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富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累世顯赫,是因為曾國藩喜歡寫家書

2020-12-16 泰山下的準老頭

古語道:「君子之澤,三代而斬。」自古至今,高門望族三代以下能夠保得住祖宗基業的並不多見,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可曾家卻顛覆了這一定律。有學者曾經對曾國藩同時代中興名臣的後代們做過調查,其他人家的子孫輩都衰落了,可曾家至今五六代,代代有英才。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他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業可以說無人能比,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後人。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他的九弟曾國荃也立下不世之功,官居總督;

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外交勝利,《中俄伊犁條約》的談判籤訂,就是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完成的,這個達官顯貴家唯一懂英文的貴公子,是中國第一位駐英國公使;

孫子曾廣鈞也是一位外交家,第一任駐韓國公使;

中國第一位留學國外取得學位的女性就是曾國藩的曾孫女曾寶蓀;

教育界、科學界的教授專家出了多位,葉劍英的夫人曾憲植是曾國荃的玄孫女。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曾國藩家書》則是研究曾國藩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流傳下來的不多,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曾紀澤、曾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

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同治七年,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上任之前,受朝廷召見,舉朝上下,面對這位重臣,極表推重。慈禧太后一連三日在紫禁城養心殿召見,極為關心這位重臣,於是向曾國藩發問:「汝夫人在家做何事?」

曾國藩隨口回答:「不瞞太后,臣之夫人在家做些七七八八。」慈禧太后聽曾國藩的湘鄉土語,似懂非懂,又反問道:「七七八八是什麼?」曾國藩意識到說話太土,又是湘鄉方言,使太后難懂,順便解釋:「七」即指柴、米、油、鹽、醬、醋、茶;「八」是指孝梯、忠信、禮義、廉恥。

慈禧太后聽了,稱讚地點頭道:「好個『臣之夫人』,大事管那麼多,小事管那麼細。「在旁的諸臣無不稱讚曾國藩機智靈敏。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裡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裡,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

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

有的讀者曾發出如此感慨: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曾國藩一生立德立言,但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遺產還是曾氏家風。《曾國藩家書》中有一套完整可師的治家理論體系;適合每個面對家庭教育困惑問題的人閱讀使用。

可以說,我們人到中年以後,一多半精力是在為子孫活,人人都想為子孫們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除了豐厚的物質條件以外,我們更應當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那麼參考一下曾國藩的治家理念,還是頗有好處的。現在離學生暑假還有一段時間,您不妨點擊下面的連結,入手一本,自已先充實一下。在此先預祝您的孩子及後代們,能一代更比一代強,英才輩出!

