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用戶復購率?以生鮮電商APP為例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生鮮電商行業融資不斷,目前,生鮮電商行業仍舊是一片藍海,但淘汰賽仍在繼續。對於生鮮電商APP而言,利潤較低,所以用戶的復購行為較為關鍵,本文就以生鮮電商APP為例,分析如何提高用戶的復購次數。

一. 用戶獲取及其社交關係利用

本來生活APP為新註冊的用戶提供了優惠券禮包,用戶只要在平臺註冊就能獲得專屬的優惠券。另外一種用戶獲取方式是,用活動的方式邀請好友。只要用戶好友接受邀請,並且在平臺上完成購買,邀請者就可以獲得返利金額。以上所介紹的獲客方式,看似是平臺自願被用戶薅羊毛,但其實這種產品設計已經為用戶建立好了社交關係。

盒子菌之前從來沒有使用過生鮮電商APP,某一日在同事的邀請下註冊帳號嘗鮮,從此辦公室水果從不間斷,每當有優惠的時候,盒子菌都會忍不住買買買,特別是拼團活動。每次看到拼團活動,都會與之前邀請盒子菌註冊的同事一起下單購買。邀請好友的產品設計妙處就在於此,產品的使用者是產品的忠誠用戶,邀請來的用戶,也很難會不認可該APP,而且兩人是存在著社交關係,一旦有拼團活動,自然也是首選邀請的用戶。只要其中一個用戶不斷地復購,就能帶動另外一個用戶復購。

二. 為用戶服務的內容

之前提到的新用戶優惠券禮包,除了吸引用戶註冊,還起著引導用戶進行首單消費的作用。用戶在APP內完成首單購買之後,如何才能刺激用戶復購呢。不妨從內容入手,讓用戶喜歡上你的內容。

1. 當季商品推介

打開淘寶APP時我們會發現,淘寶APP會根據我們瀏覽過的商品,為我們推介類似的商品,以此提高用戶的下單率。而生鮮電商APP一般會根據季節,為用戶推介最適宜當季食用的食品。秋季應進補,就為用戶推薦適宜秋季食用的食品。

用戶無意中打開天天果園APP,發現了「時令果韻」專題,發覺原來已入秋,已經有了購買食物進補的衝動,精美的商品展示頁面和優質的商品,令用戶徹底心動,故完成了商品的復購。

2. 專題策劃

生鮮電商APP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商品,供用戶購買。如果每個電商APP都單純做商品展示,用低價吸引用戶購買,不僅自身無法盈利,用戶忠誠度也不高。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可以令用戶喜愛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購物習慣發生了什麼轉變。

以購買三文魚為例:

(1)傳統的購買動機及流程是,用戶想購買三文魚,直接到附近商場購買。

(2)有了生鮮電商之後,用戶的購買動機及流程是:

  • 食材挑選專題:圖文並茂地介紹三文魚的發展歷史,最優質的三文魚產地及其口感應該是怎樣的,用戶瀏覽之後,想嘗試生鮮電商提高的優質三文魚,故下單。
  • 菜譜推介專題:《如何做出一份美味的煎三文魚》,介紹煎三文魚的做法及注意點,最後再為用戶提供製作煎三文魚需要的所有食材,用戶看完後想起自己好久沒有做飯,故下單。
  • 新技能專題:在三文魚的處理上有哪些小妙招,怎樣才能把三文魚切得好看。為用戶提供一些日常處理食材的小妙招,用戶看完後,覺得自己get到了新技能,躍躍欲試,故下單。

根據 QuestMobile2017年《生鮮電商APP洞察報告:掘金地還是偽命題?》的調查報告,生鮮電商的使用人群的年齡分布超過60%在30歲以下,在全體生鮮電商用戶中,有60%的用戶在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生活節奏較快,用戶沒有過多的時間做選擇,若是能夠從內容上為用戶做好服務,不僅能夠提高用戶的復購率,還能培養用戶習慣。

在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購買習慣已經改變。用戶不再因為想得到某一樣東西而為其買單,而是被引導著去購買商品。此時更應該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為用戶提供他所需要的內容。

三. 會員等級及活動

用戶在生鮮電商APP註冊,即成為平臺的會員,後續消費累計達到一定的數額,即可獲得對應的會員等級。會員等級的引入,對用戶的復購行為起著很大的作用。在易果生鮮APP中,會員等級分為銀卡會員、金卡會員、白金卡會員。不同會員對應的權益不同,用戶為了提高自己的權益,會在生鮮電商APP中不斷復購,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會員等級。生鮮電商APP還會定時為會員提供專屬活動,等級越高的會員,所享受的權益越多。

