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地區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遊地區,起著承接東西部、連接南北方的作用。
華中地區從南到北分別是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華中三省總面積有5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3億。
今天,我們來看下華中三省的經濟發展情況。
01湖南省
湖南東鄰江西、西靠重慶和貴州、南接廣東和廣西、北望湖北,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湖南下轄13地級市1自治州,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918萬。
湖南各地市經濟發展情況如下:
湖南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可分為3個梯隊。
第一梯隊,省會長沙市,GDP11574億,佔全省經濟總量的29%,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6,位於鄭州之後,排在佛山之前。
第二梯隊,GDP在2000億—4000億之間,共有8個地級市位列該梯隊,最高嶽陽市3780億,最低永州市2017億。
第三梯隊,GDP在2000億以下,共有5個地級市,其中湘西州和張家界都低於1000億。
02湖北省
湖北省東鄰安徽、西接重慶、西北接壤陝西、南部連接湖南和江西、北部靠河南。
湖北省下轄12地級市、1自治州、4個省轄縣級行政單位。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929萬。
湖北各地市經濟發展情況如下:
湖北省17個地市中,經濟發展也可分為3個梯隊。
第一梯隊,省會武漢市16223億,佔比湖北全省總量35.4%,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8,低於成都,高於杭州。
第二梯隊,4000億—5000億之間,分別為襄陽市4813億和宜昌市4461億,兩者相差無幾。湖北省打造全省一主兩副城市格局戰略初顯效果,武漢以高達16223的總量領銜全省、襄陽和宜昌兩個輔助城市也都達到4000億水平。
第三梯隊:2000億—4000億,共有5個地級市,分別為荊州2516億、黃岡2323億、孝感2301億、荊門2034億、十堰2013億。
第四梯隊:2000億以下,一共5個地級市和4個省直轄縣級單位。仙桃、潛江、天門和神農架經濟總量都低於1000億。
03河南省
河南省東接安徽和山東,北鄰河北和山西,西部接壤陝西,南鄰湖北,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信息中心。
河南下轄17個地市、1個省直轄縣級市,總面積16.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9640萬。
河南各地市經濟發展情況如下:
18個地市可分為4個梯隊。
第一梯隊,省會鄭州市11590億,佔比河南全省經濟總量的21.4%,在全國城市排名第15,位於青島之後、長沙之前。
第二梯隊,洛陽市5035億,是除了省會之外,唯一一個超過5000億體量的地市。
第三梯隊,2000億-4000億之間,共有11個地市,最高南陽市3815億,最低安陽市2229億。該梯隊地市數量眾多,相互之間差距不太大。
第四梯隊,2000億以下,共有5個地市,其中鶴壁市和濟源市體量小於1000億。
04總結
我們來看看華中三個省份的經濟發展情況。
華中三省很明顯都在走大省會戰略,將省會城市打造成能與東部城市抗衡的經濟體。省會經濟首位度:湖南長沙29%,湖北武漢35%,河南鄭州21%,武漢首位度最高。
三個省份中,湖北省打造一主兩副城市戰略比較成功,但是同時也造成了地市間發展不平衡很明顯。不考慮省會因素,湖南城市之間發展最為均衡,河南次之。
經濟總量從高到底分別為河南、湖北、湖南,人均GDP從高到低分別為湖北、湖南、河南。
省會城市對比,武漢在經濟總量和人均上都是最高,分別為16223億和14.5萬;長沙經濟總量和人均分別為11574億和13.8萬,經濟總量只比鄭州11590億少16億,但是人均比鄭州的11.2萬高出2.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