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原產地巴西,曾被炒到100元一隻受歡迎,如今已泛濫成災,為何?
當今社會,人們逐利的本性特別的明顯,不管是什麼種植、養殖還是做生意,但凡有一個能賺錢的項目,就會被很多人跟風,剛開始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賺錢的,但跟風者就不一定了,大多數時候是虧損的,像這種現象在社會上數不勝數。
對於農民來說,種植和養殖是他們的強項,作為創業項目,也是最容易被人跟風的,像前些年種植鐵皮石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剛開始的時候鐵皮石斛被炒作成為一種高檔保健藥材,引來很多人跟風種植,最後落得一地雞毛,賠本賺吆喝了。除了種植領域引來跟風,養殖領域也不乏跟風的,像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小動物,曾被熱炒到100元一隻,深受人們歡迎,也引來了大量養殖戶的跟風,如今在南方泛濫成災無人問津,也是落得一地雞毛的局面。
今天要說的這種小動物,它就是巴西彩龜,它是一種常見的小型烏龜,體形適中,頭較小,吻鈍,頭、頸處具黃綠相間的縱條紋,眼後有一對紅色斑塊,特別的漂亮。巴西彩龜原產地是巴西,在上世紀80年代,被引進到中國進行規模養殖,它有一個特點,就是長不大,養殖一兩年也才不到3兩。
巴西彩龜被引進到國內的最初目的是為了食用,當初國內的養殖業還處在興起的階段,養殖巴西彩龜的養殖戶非常少,產量也少,剛投入市場的時候,受到消費者的熱捧,巴西彩龜的價格曾被炒到100元一隻。不過熱度沒維持多久,巴西彩龜就被冷落了,價格一跌再跌,最後淪落到無人購買的地步,如今在南方有些地區泛濫成災,人們也不喜歡吃了,這到底經歷了啥,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筆者覺得有下面三點原因。
1、巴西龜剛開始投入市場的時候,消費者覺得好奇,都想著嘗嘗鮮,但吃過之後覺得這種龜肉遠不如國內的甲魚好吃,而且甲魚價格還要便宜一些,因此過了嘗鮮期後購買的人數就大大減少。
2、巴西龜的價值十分有限,除了食用之外,就沒有其他大的價值。
3、一些愛心人士出於保護動物的思想,從市場上購買巴西彩龜到野外進行放生,導致大量繁殖,泛濫成災,給當地的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原產地巴西,曾被炒到100元一隻受歡迎,如今已泛濫成災,對於這樣的事情,大家是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