除了會員專屬的日常活動,普適性活動在生鮮電商APP中也較為常見,限時打折和優惠券就是一些普適性活動。但當你的用戶對限時打折和優惠券無感時,將活動形式變一變,也是一種不錯的運營方法。

天天果園APP中有一款搖一搖遊戲,用戶每天有三次參與機會,盒子菌試玩了一下,獲得了4個免費的南非檸檬,但必須購物滿138元才可以領取。用戶發現自己中獎,只需購物達到平臺要求時,就可以領取到贈品,此時用戶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幸運兒,為了慶祝幸運女神的眷顧而去購買商品。

當活動運營人員用盡了各種方法,給予用戶優惠卻得不到回應時,不妨試試用遊戲的方式,讓用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獎勵。然後再引導用戶購買商品。

生鮮電商的商品儲存周期較短,可以從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做好用戶運營,促進原有用戶的復購。

 

作者:活動盒子運營社,微信公眾號:huodongheziyys

本文由 @活動盒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以叮咚買菜為例,看生鮮電商的春天是否已經到來?
    編輯導語:今年疫情期間,線上買菜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京東到家、盒馬鮮生、天虹到家、叮咚買菜等等都開始了線上購買生鮮的渠道;現在疫情已經好轉,但是大家已經感覺到了線上買菜的便利,很多人開始持續使用此方式;本文作者以叮咚買菜為例,分析生鮮電商的發展。
  • 企業開發生鮮APP有什麼作用?
    不少大型電商企業都有向生鮮行業布局的準備,而目前市場正處於爆發期,再加上生鮮配送屬於地域性市場,不存在什麼門檻,給不少小型企業也製造了機會。可能有的人不是很理解,生鮮APP有什麼值得開發的,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利益?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在眾多實力強勁的老玩家手中是如何迅速崛起?整個行業的狀況如何,本文以叮咚買菜為第一視角,帶你走進新時代的生鮮電商。提高了上遊生產端的同時,促進了生鮮電商的發展1.2 經濟(Economy)層面生鮮新零售行業持續需求火熱,生鮮行業規模過萬億,市場規模大,資本利好生鮮新零售領域,行業發展長期向好。下遊行業交易規模增長,為聲線新零售行業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並且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鮮類產品的需求也變大。
  • 復購率真的那麼重要嗎?如何提高輕食餐廳的復購率?
    對於一家餐廳來說,客戶拉新並不是太難,只要通過做一些小活動,就可以獲得不少新用戶。 對於商家而言,如何提高輕食餐廳的復購率,是餐飲運營的難點所在,難就難在如何留住新用戶,並讓他們重複消費。輕食商家除了用貼心的服務感動消費者,還需要利用營銷技巧在眾多競爭中勝出。
  • 復購率真的那麼重要嗎?如何提高輕食餐廳的復購率?
    對於一家餐廳來說,客戶拉新並不是太難,只要通過做一些小活動,就可以獲得不少新用戶。對於商家而言,如何提高輕食餐廳的復購率,是餐飲運營的難點所在,難就難在如何留住新用戶,並讓他們重複消費。輕食商家除了用貼心的服務感動消費者,還需要利用營銷技巧在眾多競爭中勝出。
  • 國內生鮮電商如何扭虧為贏?
    原標題:《生鮮電商如何扭虧為贏?歐洲最大的生鮮電商是怎麼做到的》,作者:莊帥,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國內生鮮萬億級市場,渠道正處快速變革期——不僅終端渠道正同時經歷「大賣場及標超對農貿市場替代」、「電商及小店對大賣場及標超分流」兩類變化,且包含B端中間商在內的渠道變革正層出不窮。
  • 生鮮電商:何時才能迎來扭虧為盈?
    不過,不久前,每日優鮮副總裁劉智丹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生鮮電商的發展是基於新的人群、新的場景、新的供給和新的技術,代表了整個供應鏈生態的再一次成長,是技術和數據科技進步的又一個成果。在未來,懂整個全鏈路、懂用戶消費習慣,以用戶價值為中心的「大採購」會成為破解生鮮電商發展難題的關鍵點。
  • 2018年度APP榜單出爐 每日優鮮蟬聯生鮮電商榜首
    消費升級趨勢下,生鮮電商領域風口不減,資本也逐步向頭部玩家集中,競爭日趨激烈。而在延伸業態上,無人零售、線下門店、社交電商、社區拼團等也在不斷豐富生鮮零售業態。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9月,每日優鮮宣布完成高盛、騰訊領投的4.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於資本寒冬中顯得格外亮眼。
  • 產品需求文檔:C端生鮮電商APP
    編輯導讀:生鮮電商行業整體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2019 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1620.0億元。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38.4億元。隨著電商滲透率加強、用戶習慣養成,及新冠疫情時期出現的需求激增,中國生鮮電商平臺將成為新興成長市場。
