑故事?IP的作者
    寫作之初,他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寫什麼樣的懸疑小說。黑暗中可能有預兆。當我十幾歲的時候,蔡駿開始與「懸疑」小說的關係。初中時還在讀蔡駿,他在圖書館偶然發現了一本叫《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書。他被這個神奇的故事所吸引,一次讀了好幾本書,並在心裡種下了「懸疑」種子。
  • 對談辛夷塢與蔡駿,共話小說寫作新動向
    上榜的許多作家在國內粉絲眾多。我們挑選兩位進行訪談,一位是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女性情感小說系列而受熱捧的辛夷塢女士,另一位是有著「中國東野圭吾」之稱的懸疑作家蔡駿。 第一部古風小說,差不多重寫了一遍 作家:辛夷塢 成績:首部仙俠古風長篇《撫生·孤暮朝夕》,獲榜單「年度十佳新作」 問:有人說「看完您的小說讓我覺得我們都是生活中的主角,也許在這裡你只是一個出場一次的小配角
  • 天目讀書會 蔡駿首部半自傳體《春夜》上市,書寫上海市井「眾生相」
    蔡駿風格突破之作深流湧動的上海工業往事蔡駿,22歲開始發表小說,以創作懸疑小說為讀者所熟知。至今已出版《無盡之夏》《鎮墓獸》《謀殺似水年華》《最漫長的那一夜》《天機》等三十餘部作品,累計發行1400萬冊。《春夜》仍有大量蔡駿擅長的懸疑推理元素,以一種奇詭、懷疑的氛圍,烘託出了新舊世紀之交,工廠工人以及工人子弟生活的起伏和心理的不安。
  • 中國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兩年精心打磨成就《鎮墓獸》
    大家好,我是喃喃藍色,每天為你帶來精彩網文相關資訊,願你不再書荒說起中國懸疑小說,不得不提一下蔡駿,並且在2018年,榮獲首屆梁羽生文學獎傑出貢獻獎。蔡駿,1978年12月23日出生於上海,中國懸疑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2歲開始發表小說,此後連續9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最高暢銷紀錄。已出版中長篇小說20多部,蔡駿系列懸疑小說銷量已突破1000萬冊。
  • 專訪蔡駿:小說應更寫實 我每部作品均追求突破
    作家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12日電(上官雲)「作家應該更加關注現實世界、幹預現實世界,我自己的作品也是愈加偏重寫實,每部作品均努力追求突破。」近日,中國知名懸疑作家蔡駿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時說道。他同時表示,懸疑小說在國內的市場會越來越大,「也還有更多空間可以挖掘」。  蔡駿,1978年出生於上海,中國知名懸疑作家。
  • 懸疑小說名家蔡駿工作室之狄小傑系列已經完結
    深夜推薦,懸疑小說《狄小傑探案社》。這部小說是由蔡駿工作室創作。狄小傑依然是個無所事事、到處打零工的毛頭小子,艾嘉莎卻已經從一個大四學生經歷過電視臺的實習轉變成一名出色的新聞記者,但一切,才剛剛開始——神秘的黑暗人究竟是誰,他又將操縱怎樣的驚天陰謀?狄小傑與艾嘉莎多少次命懸一線?這個城市裡,又將發生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 懸疑小說家蔡駿推出半自傳...
    毫無疑問,2020年的影視圈熱詞中,「懸疑題材」肯定佔一席之地,這也將懸疑小說狠狠地帶火了一把。但真要說到懸疑小說,今年大紅的紫金陳在這位面前只能算一個後來者——蔡駿。作為中國懸疑小說暢銷紀錄的創造者,蔡駿繼長篇小說《宛如昨日:生存遊戲》後,時隔三年再次帶著長篇小說回歸。
  • 蔡駿,鬼神自在人心,這裡有你們的故事
    古往今來,人們對鬼神之說都是敬而遠之,然而關於那些魑魅魍魎的傳說,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傳,變得更加神秘。也許,世間本無妖魔,鬼神自在人心。而比鬼神更可怕的,便是人心,無論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說到這裡,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史蒂芬·金。這位殿堂級大師,將驚悚懸疑玩得淋漓盡致。
  • 2020名人堂年度人文榜③|「年度作家候選」中國版「東野圭吾」蔡駿...
    類型小說需要高超的謀篇布局能力,純文學則需要作家有不俗的思考能力。在這兩條軌道上,能做到轉換自如,遊刃有餘的作家,在當下的年輕作家中,非有「國內懸疑第一人」、「中國的東野圭吾」之稱的蔡駿莫屬。蔡駿的小說具備打破類型小說疆界的野心和實力。
  • 紀念|蔡駿悼念鬼馬星:一己之力支撐起中國推理小說半壁江山
    編者按:2017年6月12日上午9點,年僅45歲的推理作家鬼馬星(馬雨默)因病逝於上海中山醫院。本文為作家蔡駿撰寫的紀念文章,經授權刊發。十七年前,2000年,八月的最後一天,或者,九月的第一天。那時候,我才二十出頭,不認識這個文學圈的任何人,也從未在文學期刊上發表過小說,只在榕樹下網站發表過十幾個短篇小說。那時候,我還沒有開始寫懸疑推理小說,只知道推理小說有福爾摩斯,卻不知懸疑小說為何物。我是在貝塔斯曼書友會目錄上,看到了這個文學新人獎的徵稿消息,才偶然地把小說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