相關焦點

  • 《紅樓夢》揭開富不過三代的謎底,另有兩大家族依然延續百年榮耀
    2 「富不過三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三代的時間歷程,差不多就是一百年。為什麼會出現「富不過三代」這樣的普遍現象呢?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過度安逸的生活環境裡,人就容易長期處在不思進取的狀態裡。如果再加上對後代的教育不到位,這種先天的財富就發揮不了優勢,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加速後代的思想墮落。
  • 紳士家族的經濟成長:以湘鄉曾氏為例
    相比宗韻所言的一百三十年,曾國藩家族的奮鬥過程算是相當順利的,從父親曾麟書讀書起到曾國藩中進士,前後不過四十多年。湘鄉曾氏經濟崛起的幾條途徑晚清舉人的入仕機會十分有限。因此不但曾麟書成為秀才無補於家,即使在曾國藩成為舉人之後,曾氏家庭的經濟地位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以致後來曾國藩兩次進京會試的花銷,對小地主曾家構成了相當沉重的負擔。
  • 曾國藩手書家訓家書首次亮相:內容坦誠之至(圖)
    中興名臣」之稱的曾國藩是晚清的重要人物,其家書家訓一直備受推崇。  古籍專家、嘉德古籍善本部拓曉堂昨晚對早報表示,這一段家訓徵集自海外,系曾國藩四弟曾國荃的後人收藏,內容是「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凡貴家之子弟,其矜驕流於不自覺,凡富家之子弟,其奢侈流於不自覺,勢為之也。欲求家運綿長,子弟無傲慢之容,房室無暴殄之物,則庶幾矣。右書詒沅弟並示家中子姪。鹹豐十一年八月十八日二更國藩識於安慶舟次」。
  • 富不過三代.寧波這個家族,卻整整富貴了180年,如今依然顯赫
    富不過三代.寧波這個家族,卻整整富貴了180年,如今依然顯赫   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富可敵國名震一時的富豪家族,都逃不過這個詛咒一般的俗語。
  • 曾公亮、曾鞏、曾國……曾氏家族人才輩出就因為做到了這一點
    說起曾氏家族你可能不熟悉,但這幾個曾氏名人你一定聽說過。思想家曾子。在孔子三千弟子中「獨得其宗」,被後世尊為「宗聖」。他寫《孝經》、著《大學》、啟思孟,既形成了頗具影響的洙泗學派,也鑄造了曾氏的赫赫家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不僅文學造詣深厚,而且政績斐然,被後世尊稱為「南豐先生」。南豐曾氏77年間,出了19位進士。
  • 齊家有道丨曾國藩:家族人才輩出的密碼
    古往今來,家族鼎盛的局面能傳到五代以下的並不多。但曾氏家族代有英才,是少見的長盛之家。 曾國藩有3個兒子、6個女兒,長子和第五女不幸夭折;次子曾紀澤是著名外交家;小兒子曾紀鴻是著名數學家;長孫曾廣鈞是曾家的第二位進士,23歲入翰林院,也是著名詩人;孫女曾廣珊是著名女詩人;直系第四代、第五代,大多是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
  • 看曾國藩,如何孝敬長輩關愛後輩讓家庭幸福
    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怎麼能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讓自己自律,讓家庭幸福,讓工作順利,讓父母安心,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俗話說「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要有責任,對自己,對家人更是如此。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曾氏家訓,就足以震撼,看到《曾國藩家書》,更是佩服。從家書中更能體現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修身齊家治國的的高瞻遠矚。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禮讓鄰裡,他的回信只寫了四句話:「千裡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這個故事所講的就是清朝父子雙宰相的張英和張廷玉家。曾家是一個大家族,曾國潢沒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務。
  •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差點惹出大禍來,嚇得曾國藩冷汗直流
    再給皇上的奏摺發出的同時,他也給他的九弟曾國荃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萬一皇帝真的要他回去,他打算帶上曾國荃,並要曾國荃提前做好準備。 而此時的曾國荃也在安徽攻打太平軍,正是圍困安慶的關鍵時刻,萬一真的和曾國藩北上勤王,自己的圍城太平天軍就有了喘息之機。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1924年出生於上海的邱德根,因家貧僅讀了幾個月初中就輟學了,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工。
  • 此家族興旺24代,全靠這本祖訓,子孫個個有出息,沒有一個敗家子
    在我國古代社會當中,家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單位,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當中,只有一個家族的人才會抱團在一起,有很多人寧願自己身敗名裂,但是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家族,就是因為當時資源非常匱乏,所以整個家族都把資源集中在一起,只有在家族當中才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享受到最好的資源。
  • 超級富三代引起人質事件,電影《逃離德黑蘭》就是根據這個拍攝的
    這個事件的引起者是當時美國的超級富三代大衛·洛克菲勒,當時就是他聯合好友基辛格成功說服當時的總統卡特,邀請已下臺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到美國治病。在廢王抵達紐約時,霍梅尼的追隨者被激怒了,才造成了伊朗人質危機。大衛·洛克菲勒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 曾國藩家書中的故土風味:家鄉味道遊子至死難忘
    中國古代以某人的家鄉邑名代稱其名,乃是表現一種尊重。 1951年由湘鄉縣析分出雙峰縣,縣城設在永豐鎮,曾國藩的故鄉而今屬於雙峰縣。 我的姐夫是雙峰縣人,有一年他回雙峰探望其伯母,臨走前伯母饋贈幾袋自己製作的土茶葉。他拿回家後擱到一邊,說茶葉沒什麼名氣,沒人喝。我回鄉後抓了一把用泡著喝,感覺味道很好。
  • 曾國藩這6個字,是曾氏家族8代輝煌的秘訣
    孩子當從小教起,因為此時他們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全神貫注的精神,所以切勿耽誤時機,等到長大成人,思維固化,教之晚矣。古文《教子》記載: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
  • 家風更重要,三條曾氏家訓200精英子弟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的根,優秀是一個家族的傳承。不過,「陪」這個字背後其實還有更深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那就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的家風。中國流傳著很多老人言,有一句叫做富不過三代。但這句話在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身上卻出現了例外:200多年來曾氏家族傳承10代,曾國藩的後代全面開花在各個領域成為精英的超過了200人,更讓人稱奇的是家族中居然沒有出現一個敗家子。產生這種奇蹟的答案正是家風,或者更為確切地說,是曾國藩把自己的自律以家訓等恰當的方式流傳在曾氏家族中,火種至今不息。
  • 曾國藩寫在家書中的8字箴言:該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教子持家?
    清室能將這一特權交給一個漢人,這足可見曾國藩地位之高。而說到歷史功績,曾國藩的一生其實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的。但無論肯定還是否定,人們莫不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因為《曾國藩家書》不僅記錄了一些家務事,還蘊藏著許多為人處世、教子持家的深刻道理。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曾國藩家訓:一個家庭興旺的徵兆,往往取決於這六個字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為讀書則可變化氣質」,這便是古人所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今人所說的「如今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氣質好了,運氣也差不到哪兒去,因為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裡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裡。
  • 一般的有錢人「富不過三代」,為何偏偏他家富到了今天的第六代
    要說賺錢能力,最讓人佩服的還是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從第一代老約翰·洛克菲勒到第三代的戴維·洛克菲勒,家裡個個都是賺錢能手。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洛克菲勒家族的老三代。老三代家族裡都那麼優秀,雖然有句俗語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能讓財富一直延續,那一定是有不同尋常的教育方法。今天就先來看看這個美國第一家族是怎麼教育下一代的。1.
  • 「窮不過三輩,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語有什麼依據?真相直指人心
    可有時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好在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總結出了一句俗語,用來警醒我們,那就是:"富不過三代"。《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