  • 生鮮電商生變:中老年用戶激增「催熟」2000億市場
    智研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用戶群體中41歲-50歲年齡中,盒馬鮮生、叮咚買菜、京東到家、每日優鮮人數佔比分別為11.54%、12.73%、5%、16.13%;51歲-60歲年齡中,上述電商人數佔比分別為1.28%、1.82%、2.5%和0%。
  • 生鮮電商哀鴻遍野 看我廚如何實現復購率近六成
    在生鮮電商遍地虧損時,他們用重模式堆出了不錯的數據。但當身上的負擔變重之後,我廚面臨的壓力並不小。「我是來唱衰生鮮電商的」,在9月末的一場行業峰會上,生鮮電商平臺我廚COO夏荷語出驚人。「我認為整個行業到了需要進行反思和升級,重新復盤的階段。」在一片唱衰生鮮電商的聲音中,行內人也開始了反思。
  • 2020年O2O生鮮電商月活用戶排名
    蔬東坡根據O2O生鮮電商相關消息整理繼社區團購之後,生鮮電商成為網際網路新浪潮,京東到家、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多點、叮咚買菜、美菜網等一眾平臺入場。據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6月,生鮮電商APP中,多點活躍用戶高達1156.7萬人,排名第一,其次京東到家、盒馬、每日優鮮等活躍用戶也都超700萬人。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電商領域有句話:「得生鮮者得天下。」不過生鮮市場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4%盈虧平衡,88%虧損,70%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那麼生鮮電商這個盤子到底做的怎麼樣了呢?市場又如何呢?
  • 叮咚買菜:生鮮電商競爭在冰山之下
    只要保證供應量,讓更多的用戶能買到菜。」梁昌霖語氣堅決。通知很快下達到所有部門。叮咚買菜是總部位於上海的一家生鮮電商平臺,2019 年總營收超過 50 億元。雖然叮咚買菜過年不打烊,春節期間保留了75%的一線員工,但暴增的訂單量還是帶來巨大挑戰。臘月廿九到正月初三,由於訂單量暴增,出現用戶搶不到菜、配送員送貨送到半夜 12 點多的情況。
  • 新零售時代,看生鮮電商如何蛻變與發展
    其中,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913.9億元,增速達68.6%,預計2019年交易規模達3506億元。此外,雖生鮮電商交易規模佔農產品零售額呈逐年增長趨勢,但2015年佔比僅為3.4%,未來佔比有望不斷提升,市場潛力無限。年輕用戶&高學歷人群促進生鮮電商發展。
  • 一場疫情,能否讓持續虧損的生鮮電商行業扭虧為盈?
    春節前,還能看到北京地區的美團買菜靠地推團隊線下掃碼低價買菜的方式安裝app,如今已經不用地推了,人們幾乎每天都在嘗試不同的送菜app,並對菜品、價格、質量、口感、配送速度等進行綜合打分。能在用戶手機裡存活超過一周的,基本上就是非常忠實的用戶了。從偶爾體驗一把到賴以生存,這些生鮮電商們似乎迎來了顯而易見的春天。
  • 生鮮電商 活下來好難
    根據Mob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500億元,這麼大的市場中,儘管入局者的模式從最初的垂直電商,一路迭代至到家模式、社區團購、菜店代運營,但至今未能跑出一家獨大的品牌。這個行業從來不缺熱錢,同樣不缺的還有虧損,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有過統計,在生鮮電商行業,「1%實現盈利,88%虧損,7%巨額虧損」。
  • 出來的生鮮到家業務:2020年電商交易或超3000億元 資本集中趨勢漸顯
    而蔬菜、水果、肉類等生鮮食品作為日常必需品,疊加線下門店歇業,消費者購買模式已從線下向線上轉移,拉動生鮮到家服務需求激增。該如何看待疫情期的生鮮到家新模式?資本入局生鮮到家業務此前,電商在生鮮領域的滲透率並不高。
  • 生鮮電商增加用戶有什麼方法或者模式?
    ,如果說電商領域,還有一片藍海的話,那只能是生鮮市場了。生鮮電商的核心在於「鮮」字,所謂「電商以類聚,新鮮以群分」,之所以獨成一派,在於其特殊性,它挑戰的是電商領域的最高端,考驗的是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又對物流供應鏈技術有極高要求,卻以用戶忠誠度與依賴度為生,在食品安全公信力集體缺失的當下,任重而道遠。
  • 以生鮮店鋪平臺為例,聊聊電商平臺如何進行品類管理
    本文將主要以生鮮店鋪平臺為例,分析品類管理的方法,其他電商平臺也可使用該方法。適用於已經有了一定的銷售數據,需要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品類優化。主要針對品類管理剛入門,或是有相關理論但缺少具體分析方法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